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我市进一步健全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处理机制
建议我市进一步健全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处理机制 社情民意是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处理机制,全面、准确、及时地搜集、分析、研究、处理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思想动态、心理情绪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深化群众工作,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现就构建网络覆盖广泛、反应迅速灵敏、信息准确畅通、处理及时高效的社情民意反映处理机制建议如下: 一、畅通社情民意直接反映渠道。要完善深化各级党政领导、职能部门领导调研制度、下访接待群众制度、接待日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等,开辟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直接渠道。通过面对面直接沟通,及时捕捉群众的“第一信号”,倾听群众呼声,把握群众愿望,为民排忧解难,不断提高接待实效。 二、畅通人大、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民主渠道。密切联系群众、收集和反映民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人大代表要深入选民和选区,加强与选民沟通,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真切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市政协要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为重点,以网络建设为基础,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建立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三、畅通信访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切实加强基层信访渠道建设,完善信访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当前,我市正处在发展关键时期、改革攻坚阶段,要加强基层信访渠道建设,特别要加强镇街、村居的信访渠道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信访渠道的协调处理功能,做到群众信访小事不出村居,难事不出镇街,大事不出县(市区)。 四、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化渠道。健全完善市长公开电话、机关效能投诉电话、行风热线、电子邮件、手机短信、BBS论坛、贴吧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沟通平台,形成方便、快捷、通畅的现代化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市长公开电话、机关效能投诉电话和行风热线要进一步提高投诉处理质量,推进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打造成为党和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样板,践行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宗旨的品牌。 五、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群众团体渠道。建立党政领导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群众团体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通过这一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群众团体的信息沟通,让党委和政府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听取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接受群众监督。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群众团体要一手抓“硬件”建设,开通“信息通道”,使领导关注的各种热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能够通畅、快速地反映上来;一手抓“软件”建设,建立信息员网络,深入到各界干部群众之中,从中发现并及时反映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六、不断扩大反映社情民意的公开表达渠道。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要更多地发挥在社情民意的收集和表达方面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新闻媒体由于覆盖面广,读者参与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使人民群众乐于通过媒体传达心声,因而在及时、准确、全面反映社情民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各新闻媒体要把体现市委、市政府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版面、声音、频道更多地让给基层群众,更多地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更多地报道群众关心的问题。 七、建立群众参与重大决策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民意见征集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各级党政机关和部门要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领导热线、来信来访等方式和途径,了解人民群众对即将出台的重大决策的意见和建议,把社情民意纳入决策机制,不断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制度。 八、整合现有渠道资源,成立专门社情民意信息中心。在整合现有的各个渠道、各个工作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社情民意信息中心,直接对市委、市政府领导负责,承担重大问题的统一归口、整理分析、提出方案、向上反映、督查督办、舆情调查等功能,形成反映社情民意的核心渠道。除此之外,还应推动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网络向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延伸,向新兴群体、新兴组织、新兴媒体延伸,向掌握境外舆情的单位延伸,建立新秩序,构建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