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打造“秀美繁荣创业诚信文明和谐”新赣县 ——在中国共产党赣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廖明耕 (2006年7月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赣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几年工作的回顾 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率领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围绕既定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完成了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五”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55亿元,自2002年底以来年均增长20.5%;财政总收入达到2.54亿元,年均增长40%,三年翻了一番;三大产业比由45.4:21.2:33.4调整为33.3:36.2:30.5,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全县已基本形成矿产品加工、轻纺化工、食品加工等三大支柱产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6.74亿元,年均增长87.7%,上交税收达1.54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3亿元,建设了乡村公路、工业园、市政、教育、卫生、水利、通信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新农村建设展现新面貌。按照“五新一好”的整体目标,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为欠发达地区破题新农村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被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制作成教学案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都先后作了典型报道。吉埠镇枧田村企石示范点、南塘镇石院村示范点接受了全国村庄整治工作现场会的参观,吉埠镇樟溪村土沟示范点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同时,农村经济也取得了新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十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在全市发挥了示范效应,产权交易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活力增强,技术标准体系打造了我县第一个省级名牌产品——菊隆牌甜菊糖甙;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物资系统企业改制全面完成,粮食、供销、商业等系统企业改制稳步推进,一大批国有资产得到了盘活;农村改革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明显,实现了农民合同内零负担;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展良好;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到位,公共财政框架基本形成;机构改革顺利进行,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对外贸易取得新成绩,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较好。 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县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县水平有新的提高。兴建了客家文化城,成功举办了第19届世客会部分活动、第3届中客会和中国客家旅游文化节,协助拍摄了电视连续剧《白鹭谣》,初步打响了客家文化牌,提升了赣县的知名度。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社保、医保、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信访、武装等工作基础扎实,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教育、科技、卫生、广播电视、文化、体育、老龄、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党的建设迈上新水平。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以“取得实效”和“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开展了创建“123” 县级先进班子、创评乡镇“三民”好班子、争创基层党建“十面红旗”活动,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加大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力度,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创新了基层党组织活动,推行了“民情日记”做法,开展了“六小”阵地建设,创建了“一部两站、四共五有”社区党建新模式,提升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水平。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人用人,树立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执政形象。 上述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亲切关怀,归功于历届班子的艰苦奋斗、共同努力,归功于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的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归功于全县党员干部的团结一心、落实有力,归功于全县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赣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老同志,向驻县人民解放军、公安、消防、武警全体官兵,向工商联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向所有为赣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赣县事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我们应该自豪而不自满;展望未来,我们更感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如:经济总量较小,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不宽裕;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一体化步伐仍较缓慢;干部改革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县上下共同奋斗,需要我们更加不懈的努力。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 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未来五年。我们感到,既面临着机遇,又充满着挑战;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从外部条件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沿海发达地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转移,中央对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的重视,这些都为我们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但同时也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更大的竞争领域,面临着更强的竞争对手。从内部条件来讲,赣县过去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全县上下心齐、风正、气顺、干事的浓厚氛围,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绝不能错失良机,贻误后人。 今后五年,我县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创新创业、科学发展、诚信守法、和谐平安”的总体要求,在发展目标上打造“六个赣县”,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六个更加注重”,在发展重点上努力抓好“六大建设”,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赣县跨越式发展。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打造“六个赣县”: ——秀美赣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城镇普遍推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使赣县成为最适宜人居住的地区之一;广大农村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脏乱差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繁荣赣县。工业发展突飞猛进,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农业基础更加扎实,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旅游和客家旅游红红火火;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创业赣县。创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服务创业、支持创业的政策、机制和体制基本形成;创业文化得到进一步构建,在全社会形成“千方百计想创业、一心一意创大业、齐心协力创成业”的氛围;创业热情得到进一步迸发,人人敢于创业、善于创业、争先创业。 ——诚信赣县。党员领导干部成为诚信守法的表率,政府行为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法制化;经济诚信进一步加强,“诚信兴业、文明服务”成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首要准则”;农村文明信用农户创评全面推进;全社会营造起“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氛围。 ——文明赣县。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涌现一大批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和文明个人。公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八荣八耻”深入人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蔚然成风。 ——和谐赣县。抓好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帮、学有所教、贫有所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具体指标是:经济实力更强。GDP年均递增10%,力争翻一番;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2%,力争翻一番;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0%,累计达到50亿元以上。产业结构更优。三大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1:44:35。城乡面貌更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8%,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饮用水质达标率100%;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5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做大做美县城,县城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以上,加快中心乡镇发展,江口、南塘、田村、吉埠、茅店、储潭、沙地、五云、王母渡、韩坊、湖江等中心乡镇非农业人口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农村人均砖混结构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民生活更好。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便捷的交通、通信服务;多形式就业的机制进一步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逐步实现“五保合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初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75%,有线电视覆盖所有乡镇和85%以上的行政村。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大发展,优生优育得到有效推行,人口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始终做到“六个更加注重”: 1、更加注重经济的科学发展。一是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变,由投资依赖型向机制创新型转变。始终做到“四个坚决不搞”和“四个重点发展”,即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坚决不搞;对“一任政绩、几任包袱”,有害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形象工程坚决不搞;对高耗资源、造成重大浪费的坚决不搞;对“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急功近利的事坚决不搞。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能生产终端产品的科技型企业,重点发展自主创新的质量型企业,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成本的节约型企业,重点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企业。二是在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上要做到“三个统一”,即在发展经济上强县与富民相统一,在让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上城市与乡村相统一,在社会发展上经济与政治、文化相统一。 2、更加注重班子的团结协作。全县每个领导干部一是要把团结作为必备素质来培养。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带头加强团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水平。要有护人之心、容人之量,正确对待名、权、位,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坚持大事讲党性、讲原则,小事讲友谊、讲风格,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二是要把团结作为必备境界来提升。要善于把事业、原则和感情有机结合起来,以事业为基础,以原则为准绳,以感情为纽带,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增强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三是要把团结作为必备能力来强化。要把能否团结好一班人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的重要依据,把能否团结群众共同干事创业作为考核每一个干部能力高低的重要依据。 3、更加注重决策的科学民主。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和兴衰。一是要健全决策规则。要依照法律规定,明确决策权限,制订好完善的决策议事规则。二是要规范决策程序。除日常政务决策外,重大政策调整、重大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等,一般要遵循以下程序:前期调研,论证,立项,决定,评估与修正,并要请专家咨询,多方听取民意。三是要强化决策责任。建立决策跟踪评估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4、更加注重社会的和谐稳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统一起来;要特别注重建立贫困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机制;要特别注重建立社会矛盾的排查调处机制,切实抓好涉及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的信访工作;要特别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现象,维护社会稳定。 5、更加注重干部的身心健康。要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保持干部身心健康活动,建立干部健康档案,坚持干部定期体检制度,经常性地举办文体赛事活动,使每个干部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工作精力,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同时坚持和完善干部谈心制度,及时了解每个干部所思所想,帮助干部缓解心理压力,尽可能地解决好每个干部遇到的困难,激发每个干部的工作热情。 6、更加注重党风的清正廉洁。 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要以党风建设为龙头,带动政风、民风建设,全体党员、干部要以端正党风为荣、败坏党风为耻,自觉做到“三要三不要”:要把闲暇时间用在理论和业务学习上,不要用在无事生非、搬弄是非上;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廉洁自律上,不要用在吃喝玩乐、贪图享受上;要把聪明才智用在真心实意谋发展上,不要用在搞庸俗的社会关系上,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实现今后五年宏伟蓝图的主要举措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面对经济转型期的纷繁复杂局面,面对打造六个赣县的宏伟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抓好落实,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制定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实现赣县的跨越式发展。 (一)扎实推进,长期奋斗,努力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目标要更加明确。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二十字整体要求,市委提出了“五新一好”的整体目标,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始终围绕这些目标,坚持不懈地抓好工作。一是要坚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不动摇。推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在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等方面,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重视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结合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二是要坚持“五新一好”整体推进的目标不动摇。村容整治不是新农村建设的全部内容,更不是终结,只是一个切入点。“五新一好”是一个有机整体,一项系统工程,要把产业的建设、合作组织的建设、农民的培训、新风貌的塑造和基层组织的建设同步推进,建立起一整套“五新一好”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使“五新一好”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落实措施,有管理制度。三是要坚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不动摇。要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机遇,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土地流转体制改革等,使农村发展的制度更加健全,机制更加灵活,空间更为广阔。 2、措施要更加有力。一是要抓好科学规划这一“前导工程”。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尊重历史、尊重民意。其次,要丰富内容,便于操作。不仅要有村镇整治和建设的规划、产业发展的规划,同时要有农民教育培训规划、村级组织建设规划、新风貌塑造规划、公共事业规划等。再次,要明确要求,落实规划。要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保证规划实施到位,使蓝图变成美景。二是要抓好生产发展这一“基础工程”。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依托脐橙、烟叶、甜叶菊、畜禽水产、无公害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和各地的特色产业,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进步和龙头企业来推进农业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要大力培育新农民,切实实施好“农民知识化工程”,采取校企联合培训、基地典型培训、企业岗前培训、鼓励参加农函大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各类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要加快建立新经济组织,通过各类经济组织,把农民组织、联接起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共同促进产业发展。三是要抓住风貌塑造这一“品位工程”。要始终按照“干部精、民风正、邻里和、文体兴、村容美、村规明”的要求,抓好农村新风貌的塑造。 3、机制要更加完善。一是要落实工作机制。要坚定不移地落实“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要落实投入机制。财政每年要通过法定预算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单位要在“三不变”(不违背国家政策,不改变资金用途,不改变审批渠道)的前提下,集中捆绑有关涉农项目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同时,通过采取以奖代补、以物代资、实物补助等办法,激活农民群众以及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的资金投入。三是要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各个村落都要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宣传和组织新农村建设;要全面实施“五步决策法”,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实现农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四是要落实服务机制。今年以来,我县开创性地试行了建立农村公共事务服务所的做法,初见成效,并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我们要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加大推广力度,使农村公共事务服务所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有力的一项长效机制。 4、特色要更加明显。我县提出因地制宜打造产业新村、生态新村、网络新村、文化新村的目标,必须坚持抓、抓出特色,特别是网络新村建设,要加大力度推进。 (二)主攻工业,壮大支柱,努力抓好招商兴工和工业园区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