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写作经验出发。我认为机关干部在写文章时应有一个基本的追求,那就是:不求百篇传天下,但愿几句入人心。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入人心”的好文章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五看”来检验,即:一看“文心”,二看“文气”,三看“文形”,四看“文胆”,五看“文眼”。
! u' h6 ?9 v W4 n! W" ?4 j( `9 M' X: Y
一看“文心”+ p7 l. M8 l) S# n
9 r% r( u% b- i7 I “文心”指文章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是文章的灵魂和精髓。“文心”应当明确,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让人一看就知道。“文心”的关键在体现“民心”。人民最可爱,人民最可敬,人民最可畏,人民最可靠。要写好文章,必须做人民的代言人,自觉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我在吕梁地区的方山县调查研究的时候,那里野猪横行,经常下山糟蹋农民的农作物,当时群众没有办法阻止,因为没有枪,用锣和鼓吓唬它都不怕,后来有一个聪明人想出一个办法,他录制了老虎吼叫的声音吓唬野猪。第一天野猪一听,落荒而逃,第二天野猪观察了一晚上没有行动,第三天野猪又来了,一边听叫声一边啃庄稼。这么厉害的老虎说空话都没有用,何况你写的文章呢?如果一篇文章没有“文心”,不体现“民心”,即便是写得天花乱坠也不会有任何说服力,就像这录音里的老虎吼声一样。. m$ p: x4 |- M) A. N
8 \9 p% }! v( c% t! M
二看“文气”
; t9 a1 h' P; s9 \2 ?; a! g5 `3 S# D f0 j9 h2 c
“文气”就是文章的“味道”。它是新生的还是陈腐的?是鲜活的还是僵化的?是从基层调查研究得来的还是寻章摘句拼凑的?“文气”的关键在于贴近实际。机关写文章的同志一定要多深入基层,研究新鲜的例证、总结新鲜的观点、采撷新鲜的语言。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远离书生气,避免陈腐气,才能使自己的文章生动鲜活,充满时代气息。不深入基层,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情况,就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欺骗。举一个我亲眼看到的实例:有一年我和一些干部去左云县参观考察,当地农民敲锣打鼓欢迎我们,每一棵树干下边都是用白粉刷得白白的。在这样的欢迎仪式中,老百姓一般让我们走在中间。遇到这种场合,我自己不愿意走在中间,于是就绕到树的后边走。这样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树干的背面都没有刷白粉,只有正面有。这对我们写文章也是有启示的,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你就不知道现实的秘密,你的文章就不会有“文气”。我们离人民越近,离实际越近,文章中真情实感和切身体会就会越多,文章的气味就越清新可人,仅仅靠冥思苦想或摘抄粘贴做出来的文章,必定是干巴枯涩、缺乏生机的。
0 x$ O. b9 i' i! [9 L7 X' d, q; a1 l k% T) I# q- x
三看“文形”
$ p0 Z% W" w1 d0 G: k) ~5 e* T) ` }) n1 n9 T$ B
“文形”就是文章的文体和形式。内容空洞不是好文章,形式死板也不是好文章。“文形”的关键是了解读者。文章体式是多种多样的,写作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确定用哪一种形式写文章,使用哪一种表述的风格,要先确定你的文章是给谁看的。是给农民看的还是给工人看的;是给领导看的还是给群众看的;是给教授看的还是给学生看的……总之,要做到心中有对象,根据对象确定合适的文章形式。% D, z* m5 n) A9 e9 {
/ e6 T& m1 ~. m6 ~6 c. C( ^
要把准备讲的内容和老百姓的耳朵结合起来。不要埋怨老百姓缺乏理论水平,要埋怨就埋怨自己没有把老百姓的情况吃透。老百姓的心里想什么,耳朵想听什么,我们就写什么。可惜我们好多人就是当懒汉,就是照抄、照搬、照念。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就照他们说的念,一点自己的话都没有,这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根据听者的情况,用他们的思想说出我们自己的话,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找出最合适的文章的形式。记得我在北京大学作报告时,每一个段落的前面都用了一句唐诗作引子,然后再阐述观点;在清华大学作报告时,则每个章节前面先讲故事,后讲观点。这就是考虑到两所学校学生的特点。$ l L; E2 B4 e: M( ]# i" B
- c2 ?7 u, g& i) X6 M 我在长治工作的时候,面对种种不落实的现象,研究出了一个公式,就是“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我们把这个公式贴到了市委的门口,有人给省委领导反映,说长治搞形式主义,贴个牌子立到门口有什么作用呢?省委领导来长治,我向他解释我们抓落实的思路。什么事情不落实,就抓住不放,然后追究不落实的人,让他丢人丢官,谁不吃苦苦谁,谁不带头不叫谁当头。后来领导看了,认为我们这个办法很好。领导肯定了之后,我们将这个公式刻在了一块大石头上,放在市委门前。后来有人赞扬这块石头“就像鞭子抽打着人们麻木了的神经。”有个美国人要出1万美元买这块石头的冠名权,我们没卖。所以说,好办法都需要好形式。
% \1 `# M& I( Z* E5 w" W
9 h4 `% h& c2 ]4 t# m) V y 四看“文胆”
9 w8 o2 \- x# F, F
- h" G3 z% V7 D; T+ K( ~- E4 w 看文章的好坏还需要看它是否有“胆”,是“胆”大还是“胆”小,是否具有直面矛盾和问题的勇气,是否具有提出解疑破难的观点和举措的胆略。“文胆”的关键在于敢于创新。在机关写文章不是“写字”,而是“写事”;不是“要笔杆子”,而是“用笔杆子”,这是一个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如果遇到矛盾就绕道走,那么,不管你的文章费了多大的劲,也是事倍功半的。就像啼哭一声就夭折了的孩子,没有生命力。胆子太小,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写出的文章肯定不会是好文章。所以我们讲,写文章要有胆气。要写出文章的胆气,借鉴体制外的经验和办法很重要。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这是需要冒一定的风险的,因为人们接受新东西总会有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要具有理论创新的勇气和敢于突破的魄力。
- H1 K; R$ Q3 m& Q3 ?. V/ k. g9 Q6 }" [& ^1 Q
我们每天都有事,不可能专门给你一定的时间专门用来写作。那就要把零零碎碎的时间利用起来,把资料积攒好,到了方便的时候突击一下来写作。
! G+ E) |. l% R: R. L
" Q/ {- U0 X/ e0 E. q! M 总之,在写文章时能够做到“文心”、“文气”、“文形”、“文胆”、“文眼”俱佳,就一定能写出“达人心”的好文章。文/吕日周 % R, n8 y3 E0 W# x/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