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作为江西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设区市,既无区位优势,也无政策和资源优势,然而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却逆势上扬,全市经济呈现出速度快、质量高、后劲足、活力强、协调好的喜人局面。2008年1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0项居全省第一,新余以全省2.58%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21%的经济总量和12.28%的经济增量,新余正在创造奇迹。省委书记苏荣同志在考察新余市指出,要认真总结“新余经验”,积极放大“新余现象”。
“新余经验”从本质上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产物,是新余特色的发展模式。“新余经验”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是以科学发展观应对金融危机的成功典范。
一、政府强力助推经济发展,是“新余经验”的主要内容,也是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
1、新余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坚定了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新余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城市化为主线,以大开放为战略,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阶段,制定科学发展目标和方向。2005年提出决战工业500亿的战略部署,现已顺利完成;2008年又作出奋战三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500亿的战略决策;在市六次党代会上提出了由“人口小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建设全面小康新余的奋斗目标”;现在又提出了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中国的新能源科技城、建设江西的亚中心,这些奋斗目标不仅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而且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勇气。
2、建立政府与企业新型合作关系,政府、企业二力合一是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保证。政府和企业只有互信合作,企业才能健康发展。政府和企业存在风险共担关系,政府和企业只有互信合作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新余市政府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企业征地拆迁劳动用工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支持。到目前,新余仅光伏产业,全市各级政府投入就达31亿元,主要用于光伏产业项目土地征地、土地平整、拆迁安置、路桥建设、供电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
3、全力以赴抓项目,以项目推动经济发展,夯实应对金融危机的基础。新余市不断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理念,以工业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促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编制、完善、丰富项目的同时,切实抓好项目的调度与推进。对于重点项目,启动“六个一”工作新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个好的施工队伍。实行“四定、四保”责任制,即定目标、定时间、定措施、定责任,保证项目按进度推进,保证无特殊情况工程不超预算,保证工程质量,保证项目按时竣工。
4、组建101支招商小分队,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应对金融危机。组建101支招商小分队,是市委、市政府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及当前面临的招商引资形势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101支招商小分队近300人的队伍,提升了新余形象,扩大了新余知名度,为开放型经济作出重要贡献。2009年1-5月全市开放型经济取得重大突破,实际利用内资129亿元,增长235.75%;实际利用外资2.96亿美元,增长37.1%。开放型经济的充分发展,使得我市能够利用内、外资两种资源,从容应对金融危机。
5、优化投资环境,打造诚信政府,强化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作用。优化投资环境,是政府助推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早在2003年,我市就确立了“信用新余”战略,提出打好信用牌,提高信用度,把信用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为建设信用新余,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意见和办法,如《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为加强信用新余建设,市长亲任“信用新余”领导小组组长,把信用环境的优劣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党政干部的政绩来量化考核,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使信用新余由部门独角戏变成全社会的大合唱,为信用新余创建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信用新余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在第五届金融生态城市评选活动中,我市获得“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的殊荣。为打造诚信政府,近几年,我市财政仅支付原来的各种工程款就达6亿元,凡拖欠贷款银行逾期未还的,一分不少,分步偿还。
二、先人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新余经验”的核心内容,也是新余应对金融危机的法宝
新余因钢设市,因钢兴市,钢铁产业对新余经济发展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钢铁产业占新余市GDP的70%,新钢公司对市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8%。按经济学规律,如果一个支柱产业占一个地方经济整个GDP的比例达到24%,这个地方的经济就可能潜藏着较大的风险,而且钢铁产业是传统的高能耗产业,受国际市场遏制较大,新钢公司的产业最多能做到一千万吨的产能,届时新余的资源、交通、环境等都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新余单一钢铁产业结构必须尽快改变,高起点培育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早在五年前,当钢铁市场正处于兴盛时期,新余就已提出未来之路如何走的命题。新余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新余的实际出发,以宽广的世界眼光,超人的胆识,瞄准世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高起点调整产业结构。现在这种努力已获得丰厚的回报,“一钢独大”的局面已彻底改变,形成了钢铁、新能、新材料多元化发展局面。2008年,新能源、钢铁、新材料为代表的三大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94.1亿元,增长61.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6.2%,其中钢铁产业实现432.4亿元,增长39%;光伏产业128.7亿元,增长212.5%;新材料产业33.0亿元,增长99.3%。三大产业实现增加值167.3亿元,增长40.1%,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8.7%。
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活力,是“新余经验”的重要特征,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利剑
科学发展观本质上要求转变发展方式,而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自主创新。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1、制定新余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和具体实施办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了《新余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它的贯彻实施标志着新余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2、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对获得国家立项的科研项目,市科技三项经费按1:1比例配套资助;对获得省立项的科研项目,市科技三项经费按1:0.5的比例配套资助;鼓励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对企业的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的扶持力度,目前,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德风电研究所成立,国家光伏工程中心通过专家组可行性论证。我市现有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
3、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自主创新。新余市特别注重和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三年来,出动执法检查700余人,共检查商品900多种,计30000余件,冒充和侵权案件结案率达100%。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意识明显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品销售额达103亿元,创利税2.44亿元。
4、以工业园为载体,开展自主创新。新余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园区成为拉动新余增长的强大动力。至2008年底,共有入园企业518家,实现销售收入351.63亿元,增长70%,实现利税33.7亿元,增长50%。依托工业园区,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5、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大力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力促产学研紧密结合。
目前,新余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上升,像赛维LDK、新钢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江西华电、新华公司、江西钢丝厂、恩达家纺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建设是新余经济颇具竞争力的根本原因,也是新余应对金融危机的利剑。实践证明凡是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力较小,能够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并健康发展。
四、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新余经验”的表现形式,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智力支撑
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着力在引进领军人才上下功夫。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资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人,决定性因素是领军人才。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往往可以带动出一个创新团队,创造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催生一个新产业,从而吸引、吸纳更多的人才,产生良性循环。赛维的成功实践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搭建事业平台吸引聚集人才。把我市正在实施的“1010”工程作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大平台,加强产业园地、工业区、科技园、高层次人才创业园,企业研发中心,高校重点学科等各类载体建设,造就更多聚集吸引人才的磁场。
3、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提升本土人才素质和能力。
4、为人才创新铺设绿色通道。我市为了打造高层次人才打造绿色通道,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在教育培训、职称评聘、注册、住房、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给予高层次人才政策倾斜和扶持,真正做到制度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五、积极推进全民创业,是“新余经验”的战略举措,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保证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市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实施全民创业战略。
2、积极培育一支创业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全民创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采取各种形式培训民营企业家,努力培养壮大一批民营企业家队伍。
3、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员创业。出台了《扶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与返乡就业办法》,从办证、用地、税收政策优惠、小额贷款等30个方面,鼓励支持他们就业创业,并根据项目大小和提供200万至500万元项目贷款担保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