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何香凝情洒永春侨乡

[复制链接]
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09-7-9 10: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1950年2月,中国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妇女领袖、著名画家何香凝看到海外华侨纷纷归来,投资参加祖国建设,便呈书毛主席、周总理,建议国家鼓励华侨投资开荒,发展种植业,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肯定。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华侨开垦国有荒山荒地的条例,广大海外侨胞深受鼓舞。

; J) d, k% _5 v) o. x' D

永春县地处闽南山区,山地辽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一些热心家乡种植业的华侨陆续筹资,由人民政府划出荒山,开始兴办农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祖籍永春县达埔的归侨尤扬祖先生,他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出资雇人在家乡猛虎山看管宗亲共有的20多万株松木。1953年他从南洋毅然携眷归来后,看到党和政府十分关怀华侨,不顾年逾花甲,兴致勃勃地攀上猛虎山,挥锄垦荒,兴办农场,植树种果。何香凝闻知此事,非常高兴。

: ^! h: x8 _) S- d

1954年,尤扬祖和永春另一著名归侨颜子俊同上北京,拜会何香凝。何香凝与他们亲切交谈,并欣然挥毫,作一幅梅花画,送给尤扬祖。画中的梅花沐浴朝阳,迎春怒放,生机盎然,寄寓了她对老归侨热爱故土、艰苦创业、进步向上精神的褒赞。当尤扬祖告诉她,自己开办的农场是建在一座形似下山之猛虎的山中,种下的桃、李、枇杷和柑桔已茁壮成长,她更是高兴,又将一幅呼啸猛虎的国画赠与尤扬祖。尤扬祖回到永春,极其敬重地把这幅猛虎国画挂在他在猛虎农场的卧室里。

1 @2 k" m& m O

永春县东部的北*华侨茶果场(1998年改设为东关镇)茶果满山,郁郁葱葱,香飘四季,也曾倾注着何香凝的极大心血。

; a# v* K2 k& R, p) M2 r2 ]$ m

1952年,福建省的土改已经结束,1953年一些被迫害回国的难侨未分到土地,生活困难,当时的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提议办华侨农场进行安置。省、地和永春县各级党政领导对此都很重视,并于当年底由福建省侨委拨款4万元,1954年筹办起了北*华侨垦植场。第一批来北*落户的是24名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受迫害归国的华侨,他们组织互助组,开荒种地瓜,发展家禽家畜饲养等副业,开展生产自救。1955年,省侨委和尤扬祖先后向何香凝汇报了这里办起农场,垦种油茶、茶叶,还将原长于漳州平原、闽江两岸的柑桔引到山上试种成功。何香凝十分欣喜,先后于1954年冬和1955年春,拿出自己出版诗画所得到的稿费2000元和5000元,寄到福建省侨委转赠场里,作为扶持生产基金,从此与北 *结下不解之缘。

4 G9 w4 _* W) l! x" }: V8 J. W2 Y

1958年,北*华侨垦植场场长蔡水占到北京开会,带去垦复后收成的5公斤茶油,请何香凝品尝。何香凝知道场里有了收成,心情格外舒畅,便提笔写了“劳动万岁”的横幅,并取出梅花图、老虎图,叫其子廖承志带去,直接在他的办公室里转交蔡水占带回场里。其中图为悬崖之中老虎的国画,作于1953年,更为难得的是上面还有沈钧儒先生的题词:“双清楼主绘虎常以嗜人者喻虎,我意如侵略者其嗜人猛于虎焉。”(双清楼主为何香凝之号)不久,何香凝决意要亲自到北*看望归侨们,消息传来,人们无不欢欣鼓舞。永春县用不到一个月时间,从场里开出一条10公里长的公路,以便让车子通行。当时,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考虑到何香凝年届80高龄,路途遥远,便劝她不去为好,以后叫廖承志代表她来一趟。何香凝北*之行虽然未能实现,但她的关怀与期望,却深深鞭策着场里的归侨侨眷们。1990年11月3日,时任国务院侨务办主任的廖晖(何香凝孙)来北*视察,终于实现了祖母当年的愿望。

* U- t4 v: Y8 t

1961年和1962年,正是国民经济处于极端困难时期,何香凝又多次过问北*华侨茶果场的生产和归侨生活情况,并赠送了亲笔画《梅花》、《梅花牡丹》和亲笔书写的“团结爱国”、“增产节约”条幅,赠送北*场。其中《梅花》图题款“永春北*华侨茶果场全体同志纪念——何香凝画于北京”,还题赠《勉归侨》诗:“闽桂黄金地,种植必优

6 I0 I' W L5 p: z& s5 }

先。生产大跃进,努力种肥田。热带经济物,栽成绿化村。工农渔牧副,干劲一心连。人民公社好,勇敢志冲天。为国增财富,儿孙享万年。”

# G" \; P/ x3 l

何香凝不但关注和支持华侨农场的建设,而且十分关心侨办学校的建设。

% }1 Q9 ] ~/ ?- w9 M! }1 J7 B

1951年,尤扬祖先生回国观光,看到新中国建设急需人才,就在家乡独资捐建一座校舍,耗资4万多元,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1954年冬,尤扬祖请何香凝题写校名,何香凝为其乐育英才的精神所感动,亲手提笔书写了“延清学校”四个大字。

' H8 Z5 C3 t8 b8 q2 F( g

1958年,永春县岵山华侨捐资兴建的永春第六中学校舍、大礼堂落成,学校董事会请何香凝题名,她立即寄来“礼堂”亲笔大字,题款:“印尼华侨捐建  何香凝书  公元一九五八年五月”,并赠送学校一本《何香凝画集》作为留念。

% a- v3 K1 G6 g( R8 J0 W

1957年,新加坡永春会馆主席陈承丕回国观光。其父陈益谦1910年在家乡创办私立明新初小,后与另一所小学——尚智初小合并为南石小学。此时校舍陈旧,设备简陋,已不适应教学之需。陈承丕遂独资捐建南石小学教室6间,教师宿舍4间,办公室1间,并建大礼堂,命名“益谦堂”以纪念其父。1959年落成时,何香凝为题“永春南石小学”、“益谦堂”,为学校增添光彩,并鼓励侨乡少年儿童勤奋读书,希望学校为国家输送更多人才。

$ P4 M$ T! C" g" e5 @5 ]+ j1 Q

 遗憾的是,在“文革”动乱中,许多华侨、侨眷、归侨遭受迫害,何香凝留在永春的题字、画图也难幸免,其中“延清学校”、“永春南石小学”、永春六中“礼堂”等题字被抹掉了,“虎”图也流失了。然而,何香凝对永春侨乡的深情,将永远铭记在侨乡人民的心中,她留在永春的艺术珍品,仍在鼓舞和激励人们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8粉丝

118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