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认同是政党的政治行为的基础和现实前提,它对政治运作的影响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是极为显著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探索和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政党认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价值目标
认同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如宗族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表示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对某个人、某个团体或组织、某个事物在心理上认可、接受和服从的程度。政党认同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政治认同,指的是社会大众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某个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社会公众对政党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对执政党而言,政党认同实质上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可、支持和拥护程度。
执政所涉及的内容很多,如执政方略、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绩效、执政主体、执政环境等等。但对执政党而言,政党认同主要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执政理念的认同。执政理念是指执政党指导执政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理性化、理智化和伦理化的执政意识和观念。对执政理念的认同,就是对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纲领路线等表示认同。政党的价值观念是否与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相一致,政党的纲领、政策等能否在广大群众的心理上产生共鸣,是影响群众对政党认同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二是对执政方式的认同。执政方式是指执政党执掌和控制国家政权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的总称。它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执政党获得公信力的前提,是获取长期的社会支持和群众拥护的基础。三是对执政能力的认同。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机器,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和水平。执政党既要善于反映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又要善于平衡调动各方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把社会各阶级阶层分散的意志和利益综合起来,按照法定的程序,变为国家政权机关的行政行为,表现出与执政地位相适应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贯穿于党的领导的全部实践活动之中,执政能力强、执政水平高,才能获得群众的高度认同。四是对执政绩效的认同。所谓执政绩效,就是执政党在执政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它是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最直接的反映。能否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既是对执政党能力的考验,又是广大群众考察和检验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衡量广大群众对执政党是否满意的根本标准。一般来说,执政政绩的显著,将极大增强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感。五是对执政主体的认同。执政主体主要是指执政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的权威既来自权力因素,也来自非权力因素。领导者要有效地行使权力,必须得到被领导者的崇敬和信服,其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都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群众正是通过对一个个具体的组织和个人的认识、了解和认同,进而上升到对整个政党的认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个命题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化了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根本上说,当前之所以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问题,追求的就是广大民众对执政党的高度认同。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政党作为一定阶级的政治组织,它本身就是在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民众的需要中诞生的,也是在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下发展壮大的。离开了民众的需要,政党既没有存在的条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政党一天也不可能生存。由此可见,任何一个政党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面临着“人心向背”的选择,这是每一个政党都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而政党的“人心向背”问题究竟取决于什么呢?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结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① 这既是判断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尺度和标准,也是政党执政的一条基本规律。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特别是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先后丧失执政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些政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已经丧失了先进性,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并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正因为有了这种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才能在旧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长期斗争和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才能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长期拥护和支持,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任何执政党要想长久保持并巩固执政地位,必须不断地获得民众的高度认同。政党认同是执政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根本保证,无疑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价值目标。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强化政党认同的现实要求
“先进性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是在两个或多个事物的比较中产生的,在许多人或同类事物中代表了最进步、最优秀的成份,可以成为人们行为导向和价值追求”。② 在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是一个基本规律。先进的、优秀的总能战胜或取代落后的、粗劣的。人们也总是选择最先进的、最优秀的人或事物作为认同、追求的对象。因此,一个政党要在各种政治力量相比较中获得民众的高度认同,归根结底只能是其自身必须具备先进性,就是与其他政党或组织相比,不论是在理论、纲领、路线、政策方面,还是在自身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组织成员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长处和优势。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才有了立党之本,才有了执政之基,才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从而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③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总是不断地给中国共产党提出新的要求,给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具体内涵。能否满足这些新要求,把握住具体内涵,把这些新要求和具体内涵转化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实际行动,并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依然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改革的深入、转型的加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系统之间不同步和不均衡的客观存在,对执政党的认同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要求,使党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完成自身的执政使命。从政党认同的现实要求来看,当前,对政党的认同主要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
1. 意识形态工作的弱化影响了对执政党的认同。马克斯·韦伯认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必然依赖于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信仰基础。任何一个执政党要维护其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首先要使其主流意识形态得到人民的认可,以发挥正向的表达工具和支持功能。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执政的思想灵魂和理论指导,它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执政的合法性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主体、物质利益等方面的日益多元化与多样化,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一些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相容甚至是相违背的思想观念诸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宗教神秘主义等,为部分民众、部分党员甚至是一些领导干部所接受,而同时,由于一些地方思想政治工作的淡化、新闻宣传工作的弱化,使得党的意识形态的适应性、导向性、有效性下降,吸引力、影响力、控制力减弱,使得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社会凝聚功能和赋予政党权威合法性的功能受到很大的冲击,使党的执政理念不能真正为广大群众认识、理解和接受。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党认同方面受到的最严重的挑战。
2. 执政方式的偏差影响了对执政党的认同。一个时期以来,我党以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目标,在改进和完善执政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一些地方、一些组织违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一些地方领导不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一些地方不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公开、民主监督推进缓慢,使得公众政治参与出现盲目化、无序化、非理性化的倾向,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一些地方搞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存在司法不公、执法不严、暴力执法的现象;等等。如果不致力解决这些问题,忽视广大民众对民主、法治、公正等的强烈需求,而仅仅依靠经济的增长来谋求民众对执政党认同的话,就会出现一个“合法性困境”,即经济虽然增长了,但是政权的合法性还是受到了削弱。这也正是一些地方出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现象的症结所在。
3. 执政绩效的有限性影响了对执政党的认同。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比如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特别是关系老百姓基本民生的教育、医疗、公共安全、住房、社会保障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直接影响老百姓对社会制度的优劣、社会公平与否的判断,就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广泛认同。同时,由于自身能力和社会条件的限制,执政党不可能满足社会所有成员的所有利益要求,这就可能产生民众期望的无限性和党执政实际绩效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民众的挫折感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心态,导致对执政党的认同危机。
4. 党员、干部的不良形象影响了对执政党的认同。总的看,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作用,树立了形象,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但在少数干部身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部分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差,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盛行,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会议多、文件多、报表多、扯皮多;一些地方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由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嬗变,把市场经济商品交换的规则也带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见利忘义、权钱交易,党员领导干部中违纪违法、腐化堕落案件时有发生。一些案件情节之恶劣、涉案人数之多、涉案人官位之高,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所没有过的。由腐败引起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更容易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激化社会矛盾。由此,人民群众会对党和社会主义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同党离心离德,影响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执政党的认同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上述分析表明,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强化政党认同的现实而迫切需要。因此,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评估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三、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不断强化政党认同
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是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更要自觉地加强先进性建设,靠自身的先进性建设不断地“强身健体”,并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能否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关键就是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如何。当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通过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强化政党认同:
1. 从执政理念层面强化政党认同,就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政治认同,转化为引领群众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一是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大凡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是灵活的,以便能得到新的团体的拥护,或者作为外在条件变化的结果而得到旧的团体的忠诚拥护。”④只有坚持理论创新,理论才有生命力,才能为党的意识形态获得人民的接受和认同注入新的活力。当然,我们讲理论创新,意识形态不能僵化,并不是不讲原则,更不是否定现有的意识形态,搞意识形态多元化,而是说执政党应随着环境的阶段性变迁不断地发展意识形态,使其更好地发挥宣传、引导功能,为执政党和政府赢得坚实的合法性基础。二是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坚决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讲政治不讲马克思主义,只讲“小道理”不讲“大道理”,不敢开展正面的思想交锋和斗争的“非政治化”和“非意识形态化”倾向。同时,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与时俱进,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紧密结合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三是要提升党的宣传力。党的宣传力,实际上就是政党的宣传的影响力,是政党通过一定渠道有效地传播自己的理念、主张、看法、措施和办法的能力。当前,要对传统宣传思维定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处理好“官方媒体”的“舆论导向”与社会民众的“话语权”的关系问题,避免 “舆论一律”,以宪法法律保障和规范民众的“言论自由”为基础,发挥好“舆论导向”的作用。⑤ 同时,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党的政策、社会发展成就、先进典型、重要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等方面的宣传方式,报道有内容、有价值,同时又容易为群众所接受的新闻,寻找“喉舌”与“媒介”的最佳结合点,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使我们的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2. 从执政方式层面强化政党认同,就是要发展政治文明,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高度民主政治,实现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表现为从理论和原则上确认人民群众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表现为以健全的政治运行机制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一是要科学执政。党执政要合乎规律性,要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来配置和运用权力、治国理政。要科学地界定执政党与国家公共权力的不同职能,界定党对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领导的原则,从体制上理顺党政关系。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其主要职责是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把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牢牢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等。二是要民主执政。民主执政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它决定并体现着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正义性。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把执政放到现代民主政治的大背景中来考察、来实施,通过民主的制度和程序来运用权力、管理国家。必须进一步扩大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参与、管理、决策和监督的权利;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多渠道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具体化,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三是要依法执政。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必须善于把人民的愿望体现在党的主张中,并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正确处理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使职权,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确保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必须正确对待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习惯于在监督下开展工作,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得到正确行使,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从而使党的执政地位在制度上获得广大人民的充分认同。
3. 从执政绩效层面来强化政党认同,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时期,我们党如何提高执政绩效,保证执政的有效性?关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求国家的稳定、政治的文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人民的幸福。一是要切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生产力的向前发展,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要下大力气解决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东西差距,特别要注意关心经济社会地位都明显下降的弱势群体,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生活得到保障、生产得到发展。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二是要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体,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协调的有机体,因而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三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坚持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4. 从执政主体层面强化政党认同,就是要坚持从严治党,以改革的精神推进执政党自身现代化建设。对执政党来说,要获得高度认同的关键取决于政党自身。我们党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以此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寻求更多的支持和认同。一是要加强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失误,其内在深层根源都是党内民主遭到破坏。所以,必须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关键是决策要民主、用人要民主。特别是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保证广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有效发挥干部人事制度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党员干部领导水平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二是要解决好腐败问题。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教育、健全制度、严格监督,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各项工作,重塑执政党的廉洁形象。三是要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在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基层组织活力。要适应新时期的新变化,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尤其要注意解决好大量的流动党员和弱势群体中的党员管理问题。要针对社会结构变迁和阶层分化,解决好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新阶层入党的问题,特别是私营企业主入党的问题。
党的先进性建设决非权宜之计,是一个带有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系统工程。党的先进性必须在实践中形成、在奋斗中坚持、在发展中创新。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为价值目标,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将使我们党在时代发展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永葆生机和活力。
注 释:
① ③ 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
② 卢展工:《在福建省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④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P58
⑤ 张晓燕:《论党的宣传力和党的文化形象》,《理论探讨》2005第4期
作者简介:陈幼辉,中共三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先进性教育办常务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