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开展调查研究,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存在众多的矛盾和矛盾运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就需要我们在调查研究中,注意运用矛盾法则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地市党委办公室,如何更好地服务党委决策?我来给大家支一招:运用矛盾法则来深化调查研究。
在同一地区:要善于根据各自特点,抓住矛盾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去把握调研的广度。
每个地区都有其工作特色,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作为地市一级党委办公室,调研的范围一般只局限在本地区,表面看来视野似乎比较狭窄,但如果能够注意观察和发现本地与外地之间工作上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就不愁无用武之地了。
比如,某市曾是座煤矿城市,百里城乡,矿镇伴生,煤矿和乡镇结合部环境都较差,群众形象地称之为:“晴天尘土迷死人,雨天泥泞累死人,路旁垃圾脏死人,沟里污水臭死人,矿镇关系僵死人”。可是经过多年,该市已被评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当地党办在调研中,认真分析该市与其他地市创建工作特点的不同,在“异”字上狠下功夫,将该市经验归纳为“矿镇共建、党政联手、工农同步、城乡互动”,这就丰富了创建工作思路,体现了矿业城市特色。
在同一时期:要善于从共性即普遍性中,寻找有个性即特殊性的素材,去选准调研的角度。
每个时期,各地各部门都会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经验,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经验又各不相同,因此,调查研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从共性中找出个性,从普遍性中找出特殊性,以点上的经验推动面上的工作,这样的调研报告才有价值。
比如,某市武警支队连续多年在全省取得优异成绩,如果按部队建设来写,调研报告只有共性而显不出个性。当地党办在调研中,抓住“训练硬任务”与“育人软指标”这一对矛盾,总结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严格的管理规范人,以有效的活动培育人,以良好的环境激励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这样撰写的调研报告才更好看。
就同一题材: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精心提炼主题,去追求调研的高度。
现实生活五光十色、错综复杂,调查研究不能简单跟形势、一哄而起,而应站在时代与发展的高度,高屋建瓴,把握大局,高出人们普遍认识的水平线。
比如,某市在推进旅游城市建设过程中,因各地资源条件不同,遇到不少困难。当地党办立即开展了“建设现代化旅游城市”课题调研,首先剖析当前旅游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矛盾——认识不到位导致工作不到位;进而按照“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矛盾”的思路,将矛盾的主要方面分门别类,列出目标与定位、规划与建设、开发与保护、重点与一般、硬件与软件、宣传与促销、吸引与开放等问题,一一分析研究,提出解决矛盾的意见建议。这一课题调研后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许多建议被采纳。
在同一条件或时代背景中,要善于观察发生的变化,把握矛盾转化的本质,去挖掘调研的深度。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从小到大,由少变多,由穷变富。小与大,少与多,穷与富,这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反映的是量的变化。但仅仅看到量的变化还远远不够,必须深究其变化,由表及里,揭示隐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见微知著,挖掘细微变化所反映的趋势;由此及彼,发现个别现象所蕴涵的重大意义,在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中发现矛盾转化的本质。
比如,某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总量居省内前列,实际利用外资额同比增长十几倍,GDP增幅创几年来最高。当地党办经过调查研究认为,数字虽然是单调的,却反映出该市经济发展出现的本质的变化:一是经济已由低速增长期进入高速增长期,二是经济结构调整问题有了实质性突破,三是招商引资已迎来收获期。基于这一判断,党办把该市的发展放到全省来思考,对发展速度进行了科学测算,得出相应结论,为市委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原题目:《调查研究如何运用矛盾法则》;作者:郝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