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在新的形势下,文化的重要地位日益彰显,已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因此被誉为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的文化软实力,在现代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力竞争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增强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核心要素的文化软实力,是重要而现实的途径。笔者就崆峒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问题作了一些调研,提出几点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一、崆峒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崆峒区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问道于“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而得名,自北周武帝元年(527年)建县迄今已有1480余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古丝绸之路商埠重镇,素有“陇东旱码头”之美誉,是平凉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境内文物普查中数十处旧石器遗址和300多处新石器遗址中,可以看出,从公元前10万年前到5千年前,崆峒区内已经遍布人类活动的足迹。从出土的仰韶、马家窑、寺洼、齐家等各种生产工具和陶器礼器用品来看,先民已经定居生活。境内各处河谷,甚至崆峒山顶都有新石器时期文物出土,尤以庙底寺山、下甲、峡门、苏家台、龙尾、安国东沟文化层堆积最厚。安国东沟还被考古界定为“寺洼文化‘安国式’”,它的陶器器形在两耳与口沿相连处呈马鞍型,器形特别、极富创造精神。境内至今遗有与黄帝有关的地名十余处,如十万沟、倒回沟、轩辕谷、问道宫、问道处、望驾山、玄鹤洞等。有各种古文化遗址343处,其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1处。馆藏文物共有1520件,其中一级品19件,二级品120件,三级品291件,展出400多件。全区有“春官歌”、“崆峒派武术”、“崆峒笑谈”、“李天套中医骨伤治疗技艺”4个项目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23个项目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镖、张海山、张作贤、王元、李天套等人被列入全省第一批“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项43个项目被区政府列为崆峒区第一、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崆峒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崆峒区十分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繁荣群众文化、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
1.以人为本,谋求文化事业发展显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加强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全民健身点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促进文化体育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目前,辖区内共有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24个,各类文化企业94个,其中200万元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5个,500万元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2个,从业人员3713人,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366个。全区16个乡镇均已建成了标准文化站,并配备2-3名专职文体管理人员,建成农家书屋236个(其中村级农家书屋226个,清真寺农家书屋4个,社区农家书屋6个),为基层文化站、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配置了电脑、投影、电视及图书、办公设备价值约800多万元。在各乡镇、社区组建文艺团队40多个,实现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电视全覆盖的目标,初步构建起以区直文化单位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阵地,以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广播站为依托,连接区直部门、企业、学校、社区、农村为一体的多层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利用城乡共建文化先进村、“三下乡”等活动载体,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为群众演出,积极举办农村群众文化艺术节、开展全民健身“六进”活动、全民读书月活动等文化系列活动。从2010年至今,全区共组织文化活动400多场。
2.文化惠民,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上水平。投资1.5亿元,新建了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崆峒大剧院、崆峒画院等文化设施。改建了人民广场、建成了南山生态公园、西郊文化广场、东湖公园、北山公园等群众文体活动广场。区文化馆、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争取到了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中央补助项目。在各社区、开发小区建成小型群众活动广场20多处,积极争取实施“乒乓球进社区”、“百万农民健身工程”(一村一场)、“千乡镇农民健身工程”(一乡一站)等项目,在全区建成体育健身广场32处、篮球场350个、乒乓球台560付。实施了6.8万户的广播电视“户户通”和2000户的“村村通”工程安装开通任务,完成了市列“十大工程”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任务,建成了前端播控机房并开始播音,在辖区范围内的行政村安装无线寻址数字音柱650个,实现了广播“村村响”全覆盖,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了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建设。投资102.5万元,建成省政府体育惠民项目崆峒镇、花所乡体育健身中心和大寨乡高塬、老庄洼村等体育“一村一场”工程83个。建成20个省级“千村文化示范点”和西郊街道办事处文化站和万安门、宝塔两个社区文化室,并免费开放。全区16个乡镇和226个行政村均已建成了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并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整合,共享共建,开展“菜单式”培训,建起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的主阵地。
3.转变思想,开启文化产业发展新征程。始终坚持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环境与文化协调发展,区域竞争正呈现由“经济竞争”到“文化竞争”,即由“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变的趋势,文化发展意味着继承和拓展民族的习俗、道德、文明,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2012年以来,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989.1万元,增速为28.21%,占GDP的1.27%,涌现出13类、118家文化企业,完成投资26900万元,资产总额累计达到10.6亿元。全区旅游接待人数超过304.14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5.06亿元,“神奇崆峒·养生平凉”的文化旅游形象进一步确立。
4.政策给力,创造文化产业发展好环境。积极顺应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牢固把握经济发展新机遇,确立“文化强区”的理念,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着力突破依靠行政方式和财政支持办文化的传统模式,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新路径,成立了平凉崆峒数字影城有限责任公司、平凉市崆峒区广成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2个国有控股文化经营公司。同时,加强与驻区单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互动,在实现全区文化资源一盘棋上下功夫,实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共同打造崆峒文化名区。
5.拓宽渠道,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大平台。积极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向文化产业流动,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弥补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巨大资本缺口。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模式,创新融资手段,区文化部门在兰洽会、省文博会以及大型节会期间签约招商引资12.58亿元,到位0.577亿元,涉及平凉原生态体验区、平凉崆峒数字影城、生态度假山庄和崆峒区文化产业大厦等5个文化产业项目。
6.强抓管理,培育文化市场肥土壤。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重点实施文化旅游市场平安建设和文化市场综合整治活动。开展了印刷企业和发行市场专项检查、中小学教辅教材料出版发行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等,年出动工作人员30多人次,对辖区所有乡镇的出版物经营场所、娱乐场所、互联网经营场所和中小学校进行了全面检查,净化了社会环境,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崆峒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迎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春风,崆峒区区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
1.产业规模偏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从相关统计数据看,2013年崆峒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仅占当年GDP的1.27%,略高于全市1.05%的整体水平,在全市排名第3位;从业人员3713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0.6%左右,户均资产898万元,人均28.5万元,户均实现增加值110万元。文化市场 “小、散、乱”的状况比较突出,市场培育仍处于自生自灭阶段。由于缺乏统一和宏观的整体规划协调,形不成合理的市场结构和资源优化配置,导致产业发展不平衡和资源浪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落后。文学艺术作品生产不多,对传统文化艺术挖掘、研究、整理不够,基本上处于零打碎敲的自然状态,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文化经营单位,大多从事网吧、歌舞娱乐和音像制品零售出租等不多的几个门类,且规模小、档次低。规模化、集团化的大型文化企业少,文化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产业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文化产品的生产还处于低水平状态。
2.资本结构单一,文化发展经费严重不足。全区文化产业大多为个体和民间资金,投资额小,缺乏有实力的大企业或外资进入辖区经营文化产业。而且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少,项目扶持少,发展的制约因素多,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步伐。
3.人才相对匮乏,文化产业缺乏活力支撑。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劳动者知识结构正在转型,文化创意产业空前发展,这呼唤着创新型文化人才的涌现。但辖区文化经营性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缺乏一批懂经济、懂文化又会经营的企业家,从而致使文化资源难以转化成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无法进入市场,无法创造出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产品来。
4.发展政策不宽,文化产业机制不够健全。由于文化产业起步晚,各方面政策不协调、不配套。如: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涉及财政税收问题,文化产业投资融资、土地使用问题,文化产业单位人员工资、编制问题等,政府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加之在文化产业的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现象,宏观调控乏力,文化产业的机制不够健全。
5.科技含量较低,文化产业品位有待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仅处于一些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对于科技含量高的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演艺娱乐、会展博览等新兴文化产业存在着防范排斥的心理,不能转变观念、有效培育,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同时由于在整理挖掘和研究利用历史文化、区域特色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整合不够紧密,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内涵品位不高,文化产品特色不突出,文化场馆设施建设滞后。
四、对策及建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立文化强国战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就进一步促进崆峒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确立了推动文化产业到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奋斗目标。为此,必须从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极端重要性,转变观念、科学谋划、合理布局、重点突破、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培育发展优势,提升发展水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城市建设、旅游发展、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战略任务来抓,统筹规划,同步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并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重大项目谋划和政策措施落实,统筹协调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要加强协调配合,完善考核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形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2.制定规划,明确目标,确立文化产业主导地位。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全区实际出发,突出特点,立足特色,理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制定文化产业长远发展规划,引领文化产业长期有续的、有重点、有步骤的发展。二是确定文化产业发展新目标。根据形势要求,全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由原“十二五”期间的20%增速调整为“十二五”期间乃至到2020年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力争“十二五”期间增加值年均增长45%,到2015年占到GDP的2.2%左右,2020年占到GDP的5%,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