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经济总量增长15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2倍。2009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6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称得上是一个经济奇迹。海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进行了广泛讨论,对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及其内涵特征等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解读。
一、从“北京共识”到“中国模式”
一般认为,“中国模式”这一概念发端于时任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珀·雷默,他于2004年5月撰写的《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一文认为,“北京共识”具有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以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和具有不对称的工具(如巨额外汇储备)等特点。他的观点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和“中国案例”等说法。
1. “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
“中国模式”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这一概念在当下流行则源自国内学者,他们用“中国模式”概念取代了“北京共识”,认为使用“中国模式”概念而非“北京共识”,有三个原因:一是“共识”一词已经泛滥成灾而且政治意味很浓;二是“北京共识”概念容易使人产生与“华盛顿共识”对抗的错觉,有兜售意识形态之嫌,对消除“中国威胁论”十分不利;三是“模式”一词是指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因此,用“中国模式”概念更为恰当,更强调这个模式是对中国自身发展经验的总结。
2. “中国模式”概念之争
关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或用其他概念替代,学术界本身存在分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德国学者桑德施奈德认为没有所谓的“中国模式”,中国三十年成就的秘诀归结到一个词就是“实用主义”。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慎用“中国模式”。有的观点认为,中国的体制尚未定型,还需要继续探索。现在提“中国模式”有定型之嫌,容易引起盲目乐观,会转移改革方向,因此要慎提“中国模式”,并主张用“中国特色”。有的观点则认为,中国无意输出“中国模式”,中国一向坚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政策和选择发展道路的原则,“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正像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没有普适性一样,中国模式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案例”。还有的观点认为,提“中国模式”为时尚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中国特色发展经验和道路,称之为“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比提“中国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也给未来“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有可能上升为“中国模式”留下余地和空间。《人民日报》近期署名郑青原的评论肯定了中国道路的意义,认为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探寻出了一条生机勃勃的现代化之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中国道路”丰富着世界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当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呈现社会主义中国的精彩,西方媒体感叹:“中国道路”激发了世界关于制度的丰富想象。
第三种观点坚持认为,中国确实存在一套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尽管现在的模式还在发展变化中,不太成熟,之前的发展道路也存在一些缺陷,但是依然可以大声说出来。这是较为主流的观点。关于“中国模式”的历史起点,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强调,“中国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应该是在1978年以后,“中国模式”是在改革开放当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以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发展实践”。有学者则主张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中国模式”,认为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和坚持共产党领导都是贯穿6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灵魂,因此前后三十年共同构成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则是新中国60年历程的成功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中国模式”的内涵
虽然支持“中国模式”存在的学者很多,但“中国模式”的内涵是什么,各自又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其进行定义和解读。
1. 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中国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追求独立、自由、民主、繁荣和富强,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通过改革开放,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独立和富强,价值目标和阶段目标分别为总体上的共同富裕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手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手段;发展途径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推动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发展次序则是经济的多元化进程是由政治改革启动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就是一次政治改革,但经济改革反过来又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变革。
2. 从中国国情的现实出发来定义“中国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最根本的内涵,在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其本质是,中国人民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国家发展道路的艰难进程中逐步认识到,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还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都需要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接受检验,并根据中国自身的具体情况不断中国化。另有学者通过对比东欧的困境和“中国模式”的成功,特别强调了邓小平同志对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的三点忠告:不要照搬西方的做法;不要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不要丢掉自己制度的优越性。这三点也是“中国模式”的起点。
3. 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来定义“中国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经济模式、政治模式和社会模式三位一体的综合;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综合发展模式。有人特别对中国经济模式作出阐释,概括为四大支柱:一是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权,也就是土地公有,民间主体拥有有限的土地使用权;二是国有金融企业和大型非金融类企业及事业机构;三是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四是自由的商品和资本市场。中国经济的四大支柱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国有”,主要体现为前两大支柱;另一部分是“民有”,主要体现为后两大支柱。“国”与“民”两部分互为支撑,因此中国经济模式又可称为“国民模式”。
4. 从意识形态或者政治特征来定义“中国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即把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国家意识形态,包括以下内容:允许中国共产党是惟一领导力量的政体;把精英领导引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机构;在保持政治体制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把社会主义所有制同自由市场相结合;把保持社会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把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让人民发挥更大作用同加强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提升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来抵御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中国模式”的特征
认为“中国模式”存在的学者,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关注内容和对象不同,在关于“中国模式”的特征问题上的观点,可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策略等方面加以总结归纳。
1. “中国模式”在政治方面的特点
西方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成功的,开明的专制”。还有的则将之概括为“负责任的权威体制”: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二是高度发达的官僚体制;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这种体制集中高效,而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表现也证明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
国内学者则认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学者认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政治领导,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执政能力以及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权威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对于中国这样超大规模的社会治理来说,意义比一般国家来得更为重要。而中国共产党又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格,这些造就了“中国模式”的成功。国内学者还特别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强调“中国模式”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与资本主义道路有根本的区别。
2. “中国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征
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是经济方面的突出特征。西方学者往往将“中国模式”这种市场经济形态称为国家资本主义。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国家政权对经济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经济体制,国家确定经济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经济体制向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长期坚持走市场经济与计划方法相结合的道路,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市场与计划相结合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就是“人口红利”,中国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廉。最近30年,中国的劳动力为中国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达26.8%。有人提出“中国模式”的成功在于“发挥三大优势”,即努力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和作为后发国家等三大优势。
3. “中国模式”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特征
效率与公平并重。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在重视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秉持共同富裕路线,降低发展成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思想又与传统文化根基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即“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中国模式”就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普遍幸福的社会主义模式。
以增进公民福祉为核心。有学者则认为,“中国模式”是以增进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公民福祉为核心,旨在促进13亿人的基本需要,这是举世无双的事情,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应该首先强调这一点。虽然在中国,经济正在被视为重要的政策目标,但是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也被赋予同等优先权。在政策取向上,人民的福祉,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
4. “中国模式”在策略方面的特征
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最特殊之处就在于坚持“试错”的方法,如邓小平倡导的经济特区就是一个试验场。也就是说,邓小平在主张思想解放的时候并非是全部自由化,而是从小的方面到大的方面逐步展开。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渐进的、有秩序的。还有学者认为,中国领导人和公众倾向于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行政治改革,在时间上是渐进的,在规模上是可控的,这些改革包括党内民主、基层选举和法制改革。
四、“中国模式”的未来走向与挑战
30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但是,“中国模式”远不是一条成熟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 “中国模式”与中国民主化进程
有学者认为,中国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但并没有否认民主化。许多政治精英也意识到中国式的发展不仅不会阻碍民主的发展,反而会为民主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社会经济的支持。西方注重的是民主的形式,中国更加侧重民主的社会经济基础。有学者则认为,中国建立民主、法治、自由、公平、正义的社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极大挑战,在一份问卷调查中,领导干部关注政治改革的只有8%左右,“扩大党内民主”、“强化舆论监督”等政治改革议题普遍受到冷遇。
2. “中国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
有学者认为,政府主导型经济是“中国模式”的一大特点,但这也造成了高积累、重投资、轻消费的“投资饥渴症”。政府的力量过于强大,市场力量被限制,激发不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产业的商业模式。中国经济处于“中国制造”的地位,要想“中国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向“中国创造”方向转变。在环境和能源方面,“中国模式”低技术水平、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使得环境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单位GDP能源消耗巨大的粗放式经营难以为继。未来“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环保、节能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3. “中国模式”的普适性问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优越之处在于,把西方和他国成功的经验融进自己的模式,努力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经济政治制度。“中国模式”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有效性,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这也证明了“中国模式”的普适性。中国也必须继续学习国际上的好经验,国际经验会影响“中国模式”,“中国模式”也会影响其他模式。模式之间的相互学习、竞争和改进,是全球化能够贡献给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有学者则认为,中国无意输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正像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没有普适性一样。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并不是可以效仿的榜样。在社会层面上,中国还是一个劳动力成本低,社会补给差的国家。
大部分学者对于“中国模式”的输出都持谨慎态度,特别是有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不具备可复制性。少数极右翼西方学者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归因于中国按照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实行的市场化改革,但是他们无法解释为何只有中国成功,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化改革却出现经济动荡甚至倒退的现象。“中国模式”的成功鼓励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寻找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破除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