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技教育]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复制链接]
人大办 发表于 2009-9-17 17: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奠基工程。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教育,近年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市教育“两基”不断巩固提高,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弱势群体”教育受到重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今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龙岩中心城市市、区两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了龙岩二中和龙岩学院凤凰校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工建设了莲东小学,加快了师范附小新校区扩建进度,其它中小学、幼儿园扩容工作也正在规划实施。但是,由于受我市山区地理环境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影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条件与城区还有一定差距,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仍然很长,需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

一、我市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差距及主要原因分析

1、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据调查,城区校舍环境质量和教学实验仪器配置、信息技术装备、图书装备总体上优于农村。校舍环境质量方面,全市尚存的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校舍80%以上分布在农村,抵御自然灾害及抗震能力弱,安全隐患大,不少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浴室严重不足,宿舍、食堂等后勤服务设施不完善,运动场地设施设备简陋,学生寄宿条件较差。教学实验仪器和实验室装备方面,约80%农村学校的理、化、生实验室装备达不到闽教基[2007]标准,比城区学校高出近30个百分比,农村中小学校普遍存在音乐、美术、劳技、图书阅览室等专用教室不足现象,机生比较低,很多学校无法实现人手一机上课,有5个县(市、区)共计92所农村完小还没有配备计算机,中心校以下完小基本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室,不少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因经费缺乏正面临“用不起”的尴尬状况。

2、师资力量方面的差距。据调查,专任教师学科配备城区明显优于农村,农村中小学因匮缺体育、音乐、美术、英语、科学等专任教师,大部分学校严重存在“瓜菜代”现象,无法正常开课,学生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优秀教师资源比例城区也明显高于农村。据统计,全市七个县(市、区)城乡专任教师已聘中、高级职务的比例差距均在9.7%以上,骨干教师分布比例差距均在3.5%以上。

3、育人环境方面的差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在学习辅导、情感关爱、监护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缺失。而在城市,大部分学生家长文化素质较高,对学校办学有督促的意识和行为,有利于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历史欠帐多。因实施“两基”负债重,全市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学校近10年来基本很少添置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造成教学设施设备跟不上课改需求。

二是政府投入不足。由于基础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受县乡财力影响,全市7个县(市、区)财政对教育拨款的“三个增长”基本上摆脱不了靠追补的局面,尤其是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附加费等被取消,使农村义务教育原本难以正常支出的形势更加严峻。

三是城乡差距。历年来,普及义务教育在教学实验仪器的配置上,均实行城乡分类,按不同的标准配备,人为造成了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受山区学校点多面广规模小及地方财力等因素影响,政府投资倾向普遍存在重城区轻农村、重示范校轻普通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山区校点教学条件和环境的改善。

四是政策影响。受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影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正面临着政策超编、结构缺编的尖锐矛盾,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人才断层的问题非常严峻。同时,因没有一套有效调动教师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激励政策,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较严重,致使本已缺编的农村中小学在师资配备上更是雪上加霜。

二、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要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此,建议继续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更多的力量投向农村,投向农村的义务教育。

一要坚持用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重点要在办学条件均衡、师资力量均衡上下功夫。

1、科学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促进城乡校点布局均衡化。制订并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科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力争到2012年,全面消除班生数低于20人的中小学校点,撤并年段班级数少于4个的初级中学,促进城乡校点布局均衡化、规模化,缩小城乡学校的硬件设施差距。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可根据当地城镇化发展趋势,在县城和片区中心镇高标准高水平新建义务教育一贯制学校,也可鼓励现有优质校兼并薄弱校,或异地建立分校,扩大优质校办学规模,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实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城乡办学条件均衡化。在布局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以市、县(市、区)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2007年闽教基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实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工程,力争通过2-3年的时间,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在教育教学设施、图书装备、现代远程教育装备、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实验装备等方面达到标准的要求。

3、探索推进城乡学校“1+N”管理体制,促进城乡教育管理均衡化。打破学校和区域观念,实行城乡学校“1+N”捆绑结对共同体,对捆绑结对单位的师资、教学实行联合管理,双向考核,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城乡学校间的资源共享,使城乡教育共同体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载体,促进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快速发展。

4、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城乡师资水平均衡化。依托龙岩学院教育资源,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农村中小学转岗教师、小学选拔到初中任教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继续抓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各级各类教师业务培训,在师资培训安排方面注重向农村倾斜。建立“N+1”名校长孵化制、新任副校长“3+2”锻炼制和“1+N”校长基地上岗实习制,通过名校长培育带动农村师资队伍水平提升。制定出台边远山区教师激励机制,市、县财政要对边远山区教师实行适当的经济补助,对城区教师主动申请前往农村且工作负责、成效明显的,实行政府嘉奖。同时,要在编制、职称评聘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度和政策倾斜,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二要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重点要高度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流动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特殊群体。

1、保障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要认真贯彻执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继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减免政策,逐步增加减免对象,提高减免金额,逐步建立以政府资助为主的贫困学生免费入学保障机制,对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生活补助,确保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学上。

2、保障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要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加大力度推进城区学校全面开放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确保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就近入学。坚决执行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区学校“免收借读费、实行一费制”政策,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入学和升学方面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要以政府资助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学生入学保障体系,切实保障进城务工、经商、失地农民子女接受良好教育。

3、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建议尽快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并按标准配齐配强生管老师、后勤人员及生活设施,解决撤校并点后农村学生上学后顾之忧,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寄宿、学业辅导、心理指导、法律援助等支助,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此外,要协调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保障残疾儿童和少年享受教育的权利。

三要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1、加强教育督导评估。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通过加强“市对县”教育督导评估,促进各县(市、区)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及县直职能部门依法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保证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管理、提高当地教育发展水平等,努力营造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八方抬教”的良好氛围。

2、建立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鉴于全市县、乡镇财力状况,建议将原由乡(镇)人民政府承担的教育经费基数比例由市、县财进行贴补,并按要求落实好危房改造、“两免一补”的配套资金,推动我市义务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17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