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地处闽赣边界,武夷山脉南麓,是喀斯特地貌集中区、客家文化发源地和原中央苏区重点县,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客家历史文化、珍贵的红色遗存(址)和文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过多年的开发,初步形成了以湖村天鹅洞群地质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为主的自然生态旅游,以石壁客家祖地浓郁悠远的客家民俗风情为主脉的客家文化旅游,以原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出发地等革命遗存(址)为载体的红色旅游等三大板块。为进一步推动宁化旅游业持续发展,本文从宁化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发展对策三个方面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优势分析
1. 旅游资源丰富。宁化不仅拥有著名的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宁化湖村天鹅洞群、举世闻名的世界客家人朝圣中心石壁客家祖地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之一的北山革命纪念园等一批已开发的旅游景(区)点,还拥有福建省最深(103米)的天然内陆湖蛟湖、东华山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牙梳山、延祥明代古建筑群、福建省保存最好、种类最丰富的动物化石堆积层洞穴宁化湖村老虎岩、亩蓄积量居世界之冠的古杉木王群、水茜岩石寨(丹霞地貌)、石壁狮子峰及红军长征集结地湖村锣鼓坪、石下红军医院旧址等一批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在众多景区(点)、资源中,最突出的是国家地质公园宁化湖村天鹅洞群。该洞群由神风龙宫、大慈岩、石屏洞、水晶洞、山涧一线天等近百个风貌各异的溶洞组成,面积约16平方公里,洞内景观幽奥、千奇百态,其溶洞数量之多、分布之密、规模之大为八闽洞群之冠,堪称中国东南地区罕见的洞群世界。洞群中尤以地下河水中石林在国内独树一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地质专家章宗祜誉之为:“独特的水中石林、引人入胜的地质奇观”。
2. 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宁化县有1200多年的建县历史,客家文化底蕴非常深厚。重要的客家文化名人就有近100位,其中清代编撰著名《宁化县志》的李世熊、著名画家 “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伊秉绶等更是人所皆知。同时,宁化石壁还是世界著名的“客家祖地”、“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被称为 “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客家文化、语言的摇篮”。久盛不衰的客家民俗文化,如客家民歌、山歌、服饰、客家小吃等,广为客家人所喜好,是客家传统文化的瑰宝。由于宁化石壁在客家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因而受到世界客家人及史学界的重视、仰慕,视为“圣地”、“图腾”。近年来,海内外客家人、学者、新闻界人士纷纷前来寻根谒祖、考察研究,“客家热”不断升温。
3. 景区景点初具规模。在已形成的三大旅游板块中,自然生态游的主景区----宁化湖村天鹅洞群,从1990年起先后进行了三期开发,现建有天鹅洞、神风龙宫、大慈岩、客家风情园等3个溶洞、1个园区和景区道路、水电、通讯等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了停车场综合服务楼、旅游商品专卖店、水上垂钓阁餐厅、客家擂茶馆、休闲木屋群、通讯服务设施等,具备了“一日游”规模。2004年3月,与福建般若芳天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合作经营后,对岩溶地质博物馆、化石广场、地下河水中石林、导引大门等进行了全面设计并开工建设,景区规模不久可扩大为“二日游”。客家文化游的主景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从1992年起先后进行了二期开发,建成客家公祠及配套建筑(停车场、接待站、管理房、长廊、牌楼、客家之路、功德碑、玉屏堂、碑林、碑亭、文博阁、客海寺等),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自石壁客家祖地公祠建成后,宁化每年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十多年来,共接待来自国内19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海外24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32万余人次,其中海外寻根祭祖团就达180个。红色旅游的主景区----北山革命纪念园座落在城区北山公园内,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于1997年,现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77年)、革命烈士纪念碑、毛泽东铜像等景观。革命纪念馆内现保存有2000余件珍贵革命文物,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时期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配套项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于2005年10月完工, 位于城区中环路,建有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的红土地广场和高达21米的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雕塑,是晋江市首批精神文明共建援助项目。现北山革命纪念园、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和红军医院旧址等3个景点已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项目,属于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4. 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宁化县境内及与周边县、市、区的交通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条件,先后改造了宁化客家宾馆、金叶酒家等十几家宾馆、酒家,全县餐饮住宿接待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日接待游客住宿能力达近1000人。
5. 客源市场进一步扩大。国内客源市场从以本县游客为主体转为以周边县(市)为主体,并逐步向赣南、粤东和福建沿海等地扩展,国际客源市场从以马来西亚为主体逐步转向印度尼西亚、台湾、港澳等地,目前县外游客已达游客总量的80%以上。2006年,宁化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4.9万余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0128万元。
6. 旅游管理多元化发展。旅游企业从原先单一的国有制转变为国有、集体、私营企业并存的多元化结构。从事景区经营管理的有福建般若芳天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客家祖地石壁管理处等,从事旅游促销的有客家祖地旅行社、天鹅假日旅行社、三明国旅宁化营业部、民福园旅行社等,旅游从业人员达300多人,形成“地质之旅”、“客家之旅”、“红色之旅”等多条旅游线路,其中 “客家风情旅游专线”已列入福建省三大联合促销线路之一。
二、存在问题
1. 交通条件落后。由于宁化县地处闽西北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对外交通闭塞不畅,无铁路、国道,更无高速公路,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差,导致接受周边成熟旅游市场的辐射小,难以融入省、市大旅游圈。
2. 市场发育不全。宁化现有旅行社实力不强,机制不活,对外促销和招徕游客方式比较单一,还停留在传统的接团经营模式上;旅游接待条件落后,宾馆、酒店档次不高,仅有一家三星级宾馆,高档次旅游接待条件欠缺。
3. 资源整合不够。宁化县旅游资源存在“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旅游开发建设投入不足,促销手段原始,已开发的旅游项目缺少串联的金腰带,难以形成整体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不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占县域经济比重低。
4. 保护力度不大。宁化革命遗存(址)、文物十分丰富,但是由于保护资金不足,许多重要的革命遗存(址)原有风貌遭到破坏,许多珍贵革命文物、遗物散落民间。
5. 产品开发不足。宁化虽有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但旅游文化开发层面低,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衔接不到位,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缺少代表客家传统文化与精神的旅游促销产品,难以形成客家、老区轰动品牌。
6.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全县导游和景区管理人员偏少,素质参差不齐,服务不够规范;旅游中介组织发育不良,旅游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旅游接待、服务和软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对策思考
1. 提高认识。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产出率高、就业容量大、关联度强等特点,发展旅游业,可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带动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县上下应进一步树立“大旅游”观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开发、引导,并积极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旅游开发经营模式,有效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促进旅游市场化开发,全面提高经营效益。
2. 重视规划。要始终把旅游规划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龙头来抓,做到高起点规划、前瞻性设计。在景区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要重视资源保护与市场联动,改变重资源、轻产品,重建设、轻市场的倾向。宁化旅游业目前已实现良好起步,完成了《宁化县旅游业“十五”和2015年发展规划》、《福建省宁化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福建石壁客家祖地旅游区详细规划(2006~2015)》和《天鹅洞群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洞前风景区详细规划》等,但规划的全面实施还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旅游规划与城市发展需要的设计与融合,加大规划组织实施力度,统筹整合“地质、客家、苏区”资源,增强品牌效应。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景点开发和城市开发要同步。在城市建设上,要规划设计各类旅游服务项目,完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延伸景区旅游效应,在游客吃、住、行、玩、赏上求效益。二是充分挖掘客家民俗文化和农村乡土文化魅力,开发山村游或“农家乐”乡情游。在景点上要加强客家民俗文化比重,如增加客家山歌、小曲、民间服饰、歌舞表演、书画展览等,营造浓郁的客家氛围,体现客家人的独特风俗和审美情趣。三是扩大内需。在城区、主要景区(点)要设立客家旅游商品一条街或专卖店,批发零售适合一般现代旅游者需求的产品及客家服饰、刺绣、根雕等代表客家文化精神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购物需求,让游客在休闲之余有可心的消费场所。
3. 突出项目。重点围绕地质、客家、苏区、名人等特色文化内涵,挖掘客家历史文化底蕴,加快旅游项目的策划和开发。一要抓好景点深度开发。突出树品牌,加快天鹅洞群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进度及申报国家4A级旅游区进度,力争把天鹅洞群建设成为地质高校科研实习基地和海内外旅游观光胜地;突出客家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依托客家公祠董事会,加强客家历史文化配套设施建设,巩固石壁祖地在海内外客家人心目中的朝圣中心地位;立足中央苏区县和长征起点县历史地位,挖掘毛泽东、朱德等革命伟人活动的足迹,大力发展以 “苏区乌克兰、长征出发地”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产业,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点)(如红军医院旧址、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北山革命纪念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革命遗存(址)、文物(如城关三观庙毛泽东、朱德故居遗存,泉上土堡战役和延祥阻击战遗址,湖村巫坊闽赣省委机关遗存,彭湃县遗存等)保护、修缮、布展陈列等工作,努力把宁化建设为高品位的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新兴红色旅游胜地。二要扩大现有景区规模。着手开发牙梳山自然保护区、水茜岩石寨、湖村老虎岩、东华山森林公园、黄泥桥温泉、黄慎故里蛟湖等系列旅游资源,开展“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同时加快客家文苑中心、客家休闲馆、体育中心、星级宾馆等配套项目建设,做大现有的天和山庄、翠竹山庄等旅游休闲场所,引进外商投资做大城南现代农业示范园、湖村银杏观光园,新建万亩花卉观光园等,打造一流的生态旅游休闲场所。三要加快客家旅游产品开发。扶持研发和批量生产客家祖地吉祥袋、客家藤茶、竹木根雕工艺品、平安符、荷香包等旅游产品及烧麦、鱼生、葱卷、兜汤等客家特色小吃,挖掘客家民俗文化,凸现客家地域风情。四要抓好配套交通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发展红色旅游机遇,加快蔡屋至燕子塘、东风林场至五里亭、城关至湖村天鹅洞、城关至隘背等外部大跨度交通干线公路及各景区连接公路建设,推进永宁高速公路建设进度,策划宁化过境铁路等,从根本上改善宁化旅游交通状况。
4. 强化促销。宣传促销是提高旅游景区(点)知名度、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手段。区内旅行社、宾馆、景区、购物单位等旅游企业要实行强强联合,建立多方互惠互利的联动方式,联手抓促销。一抓媒体宣传。要制作高质量的天鹅洞群国家地质公园宣传画册、贺年卡,出版《客家祖地--石壁》等客家文化丛书,在福州、厦门及省外各大中城市设立旅游广告牌,拍摄客家旅游电视专题宣传片等,通过多种媒体,扩大宣传面,提高宁化旅游知名度。二抓市场联合。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组织有关部门参加杭州国内旅游交易会,广结盟友,与连城冠豸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缔结旅游经济联合体,与瑞金“红都”组建红土地爱国主义教育旅游专线,与武夷山、泰宁、梅州客都、江西赣南、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等互推景点,联手促销,就近打造大旅游圈。三抓名人效应。充分发挥石壁客家祖地影响力,大力加强与省内外旅游界及海内外知名人士的沟通联络,通过周边及海外知名人士的宣传、推介,增强宁化客家、苏区、地质文化的影响力,拉动周边和海外客源,培育新兴市场。
5. 培养人才。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因素,主要是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规模、素质和服务水平。从目前情况看,宁化旅游从业人员少,素质相对不高,培养一支专业的旅游人才队伍是宁化发展旅游业的迫切需要。今后,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宁化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规范,组织相关人员到外围考察学习,有针对性举办学习培训班,开展导游、服务员技能比赛等,不断提高旅游业管理人员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以优质、高效的旅游服务推动宁化旅游业加快发展。
作者简介:游东雄,宁化县政府办公室信息科科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