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意思是说,要掌握“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近日笔者在《学习时报》“汉字里的文明”栏目看到的一篇题为《乾坤万里眼 时序百年心》的理论文章(以下简称例文),是一篇用历史的视角,以浓郁的文化情结、开阔的思维视野,写就的感时论世、有品位的佳作,主要体现在“因时而发,探字寻根;顺时而生,哲理精辟;感时而论,博观约取;共时而结,卒章显志”四个方面。
6 A0 M$ R7 j, L. L9 t7 f. E7 c# `
# S( K. v% B8 l: Z" ]; G5 i1 因时而发,探字寻根 : U8 e7 M0 j5 }8 v# Q' c
5 W" d# m* z$ I; p2 w
- y, A& O, Z9 y& l- L3 r6 X3 L7 J* W
“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书端方平正的中国字,读文采飞扬的中国书,写挥洒自如的中国文”,这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文字的创制是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汉字的每一笔,都颇为讲究,苦心孤诣,匠心独具,字词无不蕴含深意,可以说是情趣盎然、寓意丰富。探寻隐藏在文字里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是例文的一大特色。作者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以及《说文解字》古文里的“时”字结构说起,讲其喻意,再引用《说文解字》里对“時”的解释,诠释其思想内涵,最后得出“时”既表示每日的时间流光推移,也表示每年的四时轮转更替,讲得有深度、有广度,讲得韵味悠长、耐人寻味。中华文明起源的“来时路”,也是促使中华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行之途”;记忆的坐标有多清晰,前进的脚步就有多坚定。笔者认为,这正是作者探字寻根的原由。 p! @6 |+ Z. ]" P; `* O
# d6 @ S+ K0 E
2 顺时而生,哲理精辟
1 o4 r: @- t' r4 u9 N# B2 ?
6 t1 N [4 F" n9 K- t( Z* K1 i, U0 b) t% m& K/ s
中华文明,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彰显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万千气象,顺时而生、片言为典,是例文的又一特点,最为集中体现在三个结构统一、同异结合的标题上:“时”与“天”合,组成“天时”,顺天应时,观时顺变;“时”与“机”合,组成“时机”,恰逢其时,与时偕行;“时”与“势”合,组成“时势”,因时顺势、审时度势。三个标题讲得哲理、说得精辟,言简意赅、特色鲜明。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加深对自身和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古人把世间的一切变化归因于时间的流转,而时间的流转传递的就是天道运行的法则,这就是“时”与“天”合;中国古人不但观察天地万物运行之道,还关注人情事变的规律,这就是“时”与“机”合;“时”往往与“势”紧密相连,事物在因势、借势、趁势中发展和壮大,这就是“时”与“势”合。古人说,时也,方向也;势也,运道也。笔者的理解,如果把审时度势比作江海行舟,那么风向就是时机,风来是运势,因风而动、借风行舟,就是顺应大势而为。
; C" p( e/ U: D. \+ _6 V4 O7 a2 ?! A. L% N
3 感时而论,博观约取 ' ~ T6 ]+ a/ s) P
" \ e0 j0 E% v6 b4 }- a
( K5 {( r/ Q; E3 V% ?善于引述前人较有哲理或较为权威、较为经典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感时而论、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是例文的亮点之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者首先引用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的王昌龄的《出塞》诗文,道出时间流转、世事变迁,与文题、文境暗合,甚是绝妙。例文中“时”与“天”合、“时”与“势”合两大部分,每一个部分的论述可谓是“坚持历史唯物史观,引文化之流,过千壑、润百川”。如“时”与“天”合这部分,作者多维度、多视角引用了《尚书·舜典》《吕氏春秋·审时》《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礼记·王制》《史记·货殖列传》等这些由时间沉淀而形成的经典论述,来阐释古人“顺天应时、观时顺变”的智慧。例文“时”与“机”合这部分,作者用“雪中送炭”和“秋扇见捐”分别道明“及时雨”与“过时黄花”,引用《论缘边守备事宜状》论述,来证明要顺时达变、与时偕行。如此丰富的佐证史料,既为文章注入了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更让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维。作者的学识、眼界、格局,着实让人心悦诚服、由衷敬佩。2 h. g4 h3 I& C* U5 z/ U: \
w# u3 n1 N# k& @ z4 共时而结,卒章显志
5 h3 j9 i7 L5 I* p4 N* n. T5 n$ ]9 P# l- ^* F v, H3 }
- f" M. B" `' |3 R2 h' z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除了有个好开头,有个好内容,还应该有个漂亮的结尾。作者在“时”与“天”合、与“机”合、与“势”合三大部分,追踪了“时”的词义变迁,梳理了“时”的“过往史”,即历时层面“时”的发展变化。但研究“时”的目的不是追求概念的确切含义,更不是规范甚至统一人们对“时”的认识和理解,而是揭示其隐藏在背后的文化和思想,即历时层面对共时层面的影响。作者深谙此理,故而最后强调指出“时”的静态、动态两种存在方式,卒章显志地阐明惜时、守时就要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等思想观点,特别是“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时间走得再远,初心从未改变”一句,精辟地阐述了作者的主张观点,极具启迪性。短篇小说大王契诃夫说:“作品结束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读者开始思索的时候。”结尾越有新意、深意,读者的思索才会越有份量。例文精彩的结尾,更好地唤起了读者,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思考新“时”代价值。 4 t! i2 o! J# N- K/ o
' s7 i' k2 E- E2 L- P
) N9 Z9 _9 A0 z- q, Q6 V
' J3 R# t/ L( {, w: V+ M
俗话说:“文为人志,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的一面镜子,它常常体现着作者的思想、品德、立场、见识、才学、爱好、感情、禀性和文化素养等等。一篇好的文章,是作者高度浓缩的智慧,品读之,如同与智者对话。例文给人以启发和教育,是因作者才学卓越、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使然。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笔者认为,文要显品,是学不来的。写好文章第一位的还是要加强德、识、才、学、情等多方面的修养和锻炼,积累丰富的知识与才能,如此方能入此佳境。以上评析,只是笔者的略陈微见,以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交流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J* M- y8 p* A6 l. Q) |- b1 P9 `/ q$ C3 U) P1 c- j
附例文(有删减):
% \& ^/ u/ A! R9 S& U) \乾坤万里眼 时序百年心 郝良华
- D0 y! f7 ^6 j. i3 d* b) ]+ E' O- b+ s. O1 Z# L9 h/ G. W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王昌龄的《出塞》,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而最精妙的,便是开头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用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互文见义”,用秦时、汉时设定时间跨度,勾勒出关山月,晕染出伤离别的苍凉感。眼前的明月,是曾照耀过秦汉的明月;眼前的边关,曾是秦汉战事一直未曾间歇的边关。开篇就有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和穿越时空的历史感。
4 P7 {4 m/ `( t8 O- |$ B8 I6 r, w& \! K
“时”是会意兼形声字,是“時”的简体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以及《说文解字》古文里的“时”字均写作“旹”,上部为止,表示行进,下部为日,表示太阳的运行。古人计算时间,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位置,或者它在地上投影变化的情况来确定。繁体的“時”字则出现较晚,睡虎地秦简里的“時”为小篆,止已变为寺,由“日”“土”“寸”组成。《说文解字》解释为“時,四时也,从日寺声”。段玉裁注:“(时)本春夏秋冬之称,引申之为凡岁月日刻之用”,把太阳的运行描述得更为细致:太阳的影子是一寸一寸从土地挪移过去的,测日记时。由此,“时”既表示每日的时间流光推移,也表示每年的四时轮转更替。
( Z/ y7 H. l' H* c, E" t
& c. ]7 ]9 `' Y“时”与“天”合,组成“天时”,顺天应时,观时顺变。《尚书·舜典》里有一句话,叫“食哉唯时”,意思是……历代统治者无不是把“敬授民时”作为施政的首务……这一特点,在中国古代农业中表现更为突出。《吕氏春秋·审时》提出“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的命题,并以当时主要粮食作物为例,详细说明了庄稼“得时”“先时”和“后时”的不同生产效果……西汉《汜胜之书》讲旱地耕作栽培原理以“趣(趋)时”为首。北魏《齐民要术》则拟定了各种作物播种的“上时”“中时”和“下时”,施肥要讲“时宜”,排灌也要讲究“时宜”……与此同时,儒家还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认识到动植物既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同时这些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讲究时节,遵循生物的生长规律,主张“取物顺时”。《礼记·王制》里就有这样的法令:“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 ……孔子十分热爱生命,对于谷物瓜果之类,坚持“不时不食”。孟子根据动植物依“时”发育成长的生态规律,主张循节气变化“不违农时”……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战国时期洛阳著名商人白圭,善于“乐时观变”。他认为,商家“知时”,就要根据气候周期的往复变迁、农事的丰歉,作出明晰的判断,及时调整经营手段和方法……: p# u0 z% ~9 B, o1 U
/ d! M9 x h; R" B& X5 |; D3 b* m
“时”与“机”合,组成“时机”,恰逢其时,与时偕行。中国古人不但观察天地万物运行之道,还关注人情事变的规律。事物的“变”是必然的、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铺陈展开和演变更替的。人的行为在不违背天时的大前提下,要取得最佳成效,就要善于把握时机、创造时机、捕捉时机。古人说“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说的都是行动要把握正确时机,行为要“合时宜”。很多事,只是因为没有在合适的时机去做,好事才变成了坏事,这便叫作“不合时宜”。“雪中送炭”,是因为添碳送暖在冰雪中正合时宜,恰逢其时;而“秋扇见捐”,也是因为扇子送凉在秋天不合时宜,才会被弃置一旁。究竟是及时雨,还是过时黄花,全在于对时机的把握。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叛乱不息、异族入侵、外患踵起。面对国家的危急局面和险恶形势,陆贽忧深虑远,在贞元九年上疏《论缘边守备事宜状》,全面阐述了对于边防守御的策略、设想“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成”……6 B7 ~" `6 i( R& W/ b; B, l9 F
& {! @. h0 U8 \& v
“时”与“势”合,组成“时势”,因时顺势、审时度势。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时”从来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刻度和参数,“时”往往与“势”紧密相连。“时”是不可逆转的,“变”是不肯停歇的,在时间的酝酿下,“势”则是顺时而生、不可阻挡,事物在因势、借势、趁势中发展和壮大。正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过程的大势、趋势。正如《易传》里讲:“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事物的静动行止只有适应了时势的变化发展,才能有光明的前景。《孟子·公孙丑上》开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同时,孟子还为公孙丑剖析了文王、殷纣之际的时势,认为即使如武王、周公那样的明君贤相,如果不研究、把握当时的形势,不能把握时势,也很难治理好国家,指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正如《鬼谷子》里讲:“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v" p$ |3 F1 e' H2 A' Y
* m- r/ u: K- v4 f
“时”既是一个静态名词,如过去的时间永远凝固在那一刻;“时”更是一个动态概念,它无穷无尽,永不停歇。人要跟随它的脚步,与时偕行、与时俱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专注当下,惜时、守时,创造和把握时机,谋势有为,把每一刹那变成永恒。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时间走得再远,初心从未改变。 % m1 p% L; N; v1 y! ^' G# P
例文来源:2024年05月13日《学习时报》)
. h; e$ x% r! k%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