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从市统计局统计信息发布会上获悉,2001年我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据初步统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72.67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2.4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0.06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0.12亿元,增长9.1%。GDP增长速度较上年7.6%提高0.7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贡献率看,全年第一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2.2%,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2.1%,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5.7%,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看,全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分别为26.6∶40.4∶33。与上年对比,第一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0.76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0.24个百分点。
1、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粮食生产情况。去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62.65万亩,比上年减少16.6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29.79万吨,比上年减少5.35万吨,减少4%;亩产由上年的356公斤增加到358公斤。主要农产品优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粮食品种优质率比上年的48.7%提高31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有增有减。去年全市油料播种面积16.14万亩,产量2.04万吨,增长5%;烤烟种植面积39.09万亩,比上年增加0.63万亩,产量达4.33万吨,增产0.11万吨,增长2.7%。蔬菜及其它农作物面积有所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10.22万亩,增长3.6%产量152.64万吨,增长6%;茶叶产量1.39万吨,比上年增长10.2%;水果产量53.8万吨,增长18.8%。食用菌生产结构继续调整,并逐步向经济型、效益型转移。全市食用菌总产量5.67万吨,增长1.6%,其中蘑菇产量1.12万吨,香菇产量2.17万吨。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08.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64.69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16.1亿元,下降0.3%;牧业产值18.93亿元,增长8.2%;渔业产值8.59亿元,增长7.2%。农林牧渔业的比重,由上年的60∶15.2∶16.8∶8调整为59.7∶14.9∶17.5∶7.9,农业比重下降,非农产业呈较快发展势头。
2、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逐步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7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2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110.99%,比上年106.76%提高4.23个百分点。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6.60亿元,增长1.2%。
3、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不断加大,投资总体保持较高增速。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情况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2亿元,增长12.5倍。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23.62亿元,比上年增长35.7%,更新改造完成投资额16.16亿元,比上年下降0.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36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9.31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达14.5%,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
4、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市场物价稳中趋降。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99.8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市场物价稳中趋降。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2,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5,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5、外贸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实际利用外资有所下降。去年,由于世界经济发生了急剧变化,国际市场需求全面萎缩,对外贸易形势日趋严峻。我市外贸出口在诸多不利形势下,仍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外贸出口总值11047万美元(海关数),比上年增长3%。全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70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
6、财政收入增长,金融运行平稳。全年财政总收入21.1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市地方级财政预算收入14.23亿元,增长8.2%,全市财政支出18.39亿元,比上年增长5.6%。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75.81亿元,比年初增加14.47亿元,储蓄存款余额112.65亿元,比年初增加8.68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5.86亿元,比年初增加6.64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收入691.5亿元,支出693.18亿元,净投放1.68亿元。
7、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117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91元,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978元,增长1.2%,其中市区6150元,下降0.5%。农民人均纯收入3310元,增长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21元,增长6.9%。
本刊记者:黄元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