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出版物相关规定,关于时间的写法要求如下:
/ q3 o0 ]' q9 `; Z4 U3 ? 时间包括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 r/ S& O/ R, P6 W. u5 E+ Q) f+ e* Q3 T 一、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 r0 G9 \( j3 k) @/ h (一)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 @0 r. J: h8 @' F, z
示例:
+ K- A/ F9 b9 i L. O0 J1 x4 V 公元前8世纪 20世纪80年代! _$ H: k$ o6 p3 R$ J# ?5 C# T
公元前403年 公元7年3 a& c! f5 u/ X8 }" c; _/ e
1994年10月1日(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0年不应简作“90年”或“九0年”)
: |' `! o4 G: {, H# \ 注意:(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年月日的标记可按GB/T7408-94的扩展格式:1994-10-01)
$ @6 {' p5 p2 [# n/ O4 g- q (二)时、分、秒。 K+ Y! l+ g7 c) A$ f
示例:# K* Z6 g( x- b: T4 _
4时
7 G1 q" T8 s8 K2 D% b 15时40分; ^' ~" o O1 u* V6 |' B' ^
14时12分36秒
$ z/ F' Y9 u- S" y' k+ c% g8 d 注意:必要时,可按GB/T7408-94的扩展格式:04:0015:4014:12:36
% U& H- ^5 k) V4 O5 g2 F4 e9 | 二、要求使用汉字的情况
! K/ j' o3 t' n% R (一)中国干支纪念和夏历月日。
4 o8 x& B7 Z9 F+ Z. F: c& m 示例:
0 O$ A* y5 ?7 j! q9 R5 v7 V9 j 丙寅年十月十五日1 Z5 g j, ~. n; Q2 H5 J6 g$ v
腊月二十三
% k2 `+ b2 W9 M# q7 N# r. k 正月初五
+ S! c9 T7 n4 S0 A" l; k 八月十五中秋节$ U1 q: L; _9 G
(二)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
- } ^) }( \) P7 y# n' O 示例:
: `* a/ U% n" [ 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 h a4 m6 m" O( f- y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公元1860年11月2日): | C% }5 |+ g# c
日本庆应三年(1867年)' }/ f8 P( y) ?% R
(三)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避免歧义。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
: Y L9 I( O6 i# ^ 示例:“一·二八”事变; `/ s% R5 A" z: ]
“一二·九”运动3 Y; Q: r* ]; U$ L3 o5 P
“一·一七”批示
7 k& L+ L" g0 f3 K7 j( @6 V$ \+ _ “一一·一0”案件
& ~3 m# S4 F% R 五四运动" ]4 R8 e# p, D+ z* c
五卅运动7 C. H% a% e0 Z0 w* |6 J6 l
七七事变
% f8 e6 O* W- c) P$ P 五一国际劳动节9 v9 P- }% G5 F8 p8 w5 B
“三一八”惨案
% j" a8 o7 [% ], k, _ “九一三”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