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关于深化“平安梅列”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复制链接]
化宁秘书 发表于 2011-3-29 21: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深入开展“平安梅列”建设,争创全省“平安先进区”工作是深化“平安三明”建设,争创全国“长安杯”的基础,是梅列区落实市委“走前头、拓空间、抓转变、促发展”工作要求的保障,为此,深化“平安梅列”建设要重点抓好“七个化”:
  1、平安创建要系统化。一要强化领导明责任。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承担起领导平安建设的政治责任,定期研究本地本单位平安建设工作,解决平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明确责任主体,把平安建设的各项任务、措施、责任落实到位。要真正把平安建设列入干部考核评价内容,作为对干部晋职晋级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二要拓展领域定目标。要在持续推进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企业等系列创建活动的同时,逐步向金融、边界、景区、墟场、工业园区、文化市场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延伸,开展军警民平安共建活动。三要立足长远建机制。要认真总结我区平安创建工作的新经验,探索用新机制保平安的新路子。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疏导化解机制和打防结合、专群并举的治安防控机制,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预警和应急机制,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法律保障机制,坚持实行领导述职、末位警示、诫免谈话、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制度,要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巩固发展平安创建成果,实现新一轮创建“平安梅列”的目标。
  2、宣传发动要常态化。一要具有现代性。要力求形式新颖生动,内容丰富及时;要力求加大刊载内容的法制含量,达到介绍法律知识,传播法制理念,提高全员法律素质的目的;要力求为群众提供领域宽泛的法律服务,使更多的群众参与网上平安创建的咨询、解答和讨论等活动,使网络成为学习法律知识、宣传平安建设、探讨综治工作的有效载体。二要具有针对性。要坚持把提高“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作为平安创建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围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活动。要有针对性地确定平安建设的宣传内容,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平安建设、人人有责”的主体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要采取定期不定期电话抽查、问卷调查、访问群众的方式,掌握平安建设知晓率和满意率的情况,掌握平安建设的主动权。三要具有现实性。要宣传好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认真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开展平安建设和提升基层创建水平所取得的成效;宣传好社会各界和各部门积极参与综治工作,齐抓共管的情况;宣传好政法综治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于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宣传好人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的经验和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
  3、防控体系要网络化。一要落实人防。要不断完善“1+N”社区警务模式,加强社会面巡防机制建设。在巡逻力量上,要以交巡警、派出所民警等为骨干,按城区实有人口万分之六比例配备的专职治安巡逻队员作为补充,实施“网格化”巡防。在职责分工上,要明确交巡警、派出所负责城区巡逻防范的范围和片区。在勤务方式上,要做到24小时轮流巡逻,真正构建起全方位、全时空的街面路面巡防网络。要不断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治安中心户长、家庭治安代表人和平安志愿者等群众性防范力量的作用。二要巩固物防。要加大政府对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对治安的防范控制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社区警务室和治安卡点建设,实现城区外围屏障防线和城区内部治安防范的闭合。在防控手段上,要针对各居民区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对新居民区,要采取以封闭式管理、物业保安、智能监控为主要内容的防控措施。对旧居民区,要采取安装楼寓对讲门、防盗窗栓、楼道亮化、小区围档、邻里互望为主要内容的防控措施。三要强化技防。要坚持以情报信息为先导的信息预警制度,提高打防控工作的精确性。要强化公安情报信息体系建设,加强在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的力量布防,充分运用好警务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情报信息工作由量多质低向面广、量大、质高的转变,要进一步提升破案打击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建立科学指挥运转机制。四要坚持协防。要开展边界联防,构建边防协作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治安卡点跨地区协作机制建设,完善协查通报制度,有效堵控犯罪后快速逃跑和跨地区流窜犯罪。要针对当前民营企业逐步增多的特点,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节治安防范的资源配置和供求关系,加快推进保安服务业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治安防控新机制。
  4、化解矛盾要人性化。一要敢于正面应对。要主动应对矛盾纠纷,应视矛盾纠纷为考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的积极因素,以良好的心态、战胜的信念去迎接。要适时应对矛盾纠纷,恰到好处地作出处置的决策。要有备应对矛盾纠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坏处着想,好处努力,作到有备无患。二要勇于对接化解。要上下对接不越级。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强化层级管理意识,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要分类对接不错位。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处理好条与块之间的关系。凡是条条发生的矛盾纠纷,属地党委政府应责成职能部门切实负起责任,督促指导在系统内设法解决。要权责对接不包办。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权责对等意识,处理好纵横交织的关系,法定职能职责的牵头单位要主动作为,政法机关在牵头协调政法部门化解涉法涉诉矛盾纠纷中要首先作出表率。三要善于多法和解。要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做到一般矛盾纠纷不出村组、社区。要强化行政调解的意识、责任和绩效引导,促进人民内部的团结,维护家庭以及邻里周边的和睦稳定。要发挥联动调解中心的指导作用,确保调解工作的规范、有序、高效运行。四要勤于源头治理。要推行矛盾纠纷预警制和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发现和收集内幕性、预警性信息,适时调整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立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之中。
  5、维护稳定要机制化。一要健全领导机制。要强化第一责任的意识,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做到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同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维稳工作格局。二要健全工作机制。必须由“事后救火”向“事前防火”转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事前预防和“抓早、抓小”上。由群众“上访”向领导“下访”转变。要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等制度,做到“一宗信访案件,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调处班子,一套解决方案,一个解决期限”。由“释疑”向“解难”转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心系基层,心系群众,心系和谐,把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由“信访”向“信法”转变。做到“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决不能因认识不到位而“生”出问题,因工作不到位而“拖”出问题,因有关政策落实和工作方法不到位而“激”出问题。三要健全预防机制。要完善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要结合实际制定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党政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果断决策,稳妥处置,避免事态扩大引发恶性事件。         
  6、社会管理要法制化。一要管理好流动人口。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滞留城市农民工、失业下岗工人等服务管理和返乡农民工的生产就业帮扶,强化以出租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打击流窜犯罪。二要帮教好刑释人员。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力量,落实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就业指导、职业培训、低保政策等安置帮教措施。继续抓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把更多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暂予监外执行、缓刑对象纳入社区矫正工作范围,预防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三要教育好青少年。要加强对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救助工怍。强化各类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措施,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四要监管好“虚拟社会”。要落实网络信息行业主管部门的综治责任,确保信息网络依法有序运营。有效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加强网上舆情的监控引导和分析研判工作。五要落实好安全生产。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加强和改进涉及公共安全的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及安全生产监管。
  7、组织建设要规范化。一要整合工作力量。进一步落实区处级领导“一岗双责”抓平安工作制度,协调、督促有关乡(镇)、街道和单位履行职责,积极参与“平安梅列”建设;对所挂点乡(镇)、街道和单位在平安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对策,及时帮助解决。区处级领导、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每年都要亲自抓一个示范村、示范点或一项平安建设工作重点项目。二要规范组织建设。要加强基层组织及工作机制建设,确保基层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能干好。政法机关要向基层倾斜力量,通过开展干警下村(社区)服务活动,增强基层警力。要在健全完善乡(镇)、街道综治机构、充实人员的基础上,不断延伸综治工作触角,进一步抓好村(社区)综治组织建设。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推进综治信访维稳“1+N”联动中心(站)规范化建设。三要完善保障措施。要继续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积极支持、鼓励辖区单位筹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群防群治队伍经费,保证视频监控网络系统的建设和群防群治队伍的正常运转。要坚持“警力下沉、经费下倾”的原则,不断增加综治和平安建设的经费预算。要关心基层综治干部的工作、生活,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经济、政治待遇。

  (作者单位:中共梅列区委政法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7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