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依法治市,坚持从严治党,组织实施好“1746”工作计划,着力推进开放、富裕、和谐、美丽中卫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7.7%,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一、突出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先行先试、探索创新,以激发潜力和增强活力为目标,把改革创新作为中卫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着力突破观念束缚和利益藩篱,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新常态下开启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1.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再认识和把握,按照自治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中卫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深入研究旅游业、信息产业、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及现代物流业、现代农业、中卫空间发展战略及新型城镇化、扶贫攻坚、依法治市等重大课题,科学编制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高质量完成16项专项规划的编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优化空间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协调发展。 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改革创新行动计划,重点抓好民营经济创新,打造中宁民营经济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改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探索推行庄园经济新模式,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扩大适度规模经营;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创新投融资体制,引导建立产业基金,支持建立民间资本交易中心,组建政府、法人、自然人等多元化投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创新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和鼓励发展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生态、教育等公共领域建设;鼓励企业更多参与债券市场、通过新三板股权交易平台直接融资;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探索校企人才互兼互聘机制;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公立医院和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廉租住房与公租住房并轨管理;深化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改革,依法做好诉访分离与终结工作;建立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3.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抢抓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机遇,充分利用中阿博览会平台,促进与中东、中亚和其他国家在商贸、教育、旅游、防沙治沙等领域开放合作,努力在合作办学、大数据应用、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大与北京、江苏、重庆、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战略合作,促进信息畅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巩固“6312”招商引资行动成果,紧盯国际知名企业、国内500强企业,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突出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产业链招商、节会招商和优良环境招商,年内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亿元。 4.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沙坡头区、海兴开发区、沙坡头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和各工业园区服务职能,不断完善各经济功能区基础设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严格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进一步释放市场内生动力。大力推行网上审批、“一门受理、内部流转、多证联办”等审批服务模式,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建立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中心,积极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着力打造“两优”发展环境。 二、突出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方案》,大力实施“四主一化”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突出开放性、注重聚集性、追求引领性、强化规模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5.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编制、储备、申报、争取,力争年内争取的项目资金较上年有较大突破。加快实施旅游新镇、紫光公司10万吨蛋氨酸二期、兴尔泰公司120万吨硝基复合肥等40个重点开工项目,争取开工率达95%,完成投资300亿元;加快推进天士力集团枸杞种植、协鑫集团N型单晶和重庆长寿化工与德国朗盛合作生产氯丁橡胶等16个预开工项目,力争开工率达到30%以上;积极抓好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苏化集团张家港基地搬迁等1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市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制度,力促预备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促进度,在建项目抓投产,着力夯实发展后劲。 6.优先发展旅游业。高起点编制完善旅游产业规划,切实抓好重点景区、重点旅游项目和综合配套服务体系的规划、策划和建设。加快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建设,力争9月底前完成旅游新镇核心区建设并投入使用。不断完善吸引物系统、交通组织系统和综合配套服务系统,加快沙坡头水镇、腾格里沙漠湿地旅游度假区提质扩容、高庙周边环境治理、南北长滩水上通道、寺口子综合改造、光伏沙漠明珠、黄河民俗文化村等项目建设步伐。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实施长城边关景区大漠兵营、高墩湖养老养生产业园、中宁中国枸杞文化产业园、天湖生态旅游和海原天都山等开发项目,打造枸杞生态养生、黄河漂流、沙漠探险、湿地休闲、回乡风情、登山攀岩等差异化旅游产品,开通“沙坡头号”豪华旅游专列,建设智慧旅游数据平台,不断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力争全年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5%以上。 7.积极发展信息产业。抓好宁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及云计算产业园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功能布局。全力推进亚马逊AWS、云创公司2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开工建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航信3个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争取微软、光环新网等数据中心项目签约落地,力争达到20万台服务器规模。抓好中卫———太原———北京、中卫———西安———北京两个长途网络通道建设和两个110KV变电站等数据中心配套项目建设。启动“智慧产业城”项目,推进与美国ZT、浪潮、华为、奇虎360、阿里巴巴等IT龙头企业的务实合作,着力构建云设施、云应用、云服务全产业链,打造国家战略数据安全储备基地。启动“中阿网上丝绸之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将中卫云基地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型国际数据中心规划。 8.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实施铁路“3213”规划,加快干武铁路增建二线建设,推进包兰铁路扩能改造及中卫火车站迁建、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项目。加大物流园区建设力度,争取中国物流集团中卫物流园完成一期建设,开工二期,推动甘塘煤炭物流园和宁夏星火国际物流园开工建设。积极引进中交兴路公司建设智能交通、信息化平台项目,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发展快递业、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金融物流,不断提高中卫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加强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乌玛高速中卫段、海原至黑城快速通道、迎闫公路和广申大道跨铁立交桥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支线航空,不断拓展新航线。继续推进中宁陆路口岸与天津港、银川综合保税区跨区域合作,着力打造区域现代物流中心。 9.巩固提升现代农业。坚持走“一特三高”发展路子,做优做强枸杞、硒砂瓜、蔬果、马铃薯和草畜等特色产业,建设国家级绿色出口枸杞基地2万亩,新增标准化枸杞种植面积5万亩,建成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区40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园8个,打造沙坡头区北山和香山北麓两个养殖产业带,新增奶牛2万头。加强与天士力、绿洲源等企业合作,不断提升宁夏红、天宁、万齐、夏华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壮大四季鲜、中宁枸杞交易城等大型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信息平台、冷链系统、质量追溯和加工配送等配套设施,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流通。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涉农网商、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市级示范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5家;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新建高效节水农业5万亩,努力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力争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10.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甘塘新能源产业示范区规划建设,不断扩大中电投、协鑫、银阳、隆基硅等重点企业规模,加快推进N型单晶、电池组件、风机组装制造等产业链项目,力促新能源产业扩能提质。按照“坚守红线、鼓励高端、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审慎适度”的原则,积极发展以蛋氨酸、生物酶为主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适度发展以聚氨酯类、高分子材料等为主的高端化工产业,审慎发展燃料中间体、萘酚系列等精细化工产业;推进中宁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开工建设园区自备电厂,实施冶金园区循环化改造。支持和引导电石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积极支持钢铁、焦化、铁合金企业战略重组,鼓励企业建立创新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加强技术研发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三、突出民生改善,进一步增进广大人民福祉 始终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优先保障民生投入,优先安排民生项目,优先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切实提高广大群众民生水平和幸福指数。 11.加快扶贫攻坚步伐。深入实施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突出抓好生态移民安置、主导产业培育、创业就业培训、劳动密集型企业引进等工作,真正做到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扎实推进“四到”扶贫工程,坚持精准扶贫、滴管式扶贫,加快实施26个乡(镇)、85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组织实施全市193个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拓宽社会帮扶渠道,加强闽宁协作、华润集团定点帮扶,以示范村、示范户、专业合作社带动扶贫产业发展,引导帮助贫困地区走“造血式”发展的路子。全年完成30个重点贫困村脱贫销号任务,减少贫困人口2.3万人。 12.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民生改善行动计划,全力办好12件民生实事。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和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确保沙坡头区和中宁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办好宁夏大学中卫校区,启动中阿科技大学筹建工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大全社会R&D经费投入力度,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00项以上,授权量达到60项以上,深入开展“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立健全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快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宁分院等项目建设。实施“健康中卫”行动,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大力推进“少生快富”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8%。以内。 13.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农村(社区)书屋、农村广播“村村响”等文化惠民工程,新建乡镇文化中心6个,村级健身广场14个,扩大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面。发挥文化社团作用,实施文化“六进”“悦读中卫”等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行文化场馆(设施)和文化企业“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运营机制,鼓励扶持骨干文化企业、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和业余团队发展壮大。积极培育演艺会展、创意设计和广告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1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规范社会救助,促进城乡低保与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有效衔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落实鼓励创业和自谋职业优惠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万人。全市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平方米,完成老建筑供热计量及外墙保温改造120万平方米,改造市区老旧小区46个。切实加强价格监控,稳定物价水平。抓好养老服务“四化一探索”五项任务,加快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养老产业,建成中宁老年人养护中心、海原县第三中心敬老院,建设农村老年幸福院56个。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四、突出依法治市,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巩固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15.深入推进依法治市。认真落实市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制订实施依法治市年度行动计划。建立立法体制机制,有序启动重点领域立法工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保证公正司法,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强化法治队伍建设,推进综合执法,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服务水平。树立全民法治信仰,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实行国家机关“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强化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16.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切实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人大工作机制,支持和确保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充分有效行使职权。支持政协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完善协商成果转化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市委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系沟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职能作用,凝聚发展合力。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全面深化“五步工作法”“民主议政日”“四议两公开”等做法,着力提升基层民主自治水平。支持和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 17.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大力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各类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乡村人民调解网络,在中宁、海原两县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及时回应和处理群众利益诉求。完善“1+X”信访工作制度体系,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约访和带案下访活动,推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健全司法救助体系,统筹解决弱势群体的司法诉求和实际困难。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有效坚持向重点宗教场所委派管理监督员制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努力促进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集中开展打击邪教、非法传销等各项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推行安全生产第三方监管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整合市场监管机构,落实监管责任,规范市场秩序,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完善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努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五、突出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快美丽中卫建设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实施美丽中卫建设行动计划,着力打造生态美、城乡美、人文美,建设生态文明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