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泰斗张天福的故事
' ~ \: n- Y' a胡善美
) ?; R/ ?6 v( ] 编者按: % b* S$ R3 `* A+ f: c+ d$ Z; g7 [
今年9月21日,是我省茶界泰斗张天福百岁华诞。张天福同志是福建省政协第一、四届委员,第五届常委。他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崇尚科学的工作态度,平易近人的优秀品质,探索不止的良好风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以身许茶,为福建、为中国茶叶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发此文,以飨读者。 $ L" u" A+ b* Z( r/ k
◎项南“背”出张老的发言 8 j1 v; e9 _$ C2 ]4 W7 |% g/ h* I# g
2007年11月16日~22日,泉州市举办以“生态·健康·和谐”为主题的首届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晚宴中,省委卢展工书记把张老紧紧地拉着坐在自己身边,谈笑风生,崇敬有加。
+ p& ~. x6 R1 V) A 张天福生于1910年9月21日,祖籍闽清县桔林乡后洋村。按照福州习俗,今年是他的百岁华诞。 , n) E4 m2 \1 p5 D! B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介绍了中国当代十大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是其中的一位,而且是当下唯一健在的一位。 " c4 k: m2 V- q" r, |7 ^* Q
1982年3月1~4日,张天福在省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一连4天与他人提出《建议在福州设立茶叶研究中心》、《建议统一茶叶管理体制和经济核算》等4个提案,并在大会上作了“对茶叶生产的三点建议”的发言。这份发言内容深刻,符合实际。有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可操作性强。其中不少意见被省政府有关部门吸纳为“兴农兴茶”政策的重要内容。 % m: t, a1 G. g6 f; T
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同志听了张天福的大会发言后,印象非常深刻。有一次,在省政协全会全体委员照相的拍摄场地,项南同志见到张天福,高兴地大声说:“张老,您关于茶叶产供销‘一条龙’的发言很好。”接着,项南当着张老的面,把他的发言“背”了一遍,引起了围观代表一阵热烈的掌声。
7 V1 _) g+ k* F0 {" m. Q' x 1989年9月,项南写了一首赞美福建茶文化的诗:
# a0 d& Q$ a) y$ D# u( W6 V# B 闽之山何苍苍,
4 _7 R& k( r% S& k3 n$ g B6 m 闽之水何泱泱; 7 C* p2 Y7 R! W. D/ K8 a1 z
福建茶文化,
" k: q7 x" p# L" T& s 饮誉遍友邦。
6 D: `2 Z4 R1 L R2 b+ ~ 张天福感到这是项南书记对茶界的鞭策,也是交下的光荣任务。任重而道远,年近八旬的张天福,再次立下“生命不止,探索不息”的座右铭。 7 A P7 d- i7 Q _- x
◎夹死苍蝇的真功夫 l: g; z' v% ^7 D: T4 Y
在省政协开会期间,有一次吃饭时,一只苍蝇在餐桌上飞来飞去。大家七嘴八舌地边赶边咒它。只见张天福张开筷子,快速出手,一举将它夹住。委员们见了,不禁齐声喝彩。他却谦逊地说:“太偶然,偶尔碰上的,偶然的!” ! B. p2 w- W) h d# p% i
其实,学生时代的张天福便学了国术(武术),“夹苍蝇”只是偶然露一手的真功夫。
# J* [& m3 Z' ^5 @2 O6 v4 H8 a4 k 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没有国际地位。中国人被侮辱为“东亚病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振兴民族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张天福在格致中学(今福州五中)读书的时候,便与10多位热爱体育的同学组织起来,聘请福州著名的武术师王鼎,教习飞鹤拳和梅花拳。磨练自己勇敢坚强的意志。在金陵大学,张天福又结交了20多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发起成立了“金陵大学国术社”,他被选为社长,拜当代武术名师于振声、万籁声为师,习拳练武,长进很快。 7 i3 A$ H1 S7 T8 \1 c T
1931年9月,日本侵略军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接着,北平、上海、广州等地大学热血青年汇聚南京,揭露日寇烧杀抢掠、惨绝人寰的罪行,高举旗帜,抬着棺材游行,向中央政府请愿,以示抗日的决心。走在请愿队伍前头,怀着一颗赤诚报国之心的张天福,回校后带领国术社成员,在学校大礼堂表演武术,为抗日义勇军募款。所募之款,寄给东北义勇军——当年11月4日,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马占山部队。
7 R* [# L" w! Z6 @: g3 q1 W 精湛的武术表演,激发了师生团结一致、投身抗日的决心。人们当场为张天福拍下了一张单人像,他在相片上写下“立己立人,强国强种”的誓言,分赠友人。
7 \, W7 E7 a r1 v$ A 国难当头,如此英姿飒爽、壮怀激烈的照片,他没有保留。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事隔69年之后的2000年6月,此照竟然出现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城百年·福州旧影》一书上。照片的背面写道:“金大援助东北义勇军募款,游艺时表演国术摄。昭修兄存念,十二月廿日弟天福寄赠。”昭修是蔡昭修,比张天福高两届的好友,早已逝世。照片系他的女儿珍藏并献出来的。 2 B1 g6 _6 a k% j9 A& X
◎深深的一鞠躬 $ ^. K. I& `5 F2 V3 D
1970年岁末,再过两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张天福等10多名“危险分子”被押到寿宁,分别在一个个公社生产队劳动改造。
# {+ o& C7 _0 v3 H* H' ~ “怎么搞的,我认识的几个‘牛鬼蛇神’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丢在生产队,浪费人才。”县委书记秦光,不怕丢掉乌纱帽,大胆发话,“把他们安排到相关专业部门,用起来。” . r! D. z4 X9 Y) P1 Y# v. u
“押他们下来的头头偷偷告诉我们,对这些人要严加看管,是危险分子。”有人提醒秦书记。 9 k; ^4 D$ a$ G) z6 w. V4 N% o
“不,他们是专家,我大声地告诉你们,他们是国家级的专家教授。”书记真是“斗胆包天”。 . x# v+ o1 f3 d3 U3 [
张天福在一个生产队里住了3个月,社员左看右看,他都不像“危险分子”。后来,被通知到县茶叶局“享福”。张天福与茶有缘,不久被请到武曲公社国营龙虎山茶场指导工作。
9 Z; Z* j; z6 b- Y 茶场开了一个最简单的欢迎会,支部书记兼场长王维椿斩钉截铁地宣布:“张天福是省里著名的茶叶专家,我们全权委托他负责茶场生产,我们全场职工,都要听从他的指导。”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是送给张天福最珍贵的见面礼。
/ B( `: G. W, O; g3 L/ x! } k 人在落魄的时候,日子真是难熬。县里的书记、场长对专家的信任,几句感人的话,使时年62岁的“右派”、“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张天福的人格得到了尊重。突然觉得年轻了10岁、20岁,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向人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m* J i' g3 |8 s+ O
◎“真神,真神”的茶王赛 + V5 {$ ^0 x9 Y g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斗”就是比赛,“斗茶”就是名茶评比、茶王赛。
; s# E2 M1 L `& A+ m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政治上得到了平反的张天福,犹如获得第二次生命,为福建和国家茶叶的发展,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其中就有参与名茶评比的茶王赛的活动。究竟参加过多少次各个级别的茶王赛,张天福自己也记不清了。但他公正无私、一丝不苟,决不弄虚作假,杜绝了走后门之风,时时传为美谈。
7 n6 U3 K9 }9 @/ W- n% u+ c4 s: I 1987年7月,安溪县西坪镇茶王赛,张天福任总评委,因其他重要事情迟到一天。当地著名评茶师已从选送的几百个茶样中,筛选出了一路“过关斩将”后获得名次的名茶。 ' H3 H/ }# {3 Y6 \1 h4 Q
“确实不错,好茶好茶,不分上下。”赶来的张天福,以锐利的眼力,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尝了又尝说,“其中第四名的,应改为第三名,它的色、香、味,与第三名分不出高低,可以并列。” 4 A" h- u% h& N
“张老,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并列得奖的呀!”有的评委提出意见。
6 A. l6 q2 W& y+ w+ q “为什么不能破例,实事求是嘛!” 7 g/ }$ h9 W x( [' m2 E$ k: i5 U
发奖时,终于真相大白。 4 [ r7 l0 D! \1 q2 D. ?
原来,一位茶农,为了增加获奖机会,把同一批茶样作两批送评。评委们知道了这件事,举座哗然,拍案叫绝。“真神,真神!”人们异口同声,称赞张天福评审技艺的高超和无可争辩的权威性。
! B' ^- d- d) o) N$ o: l, `( W+ N 1996年11月,87岁的张天福,参加安溪县在广州举办的茶王赛,经他主评而出的“茶王”——500克的铁观音,拍出18万元高价;1999年,张天福应邀在香港举办的安溪茶王赛,500克的“观音王”拍得60万元的天价,再次引起茶界的一片震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乌龙茶在国内外的声誉。
) S2 I) H _& @ w% V; \! E ◎“活标本”·俭、清、和、静 * y; ]+ I2 e, l* h6 [
以身许茶,淡泊名利的张天福,除了东山县之外,在八闽各地都留下了足迹。人们只要一提起茶,就想起了张天福。他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在他的指导下,多少茶场获得新生,多少茶农得到帮助,多少茶厂起死回生。从前的、现在的,省内外、海内外,桃李满天下,学生数也数不清。 5 `/ k2 [: d& m" G! B! t
为了茶,爱妻理解丈夫的事业,“放”他上了茶山;为了茶,父母病重,这位独子“三过家门而不入”,直至噩耗传来。“几十年来,我饭菜无味,因为无时无刻都想着茶、茶、茶……”张老不止一次对我说。 j- w" |9 S, u4 k5 _ n2 J/ l
2005年8月,北京钓鱼台国宾馆6号楼会议大厅,隆重举行“福建省名优茶鉴品会暨《茶界泰斗张天福》电视专题首发式”。万国权(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庄炎林(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原主席)、田鹤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及国家其他部委负责人、茶叶专家学者、海内外企业家300多人应邀出席。“张天福来到钓鱼台”,成了一大新闻,一大批媒体记者紧紧围着张老。 ( w7 f' }4 r, P+ V8 J
“张老,请问一下,喝茶有什么好处?” 9 _+ s3 u T! C C1 u# G
“喝茶有很多好处,我就是‘活标本’。茶是治万病之药。我很健康,就是喝茶,天天喝茶。” # I4 n, v; g5 l! s7 c
耳不聋、眼不花的张天福神采奕奕,令记者们惊叹不已。 3 g2 \4 H s! t
钓鱼台的名优茶鉴品活动,再次掀起福建茶叶香醇京城的“热浪”,特别是在全国茶类中,唯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红袍”,成了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的用茶。 * Y1 _1 }2 r, ?+ M& N1 s% b# F
居住在福州铜盘路五凤小区“茶”味极浓的张天福,高朋满座,茶友、茶农、茶商,省内的省外的,省里领导及国家领导、知名人士还有国际友人,络绎不绝。今年4月20日,俄罗斯电影制片厂一行4人,千里迢迢,特地赶来采访张天福。真是“相逢人间一杯茶,五洲留佳话”。
' P$ h% D, I! g% K) P 张天福百岁华诞前夕,一部112万字的《茶叶人生》已经出版。书中记载了他不平凡的追求,各个时期撰写的论著,专家学者对他卓绝成就的论评,还有200多幅珍贵的照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为它作《序》说:“作为一代茶界宗师的张老,他不仅是属于福建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