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论石壁客家总祖地的历史依据和文化内涵

[复制链接]
有木有 发表于 2011-9-14 07: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宁化石壁由于她在客家历史上的特殊作用,所以在19世纪,便引起学者的关注,特别在修谱人眼中,显得特别耀眼,其姓氏源流的记载,大都把石壁作为该姓氏源流的里程碑,把石壁的祖先作为客家始祖或新一代始祖,把他们名字和开基地记载清楚。这种现象,在皇皇的史料中,实属罕见。而且这种现象早在宋代就已出现。如宋元丰二年(1079)刘月清为《重修刘氏族谱》所作的序言中,是这样写道:“溯我祖刘氏,系原姓伊祁。自唐尧之后赐姓刘,至后代有太始祖讳累,事夏孔甲,封为御龙氏一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其裔孙适秦,归晋大夫,徙居沛县……仁号公生一子颢初公,妣李氏四十三岁而终。生高祖,名邦,字季,居沛城……以布衣破秦灭楚,而成帝业,国号西汉,为高祖皇帝。……迄唐朝以来,黄巢害乱天下,人人不得集居一方,按我中代始祖祥公,自江苏沛县,兄弟三人,离散失群,仅得祥公一人,走至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葛膝凹,遗嗣数传,。”此序文述其刘氏渊源,自秦汉沛城刘邦,一跃至唐末宁化石壁刘祥,跨度千余年,并把刘祥作为中代始组。一个姓氏千余年的历史,其播衍应该十分纷繁,其中名人也不会没有,特别是刘氏,如此记载,可见石壁历史地位非同一般。

# J0 j9 G' t8 ?

  历史进入近现代之后,随着对客家认识的提升,对石壁的关注更是不断广泛、深入。清·光绪温仲和《嘉应州志》卷32(谈梅》云: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宁化石壁人。”所以客家学的拓荒者、奠基人罗香林在研究众多族谱和历史资料后,发表了《宁化石壁村考》一文,文中指出:“广东各姓谱乘,多载其上世以避黄巢之乱,曾寄居宁化石壁葛藤坑,因而转徙各地,此与客家源流问题,关系颇巨……不容忽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韩信夫在《致宁化石壁“双庆”活动的贺函》中说“宁化石壁是‘客家的摇篮’,是客家民系诞生的地方,是客家祖地。如同罗香林教授以其《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两部皇皇大著奠定了客家基石一样,罗香林教授撰写的《宁化石壁村考》一文则奠定了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地位。”

! @3 j& e9 u4 c) b' R7 C; ]& }

  上述是在延续一百多年中,学者们对宁化石壁在客家历史上的特珠作用,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当然这还不足百分之一二。

% M) u: n; `' H( O1 I. m8 D

  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客家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宁化石壁的研究也是全方位多层面的进行,大凡客家学术著作,大都会提及宁化石壁。-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为主旨的学术研讨会。在宁化举行过二次,与会学者来自国内外,发表和正式出版论文集二部,一百多万字,对石壁作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给石壁以科学评价和客观定位。综观学者对宁化石壁的历史定位,集中的观点是:宁化石壁是“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是“客家摇篮”、“客家总祖地”、“客家圣地”。这些定位,都有其充分的历史依据和雄辩的学术理论依据。就“石壁是客家总祖地”的这一定位来说,其依据不仅仅是大多数客家祖先在宁化及其石壁定居开基,聚散播衍,而且有其特定的历史依据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N* E$ C4 K) L0 R

  一、学者们的有力论证

) ?6 e3 g/ S Q* r6 D& J

  19世纪末,学者对石壁所作的论述有大数百万字,宁化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宁化县客家研究会2003年由余保云从百年来海内外学者对石壁的研究所发表的数十种书、刊、近千万言之中摘录和精选其中有关石壁的观点和论述,编辑成《论石壁》一书,由海风出版社出版,此书25万字,纳多方的观点于一腮,是近百年论石壁的精萃。笔者籍此提供数侧,以作本文的引言。

9 t* N4 l2 y. }/ B" Q' `6 M$ T

  19919月至lO月广东梅州客家历史文化考察团一行5位客家知名学者,为期一个多月考察了中原、中南、华东915个县市,他们在《考察报告》中说:在石壁的东边穿过武夷山东麓山口二十五里就是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现分为禾口、淮土两个乡)是粤东地区许多客家人都念念不忘的祖居地”。

3 t8 F# G' K5 R @2 K( ]% f* o

  19914月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将军,在视察宁化石壁后,题书“石壁客家祖地”。

! G; P# u5 ]8 z, k( _8 N/ c

  厦门大学人类学教授陈国强、福建社科联秘书长、研究员周立方在1992年《福建学报》(第三期)上发表题为《宁化石壁研究的意义》文中说:“这些从石壁迁到闽、粤、台及其他各地的客家人,多自称一世祖出自石壁,故宁化石壁便自然成为‘客家摇篮’,‘客家的发祥地’、‘客家祖地’。”

" Z3 [0 K% \6 S. a7 b# }/ M

  台湾姓氏渊源研究学会理事长林瑶棋l997年到石壁考察后在《台湾源流》杂志第8期上发表文章《台湾客家人的弱势族群情结》,文中说“许多客家人(包括闽南)的族谱都记载着祖先是经由宁化石壁再播迁到粤东(或闽南),因此石壁这个地方被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的摇篮或总祖地。我们从各种族谱中可以说明石壁也是闽南福佬人的祖地。

% U2 k! E7 N$ x9 A6 s' H1 R

  广东梅州市文联原副主席刘天一从1952年开始研究客家史,他于1984年至l994年十年间三次到宁化石壁调研,1997年发表题为《开七公后裔与宁化石壁之亲缘》一文中说:“我认为宁化石壁,应该是一个‘祖地’,但不仅仅是多数客家人的祖居地,也应该是刘开七公其他语系后裔的祖居地”。

1 H' V: w: a/ A& ?

  广东省方志办原副主任、研究员侯国隆曾数次到宁化石壁考察,他在2000年发表的《宁化石壁是客家的摇篮》中最后的结论是:宁化及其石壁,说它当时在客家形成过程中起酝酿作用也好,是客家的初始期也好,它都是摇篮,客家在摇篮中成长,在客家形成过程中功不可没。如果没有前期在宁化石壁的酝酿和初步形成,便没有日后在闽粤赣边地区形成的客家民系。”

% T" e) w" ^1 [/ {& p* j

  二、充分的历史依据

6 v7 S. ?- Y* x. D. m. U1 D" I

  宁化石壁之所以被定位为客家总祖地,首先是其历史依据,而其依据的证实是众多的客家谱牒和其它史料。案头的资料表明,同宁化及其石壁有渊源关系的客家姓氏达200姓以上。他们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韦,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囝、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卜、刁、上官、贝、甘、古、包、蓝、邢、伍、华、伊、危、邬、池、庄、阴、阮、连、巫、幸、肖、卓、欧阳、陈、房、柳、柯、饶、俞、洪、施、官、骆、莫、涂、翁、童、谌、游、温、简、虞、阙、詹、管、裴、滕、缪、凌、聂、宁、章、艾、项、封、修、揭、颜、占、斥、过、齐、花、新杨(梅县)、居、荚、晏、梅、游王、湛、蒙,羊、纪、左、申、尼、辛、圣、权、闵、关、余、单、庞、岳、油、陕、屈、班、桂、陶、能、葛、褚、鲍、农、年、阳、麦、车。二百余姓,在中国姓氏中不算太多,但其人口数量是占了绝大多数。根据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二位研究员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l982年全国人口0.5%。随电子计算机抽样资料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人口排位100姓的总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87%。这一百姓都同宁化及其石壁有渊源关系,而另外还有一百余姓,其人口数量也不在少数。客家人口与汉族大家庭的人口比例应是相近或相似的,所以说,同宁化及其石壁有渊源关系的姓氏人口应不下于80%,这应没有疑议。实际这一观点,早在1912年英国传教士艮贝尔在其《客家源流与迁移》中已提出,其文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多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而近数十年中,各地调查的许多资料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梅州客联会办公室、梅州市方志办公室编辑、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客家姓氏渊源》第一集汇集梅州地区34姓,其中30姓写明由宁化或其石壁迁去梅州地区,占90%,其第二集汇集35姓,其中18姓写明由宁化或其石壁迁出,占50%多,而其它17姓,虽未说明是由宁化或石壁迁出,但其中的杨、余、宋、郑、洪、胡、唐、彭、雷9姓,有资料证实也是从宁化或石壁迁出的,实际应是27姓,占77%,两集其载69姓,其中57姓是自宁化或其石壁迁去的,占83%。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梅县志·l21》中,从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列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第一至第二十四位的姓氏及其渊源。这24姓资料中,迁自宁化或其石壁的有18姓:李,张,黄、陈、刘、钟、温、吴、谢、曾,罗、杨,林、廖、丘、梁,何、郑。未载明白宁化迁出的6姓:王、叶、赖、左、余、洪。依据案头资料,这6姓亦应迁自宁化或其石壁。如果按《梅县志》所载,这6姓不算是宁化迁出,而l8姓也占其24姓总数的75%。按1988年人口普查资料,该志载24姓人口总数是440079人,自宁化迁去的l8姓,总人121382052人,占24姓总人121数的85%。梅州、梅县的人口状况如此,而其人l21绝大多数是自宁化经闽西迁去的,所以闽西应基本如此,赣南的客家人l21除了少数自北方迁入后滞留未外迁外,大多数是在客家民系形成之后,自粤东、闽西迁入。所以情况也大致如此。而如今居住中国中西部和海外的客家人,也都是在南宋,客家民系形成之后,自闽粤赣客家大本营迁出的,都是大本营客家祖先的后裔,其渊源当然不可能例外。

" e* F; g. H$ E+ I+ F3 X

  以上是客家人口的总量,80%以上源自宁化或其石壁。从宗族的认同看,也是如此,大多客家姓氏,都认定在石壁开基或自石壁迁出的祖先为始祖,这在各姓氏族谱中记载清楚。如:

S. j$ x% q- Q9 k0 v/ a& U8 ~& M

  台湾《邱氏族谱》·《崇正同人系谱》:宋太平兴国至景德年间,三郎(法言)从河南固始迁居宁化石壁,是广东客家发样之始祖”。

) F, v$ o% _9 [! k! y' w0 d+ ^

  南雄《邱氏三修族谱》:我始祖三五郎公(三郎之次子)……自宁化石壁村,迁居上杭县胜运太自城前居住。

) T5 j) p% x& R/ z$ ^+ _ I+ s

  兴宁《陈氏四修族谱》:一世祖文公,聚居福建汀州宁化,宦游广东,徙居循州石马乡。

* |( P Y) ^. Q. S8 q

  兴宁《伍氏家族谱序》:我远祖宋由闽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拓其居于潮州府程乡县松口,即嘉应松口溪南为始祖。  

) ~; d4 M- ~4 \9 m. S

  兴宁《吴氏族谱》:季扎之后,吴竞为唐太史,为官江西临州。未几,携子吴纶再迁居今江西南丰嘉禾驿,后又迁居祝家山,吴纶次子吴宥,迁居福建宁化石壁,是为闽粤吴氏始祖。

" a: n T& W" }

  《张氏族谱》:张氏一七世张端是入闽始祖。一二一世张扬德官拜开封太守,从宁化石壁迁居上杭,成为上杭的开基祖。

. c/ x1 a/ ~2 w$ F( d# E' `, W

  《洪氏族谱》:始祖贵先公,由石壁迁丰顺布心,再迁梅县石坑玉坪。

- o9 T% O: o. N( ]1 D, k* s9 p

  大埔《范氏族谱?序》六十一世,坤,移福建宁化开基为始祖。

: G3 M S1 k% H* u

  五华《蓝氏族谱》:十七世,万一郎由崇善场迁居宁化石壁。廿一世念郎迁程乡(梅县)开基创业,为梅县蓝氏开基始祖。  

" {$ h. c' _1 W4 o5 Y5 q& z

  《李氏族谱》:闽开基大始祖火德公(李氏石壁开基祖李珠之第四子,28岁自宁化石壁迁居上杭)

5 d8 \) X0 G9 ^! a1 M' w0 g

  《刘氏族谱》:刘祥,为唐季闽粤之中代始祖(宁化石壁葛藤坪开基)

8 U' W' |; {2 C8 [/ w6 {7 P

  《邓氏族谱》:裔孙志斋(95)于宋元庆五年,自宁化石壁迁居潮州府程乡,为邓氏一世祖。

. B. {# F# L6 J7 i3 i2 ?

  《巫氏族谱》:一世罗俊(隋大业在宁化石壁开基)

4 U) R. i# x5 e5 q! A& J! @

  《罗氏族谱》:罗氏于晋永嘉年问始入赣南,唐僖宗时迁宁都,不久人宁化石壁乡。五代以后,分迁各地,支派甚众。闽系罗氏均出于汀州宁化石壁。

4 K( n' W8 J+ x, I1 I3 @; b3 u

  《温氏族谱》:四十三世,南皋由石城迁福建宁化石壁乡。生子三,次子瑾,讳同保,其裔孙分布闽、粤、赣各地,故闽、粤、赣之温氏均奉同保为大始祖。

2 v, ~+ Q# K+ i8 Y- r4 a7 r [

  《谢氏族谱》:开书,宋末元初,由浙江迁居宁化石壁村,传二世孙逢春,迁居大埔,其子朴六任梅州尉令,迁居梅县。  

- m8 ?7 M4 t+ ~

  《侯氏族谱》:我始祖乡贤公,名安国,世居福建汀州宁化县。

$ a: x8 b8 x! E8 H( x8 W' H2 M+ O

  《何氏族谱》始祖,大郎……唐天成元年,任满定居石壁村。

' z1 T0 N3 ?& ~2 f5 s. k

  《姚氏族谱》:始祖念一郎,字景清,由莆田迁宁化,宋时任梅州驿,遂徙梅州之均田。

3 g C, B) I# ^6 _

  《幸氏族谱》:始祖郎酆公字伯茂,由江西南康徙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明洪武年间因乱,曾孙四人等负祖上金骸徙居广东惠州府兴宁东厢章蜂堡起户开籍。

! \" P( F( D9 ]( X$ `' U5 _" x

  《曹氏族谱》:始祖明贵,于宋乾{;占年问,由山东曹州迁闽宁化石壁传至八世,文林长子法录,由宁化迂嘉应州开基。

) W- f" B# w7 `9 y

  上例各族谱明白地称其宁化的祖先为始祖或一世祖。而有的族谱虽未明确称其宁化祖先为始祖,但其世系的排列和祖祠牌位的供奉,仍然表明其始祖地位。如广东大埔白侯杨氏始祖是用藩,是在宁化石壁开基的,如今其坟茔仍在。其《扬氏族谱》载:用藩生二子,胜二郎、仍郎。胜二郎(圣郎)…·乾符元年避黄巢起义自延平迁居宁化石壁杨家排。宋末,用藩第二十九世孙,四十一郎,避元兵迁居潮州白侯乡(今大埔白侯)。此处并未表明谁为始祖,但其堂联却写得清清楚楚”谓龟山后裔,我不敢知。陈俎豆而荐德馨,道脉遥通陟降;从宁化始迁,今犹可考。笃本支以晤世系,守功共嘱几筵。”还有许多始祖的祖祠的堂联都有相似的记载,如:

0 \9 u* B: `. J; Y+ t3 P! W$ f1 U7 R

  梅县廖氏水南坝莆田廖得贵书堂联:

2 ]$ C( u, q5 a8 U9 j8 ?

  由宁化来梅州,贻谋后裔,百代簪缨声扬世新荣万石

D" l t: i# y4 Y$ \

  始水南居莆里,体念先人,一堂昭穆名垂俎豆享千秋

, m: Z% d& i, o' e1 S' A7 F- n" Y

  广东大埔县第二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举行时,在大埔县委、县政府大门上贴着一幅醒目的对联:

. }# n; |1 \6 s9 M

  洪洞古槐,汀江石壁,茶岭薪传一脉

# Y: e+ c' W8 ~# o ]

  九洲俊秀,四海英才,寸草图报三春

1 i( m! g$ _; d9 i% ]8 i, b t

  楹联把大埔县客家人的渊源写得清清楚楚,即洪洞古槐”,代表中原,客家先民的始发地,先民故里:“汀江石壁”,则是客家故里,客家人的祖籍地:“茶岭”,便是大埔县的代称,大埔县城原在茶阳,是大埔人肇基发展之所在,楹联把大埔客家人数千年的渊源分为三个里程碑,明白地告诉人们“石壁”是客家的里程碑,是客家人的祖籍地,实在是客家历史的高度概括。

( `1 _ R! @5 N! ^

  除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可以佐证:一是众多的宗祠祖庙。宁化在“文革”期间不少宗祠祖庙被当作“四旧”折除,但至今仍保存的还有190多所,各宗褐的神坛上都祀奉着本宗宁化开基始祖的神位。

7 T- Z. N, w* F3 g

  二是尚存许多祖墓,如刘氏的刘祥、杨氏的用蕃、罗氏的令纪、巫氏的罗俊、温氏的同保,以及张氏、邱氏,雷氏、孙氏、黄氏、王氏、廖氏、谢氏、何氏,吴氏、伍氏等等的祖坟,大多保存完好,有的进行了修茸。如刘祥墓,据《梅县刘氏族谱》载刘祥“享年82岁。公妣合葬宁化石壁村葛藤凹八仙下棋形”。近年经过宁化刘氏族人的反复调查证实,“葛藤凹”是今石壁镇南田村,原坟墓所在地是该村的沙洲段。其坟墓在20世纪50年代遭雷击,坟堂被炸毁,但坟穴仍在,据考证无误,近年宁化刘氏族人在原址重建,还得到香港原刘氏总会会长刘兴邦大力赞助。

- E$ O. v- _4 U+ G9 C# z

  三是有大量的唐宋村落遗址可考。如许多客家族谱都载其始祖开基宁化石壁村、葛藤凹()等。石壁村历唐、宋,元、明、清各朝,虽然“壁”字曾改为“碧”。但音未变,村庄仍在原址,郭沫若祖先居住的龙上下里七都也就是今之石壁村。据考证,宋朝时该村曾住40多姓,而如今是以张姓为主,其他如刘、管等数姓都只有几户。李氏大始祖火德公的出生地李家坪,杨胜二郎的出生地杨家排等等,这些遗址都在石壁村范围内。葛膝凹,离石壁村只5公里,距江西石城县县城30公里,现名南田村,唐宋间也有数十姓客家先民在此开基立业。村中的小地名有俞坑里、南田、沙洲段、塘坟里、南山下,庵坝里,南田街、程家屋、蓝家屋、蒋家窠、尚家垅、夏家屋,邹家排、李子坪、陈家屋等,不少是以居住的姓氏命名的。如今该村还居住谢、马、张、朱、涂、伊、曾、王、虞、雷10姓。当然,年代久远,时过境迁,不少遗址如今难于查找,这也是实事。近年不少姓氏族人带着族谱前来,或来信、来电据其族谱记载,查找其祖先开基居住地,没有结果,但其族谱清清楚楚地记载是福建宁化县某村,应不会有错,如果不曾到宁化,应元需讹称宁化某地,因如此并不会给该族人带来什么光彩和好处。

: W( V+ Q @) _

  三、丰富的文化内涵

! X3 |$ c9 [2 O0 v0 i

  宁化石壁之所以会被定位客家的总祖地,不是仅仅是客家祖先大多数曾定居过宁化或其石壁,而是有其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侨联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巫秋玉在其《宁化石壁与海外客家人》一文中,对石壁在客家历史上的作用,作了见解独到的论述,她说,关于宁化石壁是“客家人的中转站”、“客家祖地”等问题,人们已经作了充分肯定和较详细的研究。宁化石壁在其客家民系的形成和辐射中外的“点射状”发展中所起到基点作用是确定无疑的。然而,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点射状”发展的基点作用?她在例举了宁化石壁在客家人迁移中,大量辐射到海内外各地之后说,宁化石壁在客家民系这种辐射状发展中已成为“正宗客家人”的源头、基点。那么,宁化石壁在客家以其为基点而呈现的辐射状衍播发展中的作用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呢?对此,一般都持肯定的观点,这是完全正确的。中原汉人自东晋开始南下,至唐末又从江西等地大批迁入福建宁化石壁,高度集中在以宁化及石壁为中心的地域,繁衍生息数百年,形成客家民系。南宋末,这些已“蜕变”为正宗客家人的客家始祖们,又大批地继续其迁徙生活,往闺西、粤东等地迁移,继而往中国大陆各地、港台、海外。可以说,宁化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中的胎盘和催长素,它把由从中原一路南下孕育而成的胎儿催生成婴,待其羽毛渐丰,便促其展翅高飞,在这一成长过程中,造就了客家人深具流动的习性裙开拓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点射状发展及流动性和开拓进取精神,才会存今日之强盛的客家世界。

0 M% x3 Q$ a5 j

  宁化成为客家祖地,正因为她是正宗客家人的源头、基点”是“客家民系形成中的胎盘和催长素”;也就是客家历史的里程碑、客家民系的诞生地。

/ j, ]3 \$ E+ u9 K- V

  ()是客家历史的里程碑

$ j5 o3 i& |5 P; Q, n

  我们从前面例举的刘氏族谱看到,刘氏世系几千年中,突出三个人,一是得姓始祖刘累,一是汉朝的开基人刘邦,接下来便是唐末的刘祥,丽且把刘祥奉为”中代始祖”。从刘邦到刘祥跨越一千多年,其中汉武帝刘彻,东汉光武帝刘秀、目录学家刘向、天文学家刘歆、蜀汉昭烈帝刘备、南朝宋武帝等等名声显赫者不尊为一代始祖,而把一位只官至金吾卫士将、后封沛国公的刘祥奉为中代始祖,为何?就是因为他是在宁化石壁开基,是客家刘氏第一代使然。还有其他许多姓氏族谱记载也大致如此。前面例举的一些宗祠、祖堂的楹联也写得清楚明白,如平远麻楼陈氏祖堂柱联:“溯闽宁……”、梅县廖氏水南堂联“由宁化来梅州……”兴宁幸氏祖联“由宁化而开基……”、广东陈氏祖屋联“石壁溯渊源……”更有大埔县政府的门联“洪洞古槐,汀江石壁,茶岭薪传一脉”……等等。客家人的族谱可查的大量是在明、清以后编修的,它距客家先民自中原南下,达数百年或千余年之久,本宗系的祖先辗转大江南北,定居地很多,上下几十代,为何对宁化石壁如此重视,对石壁的祖先如此推崇,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宁化石壁是“正宗客家人源头、基点”。《客家纵横》杂志执行主编吴福文早在1990年发表《闽西客家文化事象举探》一文中说:“这种切断渊源而取其中闯为源的做法,对于极端‘爱种爱家’心理的客家来说,实在是种痛而又甘愿之举。它说明客家先民在迁徙时一进入福建宁化,就有一种北归无望,甚至义无反顾而自甘承认是不同于祖先的人一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客家’的人--的心理。所以说,从客家各氏本身的潜意识中,也在认为自己流居宁化之后就是‘客家人’了。“所以,”宁化石壁:客家迁徙的中转站与中原移民成为客家的里程碑。”

5 U n* ?/ m- o( S; O$ K

  ()是客家民系的胎盘

. J7 h' U9 D; q! i, V! U7 _ w

  宁化石壁是客家摇篮,这在数十年中,经学者们反复考证和研究,已取得广泛的共识,巫秋玉又提出“胎盘”一词颇为新鲜,也十分形象。谢万陆教授说:“民族民系的孕育是将有生命之始到体之成型视为一体,均以摇篮相喻的。”“胎盘”是让生命自始到体已成型出世的载体。“摇篮”与“胎盘”的内涵基本一致,但后者似乎更为形象。

/ t. A$ b& T1 {! q1 [7 x4 @ X

  当今对客家民系形成期的主流意见是宋代,或说南宋,其根据多多,在此不想赘言,仅就宁化石壁在客家孕育时期,也就是唐宋时期所起的作用,作些表述。

2 S- b, l- H% K# U

  首先是语言,诸多的语言学家都论证客家话是在宁化石壁初步形成的。厦门大学已故中文系教授、博导、著名音韵学家黄典诚早在抗战时期,对宁化就有所研究,20世纪80年代到宁化三次,进行方言研究。他在1986年闽西地区专业志稿业务讨论会上的学术报告中说:“可以说,客话发源在福建宁化。毫无例外,(客家)三次搬迁,祖先大多数住过宁化的石璧村。客家老祖宗在宁化石壁村,犹如河洛话的发源地在河南固始县。……大体上,客话的定型在该村留有全部的痕迹。……西至四川,东至台湾,南至南洋,没有例外,这一口气是从石壁吹出来的。”

$ A+ G0 R: |; E' d9 n6 U+ b

  郑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崔灿说:客家方言既然在宁化石壁这一共同地域得到了初步整合统一”。

2 a' p! M" t5 w5 O

  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客家话通用辞典》主编罗美珍认为:“宁化石壁是客家方言形成时期最早的聚散中心”。

* f/ H9 ]6 g+ r, m( s) P

  宁化石壁至今仍保留许多赣、客方言词汇并用的现象:如哥哥,女人、小孩、老婆、尾巴等等用词,都是客、赣方言并用明显看出客方言在宁化过渡和整合的痕迹。

/ a. y# }* t" e5 V; s& z9 R& c

  方言是民系的最重要标志,既然客方言是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地域诞生,也就充分说明了宁化石壁这个“胎盘”对客家民系的重要作用。

) H' g9 v! i8 H! O, T8 Z% z

  其二,客家意识,或说客家精神最主要的是四海为家”和“硬颈精神”,前者表明客家民系驳离中原古老儒家传统观念,也就是摒弃了“安土重迁”“安土守常”的古老传统观念。后者是在辗转迁徙同逆境搏斗中形成的精神特质。这两个观念都源自宁化。

9 Z/ [+ s; Y4 j6 z9 U; c6 B

  客家刘氏族诗: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后他乡即故乡。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这诗原出于刘广传之作。刘广传是唐末在宁化开基被奉为刘氏中代始祖刘祥公第十五代孙。他出生宁化,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官授江西瑞金知县。而后迁居广东兴宁。他有二妻l4子,长大后各奔前程,临行前刘广传特作此诗嘱咐、激励儿孙们,以后被刘氏族人作为族诗。此诗虽作于元初,但其思想意识是刘氏或客家人长期意识积淀的反映,是在宁化孕育而成的。

6 P$ E M5 ]& i- I

  客家人的流迁诗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纲常。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同刘氏族诗十分雷同,究竟是谁影响谁,不知有没有个说话,但刘氏族诗可代表客家意识这一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2 u* [4 u0 x( @2 o' Y% q/ w

  客家人非常流行的硬颈精神,它是客家精神的高度概括。据台湾客家学者温怀舜先生说:“记得55年前,曾听族叔温绍仪先生(当时是梅县县立中学校长)讲我们温氏是来自福建宁化,说到做人要有‘硬颈精神’。这是祖先从宁化传下来的话,印象至为深刻。”温先生还考证这一精神是唐初客家先民开发宁化时逐步形成的。

) e4 I( K. i* u3 B0 H, h# p1 e

  其三,客家文化的许多方面是由宁化或其石壁生成而后传播到各客家地区。

. L4 E+ m3 e1 l, Q: U [" I

  宁化在两宋期间,进士及第达29名,伍正己是在唐末的进士,是汀州地区的第一位。宁化唐宋的进士(不含特奏名)的总数在当今客家大本营30多县中,仅次于江西的赣县和宁都,而大大超过其它县。宁化唐朱进士数占了整个科举时代总数50名的60%,这种比例是大本营的

, t6 ~, Z' ~; @) E

  第一位,若按人口总数比例也是首屈一指。宁化客家人的尊师重教在客家地区中起了带头模范作用,对后来兴起的闽西和粤东地区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 g* |& _- o; M5 E* }7 W& N0 i4 @0 s

  在建筑方面,宁化自隋唐时期便筑堡卫众,除圆楼外,凡客家的典型建筑宁化都有,不仅历史久远,而且规模宏大。  

' o: p2 C9 p+ V* r' W. Z$ L% a

  在习俗方面,婚丧节庆的习俗,可堪称为客家典型代表。如除夕吃“长命菜”、年初七吃“七种羹、点岁火”端午挂葛藤、吃生鱼片、吃田鼠、酿米酒、酿豆腐,做擂茶等等,这些都是宁化客家祖先自宁化外迁时,带到各地的。所以梅县梁伯聪在《梅县风土--百咏》中道:旧姓今存古卜杨,大多族谱祖闽方;女鞋豆腐仍原样,宁化人来说故乡。”其附注:“梅县各姓,大多数由闽方宁化县迁来,传世二十余代,杨古卜三姓较先,传世有四十代者矣。谚日:‘未有梅州,先有杨古I-’。有到过宁化县者云:梅州食品豆腐与妇女之拖鞋,仍如原乡一样云’。”

! m2 L& n S; {( ]) v& ~5 W( ~

  以上所云,并非宁化人枉自称大,史实是客家人大多数源自宁化或其石壁,他们基本都是客家民系形成之初外迁的。客家人的流迁是以宁化石壁为基点,“点射状”的发展,那么客家文化的流传,又何尝不是?文化的传播,当时主要靠的是人的载体,文化随人而去。所以说,后来客家文化的共同之处,应该就是随人传播的结果,特别在民俗和精神特质方面,当时并没有哪级政府颁布命令加以规定,所以广泛的相同或相似是由人的迁移而传播的。我

, h8 A4 t5 b9 A# |- W, C

  们也看到在不同地区有些差异,那是受当地“土”文化“洋”文化的碰撞而被碰掉的结果;有的习俗宁化仍保留,而许多地区已没有了,但有资料记载,过去是有的而后才没有。如擂茶,过去普遍有,如今宁化仍盛行,而不少地区已没有了。如吃生鱼片,宁化仍盛行,广东五华仍有,而大多地区没有了,吃田鼠也一样。这些耷《石窟一征》中都有记载。也许有人会说,难道就没有别的客家地区影响宁化。可以直言不讳地说,基本没有,因为客家迁移是自宁化到闽西、到广东、到江西(当然这是讲主流路线),却没有自闽西、广东返迁宁化,当然这是指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之中的情况。清末、民国期间,有为数不多闽西、广东客家人返迁宁化,但此时,客家文化早已定型,如此少量的流动,在文化传播上已不起什么作用。早期(唐、宋)自赣南迁入宁化不少,那基本是客家先民,当时客家文化并未完全形成。宁化客家先民迁入,主要来自宁都和石城,而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之中或形成后,宁化也不少返迁宁都或石城,如石城县的小姑、朱坑等乡,一大半的人都由宁化迁去。所以宁化、宁都、石城的文化很相近,可以划为同一文化小区。

+ i* Q, R* W# @; Z

  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中说:历代移民的大多数都是从人口相对稠密地区迁入稀疏地区,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迁入落后地区,从开发程度比较高的地区迁入开发比较低或尚未开发的地区,从人均耕地少的地区迁入人均耕地较多的地区。”这一规律也适应客家的迁移。客家人以宁化为基点往闽西、粤东,再向东南西北各方向迁移,说明客家人自宁化外迁时,宁化的经济文化、开发程度都优于迁入地。实际从建置时间也足以说明这一情况。所以说,客家人自宁化带去较迁入地更先进的经济文化(即客家民系初始文化),它很大程度影响到迁入地的经济文化,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它也有力地说明,在客家地区的客家文化无论有多少同异,如同客家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一样,其根源是在宁化或其石壁。如侯国隆教授所言:“如果没有前期在宁化石壁的酝酿和初步形成,便没有日后在闽粤赣边地区形成的客家民系。”

( Q' x4 Z6 t% D

  四、深遽的情感维系

" m( n1 ]- L9 ~3 Y1 u& K6 G

  巫秋玉说:客家人在海外流迁、拓展,是以宁化石壁为基点的客家‘点射状’发展的延伸。这种‘点射状’发展现象一方面促成了客家人在海外不断拓殖与谋求成功;另一方面则因宁化石壁历史地位之被提及和受重视又引起海外客家人寻根问祖意识的增强。这种寻根问祖意识的增强,是客家人崇先报本意识的表露,是血缘亲情的释发。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不断有海内外客家人士不惜花费人力财力到宁化寻根问祖,有的姓氏,已整族迁走,他们只好凭着谱牒资料的记载,在当地人的引领下,在其祖先居住过的地方捧走一撮土,一勺水,回去作为纪念。1995年石壁客家公祠刚落成,就被海内外客家人士认定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并在此之后,便络绎不绝的客家人来此晋香膜拜。

1 |7 y4 o8 O3 T3 {

  1995年至2004年,宁化石壁每年都举行一届世界性的祭祖活动,加上平时组团前往寻根谒祖的,达上千个团队。迄今已有世界五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万客家人到宁化石壁拜祖。客家公祠玉屏堂上祀奉着l60姓的客家始祖牌位,而到此祭拜的已远远超过160姓,有的姓是因为神坛容量不够,无法安奉,但他们还是来了,虽然心存遗憾,但毕竟神坛中间放置着客家始祖牌位,那是所有客家祖先的总灵位,总算叙了一片敬祖心愿。前往祭拜的除了客家人之外,还有些福佬人,因为不少福佬姓氏的祖先也是从宁化或石壁迁去的。前往祭祖的乡亲中,有90多岁高龄的老翁,有不足4岁的孩童,有祖孙三代同往,有从大洋彼岸美国前来的80多岁高龄的残疾人,坐着轮椅飘洋过海,尽管行动不便,但到公祠的神祖牌前,仍然艰难地克服躯体的困难而虔诚地跪拜,其情其境让人感动不已。其中还有不少是一年不缺,甚至一年二次三次的组团领团前来,这些人士不是告老休闲的人,而是正当人生华年的企业家、董事长。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远千里万里,毫资费力,共同的心愿是崇先报本,表达后辈敬祖念祖之心;是为了体念先辈的开基创业之艰难;是为了领略祖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并使之发扬光大;是为了客家文化世世代代地永续传承;是为了血缘的永远维系。  

4 j% v @: g( i4 W2 A

  宁化石壁和石壁客家公祠在客家世界中,受到如此的重视和敬仰,说明其历史地位被世界客家人所认同,也就是对石壁是客家人的源头、基点,客家总祖地的认同,她维系着世界客家人的情感,让世界客家人团结、发展。                                       (刘善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7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