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明市委常委、永安市委书记 刘道崎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永安是“全省十强”县市,已于1997年基本实现小康,2001年人均GDP达1.73万元,约合2000美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9.5%。今后永安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潮中呢?我认为,就是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培育特色资源──打造特色产业──构建竞争优势”的路子,争取在山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为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首先,要大力培育特色资源,增创资源新优势。永安素有“金山银水”之称,大自然赋予永安丰富的矿产、森林、水力、旅游等资源,正是受益于资源禀赋,才有永安今天的面貌。但毕竟资源是有限的,一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必须切实改变“资源是自然形成”的固有观念,改变单向开发资源的做法,坚持利用与保护结合,开发与培育并举,着眼于培育特色资源,强化资源比较优势。如在培育竹林资源上,对现有竹林地,采取分类经营的办法,从坡度、海拔、交通条件、土壤、竹种等方面综合考虑,解决好发展笋用林还是竹材林的问题;同时在国道边及沿河两岸、山垄田、老果园等大力发展小径竹生产,促进竹种结构的优化调整;再根据笋用林、竹材林、小径竹等资源情况,确定加工利用方向,分别发展笋制品、竹板材和竹工艺品等。又如在培育森林资源方面,依托永林公司大力发展桉树、桤树等速生丰产林,为发展各种人造板材提供资源保障。还有在培育特色人力资源方面,由经贸、劳动部门牵头,全面组织对下岗工人、待业人员进行纺织技能培训,为下一步纺织业的发展备足技工、劳工资源。
其次,要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增创产业新优势。从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市场前景、带动效应及发展时机等因素综合考虑,确立纺织、竹业、旅游三个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相对集中力量,积极打造纺织强市、笋竹之乡和优秀旅游城。前不久我市召开的深化建设“三明的泉州”动员大会,对下一步抓好三个产业作出了具体部署。如纺织产业方面,组建两支专业招商队伍分赴闽南、广东进行专门招商,抓住时机,主动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强化纺织产业办的职能,为纺织企业申办项目开绿灯;发动机关干部集资入股投资纺织企业。竹业方面,进一步加大资源培育力度,对推广应用新技术、培育丰产示范片等予以补贴扶持;进一步放宽竹资源培育政策,允许农民利用高海拔和边远田地,鼓励在房前屋后及山边地种植竹子。旅游业方面,在桃源洞、石林、葛里三个景区实行合作经营后,政府的主要任务转向搞好基础配套,进一步抓好宣传促销以及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的开发。
再次,要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增创环境新优势。一是要抓好几条路的前期工作。鹰厦铁路贯通后,永安成为闽西北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转集散中心。但近十多年永安的交通枢纽地位已逐步削弱。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三明市包括永安市交通落后的现状面临着新的转机。京福高速公路已经在建,附近的连城机场即将改建成军民两用。当前,必须紧紧抓住三泉高速公路、永安至龙岩高速公路、永安至长汀铁路的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投入使用。待这些要道畅通之后,永安的交通地位必将得到提升。二是要抓好几个电力项目的建设及前期工作。包括目前在建的丰海、西门两个中型电站,及永安火电厂机组扩建、安砂水电厂大坝加高扩容等前期项目。三是要抓好尼葛高新区和南部商住休闲区建设。今年“两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合计将达1个亿,下一步要继续抓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小区特色环境,提高对外资和社会投资的吸引力。经过努力,逐步把尼葛高新区建成工业经济增量的主要承载体,把南区作为拓展城区、增加城市人口的主要区域和我市城建的一个新亮点。
只要抓好了上述各项工作,就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市的“十五”计划,以及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十争百”(即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全省十强,力争进入全国百强)目标,经测算,到2007年我市人均GDP可望达到3000美元。这样,永安不仅可以提前迈入小康社会,也可为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