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更是促进我老秘网市转型跨越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市差距的关键所在。认真研究县域经济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是当前亟需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发展现状
(一)概况
大同市辖7县4区,总人口3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3.5万人;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540万亩。除城区、矿区外其余9个均为涉农县区。其中,阳高、天镇、浑源、灵丘、广灵5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资源优势与产业特点:南郊区、左云县、新荣区为重点产煤县区,煤炭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浑源县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世界石材极品黑色花岗岩、“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煤炭、花岗岩、旅游为三大支柱产业;灵丘县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40多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30多种,其中铜、银、锰、铁矿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作为支柱产业的冶金工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4%,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2%;阳高、天镇、广灵、大同县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城区、矿区地理位置特殊,商贸服务业相对发达,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
经济总量及收入状况:近年来,各县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项目支撑力度,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呈现出“总量增加,活力增强,结构改善,特色鲜明”的良好态势。11个县区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60.59亿元增加为2010年的380.95亿元,增长了137.2%;财政收入由27.03亿元增长到173.8亿元,增长了542.9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5.72亿元增加到18.99亿元,增长了231.99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64元增加到4063元,增长了65%。(见下表)
各 县 区 主 要 经 济 指 标
县 区
GDP(亿元) 财政总收入(亿元) 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005年 2010年 2005年 2010年 2005年 2010年 2005年 2010年
城 区
8 99.84
2.74
21.04 0.72
2.07
矿 区
5.14 13.04
1.38
14.28 0.28
0.99
南 郊
65.16 120.12
7.16
62.81 1.47
5.12
4060 6774
新 荣
11.29 15.92
3.05 52.4
0.44
1.74 2860
4675
阳 高
7.48 15.61
0.91
1.38 0.22
0.6
1981 3421
天 镇
5.57 11.83
0.35
0.84 0.13
0.37
1780 3059
大同县 9.45
14.90 2.3
2.82
0.34 1.13
2636 4361
浑 源
12.55 26
0.82
4.06 0.26
1.52
1986 3062
灵 丘
12.08 25.97
2.05
5.12 0.45
2.1
1995 3505
广 灵
6.35 11.89
0.58
1.05 0.15
0.39
1956 3299
左 云
17.52 25.83
5.69
8 1.26
2.96 3301
5425
合 计
160.59 380.95
27.03
173.8 5.72
18.99
2464 4063
(二)产业发展状况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9个涉农县区结合各自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气候特征和种养传统,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经济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299.3亿元,比2005年增加99.8亿元,增长50%;粮食产量稳定在7亿公斤左右,2010年达到8.35亿公斤;设施农业由1万亩增加到8万多亩,各类温棚达到6.65万栋,是2005年的5.32倍;建起以畜牧、蔬菜、杂粮、特色农业四大产业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7个,标准化养殖小区350个,其中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5个;农业龙头企业135户,比2005年增加55户。其中加工型龙头企业92户,列入我省农产品加工“513”工程的省级梯队4户,市级梯队15户,县级梯队37户。龙头企业投资规模25亿元,是2005年的4.32倍。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各县区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结合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特点,不断优化结构,延伸产业链,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2010年,11个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89家,占全市总数的88%;工业增加值实现161.78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75%。规划建设了7个重点工业园区,包括:南郊区塔山工业园区、阳高县龙泉化工园区、大同装备制造园区、医药园区、左云煤化工园区、浑源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灵丘县冶金工业园区。南郊区塔山工业园区是全省十大示范工业园区之一,现有9个重点工业项目入驻,总投资126亿元,初步形成了煤炭生产洗选加工及发运、煤电、新型材料、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镁合金加工铸造、煤化工六大产业体系。2010年底,实现产值87亿元,上缴税收24.5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39%,成为支撑南郊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基地。
——第三产业呈上升态势。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服务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快速推进。南郊、城区、矿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占GDP比重分别为49%、75%和87%;阳高、天镇、广灵、大同县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了一产、二产。
(三)民营经济发展状况
各县区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从资金、政策、环境多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使民营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县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新的税收增长点。灵丘、浑源、天镇、矿区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都达到70%以上。2010年,灵丘县有规模以上民营冶金企业22家,其中总资产亿元以上的9家,上缴税费亿元以上的2家、千万元以上的10家,民营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91%。南郊区培育出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30多家,形成了一大批税收超500万元的民营企业群体。截至2010年底,全区民营企业发展到846户,民营经济实现税收历史性突破了10亿元大关,达到14.8亿元,占到区本级财政总收入的45%,成为全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四)城镇建设情况
我老秘网市有33个建制镇,66个乡级镇。各县区结合区域特点、产业布局、资源优势、文化遗存等实际,以县城为核心、重点乡镇为中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发展,辐射周边,形成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重点镇 3个:南郊区古店镇、灵丘县武灵镇、浑源县永安镇;省级重点镇
5个:南郊区云冈镇、大同县西坪镇、左云县云兴镇、广灵县壶泉镇、阳高县龙泉镇;市级重点镇9个:天镇县卅里铺乡、新荣区上深涧乡、大同县杜庄乡、左云县小京庄乡、广灵县作疃乡、阳高县王官屯镇、灵丘县
落水河乡、浑源县 沙圪坨镇、浑源县西坊城乡。2011年,有11个小城镇被列入省级百镇建设工程。
二、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纵观全市11个县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十一五”时期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与转型发展,再造一个新大同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各县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整体实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