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五型态”为标志,全市村镇建设新格局已具雏形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新一好”目标,按照省委苏荣书记对新余提出的“两个率先、一个努力”的目标要求,以“六改四普及”为重点,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治理“脏、乱、差”入手,通过狠抓乡镇、村庄规划建设,我市村镇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服务、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镇容村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涌现了渝水区欧里镇的昌坊村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名的示范点。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317 src="net0811/081113a.jpg" width=897 border=0>
2006年1月-2008年8月,全市新农村建设共改水33592户,改厕31487户,新建沼气池2644个,拆除空心房、危房19959间,新建住房22658间,房屋粉刷458348.2m2;改栏13503间;道路硬化1219.45公里,整治排水沟1142.77公里,新建垃圾坑2404个。通过村庄整治建设,改变了村庄脏乱差状况,农村基本上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的目标。全市村镇建设呈现出“五型”新格局:一是以工业化为依托,走工业型城镇化道路。充分利用我市光伏、钢铁、新材料产业发达等优势,打造一批工业强镇,走工业型城镇化之路。如渝水区的良山镇、下村镇、市经济开发区的水西镇、分宜县的分宜镇等镇都是通过依托工业化,吸纳周边农民,达到提高城镇建设效率。二是以地方特色为依托,走商贸型城镇化道路。我市许多乡镇至今仍有赶圩传统,一些乡镇因其地理位置和地方农产品特色渐成重要商贸重镇。因此,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其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农民进镇经商,如分宜县双林镇的晨市已成为赣西最大的麻织品市场。渝水区罗坊镇的耕牛、花生、生猪市场,渝水区水北镇的大蒜交易等,基本覆盖带动了周边数乡镇,成为区域性重要农产品交易中心和边贸重镇,不仅有利带动了当地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也促进了这些商贸重镇的城镇化水平。三是以当地资源为依托,走物流型城镇化道路。我市一些乡镇拥有市场走俏的矿产资源,如渝水区欧里、观巢两镇的硅灰石矿,分宜县杨桥的煤矿、渝水区下村的煤矿等,这些乡镇因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当地在做大做强现有企业的规模上,充分发展运输物流业,如欧里镇、观巢镇的物流业十分发达,从业人员超过万人。四是以中心城市依托,走卫星城型城镇化道路。随着新余市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周边乡镇的吸纳力和辐射力也不断增强。一些毗邻市区的城镇便抓住服务中心城市的契机,着力提升自身城镇化水平。如渝水区的珠珊镇、仙女湖区的河下镇等,这些乡镇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大棚蔬菜,集镇居民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既为城市和工业园区提供劳动力,增加自身收入,又居住集镇。五是以回乡务工人员为依托,走宜居型城镇化道路。我市是个劳务输出的大市,一些在外打拼多年的中年人致富后想回乡创业,一些乡镇就抓住这一心理,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如渝水区姚圩镇,该镇吸引回乡致富农民。在该镇建立长达1公里的商业街,建起了全省第一个跨省运输的乡镇长途汽车站,成为宜居型小城镇的代表。
二、以“四坚持”为指导,实践探索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是搞好乡镇、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搞乡镇、村庄的规划建设没有农民的参与是行不通的,得不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工作也就寸步难行,尤其是农民“故土难离”的意识千年形成,一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做乡镇、村庄规划时层层召开征求意见会,把宣传和思想工作做到入村入户,入耳入心,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顺利推进工作。36个乡镇有21个进行了修编,393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规划,完成了806个自然村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是搞好乡镇、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核心。乡镇、村庄规划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抓这项工作时始终秉承这一理念,一切以人为中心,围绕这个目标,坚持从农民利益出发,规划建设管理依靠农民、规划建设管理成果由农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这项工作就能在短期内取得良好效果。比如在实现地方人文特色方面,我市提出“百万树木进村入户”工程,并按试点村5000元标准专项用于绿化费,要求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多栽树,少种草,每户不少于10株,全市试点村达到20万株。同时,种树与庭院经济结合起来,房前屋后多种果树;与林木产权结合起来,即由苗木公司包种、包活的利益机制。房前屋后树木产权归农户,进村道路两旁、园田化机耕道旁等树木产权公开拍卖,颁发产权证。通过努力,真正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在推广新房型上实现了突破。加上省里设计的新房样式,目前我市已设计了100多套新住房式样并下发到村。市委办、市政府办已转发了《新余市关于切实加强农村房屋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文件,市委农工部、市财政局、市人民银行、市农村合作银行也联合下发了《新余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农民建房贷款试行办法》文件。市、县(区)财政已预算了200多万元资金为农民贴息贷款,并将从新农村建设经费和市土地出让金中拿出100万元,准备奖励给新房型推广中的300户典型。通过推广新房型,我市房屋雷同、千村一面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变,村庄建设档次得到迅速提升。在转移失地农民、安置失地农民上实现了突破。对失地农民,我市采取了失地农民变市民,村委变社区。改造城中村,主要采取了“茶山新城”安置模式。目前,茶山新城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1000余户(3000多套),总投资达4.5亿元。采取政府出资兴建,外商投资,目前一期已完工,二期明年下半年可竣工。袁河小区也在加快建设中。
坚持规划优先是搞好乡镇、村庄建设管理工作的关键。坚持规划先行,是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确保乡镇、村庄规划实施的关键,因此,就要坚持规划先行不动摇,要把规划放在第一位置。这几年,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工作中坚持规划优先,与规划相违背的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树立规划权威性,做到办事公道正派、公平公开,不搞特殊化,不留口子,“一碗水端平”,真正是为民服务,为民谋利,因此农民就会心平气顺,在规划好的框架内搞建设。同时,要严格管理,这是基于对农民农村的现实认识所得出的经验。现在的农村农民大多各自为政,且散居较多,不适宜采用钢性的强制化管理。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组成多个理事会,让村民在自律的基础上“自治”,既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也确保了规划的成果。
坚持因地制宜、加大投入是搞好乡镇、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保障。对乡镇、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过去讲得多、做得少,农民也感到陌生。因此,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此工作非常重视,不仅对全市进行了统一规划,而且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各乡镇、村庄进行规划,并在推进工作中要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对不同的乡镇、村庄采取不同的规划和建设管理,使农民接受规划按规划办事;另一方面,考虑到当前农村农民的收入偏低,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十分必要。因此,近年来我市各级财政和企业及社会投入 5332万元,其中市财政2230万元、县区财政1222万元,乡镇财政966万元,行政村投入736万元,社会捐赠178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使我市的新农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农民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加大投入是乡镇、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破冰之路。
三、以“四个一”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村镇建设水平
当前,我市乡镇、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进展还不够平衡,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对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规划意识不强,工作重心在城市,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传统观念上,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改革创新意识。二是资金人才短缺。市县(区)、乡镇财政规划经费投入不足,队伍不稳定,特别是乡镇规划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奇缺。三是机构不健全。有的乡镇存在“三无”(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的现象,导致我市相当部分的乡镇村镇建设管理职能不够明确,编制的规划成了一纸空文。四是政策法规不完善。有些村镇建设配套管理不完善,需进一步完善补充,如农村“一户一宅”政策的落实和“拆除空心房”的补偿标准,土地流转的具体政策措施等,全市没有统一规定,基层贯彻实施难以操作。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236 hspace=14 src="net0811/081113b.jpg" width=339 align=right border=0>(一)制订一个目标考核体系,解决发展目标问题。制订较详细、科学的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当地党委、行政的考核目标体系,予以奖惩。
(二)画好一张图,解决规划问题。在规划工作中各地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规划总赶不上建设的需要。“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纸上画画,还不如领导一句话”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建议市里成立推进乡镇村镇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对规划建设管理执行情况实行每季度一次调度,每半年一次考核,每一年一次评比,使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三)打造一支队伍,解决规划建设管理人才问题。推进城镇化工作量大,时间长、专业性强,需要一大批专家型、技术型的领导和专业人才。但我市目前尤其是到县、乡镇这一层,专业人才非常匮乏。没有人,再好的规划、再好的建设也实现不了,建议市里制订专门政策,配足配齐县(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定编定岗定责,打造一支业务素质硬、组织能力强、协调水平高的专业队伍。
(四)落实一个根本保障,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由于财政体制和管理体制的问题,目前推进城镇化所需的资金除各地方引进外资外,基本上都是由同级财政分别投入,这也是城镇化高低不一的主要原因。推进城镇化,政府是主导,资金是关键。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建立合理、稳定和有效的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建议市里拿出适当资金设立专项基金,与市建设局城市建设资金统筹使用,由其资金管理办公室专项管理,对各地推进城镇化采取按进度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资金扶持。同时,将乡镇收集的城市附加税并入专项基金,集中返还乡镇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单位:市委办、市建设局,何筱勇系市委办主任,钟志杰系市委办副主任)
责任编辑:黄承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