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 页
文 库
最 新
藏经阁
学员区
问 答
演播室
秘 途
政 道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主题教育
党课讲稿
有奖征文
最新回放
往期分类
热门课程
我要试听
报名加入
新手教程
悬赏求助
交流记录
老秘笔谈
老秘日记
好词妙句
文秘杂谈
学习体会
领导讲话
民主生活会与述职
演讲致辞
遴选考试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
《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
《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
《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
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
《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
综合材料
›
调研报告
›
学员赴新加坡学习考察调研报告汇总
返回列表
[社会发展]
学员赴新加坡学习考察调研报告汇总
[复制链接]
江苏老秘
发表于 2012-6-1 08: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新加坡创新发展路径及启迪
4月底,笔者作为“第一期县处级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新加坡学习考察一周。专家教授议员企业家授课答疑、政府法定机构及科技园和企业参观考察,充分领略了新加坡这个环境优美、法治廉明、人才荟萃、科技发达、秩序和谐、活力四射的享誉全球的现代化城市国家风采。
新加坡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1965年被逐出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建国。当年的新加坡经济规模不及马来西亚百分之一,国土面积是马来西亚的四百多分之一。可45年后的2010年,连淡水这种最普通的资源都有赖于进口的新加坡,经济总量已增长189倍,并首次超过马来西亚,更早就从第三世界国家成功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回顾新加坡的成功之路,引领时代潮流,积极创新求变,不断寻求突破,以创造新的经济活力,可以说是创造新加坡奇迹的不二法门。大胆突破的最近突出表现就是金沙赌场的开业。一向以管制严明闻名于世的新加坡,对人们吃口香糖都严加限制,抽烟、乱扔垃圾严加重罚,甚至被一些人戏谑为“无聊死”的国度,今天开了世界上最昂贵豪华的赌场,如果加上已经开业的圣淘沙赌场,据说新加坡会成为世界又一大博彩娱乐城市。这种创新求变的勇气和胆略令人赞叹。
分析总结新加坡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并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工作实践,对于优化干部知识结构、提升领导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新加坡华人占了绝对多数,自她建国以来,一直是华人掌握政权,基本上是个华人国家;同属东方文化,又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由此,新加坡创新发展的经验较之其它国家,对我国更具相关性,无疑也更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创新发展路径
1、战略前瞻
新加坡国家领导人具有远大的战略眼光。李光耀认定,作为东西文化交汇点的国际都市,生存条件恶劣,人口与资源缺乏,又在区域上面对众多竞争对手,随时会被赶上,如果追不上时代的潮流,看不准前进方向,那么便会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原则下被淘汰。
40多年来,新加坡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改变,但战略决策者与时俱进,时刻保持对形势的敏感性,根据发展需要,产业定位、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等种种经济策略都在及时、同步调整,并且每一次变化都成效卓著,显示出高超的发展战略决策能力与水平。
有选择地培育和发展产业群链,是新加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由于国土面积有限,劳动力成本高,发展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是必然选择。8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基础逐步稳固,新政府开始着手重组经济结构,将制造业朝着高附加值、更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此外,研发、设计、工程、信息科技等行业逐步兴起,吸引到了以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为投资主体的电脑、电脑附件制造业以及石化制造业陆续落户新加坡。新政府积极支持鼓励发展高附加价值服务业等,特别是金融和信息资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把新加坡变成地区金融和信息中心。
经济的增长总是伴随着成本的提高,持续增长很难再依赖有形资本的积累和投入。特别是金融风暴后,面对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新加坡深刻地感觉到以往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了,必须“与时俱进”,牢牢抓住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更加倚重创新对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步转变成“创新型”的发展模式。为此,政府及时制定了高科技战略。发展信息科技、生命科学和其他知识密集型经济。为将生命科学发展为制造业第四根支柱(前三个是电子、化学和工程业),政府投入巨资予以扶持,并成立了“生命科学部长级委员会”,由副总理亲自领导,委员包括卫生部长、教育部长和贸易及工业部长等。
与此同时,根据发展需要还制定了中国战略和扩大腹地战略。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原因,中新两国有着特殊的关系,两国的经贸往来源远流长。中新建交以后,两国之间的各方面关系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相互成为主要的经贸伙伴。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整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不断加强,为中新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机会,因而新加坡政府号召“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随着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中新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密切。
新加坡政府和业界充分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象新加坡这样的岛国,在没有腹地、缺乏自然资源、自身市场有限的情况下,将自身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地区经济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政府实施了扩大腹地战略,把七小时飞行范围内的东盟、中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日本和韩国等广大的亚太地区,视为通商及经济发展腹地。与有关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成为新加坡扩大腹地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新加坡是亚洲签署自贸协定数量最多的国家。可以想及,如此一来,新加坡政府制定的《寰宇·新加坡》治国方略中的“联系枢纽”定位将得以进一步凸显、强化。
正因为新加坡领导人超前、精当的发展战略规划,保证了国家正确、坚定的前进方向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高效益、高效率。
2、创新驱动
新加坡经济发展经历了由独立初期时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过渡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信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经济。
1998年后,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以及高昂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新加坡政府及时调整应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利用成熟的经济体制,积极发展知识型经济产业。政府成立了由李显龙总理亲自挂帅的国家创新研发理事会,主攻环保水务、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动漫与多媒体四个领域。积极鼓励国民创新创业。为鼓励技术发明人创业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相关的法律和规定进行了重新检讨和修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例如: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商共同投资技术起步公司;按比例支付中小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技术咨询费用等;允许个人利用组屋住宅(限定行业)创办公司,大力弘扬创业文化;发起了多项融资计划,设法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在举国上下共同不懈的努力下,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电子业已发展为本地制造业的龙头,是全球重要的集成电路、芯片和磁盘驱动器的生产基地。尤其令人称奇的是,水资源和海底油气资源匮乏的新加坡,竟崛起为世界水处理、海油钻井平台制造技术的强国。真可谓创新驱动,活力无边。
勇立潮头,捷足先登。新加坡先人一步的创新驱动战略,创造了傲视周边的经济发展成就,奠定了国家参与地区乃至全球竞争的优势地位。
3、人才立国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新加坡强调“人才立国”,推行“精英政治”。事实表明,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吸引外来人才为我所用,是新加坡短期内从贫穷跨越到发达行列的成功经验。
关于外来人才的重要性,李光耀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如果我们不欢迎、不吸引外来人才,或者他们在新加坡感到不舒适,我们就不能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城市。如果我们不是个全球化的城市,那就没有指望。”他认为新加坡这样的后发国家,什么都没有的国家,怎样生存,怎样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人才是立国、兴国之本。他进一步认定,政府是管理人才的机构,武大郎开店肯定不会吸引好的人才,所有政治人才尤为重要。政治人才要有眼光和魄力。没有魄力,不会去吸引人才;没有眼光,不会吸引来好人才。
新加坡的经济人才向全世界招收。淡马锡,相当于我们的国资委,总裁也可以是外国人。很多的银行都请外国人。李光耀有一个全球性的国际水准商业咨询团队,所以,他对新加坡的产业研究完全依靠很多的国际力量,产业升级靠很多国际性的人才。
目前,新加坡经济已进入知识密集阶段,人才引进政策已不仅仅是把大门敞开,而是主动出击,全球搜寻高层次人才来迎接残酷的竞争。在培养人才方面,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全国科学奖学金计划”;在吸引人才方面,在世界各地设有8个专门挖人才的猎头机构,还专门设立了招揽海外人才基金,对招聘海外人才的活动给予资助,对企业在招聘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支出给予减税,等等。
九十年代初,一批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大学毕业、曾赴欧美留学工作数年的中国学者,受新加坡招聘人才优惠政策的吸引,从世界各地辗转来到新加坡生根发芽。今天他们大多数已成为新加坡的高层次新移民人才,其中一部分更成为国家研发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人才。
在营造人才环境方面,新加坡既注重吸引实用型人才,也着眼于未来发展,有许多独到的做法。如,史无前例地每年有计划地从中国等国家吸引优秀中、大学生,资助其在新加坡留学,签订合同,毕业后在新加坡工作6年。
还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收入差距非常大,但是它一定会保证一般的老百姓非常体面地生活,基本上缓解了社会矛盾,所以当地人才不排斥国际人才。而它对国际人才各方面的照顾令人印象深刻,欧美国家没有做到。因为他们知道,新加坡只能提供比欧美国家更好的条件,这些人才才会来。
新加坡能够成为“四小龙”、国际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前列,应该说跟它的人才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几点启迪
1、忧患意识,催人奋进
中国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新加坡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正因此,无论是政府的,还是企业的,抑或是学术界的,甚至普罗大众,都一直处于深深的危机感之中。李光耀一直都在谆谆教诲着他的国民,稍有疏忽、失误和差迟,多年的成果和心血便会毁于一旦。吴作栋认为,新加坡一些领域受到了马来西亚无时无刻不在的竞争威胁,近年更面临来自崛起的巨龙——中国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这种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已经凝结成新加坡政府和领袖的生存意识,成为他们思维和决策的前提。他们不敢固步自封,忘乎所以。正是这种危机感,促使新加坡举国上下奋发图强,不断革新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开拓投资市场,不断追求产业升级,不断抢占科技高地。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我省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决不能、也不该就此骄傲自满、盲目乐观。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总量是上去了,但是人均还是非常之低的,并且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正迎来许多重大挑战:资源环境硬约束强化、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加工业向高端制造业、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物质资源支撑向人力资源支撑转变,摆脱企业对资源消耗和国外技术、市场的过度依赖,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居安思危,学习借鉴新加坡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必须牢固确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克服盲目自满情绪,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持续开拓创新,不断再上台阶。
2、科教兴邦,人才为本
作为中西完美交融的国际都会,新加坡治国理政、产业振兴、科教文化等各类精英人才,无疑是其成功的国际化之路、举世赞叹的创新发展之路的功勋筑路人,是他们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江苏同样地少人多、资源匮乏,粗放型发展难以持续。当前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人才需求十分迫切。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建设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切都需要人才。为此,我们要突出抓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在下大力气大规模培训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同时,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特别要重视引进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高度重视留住人才。
现实告诉我们,高层次人才愈来愈成为各国、各地区竞争的焦点。人才的素质决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竞争力的强弱。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
3、通江达海,平台堪珍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商。”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以吃苦耐劳、富于进取和不懈创造的精神赢得了世界的普遍认可,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华商在新加坡有特定的优势。一方面,当地华商跟中国有长久的渊源关系,在文化和商业往来上关系很密切。另一方面,新加坡的华商同西方国家和中东等地区也有着紧密联系。李资政曾说“假如我们不好好利用华人网络,那我们将是很愚蠢的。”或正因此理念,1991年8月10日,“第一届世界华商大会”在新加坡隆重开幕。李光耀主持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二十年后,“第十一届世界华商大会”将于今年10月5日至7日在新加坡召开,将是“狮城”第二次主办这一全球华商顶级盛筵。足见新加坡各界对华人网络、华商资源的重视。对我们而言,世界华商不仅继续充当中国经济“引进来”的平台,更发展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通道。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发展壮大并走向世界,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商自然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伙伴。
中新两国渊源深厚,文化相通,具有广泛的合作领域与巨大的合作空间。一方面,中国可以借力新加坡卓越的规划理念、创新的研发机制、先进的发展经验、独特的商务模式与国际化的资本平台;中新两国可以携手发展新兴产业,把新加坡的品牌技术优势与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利用新加坡这一华人国度广泛而密集的自贸协议网络、华商网络与国际平台,实施我国政府提倡的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既能分散我国的贸易顺差,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能使中新两国企业、华商企业共同受益。
作为区域中心、中西交融点的新加坡这一国际平台、华商网络中心,其枢纽辐射作用必将进一步发挥。
当下,我们所投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崭新的,是前无古人的,没有样板范例参照,没有现成答案。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一解决前进征途中各种问题。有人说新加坡与中国国情大不相同,无法学,不能学。事实上,在我们看来,新加坡根据自身国情特点,以我为主,融汇古今,博彩中西之长,不拘一格,创新发展的胆气与魄力,仅此一点,就给了为中华盛世早日到来而努力奋斗的我们足够的鼓舞力量。文:单书安
标签:
新加坡
学习
调研报告
关联主题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关于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的 调研报告
建设镇香浮村关于发展特色农业(富硒水稻)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挖旅游文化促进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几点思考
以党建引领文明创建新发展
精神文明创建培训学习体会
关于我老秘网县项目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调研报告
响应中央号召,向刘少奇同志学习
调研报告:优化营商发展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
[原创]参加全省干部培训班的心得体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0年关于xx市绿色发展的调研报告
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意义、内容
关于市级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显身卡
精彩评论
3
正序浏览
江苏老秘
发表于 2012-6-1 08: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国家治理的三大基石
新加坡,一个被迫独立、在泪水中立国的东方小国,不到半个世纪,由贫困的小岛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和谐相处的花园城市国家,并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之一。所谓出奇制胜,这个弹丸小国,决胜全球的奥秘究竟在哪里,是什么保持了它的高度稳定和经济稳步增长,或者说新加坡,为什么能?许多人说,是新加坡的危机意识成就其发展,连总理李显龙办公室内都悬挂着“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条幅。有些人说是新加坡的法治观念、完备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执法。还有人说,是务实的微观准则和政府的精细化管理,还有廉政建设、执政为民的实践、对东西方文化的兼容及政府运作效率等等,不一而足。
新加坡开国之父李光耀资政在他2000年出版的《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中指出:新加坡治国主要抓住了“法律、经济与教育”三大法宝,通过这三大法宝,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一直在向人民灌输居安思危和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的生存意识,在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并形成人才、法治和创新等保持国力强盛的三大基石。这三大基石互为基础,构建了新加坡牢固的国家大厦,大厦中的人们正在推动新加坡在知识经济时代,全力实施新的《寰宇·新加坡》战略,向智慧岛和连接世界的中心与枢纽的目标进发。
基石一 公民和人才
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以人为本,团结合作,平等融合,避免或减少社会冲突是新加坡治国的重要理念之一。长期执掌新加坡政权的人民行动党认为,国家有两份最珍贵的资产,一份是勤劳、节俭、愿意学习的人民,一份是人民的信任。2011年5月8日新加坡新一届国会选举,人民行动党继续保持压倒性优势获得87个议席中的81席,再次证明“人民的信任”资产的可贵。总理李显龙在选举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呼吁人民修复裂痕,保持团结,并表示将会以谦虚、真诚的态度为人民服务。政府已听到人民的心声,将会改进政策,加强与人民沟通。
因此,新加坡政府始终奉行公民至上的人才主义,致力于建立每个公民跟国家以及国家前途之间的利害关系,强调训练有素的人才,正是改变社会、提升社会的酵母,并针对三个层面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层次人才自力更生的积极性和对国家的贡献率。2011年4月内阁资政李光耀接受美国PBS电视知名对谈节目主持人查利罗斯(Charlie Rose)访问时说:“别人有信心,我们才能引进投资和人才。有了投资和人才,我们才会昌盛。”
1、精英人才,主要包括执政党和政务官员两大类。
党的人才。新加坡采用议会民主制,一直在选举中获胜并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始终严把高层人员入口关,奉行精英治国。他们主动邀请人才,为了物色最好的人才竞取议席、组成内阁,行动党不是仅从党内基层组织中的积极分子中选拔合适人选,而是通过主动游说、专门邀请各界优秀人才入党从政。例如新加坡前行动党议员吴俊刚就是因“党找人才”而加入政坛的。吴俊刚本来是新加坡《南洋商报》的政治记者,1984年正值大选来临之际,被总理吴作栋三次约谈鼓动入党参政。不过,遴选程序很复杂,七道程序,包括约谈、中央执委会面试、回答1052个问题、体检、心理测试等等。行动党挑选政治人才时,重点关注健康人格,具体有四项指标:一是已受肯定的履历和能力。包括候选人的学业成绩、学术与职业表现、工作经验以及其他的成就;二是性格。候选人是否诚实、能很好地和人相处以及行为正当等;三是献身精神,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我不只是该为自己的家庭和职业作出努力”,也必须具有责任感,并了解“新加坡为什么值得珍惜以及为什么我必须努力维护和加强这个制度”;四是政治潜能,能了解公众为何作出某种反应,要能和公众沟通,影响、说服和推动他们,同时掌握促使不同阶层人士一起工作的技巧。
政务人才。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写道:“新加坡最关键的发展因素,在于部长能力高强,并拥有一群素质高的公务员做后盾。”在任总理时他说:“反正新加坡也没有天然资源可供跨国公司剥削,有的只是勤劳的人民、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决心做到诚实称职的政府。我们的责任是为新加坡200万人提供生计。”为了做诚实称职的政府,就必须选用诚实称职的人来加入政府机构,履行政府职能。在40多年中新加坡政府委任了最出色的人选掌管最重要的部门,例如财政部长韩瑞生、金融管理局长高铭胜,他们凭着严格的条规和缜密的监管,协助把新加坡发展为一个金融中心。一批批受过高深教育、在海外大学成绩骄人、才华出众、有满脑子新点子的人才不断被前辈引进,各种新鲜血液被纳入一个系统,有效地运行循环。无论是建屋局还是国家经济发展局,16个政府部门还是法定机构,官员们个个兴致勃勃,不屈不挠,克服障碍总能巧运匠心,为的是促进投资,制造就业机会,创造了国家“开支少,储蓄多;福利少,投资多”的良性循环系统。
2、经济社会人才,主要包括职工和企业家两大类。
新加坡政府认为,新加坡没有自然资源,有的是人民这一最珍贵的人力资源。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合作伙伴似的关系,而非好斗、对抗的劳资关系,应尊重人与生俱来的“产权感”,在社会公共管理上形成劳——资——政三位一体协作制度。尊重人才,就是尊重其劳动的权利,并让他分享劳动的成果,鼓励他在自力更生中带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职工和企业家都是财富的创造者,都是人才。
一是职工。李光耀总理曾经向日本人学习并得到启示:企业的根本力量在于人,通过员工和管理层紧密合作,提高生产力才是人力资源发展背后的真正意义。要取得成功,非得有可靠和可以信赖的人民不可。对于发挥职工资源的潜力,政府用了三个绝招:第一招,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整体政策使工人和工会领袖支持国家的大目标,使国际社会对新加坡有信心,从而吸引外国前来投资。明确政府的职责就是“寻找并保障职工就业机会,将失业率控制在2%左右”。第二招,利益共享。1993年政府让新加坡电信公司上市时,用比市价低一半的折扣价把大部分股票售卖给新加坡所有成年公民,并在持有阶段使之获得红股,让政府因经济稳定增长而积累的盈余给人民分享,让人民拥有一家主要新加坡公司的股份,使新加坡人多一道跟国家成就息息相关的有形联系。结果是90%劳动力拥有,全球最高,体现了全民皆为珍贵人才、皆应与之分享利益的人才观。第三招,人力培训。为保持新加坡的竞争优势,提高创意的经济运作环境,政府成立多个培训中心,建立“技术学者”制度,推行“学员计划”,培训高阶的技术人力、电子业科技人员,使新加坡职工成为一支强大无敌和生产力特强的队伍。
二是企业家。新加坡随着世界进展而不断改变“亲商政策”,推行吸引投资的“外全球化”和推动自身企业投资的“内全球化”策略,并成为7000多家跨国公司的基地,外资企业成为新加坡经济增长的主力,一批高素质和拥有国际经验的企业家活跃在新加坡的土地上。这些企业家带来的经验,培养了新加坡国有政联公司、企业化法定机构和许多本地中小私人企业的企业家群体。新加坡鼓励企业家独立经营,并在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崇引进并应用日本的企业哲学,鼓励企业家建立“群体协作”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全球网罗人才,促成占社会公民多数的职工敬业乐业,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竭尽所能,忠诚、守纪、勤劳、团结、有效率;在金融海啸冲击时,与企业家共同实施灵活薪金制,双赢思维,平衡运作。正如日本跨国公司横河电机新加坡籍总裁赖涯桥先生所言:企业家的工作已不再是生产产品,而是推动环环相扣、高度协调的自助拉动式生产,生产软实力,保障企业文化基因的传承,促进纪律与自我约束、集权与授权的平衡。
3、社区组织人才,主要包括社区管理人员和义工。
为了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在80%以上新加坡公民都居住政府组屋的现实情况下,政府采取全覆盖政策,确保政令畅通和社会各角落、各阶层的稳定,积极推动社区建设与管理。显著特征是:政府主导,强化组织;统一指导,民主自治;以人为本,积极参与。在政府社区发展计划和评估标准指导下,社区发展理事会、民众联络所、居民委员会等机构管理人员贴近民众,组织开展满足社区成员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活动,主要是房屋登记等行政事务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和社区商业服务三大类服务,吸引社会团体、社会自愿贡献的义工、企业商家建立社区服务网络,为民众提供有效援助,并及时向政府反馈民众意见。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积极、有爱心的社会风气。
为保障这些人才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效果,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各种公益性场地,如民众联络所、居委会活动中心、邻里居委会、邻里警局、社区医院、诊疗所、残障人工作坊、收容所、安老院等基础设施90%建设费用和50%的日常运作费由新加坡政府负责。
基石二 以法治国
作为长期执政的执政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一直都以威权主义的基本框架作为其公共政策制定的逻辑起点,建成亚洲最成功的威权主义政体和发达国家。崇尚“法律之上没有权威,法律之内最大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实施严格的条规和缜密的管理。
1、以法治国理念
制度思想内核:必须确保国民收入适当地重新分配,以抵消自由市场竞争下出现的极端后果,诸如教育、住房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提供津贴,从而提高人民谋生能力;采取务实态度,考虑可能出现的滥用和浪费和让卓越者停止奋发图强,求得准确平衡;报酬必须以工作表现而不是工作时间为根据,不搞福利国家、不搞施舍,鼓励政府自力更生、人民自力更生,发展国营企业获得财政收入。每个组织和个人都是能下金蛋的鹅,不能杀死!
制度设计原点: 沿用英式法制,注重规则和法律,方法透明,保持底线,符合国际标准,公正平等。李光耀说:“我们最宝贵的资产就是获得人民的信任。我们小心翼翼地对待这份刚获得的人民的信任,以免因管理不当和贪污而糟蹋了它。”人民虽然分成几个族群,但是相信只要政策公平、不偏不倚,尤其是失业和其他苦难由大家平等分担,而不是主要落在少数族群头上,人民就会和平共处。确保多种语言、多种文化、多种宗教组成的社会团结一致尤为重要。
制度实施原则:应时而动,根据人民需要、发展需要、稳定需要,前瞻性地设计法律和制度,成立实施部门或推行主体鲜明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如1960年成立建屋发展局,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为工人建造廉价住房。因为决策者深信:如果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住房,每个家庭的父母会觉得国家有他们的份,值得他们的孩子去捍卫,而且公平分享到了发展成果,劳资关系继续保持和谐,国家将会更加稳定。1961年8月成立一站式服务机构——经济发展局,使投资者不必跟许许多多政府部门打交道,一切需要一概由这个机构处理——无论是土地、电力、水供还是环境和工作的安全措施。80年代,为了获得更快的发展,接受日本国际贸工部地劝告,和东京相辅相成定位充当世界知识和资讯中心,推行“智慧岛”计划,通过光导纤维在岛内建立四通八达的网络,走在了邻国前头。
2、法治的主要特点
新加坡政府在1965年独立初期,面对殖民主义留下的烂摊子,万弊丛生,百端待举。第一代领导核心中,政治领袖李光耀出身于剑桥法学院特优生,并获执业律师资格;经济奇迹主要设计师吴庆瑞,为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完美的伙伴,以法治为抓手,团结人民行动党的精英,团结全国人民,在不长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法治国家。具有新加坡特色的法治的主要表现是:
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严密的法律才能产生井然的社会秩序。新加坡是个商业社会,在制定法律上采用兼收并蓄的方式,一是“接收”英国法律,基本搬用公司法、合同法、合伙法、银行法、代理人法、售货法、海陆空运输法、保险法等;二是改革英国老法,如1970年取消陪审员制度,1994年取消英国枢密院作为最高上诉审机构的制度;三是重新制定,如票据法、受挫合约法、疏忽致伤法、诽谤法等。新加坡现行法律有400多种,法律调整的范围非常广泛,构成严密的法网。从政府权力、商业往来、旅店管理、交通规则,一直到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一旦发现无法可循或需要修正,立即由国会立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本国公民一旦犯法“不循私情”,上至部长高官,下至平民百姓一样受到惩罚。执政党如果犯法,反对党或公民也可以到法院起诉;老百姓发生纠纷也是通过律师或司法途径来解决。只要本人没有触犯法令,公民就会受到法律保护,即使自己家中有人犯法,也不会受牵连;但是如果犯法就得面对刑罚治罪的後果。即使是李光耀,被诉购房中受贿了,也一样上法庭,自己用事实洗清控诉,并将回扣捐给慈善机构。在这块土地上,即使是外国公民或法人的犯法,新加坡也无畏强国大国的压力,一样照惩不贷。平等地操作,造就了新加坡守法、护法、安定的局面。
高度法律意识和守法护法:新加坡上上下下认为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持繁荣稳定的局面。政府是依法行政,发生什么对社会有影响的问题,马上就制定法规和通过执法手段来解决,不搞政治运动,但搞教育运动,如要求机关、学校和其它单位,都把“遵守法律、遵守公德、爱护公物、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增光彩”作为重要教育内容,开展“反吐痰运动”、“取缔乱抛垃圾运动”、“防止污化运动”等几十次全国性的社会教育运动;人民具有“新加坡人的气质”,即应守法、重秩序、尊重他人权益、有社会公德。事事有规有距,自觉加强社会纪律与维护公共秩序,并融入血液成为习惯。新加坡有“罚款城市”之称,到处可见罚款警告牌,执行罚则认真自觉,家长即使接孩子比约定迟到10分钟也会自动较罚款。在全国上下自觉、自尊的严格要求下,新加坡成为世界上不多见的犯罪率低的安全稳定社会。
有法必依,执法务“严”:以法律为根据,采取严刑峻法、赏罚分明的制度,已成为新加坡法治的重要支柱。1992年李光耀在菲律宾发表演讲指出:“一个面对动乱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强大而廉洁的政府。高层政治领袖如果能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贪污之风就可以铲除。只要把两三个高官绳之以法,便足以产生杀鸡儆猴的作用。这是新加坡的经验”。对于可能影响社会安定的携带武器行凶或导致种族冲突的案件,法庭予以重判,让每一个公民都对本身的行为负责,以使整个社会都感到安全和不受干扰,而不是一味迁就违法公民的要求,不是强调要给嫌犯或犯罪分子特殊地位。群体利益至上已成为新加坡司法制度的指导原则。
基石三 持续创新
在法律的框架下,人才的工作就是创新。李光耀在建国初分析国家的形势后向人民呼吁:“要解决问题,得别出心裁,不能沿用老办法。由于其他国家都不象新加坡,必须创造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尝试采用世界其他地区从未尝试过的新方式。”绝处求生!必须促进人民力争上游!他们说到了,也做到了。那么新加坡是如何不断创新的呢?
1、善于学习,创新理念。
作为国家总理和总设计师,李光耀一直在带头学习,融古今中西于一炉,锻造出具有活跃生命力的创新理念。他虽然有法律背景,但是缺乏经济背景。为了搞好经济,他向国家经济顾问温思敏学习,他说:“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关于欧美执行人员思考问题和做事的方式。”他不计前嫌还向日本人学习,学习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意的点子,学习逆向思维和倒序制造精神。向中国和香港学习,学习艰苦奋斗、不屈不挠、负责任和充满自信的精神。向美国学习互联网时代的科技革命精神,他在本人72岁是学会使用电脑工作。在他的带领、倡导和设计下,新加坡指导思想由“单一型”向“系统化”的跨越 ,工作要求由“抽象型”向“具体化”的跨越。从教育入手,着重培养下一代的数学和科学能力,一代代年轻人被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国家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保证了新加坡可持续的国家创新力。
通过学习,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形成了“追求和谐、平等和经济正义的社会,以人为本、促进人民福利、为民执政”的全新执政理念。新加坡在借鉴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国情,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体现公平正义、独具特色、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从而赢得了民心,基本实现了自己的使命:“建立一个成功的、充满活力、安全稳定、欣欣向荣的卓越国家;为新加坡人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创造最好的条件;致力于造就一个人人相互尊重与关怀、充满爱心与凝聚力的和谐社会。”
2、各个领域,争先创优。
全新理念引导全新行动,全新行动引领全新发展。新加坡的梦、理想和决心是:创造一个环境,是世界各地的新创公司都能落地生根、成长茁壮,并独步全球。国际上的各种观念都能汇聚于此,使企业不但能强化本身的内部创新能力,更能撷取外在的创新能量,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在城市经济发展上,新加坡打出生态、服务、整合“三张牌”,做“阳光”文章,使热岛效应变为重要旅游效应;做“港口”文章,成为世界最大的物流港;做“智慧”文章,“无中生有”,以裕廊工业园为载体,成为世界第三大石化中心,全球著名晶园生产基地和极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科学基地。使新加坡的城市竞争力不断上升,成为宜居住、宜创业的世界先进城市国家。
在城市规划上,新加坡从制度设计上不仅确立了规划的法定图则地位,而且坚持与时俱进,按法定程序不断完善,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引领发展的导向作用和保障作用,使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的纲领、管理的依据”。保持城市功能体系之间的完整性、关联性和融合性,从而构筑一幅和谐生动的城市画卷。
在社会稳定上,敢于突破并避免英国、瑞典等国消耗国家元气的福利制度,选择资产增值而不是津贴消费制度来重新分配财富,挖塘养鱼而非撒网捞鱼,保持了人民的自立本能、追求成就和成功的干劲,保住甚至扩充人民的资产,以健全的财政政策和财政预算政策为先决条件,让人民财产保值增值。币值稳定、预算平衡、税率低,促进投资增加,生产力提高,取得了政府开支为国内生产总值20%,比七大工业国低为13%的好成绩。
在保证充分就业上,一手抓法治,以增强世界信心,吸引外资,造就和储备就业机会,一手搞劳动密集型工业区和发展淡马锡国有企业,帮助和保障现有国民就业。走出困境,走向繁荣时,引导充分就业,在组屋区发展无污染的工业,雇佣大批住在附近的年轻妇女和家庭主妇,减少交通压力,又使得家庭收入增加1-2倍,人民更加富裕。
在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上,兼顾公平与效率,涉及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各方面。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将政府责任与个人责任相结合,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度,妥善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弱化了对政府的依赖意识,主张“人民的事由人民自己掏钱”,弘扬了自强自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精神,创造性地从保障资金的来源上强调个人对自己的福利保障要承担足够的责任,发挥政府、个人和社会三者的积极性出发,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介入,但不包办代替,建立起新的国民意识。
在媒体治理上,创新灵活的、透明而高效的管理机制。新加坡是世界上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之一,2004-2005年度新加坡在全球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和使用程度排名中位列第一,宽带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加坡政府很快意识到,在这样一个技术先导的媒介形态大爆炸的时代,规制永远显得滞后与笨拙。用传统的方式治理新媒体效果总不能令人满意。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策反思与调整,实施内容监管的轻度干预原则和“宽”多于“紧”的妥协政策。合并成立了新加坡传媒发展局(MDA),在媒体必须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服从原则下,采取实行许可、分级注册登记和严格的检查两项制度,通过政府管制、信息控制以及用户自律等多层次的手段管理媒体行为。宽严相济,“折中与自律相结合”的互联网内容管理制度得到了国内民众的普遍理解与支持,互联网web2.0时代赋予了所有的群体民族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性这样的话语权力和言论表达的自由得到保障,从而保证社会的活力。
2010年4月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在“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上总结了新加坡五点治国经验,其中第一条是维持政府廉洁和道德威信,这是获得人民信任的基本条件,第二条是说真话、不掩盖真相,实事求是,说到做到,不开空头支票,后三条是为争取人民信任。事实上,贯穿新加坡人才、法治和创新这三大基石的核心,其实就是“人民的信任”和“如何获得人民的信任”,这可能就是如何将新加坡治国经验中国化、江苏化的思考起点和落脚点。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将继往开来推动科学发展,建成美好的祖国、美好的江苏。撰稿: 张姬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楼主
|
江苏老秘
发表于 2012-6-1 08: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者按 闻名遐迩的“组屋”,我们能否简单“拿来”?出门私车、回家宽房、道路不堵、环境优美,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能否兼得?不断地铺路、把路铺得更远,能否解决住房紧张和交通拥堵?省委党校中青班学员近日赴新加坡培训,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认识。
赴新加坡培训前,我们大多听说过新加坡的组屋价格低廉。在新加坡,只要有工作,都能买得起住房,住房拥有率接近100%,其中82%的居民住在政府盖的组屋里。
而多数人不知道,那里的私家车不仅卖得贵,买车还先得购买拥车证。一个最普通的车,10年所花的钱,可以买一个三房式的组屋。所以,养车是件奢侈的事,只有不到10%的家庭拥有私家车。
车子贵过房子,透过新加坡这一现象,我们对如何科学建设和管理城市有了更深的感受。
三房式组屋卖12万新币
二房式,47平方米(实用面积),9万新币(1新币相当于5.3元人民币),买者平均家庭收入1400新币,政府津贴4万新币,每月房贷200新币;三房式,67平方米,15万新币,买者平均家庭收入2300新币,政府津贴3万新币,每月房贷480新币;四房式,92平方米,25.5万新币,买者平均家庭收入4200新币,政府津贴1万新币,每月房贷919新币;5房式,112平方米,30万新币,买者平均家庭收入5600新币,无政府津贴,每月房贷1081新币。
这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周孙铭教授给我们讲授新加坡社会和住房保障政策时,课件里显示的2010年最新组屋政策。
从中可以看出:新加坡的组屋,面积越小越便宜,政府给予的津贴也越多,体现了保障向低收入者倾斜的政策追求;政府对购买组屋有月薪收入限制。要买大房子,就得多挣钱,体现了风险可控的制度考虑。
同时,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也给居民购买组屋提供了资金保障。相对于今天中国大城市的房价,个人住房公积金已是杯水车薪。而在新加坡,一般居民购买组屋,公积金就基本够还贷了,不大需要动用工资。
三房式的组屋,扣除政府补贴,12万新币就能买到,相对于普通上班族3000多新币的月工资,房价确实不贵。而且,政府还会有多种津贴,比如靠近父母居住,政府补贴1万。但相比过去,这个价格已经涨了很多,甚至成为大选中反对党攻击执政党的一个重要内容。1982年,新加坡组屋的房价收入比在2左右,一个家庭两年的收入就能买房子,而现在是4.5左右。
感言:对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饱受高房价之苦的国人均羡慕不已,并希望我们也能通过保障房建设进入这样的理想状况。建设保障房,政府下了很大决心,但要像新加坡那样,让大多数人住进政府提供的保障房中,并不现实。不仅财力所限,更是国情迥异。
新加坡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城市,在508万总人口中,新加坡公民只有323万。组屋只提供给本国公民,永久居住者也只能购买二级市场上的组屋。而中国有13亿人口,地区差距非常大,又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城市面临着源源不断涌入的新市民。如果新老市民福利待遇差异太大,有违破除户籍藩篱的改革方向;如果所有人都享受很高补贴的保障房,政府则难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
新加坡组屋的很多制度设计,对我们的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很有借鉴意义。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几亿人从乡村迁往城市定居,这样一个堪称史上最大的迁徙运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经历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照套。既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又要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是我们永远的功课。
普通私家车10年花费16万
新加坡的交通很顺畅,虽然高峰时间也会出现拥堵,但像国内大城市那样动辄“堵死”的现象却没有。
考察途中,有学员问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新加坡的养车费用一般是多少。她说,蛮贵的,但具体多少不清楚,因为家里没有车。她又帮着去问司机,司机也说不清楚,因为自己也没车。
原来,在新加坡,买车必须先买拥车证,类似上海的车牌竞拍。目前,一张有效期10年的拥车证价格4万新币左右。而新加坡自己不生产汽车,所有的汽车都是进口的,关税是汽车原价的一倍以上。买一辆很普通的车也要6万新币左右。这两项加起来就是10万新币。
车子上路后,还会有各种收费。其中有一项限制汽车在交通高峰时间段进入市中心的过路费。新加坡在所有通往市中心的主要道路上都设置了电子收费闸门,并在每辆机动车上安装了收费读卡器,对进入市中心的各种车辆依据时段、车流情况收取0.5-3新币不等的费用,汽车不必停车就可缴费,类似我们高速公路的自动收费通道。此举有效减少了市中心的道路拥堵现象,但假如车主每天需要进出市中心,就会增加一笔不小的费用。
再加上路费、停车费、油费、保险费等等,在新加坡,一年的养车费平均要接近6000新币。一辆车的报废期和拥车证的有效期都是10年,这样算来,一辆最普通的车,10年共要花费16万新币,10年后的价值则为零。而买一个实用面积62平方米、使用权99年的三房式组屋也不需这么多钱。况且,房子会升值,车子只有贬值的份儿。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家庭不养私家车。
为圆汽车梦,不少人选择了红牌车。红牌车平日只能在晚上7时至隔天上午7时之间使用,星期六和公共假日前夕则从下午3时开始才能用车,其它时间只能在车库里趴着。车主如果要在限制时间内用车,需要购买电子通行证,一天收费20新币。随着近年来交通拥堵现象的加剧,政府不断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众申请这种牌照,比如减免各种费用等。去年8月又修改条例,取消在星期六和五个指定公假前夕用车限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红牌车。
感言:为缓解道路拥堵,4月1日起,北京和上海上调了重点地区的停车费。之后,车辆是减少了些,停车摩擦却明显增多,甚至时有车主和收费员发生肢体冲突。不少车主对如此大的涨幅难以接受。想想也确实纠结,好不容易圆了汽车梦,油价不断上涨不说,车子还开不动,如今又要收这么高的停车费。住房宽敞些,私家车开得顺畅些,环境更优美,设施更完备,这是每个城市人的理想。而新加坡的房、车现象告诉我们,对于一个人口密度很高的城市来说,这些目标难以兼得。尽管我们的城市管理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停车费到底去了哪里也应该追问,而大城市养车越来越贵,将是必然的趋势。
解决城市拥堵要会做减法
新加坡私家车少,除了养车贵以外,还因为公共交通便捷顺畅。
根据新加坡总体规划,全岛交通用地不得超过土地面积的12%。因此,新加坡在发展交通时特别重视集约利用土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东西地铁线、南北地铁线和新开通的东北地铁线连接了新加坡各大区域,几条轻轨则覆盖了几个地铁没有到达的地区。
与地铁系统相辅相成的是发达的公共汽车网络,有跨越几个区域的长途巴士,也有以各地铁站为中心穿梭于市镇内部的巴士。地铁、轻轨、公共汽车、出租车,四大系统配合衔接,使新加坡的公共交通承担了出行量的65%,远期目标将达到75%。
除了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对道路的需求,通过科学规划来减少人们的出行需求,也是新加坡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按照市中心—次中心—副中心的结构,新加坡把全国分为5个区域、共计55个规划区。规划区有购物中心、学校、医院、餐饮、娱乐、公园等,居民的生活休闲基本上可以在区内搞定。同时,政府有意识地在周围布置一些轻工企业,便于居民就近就业。
新加坡几乎所有地铁站的上面和地下都是大型购物中心,并附有饮食中心,上下班的乘客购物和吃饭极为方便。这不仅节省了人们的时间,也减少了交通需求。
感言:对于新加坡这样面积狭小的岛国,靠修建更多的道路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现实。中国大城市周围是广袤的农村,是否就可以通过不断地铺路、把路铺得更远,来解决住房紧张和交通拥堵呢?事实上,简单地“摊大饼”,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相反,因为住所和工作地越来越远,人流量的增长比人口的增长还快得多,使得城市拥堵日益加剧。解决道路拥堵,过去我们习惯做建路拓路的加法,减少交通需求的减法做得比较少,新加坡的经验,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撰稿:钱丽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楼主
|
topcheer
发表于 2012-6-5 08: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写的真好 学到很多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江苏老秘
铁杆秘友
0
关注
15
粉丝
196
帖子
热门图文
老秘剪裁第1320集:如何写好演讲稿(2):
老秘剪裁第1324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老秘剪裁第1322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老秘剪裁第1319集:第158讲 例谈写文章要
文字交流第1220集:紧跟时事说材料(205)
老秘剪裁第1318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热门帖子
文稿评改演播室
老秘网2023新年寄语:光阴易逝笔莫停 最是
范文大全
湘西州委书记虢正贵: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
文稿评改演播室
2024新年寄语:昔日练笔在兵位 今朝亮剑为
汇报提纲
总结工作成效的“万能”小标题,建议收藏!
文稿评改演播室
老秘网公文课堂:韦志国往期精品课程(视频
范文大全
学员学习体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党的二
范文大全
学员学习体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党的二
范文大全
学员学习体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党的二
300x180 AD
排行榜
日
周
月
1
老秘剪裁第1320集:如何写好演讲稿(2):
课题:如何写好演讲稿(2):认识演讲稿(2)主讲:一生听涛时间:2024/12/16 选择
0
0
2
老秘剪裁第1324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主题: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93)公文基础句式解用摘编(十五)“目标导向”套路篇主
0
0
3
老秘剪裁第1322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4】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1
1
1
4
老秘剪裁第1319集:第158讲 例谈写文章要
主题:第158讲 例谈写文章要得其法:讲道理+讲故事主讲:长安老耿时间:20
3
1
5
文字交流第1220集:紧跟时事说材料(205)
碎片时间(第218期)紧跟时事说材料(205)——例谈“第一议题”学习方法(2024年12
0
0
6
老秘剪裁第1318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2】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1
1
1
7
老秘剪裁第1317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主题: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92)实战专题:归纳总结写作练习主讲:清水白石时间:20
0
0
8
老秘剪裁第1316集:公文写作的辩证法(四)
课题:公文写作的辩证法(四)主讲:清水拂心时间:2024/12/6 选择播放速率:
0
0
9
老秘剪裁第1315集:第157讲:例谈思路是要
主题:第157讲:例谈思路是要训练的:提炼提纲主讲:长安老耿时间:2024/12/5 选择
1
1
10
老秘剪裁第1314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3
1
1
1
老秘网2023新年寄语:光阴易逝笔莫停 最是
风风雨雨又一年。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国家也好,个人也罢,都
26640
209
2
2024新年寄语:昔日练笔在兵位 今朝亮剑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掐指算来,老猫已连续十年为新老秘友们送上
15047
168
3
2023年度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怎么写?这份“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坚持团结奋斗 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5831
35
4
老秘剪裁第953集:二十大报告的写作技法
主题:二十大报告的写作技法主讲:韦志国时间:2022/11/15 选择播放速率: 1.
606
0
5
众秘夜思第1066集:紧跟时事说材料(154)
碎片时间(第166期)紧跟时事说材料(154)—浅谈党的二十大报告要点(2022年10月19
505
0
6
众秘夜思第1069集:紧跟时事谈材料(155)
碎片时间(第167期)紧跟时事说材料(155)—浅谈如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
404
0
7
老秘剪裁第921集:公文实战系列(四):如
课题:公文实战系列(四):如何写好总结报告(1)主讲:逍遥子时间:2022/9/5 选
404
0
8
老秘剪裁第951集:第115讲“写文章要讲逻辑
主题:第115讲“写文章要讲逻辑”之“是什么”(1)——中纪委工作报告写作逻辑浅析(
361
2
9
老秘剪裁第939集:公文写作高频易错点梳理
主题:公文写作高频易错点梳理主讲:韦志国 时间:2022/10/18 选择播放速率:
303
0
10
众秘夜思第1072集:紧跟时事说材料(156)
碎片时间(第168期)紧跟时事说材料(156)—例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文章(2
303
0
1
老秘剪裁第1320集:如何写好演讲稿(2):
课题:如何写好演讲稿(2):认识演讲稿(2)主讲:一生听涛时间:2024/12/16 选择
0
0
2
老秘剪裁第1324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主题: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93)公文基础句式解用摘编(十五)“目标导向”套路篇主
0
0
3
老秘剪裁第1322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4】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1
1
1
4
老秘剪裁第1319集:第158讲 例谈写文章要
主题:第158讲 例谈写文章要得其法:讲道理+讲故事主讲:长安老耿时间:20
3
1
5
文字交流第1220集:紧跟时事说材料(205)
碎片时间(第218期)紧跟时事说材料(205)——例谈“第一议题”学习方法(2024年12
0
0
6
老秘剪裁第1318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2】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1
1
1
7
老秘剪裁第1317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主题: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92)实战专题:归纳总结写作练习主讲:清水白石时间:20
0
0
8
老秘剪裁第1316集:公文写作的辩证法(四)
课题:公文写作的辩证法(四)主讲:清水拂心时间:2024/12/6 选择播放速率:
0
0
9
老秘剪裁第1315集:第157讲:例谈思路是要
主题:第157讲:例谈思路是要训练的:提炼提纲主讲:长安老耿时间:2024/12/5 选择
1
1
10
老秘剪裁第1314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3
1
1
作者专栏
19287
秘途杂谈
6588
释然
老秘网客服
4139
老猫
老秘网微信公众服务号laomiwang,扫一扫老猫头像即可完成订阅。
2827
大明老秘
2229
中国老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