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复市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强市之路,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402.32亿元,是1949年的1846倍,以占全省2.6%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2%的经济总量和12.3%的经济增量。按不变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12.3%,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4.3和4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是新余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GDP增长速度连续六年保持在15%以上,平均每年增长16.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综合评价考核第一名。2008年全市人均GDP35629元,是1949年的548.1倍,比全省平均水平多333.9倍。2007年,人均GDP突破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3000美元大关,跨入了世界银行公布的中等收入水平的门槛。2008年财政总收入55.1亿元,是1949年的3500倍。渝水区、分宜县财政总收入均突破了10亿元大关,双双进入全省11强。
经济结构趋于优化,三次产业全面发展。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一二三”向“二一三”再向“二三一”质的转变。三次产业比例由1949的79.8:11.0:9.2调整为1983年的37.2:51.2:11.6,再调整到2008年的7.7:64.3:28.0。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了37.9倍,平均每年增长6.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6.6%。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3倍;水产品产量增长160.9倍;猪牛羊肉产量比1978年增长5.5倍。工业化率由1978年的51.2%提高到2008年的56.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3%。工业增加值1978年以来平均每年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3以来平均每年增长32.4%。工业经济逐步形成了以“钢铁、光伏、新材料”为支撑的稳态产业体系。2008年,钢铁产业占44.7%,光伏产业占28%,新材料产业占6%。200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是1949年的5600倍,比同期GDP高3800倍。按不变价格计算,1949至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12.6%;1978至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13.7%。
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1978年至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28.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9.9%。2003至2008年,累计完成投资827.2亿元,占改革开放以来总投资的80.4%,平均每年增长37.6%。2008年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76.0%。与2003年相比,原煤产能增加68%,电力装机增加1倍,钢材增加40%,生铁增加60%,水泥增加58%。硅片产能达到1460兆瓦,成为世界最大的硅片生产基地。江西最大的钢铁基地也在新余,产钢量居全球第57位。农田水利方面,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1.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7.1%。共兴建了大、中、小型水库共625座,总蓄水容量达13.6亿立方米。交通运输方面,公路通车里程增长了5.3倍。京九铁路傍市而过,电气化铁路浙赣(沪昆)线横贯新余东西,赣粤、沪昆、武吉三条高速公路在境内通行,村村通上了水泥公路。邮电通讯方面,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市,通电话乡镇的比重达 100%。电话交换机容量由1987年的2876门增至2008年的45.4万门。移动通讯、数据通信和互联网通信网络迅速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取得突破,国内市场购销两旺。开放型经济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起起落落到实现跨越式发展之路。1983年海关进出口总额仅有534万元,1983至2005年,进出口贸易主要靠以新钢公司为主的钢铁产业拉动,进出口贸易几度起落后,2004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到14391万美元。2006年以后,由于以赛维LDK公司为核心的多晶硅等新能源进出口快速扩张,进出口贸易实现了双轮驱动。2006至2008年,海关进出口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88.9%,其中出口平均每年增长257.9%。2008年,海关进出口总额达到41.9亿美元,分别是1983年、2005年的5.4千倍和24倍;出口总额达到19.4亿美元,是2005年的46倍。新余以全省四十分之一的人口实现了全省三分之一的对外贸易额。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1991至200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达11.1亿美元,其中2003至2008年累计利用外资9.5亿美元,占1991年以来利用外资总和的85.8%。截止到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49年的589万元扩大到1983年的1.6亿元,2008年达到79.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3.0%,2003至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16.9%。消费品市场进入了新一轮消费扩张期,消费升级加快,汽车、住房、旅游等成为消费热点,信用卡消费、网络消费等消费形式迅速发展。
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702元增加到2008年的14138元,增长了19.1倍,年平均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4年的303元增加到5907元,增长了18.5倍,年平均增长13.2%;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29元增加到26306元,增长了40.8倍,年平均增长13.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1957年的3元增加到1983年的68元,2008年达到14735元,平均每年增长25.8%。新中国成立之初,城镇居民用于吃和穿的开支占到全部生活费支出的 80%左右,农村居民更是高达90%以上。到200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仅为41.7%和45.4%。到2008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色电视机160台、电冰箱98台、洗衣机100台、家用电脑66台、空调器122台、移动电话216台。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色电视机102台、电冰箱21台、洗衣机3台、摩托车41辆、移动电话137台。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比1988年增加8.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比1985年增加32.7平方米。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3.0%,大大高于全省1.0%的平均水平。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31.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8%。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普通中学48所,小学179所、幼儿园157所、高中阶段以上层次民办院校16所。普通高校在校生由1985年建校时不足1000人发展到1.3万人;普通中学、小学在校生分别比1978年分别增加1万人和减少3.6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为100%。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5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8.8%、98.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1.6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遍布城乡,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个,卫生监督检验所3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分别比1978年增加2322人、1286张。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应运而生,相继举办了省运会等大型体育活动。实现了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四个“全覆盖”。失地农民安置工程、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及实行农村教师岗位津贴、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和医疗济困制度等工作在全省取得率先。2008年,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1.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1.1万人,工伤保险人数为19.9万人。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440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达3.21万人;发放农村低保金3159万元,享受低保人数为3.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5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4.3万人。农村民政部门医疗救助10549人次,城市医疗救助2723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