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常用事务文书中,总结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文种之一,它通过对过去工作或任务加以回顾、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明今后努力方向。善于总结,不仅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还可以扬长避短,明确方向,找出对策,少走弯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但现实的情况是,真正有亮点,能出彩的总结并不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对总结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不求实效,只图应付差事;二是写作方法上缺乏技巧,尤其是对材料的处理缺乏艺术,拘泥于琐碎的叙述,罗列工作,像记流水账。 材料是总结的基本要素,但有了材料并不等于就能写好总结。讲究技巧,重视总结中材料的合理安排,让总结出彩,是写好总结的重要一环。 总结要出彩,在材料的运用上,要用好以下“三法宝”: 一、对比分析法 有了对比,才更容易看出差距,体现成绩。对比可以是多方面的:比计划、比上级要求、比历史、比同行等。 首先是比计划。总结与计划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计划具有预想性,总结具有回顾性,计划是形成总结的基础,总结是对计划的检验,总结与计划是一种循环往复,不断促进和提高的过程。总结写作中,成绩与体会是总结的重要部分,而成绩的认定,必须参照计划的目标,如果目标达到或超过计划目标,则是成绩,会形成做法与经验,如果达不到预期的计划目标,就会成为不足与教训。可见,计划离开了总结,会失去它的价值,总结写作若脱离对照计划,总结会变得缺乏依据。 其次是比上级要求。上级领导机关在履行领导职能过程中,针对新形势需要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往往对下级提出新的工作要求。对于这些内容,必须加以掌握了解,在撰写总结时,要把这些新的工作要求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此来验证工作思路的正确性,同时可以检验对上级指示精神落实情况,这样写出来的总结才具有深度与新意。 第三是比历史。比历史就是以时间作为不同阶段作对比,即纵向对比,通过对以往不同阶段的数据进行对比,体现工作成绩。如某市总结《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享受工业化的成果》中第一大点“以维护农民利益为根本要求,处理好发展用地与农民失地的矛盾”中第三小点运用了以下材料:“全市15个镇全部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各行政村(场)均配备劳动就业协管员,仅2006年就举办53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3万多个,6万多人签订就业意向书。同时,鼓励和扶持农民兴办经济实体,自主创业,带动更多农民发家致富。2006年,在岛外新办个体工商户6976户,农民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长26.7%,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8%。”在这段材料中,不仅用了具体数据说明成绩,而且在最后一句把当年的数据与上一年对比,工作成绩得到了充分说明。在写作其他内容时,也注意运用对比材料,如“2006年,完成造林绿化2.1万亩,是2004年的3.48倍”“2006年,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前年增长1.25倍,财政支农支出比2005年增长27%。农村税费改革已实现‘村村减负、户户受益’。”在这些文字材料中,不仅注意与2004、2005年对比,而且还化为倍数,成绩得到了强化。 第四是比同行。就是拿同类单位作横向对比,因为同类单位中,上级领导机关相同,工作性质相同,任务指标基本相同,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工作成绩的大小,如上例《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享受工业化的成果》中就有这样一个材料:“农民收入增长难,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之一。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增强农民致富的能力。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2%,达6865元,居全省第一。”这个材料中,采用的是把本市与其他市的成绩作横向对比,对比之后,得到的结论是“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2%,达6865元,居全省第一”,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工作成绩。 二、点面结合法 点面结合法在很多文体中都受到青睐,总结中所谓的“点”,是指具体典型材料,包括典型事例、典型数据等,它能突出重点,证明观点,体现深度。“面”是指事物的总体概括情况,它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体现的是辩证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面”统领着“点”,“点”可以充分体现和证明“面”。我们以某市《2015年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总结》为例,文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表述的:“文化旅游显著提升。将文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发展理念,出台了‘文化+’10个专项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成功举办2015清明文化节、菊花文化节等节会,发起成立涉及全国33个城市的‘一帯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持续推进文化项目建设,确定了2015年全市十大重点文化项目,汴京公园、文化客厅等项目建成开放,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半亩园等项目进展顺利。扎实推进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9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5.1亿元,分别增长12.9%和22.8%。”在该段文字资料中,采用的是点面结合法。段首句“文化旅游显著提升”是“面”,接着围绕这个“面”,用数个“点”,即典型材料进行阐述,全段先“面”后“点”,点面结合,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体现。 再如某市委办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中有如下一段材料:“理顺各方关系,带领部门工作人员充分发挥部门综合协调职能,积极参与和具体落实我老秘网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工作。20××年我通过向自治区党委农办申报乡镇综合农贸市场建设项目,为我老秘网市两个乡镇争取补贴资金90万元。针对我老秘网市春满面粉厂经营资金不足、星河生物销路不畅等问题,本人能够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了解情况,查找依据,及时向市委提交了调查研究报告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先后为春满面粉厂和星河生物有限公司协调解决货款资金70多万元,深受企业员工的称赞。在做好经工办本职工作的同时,本人没有辜负组织和领导的期望,积极协调好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工作成绩得到各部门的认可。”在该段文字材料中,采用的也是点面结合法,段首句“理顺各方关系,带领部门工作人员充分发挥部门综合协调职能,积极参与和具体落实我老秘网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工作”属于“面”,是该项内容的总体情况。接着,用三个典型例子即“点”,充分证明了“面”的内容,点和面得到了有机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点面结合法时,点与点之间必须有共性,以多个“点”共同证明“面”,形成1加1大于2的效果,否则,“点”与“点”之间脱节,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三、虚实结合法 总结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材料处理上,不分主次,通篇只是罗列工作事例,只实不虚,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的总结缺乏分析提炼,不能揭示工作规律,对今后的工作没有实际意义。 总结中的“虚”指的是虚写,在总结中具体体现为指导思想、观点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教训,“实”是指总结中具有证明和说明作用的具体典型事例。虚与实具有辩证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是虚的基础,虚是实的升华,没有实,虚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虚,实在总结中就没有真正意义。以某市工商局某年度工作总结中的部分内容为例: (一)创文迎国检工作圆满完成。我局围绕食品经营单位和集贸市场食品安全、清理整治无照经营、广告整治和公益广告宣传、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等创文重点,加班加点,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创文迎检的攻坚战。共出动执法人员30多万人次, 检查各类市场、超市 10.8万个次,经营业户140多万户次;检查食品台账44万多本次;检查网吧6705家,取缔黑网吧72家。全市1932座报刊亭,735座公交候车亭、电信公话亭,6000 多个LED 媒体刊登了创文公益广告。 这是总结第二大部分的第一点,这段文字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段首句“创文迎国检工作圆满完成”是根据众多材料提炼出来的观点,属于虚。在这个虚的统领下,紧接着用多个具体典型的材料去证明,这是实。整段文字先虚后实,以实证虚,工作成效得到了很好说明。 总之,写作总结,让总结出彩并不容易,首先平时要做好材料积累工作,以保证有足够的材料可供选择运用;其次要善于归纳和分析,捋清材料性质,找出材料的共性和个性,总结工作规律;第三,吃透“上头”与“下头”,把握形势的新动向,了解上级的新提法和新要求,留心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第四,注意写作方法技巧的运用,巧妙合理安排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总结,让总结出彩。 (作者:杜兆贵 来源: 应用写作杂志社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