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平
统筹城乡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津市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大力开拓创新,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产业、保障、服务四大网络,促进了城乡统筹,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增长超过历史任何时期,还荣获了“省平安县市”等20多项荣誉称号。 一、构筑规划布局网,统筹城乡同步发展 1.科学编制城乡规划。为强化规划先行,去年将建设部门的规划职能剥离,单独设立了规划局,强化了城镇规划引导,按照“以市区为中心,集镇为纽带,村庄为支点”的思路,紧扣城镇发展方向,注重城乡空间、产业、要素和人口布局,超前思维,科学制定城乡总规、城区总规、城镇体系等规划,基本形成了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规划体系。通过对城区总规修编,扩大了城区范围,将原阳由乡、窑坡渡乡纳入城市规划;修编了保河堤、灵泉等重点镇发展规划;以建设园区为契机,科学预测发展规模,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增强了集聚人口和辐射带动能力;结合特色农业产业规划,对中心村布局进行调整,将原有117村精减到81个,实现了人口集聚和基础设施共享,形成了以城带镇、以镇带村的发展局面。 2.精心打造城乡交通。城市化的地域推进、经济要素的高效利用等方面,都离不开交通支撑。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我们注重适度超前,着力精心打造城乡道路,全市乡镇之间都建立快速通道,畅通了人流物流;提前2年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通村公路硬化任务,一批基础好的村还硬化了组级公路,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430多公里,形成了市到乡镇、行政村的城乡公路网络。今年,我们通过争取支持,筹集资金1000万元,将3条出境通道全部重新硬化,增强了与周边地区的通达能力。启动了500吨综合码头建设,特别是通过积极争取,二广高速过境我市并设互通,将改写无高速公路过境的历史。 3.着力推进镇村同治。去年,我市在保河堤、灵泉等3个镇探索实施了镇村同治,通过多方融资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等举措,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基础建设,一些集镇和村居面貌焕然一新,加速了农民转移步伐,全市去年就有2000多名农民到集镇定居,群众文明意识大大提高;一些老板也把目光转向了营运成本较低的集镇,促进了招商引资,去年,保河堤就引进了2家棉花和1家食品加工企业,引资总额4000多万元,是上年的30倍,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今年,其余的乡镇也全面启动镇村同治,已投入1000多万元,对镇村同治区进行了街道整治和卫生治理,促进了平衡发展。 二、构筑产业发展网,统筹城乡快速发展 1.全力发展产业集群。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工业立市战略,提出了“发展产业集群,打造百亿工程”的目标。一是抓园区建设。近年来,共投入1.4亿多元用于基础建设,现路网、水电等配套全部到位,大框架基本形成,正全力扩张。特别是抓住高速接线过境园区的契机,正规划建设工业走廊、盐化工业园等重点工程,园区面貌明显改观。二是抓招商引资。通过领导招商、亲情招商等,近年共引进工业项目106个,到位内资33.3亿元、外资2617万美元。尤其是成功引进了中联重科、泰格林纸等战略投资者,增强了发展后劲。三是抓企业技改。通过直接奖励促、解决困难帮等措施,引导企业积极进行技扩改。近年来,共投入资金8亿多元,完成重点技扩改项目37列地图 个。湘澧盐矿、天盛电化等一批重大技扩改项目顺利完成,使我市成为全国最大的糖化酶、全省最大的竹节纱和最高档的精梳紧密纺生产基地,工业经济呈现出了“井喷式”发展的局面,增强了工业的支撑作用,走出了一条 “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和谐共赢”的发展之路。 2.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我们在巩固原有藠果、蚕桑等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黄鳝养殖、双孢蘑菇、生猪和肉兔养殖等新兴产业。目前,蚕桑基地达1.5万亩,是全省最大的“东桑西移”项目基地;新开发丘岗地2.5万亩,涌现出了20多个千亩以上的林果基地;双孢蘑菇被确定为国家农业部循环经济项目基地;黄鳝养殖正在申报绿色食品;形成了以旺森公司为龙头的年出栏38万头良种生猪的养殖基地;肉兔年加工产值超过5000万元;全市大户发展到2896家,比2005年增长38%;农业产业化规模企业达22家,其中常德市级龙头企业14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居常德各区县之首。 3.积极开发休闲旅游。通过积极开发孟姜女、车胤等地方特色资源,充分利用嘉山、古大同、药山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宗教文化、森林观光、农家休闲产业。目前,孟姜女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山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以锦绣兰苑休闲农庄为龙头,带动了南泥湾、神九堰一线集会议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灵泉、保河堤沿线的生态旅游正在兴起。我们正抓住全省打造旅游黄金通道的契机,主动加强与张家界、湘西等周边地区的联络,将嘉山、药山等风景区纳入省旅游黄金通道,将带动我市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构筑社会保障网,统筹城乡和谐发展 1.强化就业保障。近年来,我们构筑起了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了劳动就业制度,实行城乡无差别就业。继续鼓励干部挂职创办企业,大力开展“万人创业行”活动,带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2006年来,我们积极创新培训形式,将就业培训延伸到乡镇和社区,先后举办20多个专业370多个培训班,培训人员2.1万多人次。通过落实优惠政策援助、中介机构和社区推荐、动员企业援助、开发公益岗位安置等措施,到去年底,累计转移3.2万多人,已接近农村人口总数的25%,创劳务收入接近3亿元。仅此一项,就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2.强化社会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始终把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着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帮困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给困难群体更多的关注和扶持,为广大农民群众系上了“保险带”。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险方面,着手探索启动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解除了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在统筹城乡社会救助方面,对全市9000多户1.4万多人进行了救助,并建立了长效救助机制;通过近年在各乡镇新建养老院,全市农村五保和城镇“三五”对象集中供养率比2005年提高了39%;大力开展社会帮扶救助,已建立了城乡一体的慈善总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让城乡困难群众难有所帮、困有所助。 3.强化健康保障。为了让农民群众与城市居民拥有同样的健康保障,我们努力做到了四个确保:一是确保农民有干净水喝。目前,我们已完成4期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全市基本形成了水库水、自来水和自取水三结合的供水网络,惠及农民5800多户2.2万多人。二是确保农民生活环境清洁。通过开展污染源治理,特别是投资1亿多元,完成了纸厂碱回收等治污项目;通过采取BOT方式,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并逐步完善了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集中处理”的运行机制,推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三是确保农民用气方便安全。加快实施沼气推广工程,近年农村新增沼气用户4100多户。四是确保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建成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99个,形成了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卫生服务网络。同时,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数达11万多人,参合率居常德各区县之首。 四、构筑社会服务网,统筹城乡健康发展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近年来,我们启动了教育强市工作,优先保证教育投入、教育用人、教师待遇;进一步调整城乡学校布局,优化城乡教育网点,将教育投入向市城区和重点镇倾斜;继续着力打造品牌学校、品牌校长、品牌教师;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启动了农村“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实施了捐资助学、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等工程,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力求农村学生都能念上书、念好书,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大力发展科技事业。近年来,我们始终围绕科技经济一体化,努力改善科技进步环境,积极推动依靠科技进步。目前,新型发酵公司已通过验收,成为我市第二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正面引导,湖南车桥投资近500万元建立了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促进了企业现代化管理;通过向上争取,旺森养殖沼气的节能减排已纳入省CDM中心的计划,雪丽造纸的碱回收项目已与省CDM中心签定协议;今年,我市还被确定为全省第四批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县市。特别是科技信息、示范、培训、服务四大体系已覆盖全市,相继实施了科技入户示范、绿色证书、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程。截至去年,绿色证书工程培训农民3500多人,540人获得绿色证书。 3.积极发展文化事业。近年来,我们筹资5000多万元,整修了红旗影剧院、人民电影院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全市乡镇都做到了有1所党校、10个以上的宣传专栏、2个以上的文化活动中心、1个有线广播网络和1个有线电视网络,而且兴建了一批图书室、文化娱乐室等设施;全市已有民营性文化设施1200多家,有文化经营网点400多家,总产值突破70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3000多个,年创利税1000多万元,年均增值18%以上。近年,还相继成立了各类文艺团体100多个,吸收会员6000多人,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41次,吸引观众10万多人次;在地级以上发表各类作品600多件,其中,获国家级奖18件、省级奖52件,充分展示了文艺创作的实力和成果,确立了文艺创作在湘西北的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