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274 src="net0811/081106a.jpg" width=363 align=right border=0>改革开放的30年是新余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铸造辉煌的30年。30年来,新余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事业繁荣昌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经济总量明显扩大,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30年来,新余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置逐步前移,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跃居全省前列。全市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41亿元扩大到2007年的280.77亿元,增长了81.3倍,比全省平均水平多增19倍,年平均增长11.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长24.7倍,年平均增长6.1%;二产增长84.7倍,年平均增长13.8%;三产增长204.1倍,年平均增长14.2%。人均生产总值从431元增加到25003元,增长了57.0倍,比全省平均水平多增12倍。人均生产总值2003年首次超过1000美元,实现时间比全省水平提前了两年,2007年又突破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3000美元大关,达到3200美元,跨入了世界银行公布的中等收入水平的门槛。全市财政总收入从0.42亿元扩大到41.56亿元,增长了98.5倍,比全省平均水平多增46倍,年平均增长17.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从53元增加到3703元,增长了69.7倍,比全省平均水平多增31倍。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稳再攀升、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回落的演变过程。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年的27.9:60.8:11.3调整为8.8:63.8:27.4。新余坚持以城市化为主线,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11.3%提高到2007年的27.4%,共提高了16.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转变。截止2007底,八成以上的国有市属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超过九成,非公经济创造的GDP所占比重达到5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达到95.8%。全市上市公司2家,总市值相当于当年GDP的2倍。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4.1万人、18.6万人。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的主导地位凸显。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74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155.48亿元,增长了88.2倍,年平均增长16.5%。工业总产值由4.69亿元发展到512.09亿元,增长了108.3倍。园区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2007年,109户入园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4.3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8.7%,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9%。2000年以前,钢铁工业一直是新余工业经济的唯一支柱,所占比重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相当一段时间保持在九成以上,近几年来,由于光伏、新材料、电力等产业的迅速崛起,园区工业的高速发展,比重快速降低,2006年首次低于50%,2007年降到42.9%,工业经济实现了由单一支柱向多元支柱转变,已基本形成钢铁、光伏、新材料和电力四大支柱产业,2007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达到86.77亿元,占规模工业的61.2%,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8%。工业的主导地位显著增强,工业化率达到55.9%,分别比1978年、最低年份1997年提高4.7个和21.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3%,新型工业主导型城市已见雏形。
农村改革成效显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30年来,新余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绩。200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格)达到41.91亿元,是1978年的32.3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5.8%。粮食总产量达到54.05万吨,比1978年增长79.7%;油料产量1.19万吨,增长2.2倍;水果产量2.75万吨;增长75倍。生猪出栏65.01万头,增长2.3倍;水产品产量3.72万吨,增长52.5倍。造林面积10.70万亩,增长104.6%;蔬菜播面14.21万亩,增长6倍。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6.15万千瓦,是1978年的10.6。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2007年,全市11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29.50亿元,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9家。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10元,比1984年的303元增长15.5倍,年均增长13.0%。农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3683元,比1984年的237元增长14.5倍。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全市已村村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自来水受益村覆盖率达到100%。
投资、消费快速增长,外向型经济加速扩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0.75亿元扩大到2007年的157.0亿元,增长了208.3倍,年平均增长19.5%,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跨入新世纪以来,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长36.4%;2007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53.2%。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25平方公里扩展到2007年的52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1.85%,比2000年提高了9.23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方兴未艾,2003年—2007年,商品房累计竣工面积达到374.73万平方米。随着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商品流通规模迅速扩大,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等新型零售业发展迅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0.91亿元扩大到2007年的63.73亿元,增长了69.2倍,比全省平均水平多增21倍。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从无到有,进出口总额1983年仅534万元,到2007年达到13.1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36.4%;实际利用外资年平均增长23.0%。近两年来,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保持成倍增长的态势,增长速度遥居全省第一。目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省第一。
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702元增加到2007年的11776元,增长了15.8倍,年平均增长13.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4年的303元增加到5010元,增长了15.5倍,年平均增长13.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29元增加到22756元,增长了35.2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14.87元增加到12047元,增长了809倍。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带来的是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7786元,是1985年的12倍,恩格尔系数为38.9%,比1985年下降了1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84年的237元增加到2007年的3683元,年平均增长12.7%,恩格尔系数为51.7%,比1984年下降16个百分点。人们不再为吃饱而活着,而是注重吃好、保健,注意食品营养结构。同时,娱乐、教育,交通通讯等生活质量方面的消费支出成为居民的消费喜好。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1028元,是2005年的14倍;人均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789元,是1993年的34.5倍。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种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人口自然增长保持在低位运行,年未总人口由1978年的79.79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12.58万人,年平均增长11.9%。科技活动取得成效,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加速增长之势,分别达到3.8%和9.23%。综合科技进步上升到全省第四。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普通中学53所,小学186所,幼儿园107所。民办教育被称为“新余现象”,年末各类民办学校181所,在校学生达7.5万人。文、卫、体全面发展,2007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6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14%。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07年末,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71个。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应运而生,相继举办了省运会等大型体育活动。实现了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四个“全覆盖”。
(作者单位:市统计局,刘日东系市统计局局长)
责任编辑:沈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