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委厅领导和机关党委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予我这个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同事汇报自己的工作学习体会。
下面,我围绕“青春”“读书”和“人生”的主题,打算从五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惟自信者信人、惟成己者成人、惟惜时者功成、惟读书变化气质、惟境界成就人生。
读唐诗我们会发现,唐代对于一些宫闱秘事并不讳言。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李商隐的《马嵬》,都敢于直接地描绘唐玄宗杨贵妃之间的风流韵事。研究唐诗的刘永济先生说:“唐人每喜作诗讥讽明皇,可知唐代文网犹疏,若宋明之世,必致得祸矣。”实则文网的疏与密犹是表象。李唐乃一开放包容的社会,究其根本,在于国家的强大与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根本上讲,这是党和国家的自信。也是由于找到了这种自信,我们提出了“要容得下尖锐批评”的论断。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合肥)中指出,对一些意见和批评,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对的就要积极采纳。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除了“三个自信”,最根本的还有文化上的自信。“文化自信”是继“制度”“理论”和“道路”自信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四个自信”。《求是》刊文认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王岐山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文化自信”。2014年3月7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场合,总书记说,他很景仰龙场悟道的王阳明先生,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王岐山书记在2014年11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提出了“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总源头”的论断。并且提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
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大学考察时提到,“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自信心的有无,不仅对于政党、国家和社会整体至关重要,对于个人,也是须臾不可或缺。这种自信影响及于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对待社会、家庭、同事、朋友的态度,往往受制于自信心的有无。自信心较强的人,怀疑心就要少;对自己各方面没有信心的人,就多有疑虑。曾国藩在家书中说,男儿自立须有一股倔强之气,否则柔靡,终不能成就事业。这倔强绝不是不听人劝、固执己见,而是对人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对自己将要走的路以及立身处世的方式,有一定的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它的基础和前提便是自信。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何谓三十而立?成家立业已不能作为标准。“三十而立”,是要树立人生的自信。长远地看,这个阶段,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定型,道路决定命运,若能树立起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自信,便可以勉强说得上是“而立”了。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自信,才不会迷茫,才不会在各种意见、建议和干扰面前不知所措,甚至是走错道路。
儒家的核心理念是“仁”。“仁”字“从身从心”,是围绕自己展开的,即表示心中想着自己,思考着自己。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克己、修己、正己、成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己,成就自己。
克己。“克己复礼为仁”。成语“克己奉公”,意思就是要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一条的内容就是:“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修己。“修己以安人”。意思是修身做出表率,建立权威,使他人安于本分,各得其所。一定程度上,“修己”与“安人”是一种因果关系——修己是基础,安人是目标。正如《大学》所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太平。”
正己。“正人先正己”。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己正人,惟正己者方能正人。对于纪检监察人员来说,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就是要不断锤炼党性,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成己。“成己为人,成人达己”。“成己为人”:一方面,不断完善和壮大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壮大自己,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成人达己”:只有成就和帮助他人,才能发展和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美,通过成全别人,而成就自己“内圣外王”的君子人格。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关心的,是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对自我生命价值最深切的关注;“为人”关心的,是个体生命对社会的功用,包含着对功利的计较与思量。
“成己”即为仁,“成己”方可“成物”,以己及物,推己及人。总而言之,“正己”才能“正人”,“成己”才能“成人”,“自爱”方可“爱人”。
休息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恢复疲劳,放松神经,当重新投入工作与学习的时候,觉得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新人。如果现有的休息方式并不能带来这些,那么,无论这些活动的名字听起来有多轻松,它都是一种错觉。
最好的休息,是重燃生活的热情。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够幸福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恢复热情、调节情绪的方法。
合理利用好自己闲暇时间。有人说,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他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在这段时间,有的人频繁于觥筹交错、灯红酒绿,有的人热衷于读书学习、提升自己,有的人沉醉于兴趣爱好、自得其乐。如何充分利用好自己的闲暇时间,不同的选择必然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命运。长远地看,一个人的前程往往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
努力培养一种非职业的兴趣。一个人应当有他的职业,也该有非职业的兴趣。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多数人都感到忙和累,感觉总是被生活驱赶着走,对于名利和物欲的追逐,更加剧了社会浮躁心理。而与外在压力相比,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是深层次的、隐性的,一旦爆发,往往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对此,我们应当学会自我排解,而不是转移释放,因为转移释放的结果往往是将工作中遇到的不满情绪发泄给最亲近的人,更易引发各种矛盾。
自我排解则不然。一天的工作烦了、累了,不妨暂时换个活法,或读书作文,或画山水、写小说,或考据历史,或志愿社会事业。据说钱钟书先生留英期间,就把读侦探小说当作排解压力的好方法。让早已疲倦的大脑适时变换一下思维的路径,这实在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息方式。
培养兴趣的目的主要在于调整好心态。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能够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更能够使我们获得更高质量的休息,既可以缓解一天的疲惫,也可以为忙碌的明天补充积极的正能量。即便是工作比较累,也至少不会感觉烦闷,闲暇之余可以去做自己的业余爱好。生活就不枯寂,精神也就不会烦闷,心态调整好了,也就可以更有效地做好手中的工作和事业。
借用参禅的三重境界。佛家有一段禅语佳话,对我们看待许多事情都有鉴戒意义。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待工作是如此,看待人生、社会亦复如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相信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进而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是方向的迷失,是生活的错乱,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有的人却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尘世,也就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它是比聪明更加智慧的“难得糊涂”,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真诚,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莫测高深,是真正的舍弃成就了真正的获得。
本质上讲,这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暗合了辩证法的深刻规律。绚烂之后,一切归于平淡。彩虹过后,天空依然。
最后,借用三句话,与大家共勉。
一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要有这样的自信。
二是“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洪应明《菜根谭》),要有这样的阔达。
三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陈继儒《小窗幽记》),要有这样的澹泊。
谢谢大家,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文/子聿 来源:河南政商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