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秘书工作者,在公文处理中常遇到以下问题:
& l* G- g2 B K+ u" l% T3 W% c6 z) f: ^3 J6 i& a
/ M1 y" t" C. k: B" y {, {% i) @ M+ S4 U. t
在印发、批转、转发公文时,对正文和附件区分不清。
4 e: S7 r* c7 x- m, ? 3 Q- A: K4 b% e' { ~6 q
& s- |4 f" m& B G: W
2 U/ u! Q3 O o. u0 M* Y5 ?如,某文件标题为《关于转发×××文的通知》,正文中将“×××文”作为附件标注编排。又如,将多个部门、单位就某一事情已发的会议纪要、工作报告,作为文件的附件再次印发,造成本级文件重复发文。 / S3 E" E* E" R; u; ^% G, R7 q' k
0 ^8 U" l- e* j
( A- X8 z$ `6 `4 A
) H) C) s; e( t" i" U1 b/ D/ X
! z8 F0 G/ T1 w" a- w$ f1 n0 C$ L# A4 S5 ]6 }) B5 O
在行文前,不能准确拟定主送机关。 " g8 G9 E7 l8 T9 c; ~! C
2 r+ `2 [3 ^- C( a! v, G" |* F
5 l) M6 {* V1 Z! G0 q. v9 i m
+ N' d( k8 G6 A M; \3 z如,党委授权办公室向下行文时,主送机关拟定为“市委各部委办局,各县(市、区)委办公室”。又如,某单位在内部行文时,将主送机关拟定为“各直属单位,本单位各科室”。
$ U0 m: n1 L$ ~/ |9 o; n' @ # {& N) o( V. A/ k
$ D, G8 G# l, l; @0 p" x7 u. B) f E- R8 \0 U
+ O& s0 a9 U. E- m) c- G' ?
* X6 L: b; _% H* ~1 t* H怎样做才准确规范?
' f/ ^$ Y: {( I$ D
- B" d% u9 a8 l; q" o/ m5 S $ h) t4 ^, D" D
/ q- a$ w8 K. M: k" a) Y% r) i
1 p T3 F! k' {7 R- C8 ]; u7 u" o
" k- @+ ^ {; {" |0 P0 h关于附件 8 D+ Q- k# h0 G/ t5 [4 C* k$ y2 B
" t; u9 }5 M; Z- o8 O `
5 c1 Y9 t0 I3 w4 a
9 \4 Y1 ?( Z3 U6 J0 [, ? 3 T0 R# ]& ~& j* e. J
7 T! x4 k5 k+ L 3 o1 j6 B! G$ D( v( N2 w
' q: s' i v+ `) a5 s- g " t9 n( P8 a8 ^7 M6 O& w- o7 P
G& N: [+ Y6 c)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正文是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 u4 }4 y" | O" Z( Y- `) p* k6 Q8 j* I& ]1 E5 D' t1 ]. t v
4 M; k7 X- x$ @- D" ?: a8 @
! G* r- \% s' |2 K4 \4 h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附件和正文有着严格的界限。实践中,我们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 T! ?( M( M& Q8 P1 U( x
3 m C- g5 y# w
0 z3 P% Q8 l) w* u; ?3 I( M, g \" _3 U9 Y, u
一是分清正文和附件。印发、转发、批转公文时,需要使用通知文种。印发类通知主要用于印发本机关拟制的、不能单独行文的公文;转发类通知主要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类通知主要用于上级机关批准、转发下级机关的公文。 z* _& u M' L. \1 N( w
! g8 o6 v6 t2 ~* P2 h- B3 v! R
' H( }/ x) a+ M: i( a: }9 i4 @5 s: u
' X, I% B( F& C! B N由此可见,所印发、转发、批转件与印发、转发、批转通知共同组成一份公文,应该作为主件而不是附件。 7 U& K U3 Q8 t' q, J
. c( }1 G3 X" ], r) Y3 N
+ j* {! R; b/ W2 D j
# p: r6 g9 t8 Z& F在正文中已经写明报送、上报等内容的文件,且已在标题中说明,无需作附件标注。比如《×××厅关于报送2015年工作总结的报告》,不能将2015年工作总结作为附件。
9 B) D8 w$ S+ e! ^0 A+ a+ q4 _! T4 G9 i/ x/ ?2 F k4 O
! \- g5 S1 z9 h! M. f
9 c) I c! Y. a4 c二是规范标注附件说明。附件说明是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 c; }( M) Z$ h
2 ~* M4 {5 `3 K( ]& C
! C+ k' j" [5 U% w: S8 Y5 g, d3 l$ F6 B+ i: e+ y
在具体操作中,会出现不规范标注的情况。如某县党委发文时,在附件说明处标注“附件随后”“附件3份”“附件列后”等,还有的文件在公文正文中写有“(附件附后)”,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首字对齐。
, V, G0 {9 z0 |" C. F5 v& N. W% Q: J1 P! j
* L0 l8 p4 ]$ f+ [3 M
; z- D' h! T# d4 Y9 U; e% O三是着力减少发文、转变文风。精简文件,不但要严格控制发文数量,也要严格控制文件篇幅。因此,在审核公文时,要注意文件篇幅过长、重复发文等现象,恪守把关之责,敢于提出审核意见。
: U. {2 O; Z, K: k/ p! i. F( P
2 G$ |, ~2 q4 F( i9 l: \# [ ( {& F% `6 u3 E' \7 a
$ h& o% E+ C$ P0 M: c开头问题中提到,“将已发的专题会议纪要、工作报告,作为文件的附件再次印发”。笔者认为,为了精简文件,同时也便于收文单位更好地理解、贯彻文件,对已发文件,如有必要,可以在文件中适当引用强调,重申要求,不要再作为附件一印了之。 * I/ }; d! H- U" P. p1 S2 Z
3 W+ { D N. }2 O; C4 @0 Q( B/ v
. e, C P$ ?, b9 Y G1 |0 e; T8 z
' Y" v9 M' y" Q8 j6 \) s2 ?4 q关于主送机关 / J" d6 U7 q; o3 Y4 I& c( y
' ]/ U1 S: L" L
/ c( l# O" W6 h) ?8 |) m) P
. B, [! N: ]8 e2 K6 J s0 j* n
' L' [; w! _* R* X; S
: a* J5 n4 B% Y, f' C: x& y* l) K《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2 P3 d. c% ?! @' o
% j! p5 | ^- `2 `
) H6 h s% W: L" |7 d& \6 s5 O
+ {3 r# f* X8 z! `- |+ J @) z& r! O向上级机关的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机关。向下级机关的行文,主送需要贯彻执行、办理公文和应当知晓公文内容的机关。普发性公文的主送机关应保持相对稳定性,一般不能随意变动。 2 c! s% X: y0 F2 R+ D0 _+ L" X
) I- Y9 T7 n* [( t! x" y, P4 o
! ]8 h6 ]3 s9 Y6 @% a0 ^1 `% j0 h2 B# S7 H% i/ n- c4 K- x
要准确把握和标注主送机关,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 d7 t/ T9 K* g ?6 T. l1 A
: k- D G4 u7 ^' ?) f
+ g$ T, i8 t" m- f6 W0 ^( F; I$ o4 Y
0 ?2 T3 @+ @7 o3 }9 h" m8 p3 H- o; L- K一是选准主送对象。主送机关的确定,离不开行文关系。区分领导关系、指导关系、管理关系、协作关系等之后,才能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行文的方向,然后再定向什么机关、单位主送。
$ ~& k9 |) R$ _, w+ D9 \* c* _$ M" b6 }) f% `' R
8 x2 R% u/ g: [1 j8 T: A% P1 l8 a5 ^
比如,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也可以依据职权相互行文。前者是指导关系,可以向其发文部署工作任务,后者就是不相隶属关系,可以相互发布、传达要求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
: h1 F# N. h' u- W9 n2 m+ f, g- S) C8 J- n' s
2 g5 F1 t2 d2 j5 f& l: g/ f) K' v0 p) R7 |8 v& x: d
再如,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只能主送一个,视情况可抄送另外一个,不能同时主送两个。
, {8 i) I, p) A( q6 `& B! d/ h8 a; E; D( a/ d0 q9 e6 t
" b$ W8 ]; t8 V# @: m6 W) U6 H7 o) c% u+ i# @: W0 K! k
二是规范名称表述。主送机关常见的标注形式有: + K& h+ N; F( ^# `8 E& f
7 s# n# m# d- D3 o+ N% p# ]0 H( q) C
. d% N7 D' `0 T# j
" g) O" c, e: x; V! \/ ?. U1 U全称。如“XX省人民政府”,就是全称。只要主送机关名称不是很长,一般采用全称。 6 z, ?) V# U5 p. W7 E, O2 t& w6 z
. J) Z, c" L, i% L# p& r, v
( _$ E& F& D. A7 g/ ]( I
9 q% A, }0 N, l. K v; @5 ~) N规范化简称。比如,XX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规范简称是“XX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或“省工业和信息化委”,而不是“XX省工信委”或“省工信委”。 + U2 S& d, x, z7 ?5 W; a
/ g7 [. L c+ X( C( g0 y
- G* ]4 g E/ \* K6 \( g+ g% {; n4 H7 t2 G w) V1 A4 J/ Q# {
统称。即同级或者同类型机关概括性的总称,一般用于下行文。工作中,较常见的是主送给同一级的各单位,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等。
- d5 \7 V% n1 `7 ?/ ?" G6 B
( x/ h9 {( `7 T 3 Y) d& D* f% s% g( v, S0 v5 t
1 z. i' O3 `+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