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机动灵活、随机决断的决策艺术。所谓机动灵活、随机决断,就是指要不断地适应变化的情况,随时随地根据情况变化的状态,主动灵活地进行决策。
机动灵活、随机决策的决策艺术,主要适用于战术性的决策或短时期的决策。因为战术性的短时期的决策,目标比较具体,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原来的决策目标就难以实现,从而需要重新决策。因此,这一决策艺术主要适用于经济组织的决策,尤其是企业的决策。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战术决策要充分地适应于市场的变化。这也不是被动地依附于市场,而是主动地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作适当的调整,甚至转产经营。然而,怎样转产,转产什么,这又需要机动灵活。不能仅仅看到市场上某种产品走俏,就去作转产的决策,而是要看得更远一点,看到市场的未来变化。
总之,企业的战术决策要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调整和制订新的决策。不仅如此,而且还要考虑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变化,不断地根据这些变化,快速作出反应。践墨随“敌”,“敌”变我变,机动灵活、随机决断,这样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机动灵活、随机决断的决策艺术的核心就在于一个“变”字。
摘自《领导广角》
案例
马谡缺灵活痛失街亭
蜀魏街亭之战前夕,马谡自告奋勇请战守街亭。孔明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若有失,吾大军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廊,又无险阻,守之极难。”马谡说:“我自幼熟读兵法,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随即立下军令状。孔明又派“平生谨慎”的王平为副将,与马谡共守街亭。
到达街亭后,马谡与王平在布阵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王平主张在五条通道的总口处筑起城垣营叠以阻敌军,而马谡却主张在大道侧边的山上屯军。对两人的争执,《三国演义》是如此描写的:“平曰:‘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纵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相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谡曰:‘汝莫乱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知,马谡的用兵意图是占山居险,以达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目的。但战争并未按他的主观愿望发展。当司马懿利用马谡在山顶扎寨的错误,采取以困制敌的策略,断蜀军汲水道路后,并没有引起蜀军决一死战的勇气,反而弄得士气瓦解,寨中大乱,最后,马谡“只得驱残兵杀下西山逃奔”,痛失街亭。
熟知兵法,在蜀军平定西南时曾向诸葛亮提出过富有战略性远见的正确建议的马谡,当他身为街亭之战主将时,因机械套用兵法而演出一场损兵失地的悲剧。这一悲剧告诉我们,“死读书等于无书”。马谡思维方式的僵化,并不在于饱读兵书,而在于死读兵书,按图索骥。正因为如此,在街亭之战中,他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成了限制和束缚他从实际出发研究战争的条条框框。当然,博览群书和拓宽知识面对人们在思考问题,制定决策,实施计划等方面是起促进作用的,但掌握知识并不等于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就要求决策者必须以“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态度,以创新精神对所掌握知识进行消化、吸收,灵活机动地运用原则,这样,才能使理论知识成为推动智能涡轮旋转的动力。摘自《领导决策创新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