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县委组织部的邀请,让我来与部机关干部交流一下信息工作,其实大家比我在行,我从事信息工作的时间不长,也不专业,只能把平时的工作体会与大家交流,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今天,我讲四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组工信息。 我们常讲,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把我们连成了一个“地球村”,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了。那什么是信息呢? 1、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概念非常广。广义上讲,既包括看电视、接电话这一类以电波为载体的信息传播,也包括看报纸、杂志这一类以字面为载体的信息传播。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用文字表述的信息,对上报告情况,对下指导工作,平行交流经验,给各级领导机关提供决策参考的简明文字材料等等。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组工信息,主要是指反映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动态,包括重要事件和非正常情况的报告等。 2、组工信息的内容。 由于组织工作涉及的范围和领域较广,组工信息也就必然包含了极其广泛的内容。概括起来说,我们大致上可以把组工信息的内容界定为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工作各方面的情况。这是组工信息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是组工信息反映的主体。根据党的组织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这部分的信息内容,主要有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教育培训、人才工作、企业家队伍建设、老干部工作、干部审查与监督工作、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以及组织部门信息、信访、督察工作的情况等。 二是党的建设与组织工作有关的情况。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与党的组织建设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党的组织工作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组织建设的业务活动,而是在进行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包含和渗透着大量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内容,比如党风廉政建设、党员教育、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等。因此,这些方面的重要情况,也是组工信息应有的内容。 三是与党的建设、组织工作有关的重要社情民意和突发性事件等。比如,经济体制的改革、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企业改制、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宗教势力的发展、社会劳动力的发展等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给党的建设、组织工作带来新情况、新问题。这些虽然不是组织工作直接内容,但了解这些情况及其对党的建设组织工作带来的影响,对于领导同志把握全局,分析和认清党的建设、组织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系统性、全局性和工作知道的针对性、预见性,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所以,这些与组织工作有着直接关系间接关系的情况,也应该成为组工信息反映的内容。 在把握组工信息内容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和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信息反映的内容过于“狭窄”。表现为局限于在党委组织部系统甚至是组织部门具体业务范围内来收集和反映信息。致使一些与党的建设、组织工作有关的重要情况得不到及时反映。另一种是信息反映的内容过于“宽泛”。表现为把握不准组工信息内容的范围,把一些与党的建设、组织工作没有多大关系的情况都作为组工信息的内容加以收集、反映、有的甚至搜缺猎奇,把一些与组织工作毫无关系的新闻、奇闻怪事也当作组工信息。 3、组工信息的类型及功能。 组工信息从内容上分,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动态类,反映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和工作进展情况的信息,主要是写正在做的工作,做得怎样,呈现出什么状况。二是经验类,反映经验做法的信息,主要是如何做,取得什么成绩。三是问题类,主要反映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突发的非正常情况等内容的信息。四是建议类,反映工作思路或建议的信息等等。一般来说,党的建设或组织工作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经验、最新做法、突出问题或重要建议与打算等都可作为信息写作的内容。 组工信息的功能有三方面:一是情报功能(供决策使用的情报):既然是情报,就必须新颖而又有参考价值,应该正、反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有。中组部和省、市委组织部都规定,漏报问题类信息要追究责任或批评。二是传递情况功能:对上传递各地的工作情况、工作状态和客观事实,对下传递上级有关精神和外地工作做法等。三是准文件功能:指的是刊登出的信息,相对具有文件的作用,各级可参照执行。因此,要求报送的信息必须严谨科学、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是花边新闻,也不能马马虎虎。 第二,怎么撰写组工信息。 组工信息与通讯文稿、新闻作品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比之下,组工信息比新闻中的消息通讯更加相似,但前者在选材上要求更严肃、更典型、更重要;主题上更鲜明、更有指导性;表述上更准确、更细致。例如,人咬狗是新闻,但不是信息。信息与领导讲话和典型经验材料相比,区别要大一些,前者主题更集中,侧重在一个方面,不是大而全的面面俱到;使用叙述性文字表达,一般不用夸张式的描写和形容。 下面,我谈一下信息的一般写法。 一是制作标题。标题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这里不再强调。那么,怎样拟写信息的标题?我的体会是:(1)高度概括主题。也就是说,信息的标题必须反映信息的内容,看了标题就知道信息要表述的内容。如省组《组工信息》刊发XX县报送的信息《树立荣辱观建设新农村 XX县组织党员为备春耕生产服务》,这一标题不仅高度概括了XX县在春耕生产期间为农民、为基层服务的内容,更体现了正在开展的党员干部荣辱观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背景等主题。如果标题用“树立荣辱观,建设新农村”的话,其反映的内容就不全面了,也不太合适。(2)体现“精华”、“亮点”。如《组工信息》刊发的信息《整合资源互助共建 XX街道成立“大党工委”》,如果标题为XX街道成立大党工委,而没有前面两句,就无法体现整合各类资源、党政互助共建的精华和亮点。(3)表达主要事实或目的意义。如去年中组部信息中有条信息标题为“XX市‘双联系制度’架起关爱老干部、老党员的‘连心桥’”,其中“双联系制度”是开展活动的主要事实,“架起关爱老干部、老党员的‘连心桥’”就是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的写法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大家在写作中注重提炼总结。 二是撰写导语。导语是信息的窗口,信息的精化部分。我们可以把开头部分简单理解为整篇信息的缩写,一定要多下功夫写好。写导语总体要求是开门见山,一语中的。可以写信息内容的源由,也可以是取得成效和作用。如XX县报送的信息,导语是这样:为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XX县近日在全县深入开展了“四民”活动。一句话总体概括了县委开展活动的主要内容,并把活动开展的特色亮出来,即“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是目的,是信息之源由。“开展四民活动”是内容。词句简洁、准确、开门见山,同时引导读者看下去,什么“四民”活动。 三是列小标题。小标题的作用,一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便于读者阅读;二是提炼各小段文字内容和精华,便于理解和掌握。小标题通常运用排比、对仗的写作技巧。对于文字较长的综合性的信息,一般都要使用小标题。比如,省组采用当阳市的一篇信息,标题《当阳市多措并举招才引智,为“优先发展工业”提供人才支撑》,内容为三个小标题,即“依托项目‘带’人才”;“攀亲联姻‘借’人才”;“优化环境‘聚’人才”。这里的“带、借、聚”都是小标题的关键词,起到了很好引导作用。但标题的表述一定要注意逻辑的一致性,不能有不谐音,但也不能生硬对比和字数一致,比如:我们开展“讲党性”主题活动,以“组工干部要树立四种形象”为题列写下面几个小观点:一是自我加压,树立不断进取的形象;二是与时俱进,树立开拓创新的形象;三是求真务实,树立转变作风的形象;四是淡泊名利,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初看四个观点字数一样,形式一致。细看就发现第四个观点有问题。树形象就是要体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新形象。淡泊名利与树好形象存在的因果关系不强烈。再则淡泊名利虽与廉洁有关连,但不是很直接。所以,第四个观点不恰当。不如换成“克己奉公,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因此,列写小标题不能马虎草率,要认真推敲琢磨。 四是阐述内容。这是信息的关键部位,核心部分。在阐述内容时,一定要紧扣中心,突出重点,语言表达要准确,逻辑要清楚。比如,还是上面那篇关于“四民”活动的信息,主体内容直接写:“四民”活动指的是 “知民情、面对面”活动、“解民忧、心连心”活动、“顺民意、承践诺”活动、“得民心、群众评”活动。在每个小标题下,又进行了详细阐述。“县委领导定期现场办公”,“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群众疾苦”,“在全镇408名党员中筛选出168名有致富、带富能力的党员,每人确定一个帮扶对象,帮助学习,帮助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帮助脱贫致富。”主体内容运用事实说话,怎么做的就怎么说,使人看后心服口服。 五是简写结尾。结尾主要是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总体概括,或者是活动取得的成效、作用等总结性的内容。对信息来说,这部分可写可不写。信息一般不强调评论和总结,如需要写就要注意不要过分拔高,或张冠李戴,偏题跑调;更不要罗列过多,画蛇添足,喧宾夺主。比如,省委组织部采用信息《汉川市电教专家下乡抓辅导,党员群众上课增收入》,结尾:5年来,市直专家辅导团成员开展巡回辅导活动30余场次,乡镇专家团成员进行义务辅导和小型讲座70余场次,推广了网箱养鳝、稻田养虾、莲藕高产防病栽培等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20多个,解决了黄鳝烂尾病防治、腊八豆低温发酵技术等生产环节中的7个技术难题。据不完全统计,仅专家对口帮扶的党员群众,户均增收达2000元以上。这个结尾我个人认为不太好,过长、过细,完全可以简化,紧扣专家下乡辅导,群众如何增收来写,也可以把这种结果放在开头导语中写。 第三,怎样抓好信息工作。 刚才,我介绍了信息的一般写法和基本模式,要真正写好信息,除了掌握其基本写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会抓信息。所谓抓信息就是选题目、定主题。一篇信息能不能被采用,关键是靠抓信息,难也就难在抓信息。这是真功夫,非常重要。我把抓信息的体会概括为五个盯住:一是盯住上面;二是盯住中心;三是盯住冷门;四是盯住刊物;五是盯住特性。 一是盯住上面。只顾埋头写稿子,不抬头看问题是做不好信息工作的。有一种普遍的现象要克服:只看我们做了什么工作就写什么信息,不看上面需要什么。不按“需”写稿是我们的通病,也是信息不能采用的症结所在。为加深大家印象,打个浅显的比方。最近天下雨很多,稻田里积满了水,但你还往田里灌水,肯定是做无用功,吃力不得好。那也有人说,上级组织部门发个信息提纲就好了,我们按提纲写,就不会跑题了。但我认为,下发的提纲用处不大。大家都按提纲写,不是千篇一律了吗?再说信息本来是随形势发展变化而定,是动态性的,上级需要掌握下级的动态和真实情况,不是上面编个调子,下面填一下谱。要说提纲,其实年度组织工作计划就是总提纲,上级会议指示是最新提纲。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盯住上面?那就是及时看会议报道、看文件内容,而且要深入钻研,从中获得灵感。我常对大家说的是,写信息提前半拍最好,即,看别人报活动启动的时候,我们要思考报送活动的开展情况,别人报活动开展情况的时候,我们就要报活动的效果和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类推,你报的信息,总是新的、有用的,因为上级要了解掌握最新的动态,必然就会被采用。有同志问,光盯住上面感觉无事可写,无从下手。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主动用心思考,就可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主要有:新闻联播、报纸的要闻;网上动态;各地的工作信息以及上级刊发的组工信息等。有了上面的精神,再与本地实际一结合,就不是有材料可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