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政府公信力,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现实课题。学会倾听,才能相互理解,达成信任;学会倾听,才能务实求解,凝聚合力。“十二五”开局之年再谋新篇,需要党员干部乐于倾听,善于倾听,从民声民意中汇聚民智,凝聚民力,为又一个发展之春齐心耕耘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孔子论政,把“民信之”作为治国之本;商鞅变法,以“徙木立信”之举取信于民。提振公信力,是几千年来治国理政者上下求索的重大命题,也是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现实课题。
当又一个春天降临大地,中国社会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倾听”,成为领导者们不约而同的行为。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省保定市与基层群众共度春节,深入城乡大地嘘寒问暖;温家宝总理来到山东嘉祥县、曲阜市看望农民群众,走入麦田了解旱情。一些省市领导干部也勉力倾听不同阶层群众诉求,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与移民的攀谈中了解民生,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歌曲《春天里》带来的感动中体会农民工的心声……
苏格拉底曾经提醒世人:“自然赋予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有研究表明,人们每天花在沟通上的时间是:倾听为46%,说话为26%,阅读为15%,书写为13%。沟通首先从倾听开始,提振政府公信力又何尝不是这样?在现代社会中,治国理政其实就是人们公共生活的安排方式,体现着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与交流。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同样首先要求执政者敢于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倾听,是干群沟通的起点,是群众工作的基点,是公信力生长的沃壤。
学会倾听,才能相互理解,达成信任。倾听,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领导干部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社情民意,洞察时弊,体察民瘼,以虚心、坦诚、负责的态度,反思和完善政策制度的实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仅可以提高执政的科学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群众也得以重新认识和理解干部及其工作,信息与情感汇聚,信任与支持迸发,从而形成干群正向呼应的良性循环。
我们不能忽视,在一些地方,横亘于干群之间的“信任墙”依然不少,尤其是当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辟谣没人信、谣言满天飞”时有发生。究其根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公信力的极端重要性,在平时工作中懒于倾听、疏于倾听甚至拒绝倾听,堵塞了沟通交流的渠道,错失了与群众增强互信的机会,任由信任资源流失、公信力受损。
学会倾听,才能务实求解,凝聚合力。古人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真诚向群众倾听,其中隐藏着难以估量的力量与价值。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执政者需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民意,理性分析;需要在民智大开时汇集整理,仔细求解。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两会的代表委员们,通过实地调研、博客、微博、电子提案等形式大量搜集百姓呼声,征集意见和提案议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
在利益多元、矛盾多发的改革发展阶段,学会倾听,善待表达,不只是执政为民的一种姿态,更是长治久安的科学选择。诚如领导同志所说,不只是了解个案,更重要的是了解政府工作、制度和政策等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样的“倾听”,释放出这样一个信号:政府执政做事听取群众意见,应该成为一种常识、一种常态。也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实际,理顺关系,凝聚共识,最大程度地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规避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与挑战,最大可能地用好发展的机遇和契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十二五”开局之年再谋新篇,需要党员干部乐于倾听,善于倾听,从民声民意中汇聚民智,凝聚民力,为又一个发展之春齐心耕耘。
(如何提振政府公信力 ②)
让公信力在阳光下生长
流言止于真相,公信源自公开。惟有通过公开透明,实行“金鱼缸”式操作,政府权力才能真正为人民的权力服务;惟有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公信力才能伴随着阳光不断生长。
公信力是政府的立身之本。政府公信力源于民众的信任,信任的重要前提就是了解。在一个信息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的时代,政府的公信力与其信息披露的程度息息相关。
公开透明是人们了解政府的前提。公开透明了,人们才能更充分地了解政府日常运作,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也只有公开透明了,公职人员才能更好地接受监督,勤勉作为、不敢懈怠,增强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现在,一旦发生公共事件,人们首先关心的往往是事实真相,这已经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共识。而获得真相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公开透明。因此,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当有干部认为群众不明真相时,其实更应反躬自问,是否因为不够公开透明,从而导致真相不明?
事实表明,一些公共事件的酝酿扩大,往往是不够阳光使然。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一些干部本能地抱着“瞒”和“捂”的思维,导致民众因不了解而猜测,因猜测而众说纷纭,最终谣言四起、使局面陷入被动。尤其在网络时代,面对多元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任何试图隐瞒的举动只会适得其反,只有及时公开透明,才能掌握主动、获得信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对过往经验的吸取,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选择公开透明。比如,面对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许多地方都会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这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支持。但也有一些信息发布的效果并不好,究极原因,就在于发布的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而非公众关注的信息;甚至一上来就急于撇清责任,对公众的关切质疑却刻意回避。这样的信息发布,不仅与公开透明的理念不符,反而助长了人们的“反面猜想”。
这也说明,公开透明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深层次的理念问题。如果把信息看做是一种自我资源,那么信息的公开透明就会被当作一种权宜之计;反之,如果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认识到政府信息的公共资源属性,尊重人民的知情权,公开透明就会成为一种主动选择。在这个意义上,公开透明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以人为本的问题;政府公信力的打造,与政府服务人民紧密相连。
政府“公开透明”的一个成功实践,是汶川大地震。在那场大地震中,真相之所以能战胜谎言,真情之所以能感动世界,正是源于信息的公开透明;而公开透明之所以成为第一选择、唯一选项,其背后则是以人为本的抗震救灾主线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关怀。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公开透明,动员起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力量,也极大地增强了政府的号召力和公信力。
任何权力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可以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由于人性的复杂性,权力也有封闭运行的冲动,并容易被滥用。要确保权力的人民属性,就要实现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使政府在民主监督中,遏制滥用权力的冲动,获得避免腐败的免疫力。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还是国务院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体现的都是将政府“公开透明”制度化的努力,都在为政府的公信力构筑基石。
流言止于真相,公信源自公开。惟有通过公开透明,实行“金鱼缸”式操作,政府权力才能真正为人民的权力服务;惟有保障人民的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公信力才能伴随着阳光不断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