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先看皮儿,看报先看题儿,标题对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媒体时代,简明生动、通俗形象的口语化标题更易引发读者关注。再次回顾2017年第一季度《人民日报》的标题,可以发现有很多“会说话”的标题,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
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
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得好,才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使用群众的生活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讲出的话有生活气息,更能体现人情味儿,这样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2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新春走基层”栏目的报道《俺用手机“种”蔬菜》,标题取自某生态园负责人对记者说的话“没想到俺们可以用手机‘种’菜了”。口语化标题,接地气,有温度,讲出了群众对科技惠农的真实感受。这样的标题,若非记者亲身经历,任凭挖空心思也难以想出。
3月8日头版的评论员文章《让“她时代”绽放更多光彩》,标题中的“她时代”用得妙,既概括了越来越多女性以实绩赢得尊重的时代特点,又抓住了众多读者对妇女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情感认同。在3月8日这一天,“她时代”一词的百度搜索指数创了一年多来的新高,《人民日报》这个标题对“她时代”的流行,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同类标题还有:
农业这条船要向“优质优价”调头 (1月13日第5版)
银行的日子为啥不太好过了? (1月16日第13版)
保险业的“坏孩子”能管住吗? (2月18日第18版)
这里咋猛长绿色产品 (2月19日第11版)
京津冀,走出“一亩三分地” (2月22日第5版)
脱贫攻坚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3月9日第4版)
城镇化,不能重“面子”轻“里子” (3月14日第10版)
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
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把群众口头语言原封不动进行呈现,而是要对这些原生态语言进行加工、提炼,在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让标题更加形象、生动,突显文化品位。
一是语感强,对称美。中文表达讲究修辞,体现博大精深文化。新闻标题中运用对仗,能够使标题呈现平衡感与对称美,不仅利于传统文化弘扬,还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
2月21日第14版的文章《淡泊明其志 修辞立其诚》中,“淡泊明其志”源于成语“淡泊明志”,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戒子书》所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修辞立其诚”,出自《周易•乾•文言》的话:“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修辞立诚”也是成语,意思是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淡泊明其志 修辞立其诚》是一篇读后感,所介绍的六卷本《管士光文存》的作者,是“作家学者化”的典范,用改编后的两句古语作为标题,可谓非常恰当。
同类标题还有:
早莺争暖树 春水起微澜 (1月12日第24版)
地下空空 地上难停 (1月17日第3版)
球星价未减 小将海外还 (2月7日第15版)
禁区居民多 湿地保护难 (2月15日第14版)
廉自慎独始,心由慎独安 (2月17日第4版)
农民做电商 需要怎么帮 (2月22日第9版)
善治小事,善莫大焉 (2月24日第14版)
漫天冰雪飞 满地“白银”生 (3月13日第23版)
二是语意丰,有理趣。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有强大的文化魅力。看似平常的话语,放在不同的标题语境下,能产生不同的解读,蕴藏的辩证、双关、悬疑等哲理也能让人拍案叫绝。
2月8日第22版头条,针对美国政府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带来的冲击,报道把文中墨西哥学者的观点“修建一座桥,远比砌一堵墙要好”用作标题,用“桥”和“墙”分别代表“合作”与“隔离”,两字之别蕴哲理,让人心领神会。
2月24日第11版的标题《当好流动哨 查处灯下黑》,“流动哨”和“灯下黑”在汉语中各有多重含义,用这两个词来概括中央巡视工作首次开展“机动式”巡视,能让人从文字中读懂报道的深意。
同类标题还有:
呵护好“旅行箱里的中国” (2月17日第5版)
降费“礼包”,你收到了吗 (3月6日第12版)
降能耗 “加减乘除”怎么干 (3月8日第10版)
贵州开放发展按下“快进键” (3月9日第21版)
当好公平正义“守夜人” (3月13日第14版)
我们为什么看涨中国 (3月13日第23版)
口语化要有时代感
时代的特点也会在标题中留下印记,短标题的流行和网络化标题在广泛使用,体现的就是当今时代的特点。
读题时代,标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易读易懂易传播。
1月18日,第4版“新春走基层”报道的标题是《回家有坐票 过年有新房》,短短10个字,能读出我国交通建设给群众春节回家带来的便利,也能看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气象。
1月20日,第19版标题《生孩易,养孩难》,反映了人们面对全面二孩时代的真实心声。
3月14日第12版的《“当你老了,有我在呢”》,一句话朴实无华,却表现出年轻一代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主动担当,弘扬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同类标题还有:
无人机,有前途 (2月17日第20版)
环保纠纷不出村 (2月22日第16版)
这家医院没药房 (2月27日第22版)
雪豹王子回家了 (3月22日第12版)
一个共享的地瓜 (3月28日第12版)
网络流行语用在题中,也能跟上时尚节拍。2010年11月10日,当“给力”首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时,曾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如今,网言网语在报纸上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得准确,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自然。
3月6日第6版的《中国经济 “颜值”更高“气质”更佳》,“颜值”和“气质”都是近两年的网络流行语,用这两个词来形容2016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可谓恰如其分。
3月13日第11版头条标题《别再让孩子们“压力山大”》,“压力山大”谐音人名亚历山大,用诙谐方法表达压力像山一样大,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两会代表委员们就学生减负的建议,一下就拉近了报道与读者的距离。
同类标题还有:
地方两会“小目标”里有大期盼 (1月25日第5版)
云南游:口碑如何赶上颜值 (2月23日第10版)
多元就业,敢做“不一样的烟火” (3月1日第5版)
你遇到的“中年危机”可能是“假危机” (3月28日第19版)
标题反映文风,“会说话”的标题有情有意,能让读者产生阅读快感。融媒体时代更崇尚讲故事,标题的“说话”本领确需提高。如何更好地和受众平等对话,设置什么样的受众关心的疑问,都影响到报纸的吸引力和传播力,期待我们的报纸上能够有更多好看好读、耐人寻味的口语化好标题,在融媒体时代大放异彩。
此内容来自于“研究事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