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以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文明发展形态。如何从理论上深化认识、在实践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二五”发展我们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A 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儒家: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的快乐、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儒家认为,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天即自然界的功能,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自然界,它本身就是生命整体。儒家倡导“畏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对自身的行为要保持警觉。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应按这些规律办事,如果违反这些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儒家倡导“知天命”,要求人们去认识、掌握自然的规律,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只有认识了天人关系,才能倾听自然界的呼声,从而达到“不逾矩”的境界。儒家还倡导“制天命”,就是人类可以在掌握自然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它为人类谋福利,使天地万物为人类发挥好的作用。
道家: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道家认为,天、地、人“本是同根生”,要“知常”、“知和”、“知止”、“知足”。“知常”,就是说认识了天地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明智。“知和”,就是说和谐是自然的根本规律。“知止”,就是说要认识、把握天地万物的极限和限度,以限制或禁止自己的行为。“知足”,就是说人们要走出自己的不符合实际的欲望。道家关于天人关系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指出了天与人或者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同律性,天与人在演化过程中虽有很大的差异,但天与人还是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佛教:只有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把自然万物看成与人类一样有感情、有觉悟、有灵性,一样有生存权利和生命尊严;肆无忌惮地伤害自然,破坏生物间和谐共处,是不公平、不理智的。佛教主张因果相依,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共同构成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通常只会破坏自然环境;一旦环境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佛教主张报众生恩,任何生命都是其生存环境的产物,人的身体是由他周围的物质有机关系演化中而形成的,人受到了万物的恩惠,人类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受到的恩惠,努力为环境和其他生物作出贡献。佛教主张戒禁杀戮,人类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要珍惜众生的生命;人类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必须与自己生存环境里其它生命体共生。佛教还主张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B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现代化理论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
生态哲学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当代主客观一体化的生态哲学启始于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其主题是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生态伦理学是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生态伦理学认为,当代人不能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生态经济学认为,相对于生态系统,经济规模发展得越大,施加给地球自然的压力越多。生态经济学提出,把处理污染物的费用包括在产品成本之中,经济政策的形成必须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研究利用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理论。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
C 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
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演进的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目前正迈向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观”,其主要特点是从敬畏自然逐步转向顺从自然,人类与自然相处展现的是人的本能,以淳朴的态度对待自然,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当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
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态观是“天定胜人观”,其主要特点是从顺从自然逐步转向利用自然,人类与自然相处展现的是人的体能,以勤勉的态度对待自然,但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长达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上保持和谐的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破坏性。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态观是“人定胜天观”,其主要特点是从利用自然逐步转向征服自然,人类与自然相处展现的是人的技能,以进取的态度对待自然,但具有明显的掠夺性。由于“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人类借科学技术之器具,利用自我创造的优势,对自然的利用变成了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最终造成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生态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态观是“天人和谐观”,其主要特点是从征服自然逐步转向呵护自然,人类与自然相处展现的是人的智能,以高度自觉的态度对待自然,充分体现了和谐性。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有别于工业文明:一是在生产方式上,它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二是在生活方式上,它倡导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需求满足;三是在社会价值上,它的归宿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四是在社会结构上,它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并保障多样性。
D 生态文明的外在关系
从当今社会看,人类现代文明体系主要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共同构成,其之间既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比较而言,生态文明更具基础性、普遍性。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物质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实质上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从对立关系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从统一关系看,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发展必须与生态文明相适应,发达的物质文明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精神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处理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更不可能有人类对美好事物的真实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题中之义,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精神体现;没有生态文明的精神文明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关系。政治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与生态文明相融的政治文明,强调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可见,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建设生态文明也会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E 生态文明的浙江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突出的是加强水利建设和荒山绿化。80年代到90年代初,突出的是强调环境保护。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突出的是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特别是2002年以来,最为突出的是全面开展生态省建设。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浙江生态省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化学需氧量下降16.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0.9%,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能源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居全国前列。
二是城乡环境持续改善。2010年,全省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3.7%,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满足功能要求比例达到61.1%,超过90%的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
三是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创建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3个、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30个,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910万亩、涌现出19个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已建成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个,创建旅游强镇89个、特色旅游村206个。
四是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活跃。到2010年底,全省累计建成1个国家生态县、4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38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现有全国绿色学校49所、国家级绿色社区27个、全国绿色家庭22户、国家园林城市(县城、镇)21个。
五是生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省级财政安排生态环保专项资金超过100亿元;落实政府外债资金2亿美元左右,开工建设一批生态环保项目。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省级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加大。
F 生态文明的浙江目标
根据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结合浙江实际,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的目标要求是: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围绕实现“四个主要目标”,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标,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清洁生产普遍实行,生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大气环境、水环境持续改善,土壤环境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平原绿化面积稳步提高,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宜居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强,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更加有力。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G 生态文明的浙江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通过以下四条路径推进:
路径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努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示范省。全面推进节水、节地、节材。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要积极发展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加快发展绿色工业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品牌。要强化人才科技支撑。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研发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
路径二: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浙江人多地少、经济密集,生态环境承载力基本达到饱和,必须在“减排、治理、建设、保障”上狠下功夫。要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扎实做好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加强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全面推进污染源达标排放。要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实施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程,积极开展土壤和湿地生态修复。要加强环保设施和生态屏障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加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和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要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气象、地质和海洋灾害预警服务体系建设。
路径三: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切实推动生态文化健康发展。要加强生态文化研究,注重挖掘浙江山水、海洋、森林等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要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博物馆、科技馆等重要阵地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建设和管理。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搞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试点县工作,深入推进生态市县(市、区)创建活动,设立“浙江生态日”。要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抓紧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积极引导鼓励绿色消费。
路径四: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必须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建立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按照各市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评价。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跨界断面河流水量水质目标考核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探索建立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要建立健全市场化要素配置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空间置换和工业存量用地盘活机制,开展水权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分类水价、分类电价制度,开展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探索省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省内森林代保机制和林业碳汇交易机制。要建立健全投融资体制和财税金融扶持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清洁生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和保险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通过资本运作筹措发展资金。
H 生态文明的评价体系
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研究和建立,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省委要求,省委政研室与省直有关部门正在联合开展评价体系研究。
1、制定评价体系既具现实意义、又具理论价值。
——可以为评价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提供量化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水平如何,需要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工具。研究制定一套体现我省省情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有利于增强工作的可操作性,使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可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舆论导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发布,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可以为党委政府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有利于检验各级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是否正确、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绩效状况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价依据。
——可以为全社会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途径。定期向社会发布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2、制定评价体系既要明确总体要求、又要把握基本原则。
制定评价体系,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浙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充分体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现状与进度相结合、功能与贡献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引导、督促、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具体来说,要把握好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围绕省委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面系统地反映我省建设生态文明的现状。
——定量化原则。侧重选择可度量的统计指标,力求把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进行任务化、具体化、指标化,使目标更加明确,操作更加到位。
——代表性原则。既要尽可能地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从多角度全面反映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情况,更要有所侧重,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尽量选择各个方面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核心指标。
——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工作中已经开展,能够从统计和相关职能部门现有统计监测资料中取得数据,便于采集和计算、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进行评价。
3、评价体系的框架内容既要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
我们初步考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机制3大领域,9个关注方向,28项指标。一是生态经济方面,主要分产业结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3个关注方向,设置9项指标,总权数为35%。二是生态环境方面,主要分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绿化、环境基础设施等5个关注方向,设置10项指标,总权数为35%。三是生态文化机制方面,主要从环保意识、生态创建和政策保障等角度反映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的情况,设置9项指标,总权数为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