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让阳光普惠人类

  [复制链接]
心包太虚 发表于 2009-3-15 22: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419 src="net0810/081003a.jpg" width=336 align=left border=0>

 

单巍全,男,19636月出生,江西高安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839月参加工作,曾分别在市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新余日报任职,现任中共新余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第六届市委委员。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的加剧,改变现有的以石化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建立充足、清洁、经济、安全的可持续能源结构已势在必行。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己经成为逐步替代常规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在大量开发利用。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能源消费大国,加快光伏产业的发展,抢占未来能源供应的制高点,更具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国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做法

在石化能源日益稀缺和环境保护日趋紧迫的背景下,研究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光伏产业已成为世界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在最近十年,国际光伏产业以年均41.3%的速度高速发展,最近5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9.5%2007年为56.2%,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了17倍。截止到2007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910万千瓦,2007年当年新增装机容量220万千瓦。据欧洲委员会JRC机构预测,2030年光伏发电将占在世界发电总量10%以上,2040年占20%以上,21世纪末占60%以上,成为第一大能源。各国均在大力研究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其中日本、欧洲国家(主要是德国)、美国等经济发达、能源消耗大的国家起步较早,在技术和应用上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世界光伏产业的应用市场呈现出如下突出特点:光伏发电在能源构成中的替代功能大为增强,并网光伏发电的应用比例快速增长,已成为光伏技术的主流应用、光伏发电的主导市场。同时,受益于规模经济、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有望下降,行业利润率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太阳能发电作为一种高成本、高投入的产业,近些年来在其技术商业化的初级阶段还能有如此大的发展,业界普遍认为这主要是受惠于各主要国家的政策性支持。一是目标指引。美国、日本和欧洲都制定了各自的光伏发展路线和发展目标。如美国能源部提出,到202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占美国发电装机增量的15%左右,保持在光伏发电技术开发、制造水平等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提出,到2020年,光伏年安装量5700 MW,累计安装量28700 MW,到2030年,光伏年安装量10000 MW,累计安装量82800 MW。二是高价强制购电。在运营环节采取强制光伏电力入网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如德国高价强制收购光伏发电法案,①电网公司全额收购光伏发电上网电量; 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享受固定的上网电价 (20);③新建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每年递减(PV:5%/a);④成本均摊:高于常规电价的部分由全部消费者均摊。三是成本补贴。在购买环节按照购买价格或功率补贴成本,提供低利息或低首付贷款等。如日本给予光伏发电系统安装成本50%的补贴,分10年递减到零;美国采用"购买降价"办法,对光伏发电系统按每瓦补贴一定成本(约70%),补贴金额逐年下降。四是税收优惠。如美国政府对光伏发电系统给予税收抵扣补贴措施,对商用光伏系统,30%税收抵扣2 年,之后为10%,而对居民用光伏系统,30%税收抵扣2年,但2000美元封顶。四是建立专项投资资金。如德国的政策性银行德国复兴开发银行(KfW)设立了可再生能源投资专项或额度,为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提供方便;美国对高风险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按创新技术项目对待;日本的电力公司2000年成立了"绿色电力基金",每月从终端用户收取500日元附加费用,用于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的补贴。五是科研促进。如在2006年日本出台的五年投资科技1800亿美元的政策中,发展高效低成本光伏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差距

我国于1958年开始研究光伏电池,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光伏工业尚处于雏形,主要是科学研究实验,作为卫星电源及航标灯铁路信号系统、高山气象站的仪器用电等小功率电源系统应用;80年代开始利用半导体工业废次单晶硅和半导体器件工艺来生产单晶硅太阳电池。"六五""七五"期间,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对光伏工业和光伏市场的发展给以扶持,我国光伏工业才得以巩固并在许多领域应用,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光伏产业初步形成,应用领域开始向工业领域和农村电气化应用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近几年来,受益于太阳能产业的长期利好,欧洲光伏市场主要是德国市场的拉动,以及"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计划""西藏阳光计划""西藏阿里光伏工程"等国家和地方政府计划的实施,我国整个光伏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已初步建立起从原材料生产到光伏系统建设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多晶硅材料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突破了年产千吨大关,冲破了太阳能电池原材料生产的瓶颈制约,为我国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国有34个省市在进行多晶硅及光伏产业生产,光伏企业猛增到400家左右,涉足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上市公司也达到12家之多,太阳能电池产量已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二。当前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主要有江苏无锡、江西新余、河北保定等,其中江西新余已经成为了我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的一面新旗帜,它拥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光伏企业和世界上产能、产量最大的太阳能硅片制造商--江西赛维LDK公司,是国内首个拥有较完整光伏产业链的地区,预计2012年新余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可达到6000亿元,实现税金420亿元。

虽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和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但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在应用市场方面,95%以上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盟各国,国际依赖性强,国内市场发展缓慢,长久以往潜在的危险不可低估;二是标准、规范、产品检测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力度薄弱,落后于国际光伏产业不断强化、提升、完备的新要求、高要求;三是光伏科研基础薄弱,科技人才紧缺,与产业发展不适应;四是国产化程度低,成本高昂,专用原材料品种不全;同时,还存在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链上游小、下游大,质量意识薄弱,竞争无序等问题。尤其是占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60%以上的关键材料--高纯度多晶硅和硅片,95%左右依赖进口,这是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瓶颈。解决光伏产业各环节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仅靠商业化和民间资本、技术力量难以胜任。

三、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还处在民间推动政府、自发发展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政策扶持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政策导向将决定光伏产业的发展水准和市场需求。因此,我国应牢牢抓住当前光伏产业的黄金发展期,长远规划,统筹推进,力推光伏产业加快发展。

1、从战略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发展。我国是一个石化能源贫瘠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按目前探明储量和开采能力测算,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目前中国能源年消耗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要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必须实施能源替代战略,尽快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从资源的潜力和长远前景来看,太阳能光伏发电较之风力发电、生物能发电等许多可再生能源更具比较优势和重要地位。我国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自然条件,总面积的2/3属于接受太阳总辐射量较佳的一、二、三类地区;具有良好的光伏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太阳能电池生产,已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具有广阔的光伏发电市场潜力,无论是中国的荒漠面积还是城乡屋顶面积,都足以支持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并带来巨大的产业前景,一旦条件具备,我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发电市场。综合资源、技术、经济、环保等因素,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应成为解决我国能源短缺和环保压力最现实的战略选择。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把光伏作为能源战略的首选发展项目,我国也应予以高度重视。建议尽快制定全国光伏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设定合适的发展目标,对光伏产业实施全国性统筹,促进全国光伏技术、产业和市场的整体发展。

2、从长远角度加强我国光伏技术研发能力。技术进步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技术封锁,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降低光伏应用成本,都有赖于科技创新的突破。因此,要重点扶持若干个研究开发、人才培训和检测基地,着力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建议由政府牵头,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如在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光伏产业基地建立国家级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攻克一批对光伏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江西、江苏等光伏产业发达地区的相关院校设立光伏专业,适当增加光伏专业博士生、硕士生的培养数量,同时鼓励大型光伏企业加强职业培训和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吸收。

3、立足行业整体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只有树立品牌发展战略,才能有效避免重复和盲目建设,提升我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硅原材料、硅锭和硅片、太阳能电池、专用材料、组件封装、生产设备的制造等产业链条上各环节当中,都能产生龙头企业,但相对于整个产业来说,像提供硅料、硅片等上游产品的生产企业才是真正的龙头企业。我们建议中央把江西新余、江苏无锡等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生产基地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这些光伏产业上游的龙头企业给予更大的价格激励、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扶持、出口鼓励、用地指标、科研和产业化促进等方面政策倾斜力度。

4、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支持光伏发电推广应用。⑴政府率先使用光伏产品,发挥示范效应。在财政预算投资的项目,在经济较发达、城市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在公益性建筑物和其他建筑物以及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照明中强制推广使用光伏电源。⑵实施强制配额或交易制度。要求能源企业在生产或销售常规电力的同时,必须生产或销售规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政府对企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核发绿色交易证书,绿色交易证书可以市场价在能源企业间买卖。⑶实行用户补贴政策。对消费者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时按设备及其他费用的1/21/3为补贴标准,根据市场发展和技术进步变化情况,采用逐年递减的方式进行工程补贴。⑷实施强制收购结合固定电价制度。要求电网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或价格计算规则收购可再生能源产品;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享受固定的上网电价,新建电站的上网电价每年递减;高于常规电价的那部分成本在全国范围均摊。⑸启动和实施"光伏屋顶计划"。确立光伏发电在全国电力能源结构中的地位,特别是在公共设施领域采用刚性政策,强制推广使用光伏电源。明确对光伏独立系统和光伏并网系统给予立项、贷款、税收及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支持。⑹推广边远地区光伏补贴政策。过去10多年,我国采用项目补贴、用户补贴和工程补助等办法,利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国际援助等资金对利用光伏发电解决边远地区居民的用电问题给予补贴。为有效启动国内市场,建议进一步完善该政策,进而在全国予以推广。

5、立足现状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等有关能源法的基础上,制定《光伏产业促进法》,以政策来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加快光伏发电的规模应用,快速降低其成本,使其成长为一种有市场竞争力的替代能源。

责任编辑:邓舫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2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