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产业链+互联网” 助推农民全面小康 今年以来,吴村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大决策精神,聚焦“书记项目”,创新党建方式,践行“党建+”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基层党建上敢于突破常规,跨界思维,在塘边村推行“党支部+产业链+互联网+”基层党建模式,通过党支部的示范引领,打造了一条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同时,依托互联网平台让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助推农民走上全面小康“绿色通道”。 塘边村位于广丰区吴村镇东北部,仙六公路旁边,辖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 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33户,总人口2536人,其中党员53人,设4个党小组。该村林业资源丰富,果业发展迅猛,主要有天桂梨、马家柚,其中天桂梨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年产400多万斤,被誉为“天桂梨之乡”。 一、示范引领 实现“党员+群众”产业致富 长期以来,村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山地的利用仅限于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塘边村党支部另辟蹊径,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林业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发展优质特色天桂梨产业,一是带头种植。最初由5名党员带头种植天桂梨15亩,通过3年的种植技术摸索,盛产之时天桂梨被抢购一空, 5名党员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大冲击了村民的传统思维,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村民开始踊跃种植天桂梨。二是带头帮扶。为了帮助村民种植天桂梨,塘边村党支部开启“帮带帮扶”行动,先由5名党员帮带其他党员种植天桂梨,再由党员对村民进行“一对一”帮扶,对村民种植天桂梨进行移栽、施肥、剪枝等技术帮扶,通过帮带帮扶,400多户村民都种植天桂梨,而且天桂梨种植得到技术保障。三是带头发展,在种植天桂梨的基础上,为了方便果农和天桂梨销售,成立了塘边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采购种植物资和果品销售,既为果农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销售收益。通过党支部的示范带动,天桂梨产业迅猛发展,全村共有35名党员种植天桂梨, 80%以上农户种植天桂梨,天桂梨基地4个,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其中种植50亩以上农户达5户,种植10亩以上农户达25户,平均每户5亩以上,天桂梨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平均每户达5万元以上。
二、趁势而为 实现“党支部+产业链”同频共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天桂梨产业的不断壮大,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何实现塘边村的多元化发展成为村党支部研讨的一个新课题。为此,塘边村党支部适应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党组织设置新模式,依托天桂梨产业基础,融合天桂梨文化资源,发展马家柚产业,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塘边村的多元化发展。 一是建立天桂梨产业党小组,提升天桂梨产业。随着天桂梨产业的发展,塘边村党支部创新党组织运行模式,提出了“村党支部增强‘造血’功能、领办专业合作社促发展”的思路。以村党支部为主导,以党员为主体,以产业为依托,组织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社。2003年,在党支部书记饶明荣带领下,成立果业协会,由饶明荣担任协会会长,截止目前,该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了4家,果业协会3个,4个专业合作社全部建立党小组 二是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马家柚产业。在发展天桂梨产业基础上,塘边村党支部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响应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由支部书记饶明荣带头,利用空闲的山地林地种植马家柚,目前种植马家柚达1500多亩。 三是延伸天桂梨产业,全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塘边村党支部结合新农村建设,投资40万元对该村水、电、路、通讯、村级组织阵地、文化室、卫生室等基础设施修建或完善。二是优化整治村容村貌。投入60多万元大力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成立村民理事会,聘请了3个保洁员,村庄环境建设形成月评上墙公开等长效管理制度,实现了村容村貌的大改观。三是举办天桂梨文化旅游节。利用每年的天桂梨花开和丰收采摘时节,塘边村党支部依托塘边村果业协会,组织发起以“观赏梨园风光,体现田园生活”为主题的“天桂梨文化节”等活动,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每年接待各地游客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近200万元。 四是提升产业品质,塑造天桂梨文化产业。塘边村党支部结合天桂梨产业,充分挖掘天桂梨文化底蕴,整合党建文化、廉政文化、计生文化、综治文化等,突出抓好文化建设,投入30万元新建了700多平方米的同心广场,修建连心井和连心亭,建设了800多米文化墙,修建了集民政、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城建卫生、等多个功能为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公开,阳光操作。同时,结合每年举行的天桂梨文化节,进行天桂梨文化汇演,宣传推广天桂梨文化,将塘边村打造成文化休闲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