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关于视察我市纺织业发展现状的报告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4-14 14: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关于视察我市纺织业发展现状的报告

为让委员们更好地知情出力,市政协副主席张来水、许清华带领市政协经济委部分成员,并邀请市经贸委、三明纺织行业协会负责人,到永安、尤溪和市区部分纺织企业,开展关于提升我市纺织产业发展水平的视察活动。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纺织产业的基本现状
纺织业是我市传统产业。2006年全市纺织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下同)企业144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实现产值6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实现利税2.98亿元,比上年增长89.3%。2006年我市纺织产业企业数、产值、利税分别占全省纺织产业的7.1%、4.6%和2.7%;企业数、产值、利税分别居全省九个设区市第4位、第4位和第5位。
全市现有纺纱规模60万锭,气流纺1万多头,织机7000多台。2006年纺纱1.25万吨,占全省12.6%;织布43069万米,占全省22.1%;印染布9264万米,占全省3.2%;服装3771万件,占全省3.7%;化学纤维3.3万吨,占全省3.1%,同时拥有6个省级名牌。有8个县(市、区)的纺织产业年产值超亿元,其中永安市和尤溪县超10亿元。
我市纺织产业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
1、行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纱、织布等较低竞争层次上,而利润空间大、附加值高的终端行业如新型功能性面料开发、服装加工业比重太小,产业集中度也不高。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队伍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和营销人才;企业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随大流的多。
3、受要素制约凸显。一是企业融资难。由于我市纺织企业大多属两头在外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量大,但银行支持不够。二是企业用工难。多数企业反映缺工在35%左右。三是原材料涨价,企业成本上升。
4、缺乏专业市场。长期以来,我市纺织业以半成品为主,专业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市场配置不充分,难以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价格形成机制。
5、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不够。由于对协会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再加上组织化程度不高、职能发挥不充分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为企业服务不到位。
二、进一步提升我市纺织产业发展水平的几点建议
通过视察,委员们认为要进一步提升我市纺织产业的发展水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创牌、强化特色、提升竞争力和产品的外向度为重点,坚持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运作,扩大增量,激活存量,整合资源,扶持壮大骨干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培育品牌,全面提升整体水平,实现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新跨越。
1、制定和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总体思路上,立足特色抓重点,扩大规模上档次,打造精品创名牌,力争用3至5年建成行业集中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纺织业生产基地。在产业布局上,以三明、永安、尤溪、沙县为重点发展区域,以三明、永安重点纺织企业为技术依托,引进先进设备和科学管理模式,建立集中的研发技术中心, 建设区域纺织专业区,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分工有序、竞争力强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上,积极拉长纺织产业链。加快原料、棉纱、针织布、坯布、印染、服装、机械等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大力开发和生产高端纺织产品,包括以新型环保纤维为主要原料的新产品和高档服装面料,扩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用纺织品比重。对化纤、纺织的上、下游产业进行战略性改造,尽快打破“有布不成衣”和“中档产品、一般价格”的局面,逐步实现产品结构的中高档化和高附加值性。
2、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纺织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合理利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和扶持纺织企业发展。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纺织服装新产品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使之成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孵化器和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基地。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为纺织服装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政府职能部门要努力做好企业用工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定向招工和技能培训工作;企业也要从增加工资、改善劳保、规范用工和使用先进设备,来缓解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
3、大力实施品牌强业战略。[HTF]制定品牌规划方案,鼓励企业争创有影响力的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力争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可以吸引消费者的产品。各重点发展区域要在培育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的龙头企业,提高自主品牌在产品中的比重。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争创自主品牌,支持企业成立纺织服装、服饰研发检测、检验中心,加强产品的全程质量管理,争创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实施名牌战略,大力鼓励和扶持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名牌产品,落实奖励政策。
4、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以产品、技术、人才、企业文化为重点,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产品竞争力。研发并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搞好品牌的公关策划、广告宣传和信息包装。二是技术竞争力。加强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的技术合作,保持对研究与开发适当比例的投入,持续进行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引导纺织龙头骨干企业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生产集散控制、资源计划、管理信息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形成产业后发优势。三是人才竞争力。加快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建立人才管理机制,增强综合竞争力,扭转我市纺织业人才流失严重的局面。四是文化竞争力。创新适合于自己的制度模式和有效的组织结构,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培育正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企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5、努力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对科技含量高、产品市场好、发展潜力大的纺织服装企业予以重点支持;组织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开展加强银企对接活动,密切企业与各金融部门的联系,拓展融资渠道,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和支持企业发展。鼓励纺织服装产业实行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资金困难。建立纺织服装产业资金协调例会制度,对重点纺织服装产业项目,各商业银行给予优先列入信贷计划。
6、推进产业清洁生产和节能增效。引导和规范企业加大废水、废气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促进热能和自然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同时按照“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原则,对相对集中的企业统一规划、集中治污,集中供热,强化安全,资源共享,促进生态环境与纺织产业的协调发展。对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和淘汰类纺织项目,严格控制禁止投资。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要强行限制和淘汰。对淘汰类纺织工艺设备,禁止转移,防止低水平产能的扩张。
7、加强纺织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纺织产业基础建设中的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在职能范围内积极开展工作,从行业发展导向、结构调整、人才建设、技术设备更新、产品研发、信息通道、规范经营秩序、行业统计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建议由市纺织行办牵头建立纺织服装服饰产业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对国际、国内纺织服装技术和市场的研究,服务全行业,实现信息等资源共享。

三明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2007年12月28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