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位于首都东北部,是北京市面积较大、人口较少、资源比较丰富的郊区。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战略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体制、机制矛盾,开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立足区情创新实践,积极探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2004年初,怀柔区新一届领导班子根据怀柔山区面积广,人口分散,城乡差距大这一实际,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摆到重要战略位置,制定了农村城市化发展纲要,提出通过采取人口相对集聚、产业相对集约、生产相对集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和提高农民素质“三集一改一提高”的措施,举全区之力,缩小城乡差别。
强化产业支撑,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践中,我们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首位,形成了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发展格局。探索农村产业集群式发展新路子,精心打造出两条精品旅游休闲山谷——“雁栖不夜谷”和“夜渤海”,探索出一条以沟、谷、川和公路沿线、河流沿岸为依托,吸引产业集聚、发展沟域经济的新路子。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建设了凤山百果、七彩樱桃等近10个农业主题公园。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立足于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商务会展物流业等生态友好型新兴产业。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就地城市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在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把城市设施和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就地城市化”。加强对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统筹规划和指导。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村村通”、农村垃圾密闭化等一系列工程,城乡交通和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举办各类培训班517期,培训农民3.6万人次,使农民的专业技能水平、思想文明程度与农村城市化水平同步提高。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统筹城乡发展的持久动力。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我们以镇乡为主体,以农民就业和增收致富为重点,采取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形式,努力建立健康规范的农村产业发展培育机制、相对公平合理的村级集体经济利益分配机制、较为完善的农村公共管理服务体系、更趋合理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到2008年6月底,全区284个行政村累计完成38个村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有73个村正在进行中。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7家,带动农民30000多户,辐射带动农民38000多户,成为农民闯市场的开路先锋。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2007年以来,全区部分镇乡在筹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村级社会管理服务站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了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农民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等。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筹建,极大地提高了为广大群众办事的效率,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乡)”,方便了百姓生产生活,畅通了群众利益表达渠道,提升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到2008年底,全区14个镇乡和284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站),为群众生产发展和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更直接的服务。
(作者: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