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海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7日在海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 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老秘网市经济发展遭遇严重困难的一年,同时也是全市上下同心协力,迎难而上,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稳步发展的一年。预计2014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44亿元,同比增长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789.5亿元,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5亿元,同比增长12.5%;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出口创汇4亿美元,同比持平;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0元(新统计口径),同比增长10%。圆满完成了八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荣获中国十大全面小康示范县(市),在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继续稳居第十位。 回顾一年来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改革创新实现纵深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新进展。初步完成了县级经济管理权、人事管理权和财政管理权“三权”下放,开发园区独立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发展活力全面释放。完成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础工作,建立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启动了网络集团、交建集团、城建集团、市场集团组建,水务集团挂牌运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审批平台,精简审批事项141项,减少比例为46.8%,为历年之最。要素市场配置取得新进步。启动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在东北地区率先建立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举办三次大型交易会,农村综合产权流转步入正轨。融资体制创新取得新突破。浦发银行、中信银行西柳支行落户海城。启动农用地抵押贷款试点,与邮储银行和村镇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建立了高铁新区PPP融资模式。特别是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海城企业挂牌孵化基地顺利落户,谦和耐火等4家企业成功挂牌,拓宽了我老秘网市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用地保障取得新成效。争取建设用地规模指标134万平方米,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征收村屯、增减挂钩等解决建设用地800万平方米,保证了城乡建设发展需要。改革试点取得新硕果。我老秘网市被国家确定为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和农村改革试验区,为统筹城乡发展赢得了政策先机。 二是地区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圆满完成了三通河治理、西四灌区改造等农田水利工程以及农业抗旱工作。新建了10个标准化南果梨园和200亩南果梨良种繁育基地,南果梨提质增效打开局面。创建了5个优质米生产基地、10个标准化蔬菜园区。流转土地11万亩,创建了丰沃农机专业合作社、禾盛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家,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全面提速。沈阳农大海城校区开工建设,东汇南果梨深加工项目落户开工,三星种子加工中心和种苗工厂全面建成,农高区发展迈上新台阶。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辽宁海城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研发中心和腾鳌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研发中心主体建成,后英特种镁砂项目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围绕主导产业和五个开发园区,新项目、大项目建设形势喜人,全年开复工项目224个,竣工65个。海城镁矿划归海城管理后,成功实现扭亏为盈、税收1亿元目标。卓达绿色建材产业园一期、北京利尔镁制品深加工一期、海鸣矿业菱镁精加工一期、紫竹城市轨道钢、奥亿达碳纤维材料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宏基工业城一期、富商箱包工业园一期、辽宁瑞丰石油专用车、兴华铸件和泰利橡胶助剂等大项目全面建成,开启了我老秘网市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局面。服务业多元化形势喜人。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活力,后英三江源、新东方首府二期、燕阳花溪地三期等开工建设,全年房地产新开工242万平方米,竣工190万平方米,销售130万平方米。文化旅游业迈出可喜步伐,腾鳌温泉健康产业城开工建设,燕莎商业中心主体完工,绿中海水上乐园建成运营。牛庄古城规划编制完成,佛教文化研究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古钱币展览馆建成启动,中日甲午战争陆战陈列馆开工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西柳国贸皮革皮草城一期、西柳中国商贸城二期建成运营,海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一期、南台国际箱包城一期、腾鳌国际商品城主体封顶。特别是总投资110亿元的海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落户开工,开启了我老秘网市专业市场多元集群发展的新纪元。西柳南台两大专业市场旺市运营,市场交易额实现640亿元,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服务业集聚区。 三是民生幸福取得可喜成绩。城镇化迈上新台阶。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新建改造通海大道南段、钟李线等公路340公里,玉皇山大桥等桥梁9座,完成鞍海路东侧和通海大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特别是投资6亿元、全长31.4公里的腾海大道主体建成,成为我老秘网市西部连通三大开发园区的重要产业大道。完成了新东路等18条城市主次干路、卫士小区等11个老旧小区以及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新建了三江源热源中心,辽河油田输气管线海城门站建成供气。启动了田水、安村等12片城市棚户区和旧楼区改造,箭楼、莲花园等48万平方米回迁楼竣工落成。海城河第四道橡胶坝、三江源翻板坝建成蓄水,三江源滨河公园开工建设,燕阳花溪地和丽水蓝湾滨河公园建成启用。高铁大道建成通车,树立了城市门户新形象。五个开发园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完成投资20亿元,一大批重点城镇产品建成使用,城镇面貌明显改善。牛庄镇、西柳镇、腾鳌镇被确定为省宜居示范乡镇,中小朱家等11个村被确定为省美丽乡村试点村,西四新型农村社区建成进户。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7.2%。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养老医疗保险扩面2万人,建立了养老保险“一站式”缴费、医疗保险域内就医“先看病后付费”等便民服务制度,特种病、慢性病报销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牌楼九年一贯制学校、海城二中等8所学校建成使用,教育“三乱”得到有效整治,全市高考综合上线率达到98.38%。医疗事业迈出新步伐,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特别是投资1.58亿元的市中心医院改扩建工程全面开工。海西新城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封顶,析木新城养老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市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文明祭祀取得重大突破,中心城区“禁烧”得到全面落实。改造村委会办公用房21个,村级办公环境明显改善。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开工建设了澄州书院暨居民阅览中心和海城市博物馆,完成非遗巡演100场,举办了第四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第三届文博会。编撰出版了《海城历史文化丛书》、《翰墨澄州艺术丛书》、《马天骐美术作品集》。人民武装、妇女儿童、广播电视、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围绕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工程,山体生态恢复1300亩,小开荒和坡耕地还林4000亩,封山育林1万亩,初步建成亮甲山和教军山城市公园。开展东部矿山污染整治,整改和关停企业102家。完成城市水源地污染治理、感王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建了牛庄污水处理厂,生态环境改善取得新进步。 四是自身建设迈上崭新台阶。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府系统“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完成办公用房整合,腾出净资产5万平方米,政府会议和文件同比减少50%以上。强化规委会项目预审,提高了规委会议事效率。与企业并肩携手,共度难关,制定出台了促进全市经济稳增长转型升级扶持政策,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稳控,全年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2万项,封停关闭企业117家。社会治安和刑事案件得到有效防控。圆满完成多个敏感时期维稳任务,依法妥善处置丽水蓝湾门市回迁等突出信访问题,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9件,政协委员提案34件,办复率、见面率达到100%,政府承诺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基本完成。 过去一年,我老秘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协作、克难奋进、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海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老秘网市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是: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海城长期稳定发展的大项目不多,工业项目建设仍然是海城经济发展的短板;专业市场配套加工产业不强,缺少品牌和名牌,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模式发展滞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占有率不高;市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民生领域群众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个别政府部门办事难、办事慢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一年。按照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确定的主动适应“五个新常态”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总体安排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抓住国家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我老秘网市被国家确定为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和农村改革试验区三大机遇,以改革创新为牵动,以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民生幸福为根本,坚持稳中求进,依法治市,深入推进工业强市、三产兴城、农业富民、文化名市,努力实现海城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的新突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加速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海城。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改革创新,激发地区发展活力。 主动适应深化改革新常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 一是推进融资体制创新。探索BOO(建设-经营-拥有)、PPP(公私合营建管公共基础设施)、PFI(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以及caiyes政府国有集团股份等融资模式,解决政府资金难题。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银农对接,探索农业设施产权证发放,启动农业订单抵押、农用地经营权和农业设施产权抵押、林权抵押、资金互助等试点,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问题。强化银企对接,引导中小企业在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挂牌,推进成熟企业上市,解决企业创业资金问题。 二是推进园区体制创新。理顺市直部门与开发园区关系,加强开发园区权力承接的指导和监管,确保市级下放的权力依法行使,规范运行。推进开发园区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提高工作效能,确保开发园区健康发展。 三是推进土地管理创新。建立征地预申请和预用地保证金制度,提高供地率。实施项目差别化供地,集中建设用地指标保证市级重点项目用地,非市级重点项目用地原则上通过增减挂钩解决。完善多元化用地保证体系,全年争取建设用地规模指标100万平方米,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150万平方米,征收村屯腾出建设用地200万平方米,增减挂钩解决建设用地指标100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土地100万平方米。 四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创新。实现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常态化运行,健全基层交易网络,完善农村产权市场交易体系。推进土地确权流转,完成30个村、20万亩土地确权发证,流转土地10万亩。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改革,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显化农村资源用益物权价值。 (二)突出转型升级,夯实地区发展实力。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开发园区,锁定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多元化、农业现代化,集中资源要素,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工业强市,推进新型工业化。 依靠存量稳增长,围绕增量调结构,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禁上镁耐火等初级加工项目,大力发展高科技、深加工、新材料、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产业,补齐工业发展短板。 一是扶持企业发展。坚持政企携手、共度难关,围绕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龙头项目,全力争取国家、省市稳增长政策资金支持,全面落实我老秘网市促进经济稳增长转型升级扶持政策,加快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确保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二是做强主导产业。围绕开发园区,锁定重点项目,着力做强四大产业集群:做强菱镁滑石加工产业集群,辽宁海城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卓达绿色建材产业园二期开工建设,北京利尔镁制品深加工一期、海鸣矿业菱镁精加工一期竣工投产,全年园区项目开复工26个以上,竣工投产13个以上。海城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推进后英集团滑石母粒、华宇集团菱镁浮选开工建设,后英集团特种镁砂投产达产,全年园区项目开复工26个以上,竣工投产5个以上。同时,海城经济开发区要确保卓达绿色建材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做强能源装备制造和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海城经济开发区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推进华信重工航空航天特种设备开工建设,辽宁瑞丰石油专用车竣工投产。腾鳌经济开发区钢材深加工园,重点推进鞍钢实业磁性材料开工建设,紫竹城市轨道钢、鼎工科技合金竣工投产,全年园区项目开复工33个以上,竣工投产16个以上。做强纺织服装箱包加工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海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配套加工园、宏基工业城、南台富商箱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年园区落户生产企业70家以上。做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腾鳌精细化工产业园,重点推进上海安诺其染料开工建设,鞍山辉虹着色剂竣工投产,全年园区项目开复工15个以上,竣工投产5个以上。 三是做好招商选资。珍惜用好海城的存量资源,围绕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实力外企、龙头民企,招商选资,举全市之力引进一批引领全市工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加速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三产兴城,推进服务业多元化。 以专业市场为龙头,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强三产发展长项。 一是加快建设专业市场。坚持横向抢滩登陆,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契机,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扩大专业市场产品国内市场覆盖面,加速拓展东北亚、中西亚、中东欧国际市场,让海城的商品走出东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坚持纵向提档升级,增强品牌意识和电商意识,培育知名品牌,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实体商业和电子商务两个轮子一起转,提高专业市场竞争力。重点推进中国体育用品博览城、西柳面辅料市场开工建设,海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一期、南台国际箱包城一期、腾鳌国际商品城启动运营。规划建设专业市场采购贸易海关特殊监管区、物流保税区和欧亚大陆桥铁路海城出境分站,打通海城市场产品出口大通道。加快建设专业市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电商创业大厦,推进海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南台国际箱包城物流园区、腾鳌龙基物流园区开工建设,构建四海商贾聚海城、海城产品遍天下的现代商贸流通大格局。 二是规范发展房地产业。坚持总量控制、适度开发、调整结构、提升品质,规范房地产健康发展。完善居民小区服务功能,建成小区要配套完善传统商业,重点配建社区超市、农贸市场、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设施,新建小区要做好传统商业规划,留足空间,完善生活要素配套,增强城镇人口集聚能力,提升市民居住幸福感。 三是加速培育文化旅游。按照文化理念、市场理念、产业理念,加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点推进高铁新区温泉旅游综合体和耿庄温泉小镇落户,腾鳌温泉健康产业城热带雨林和五星级酒店主体建设。全面启动牛庄古城开发,完成古城建设管理策划方案,推进古城路网、水系、城墙、城门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运营中日甲午战争陆战陈列馆和儒家文化研究会,打造海城文化旅游新亮点。 坚持农业富民,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速农业由分散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实施温香灌区改造、杨柳河腾鳌段河道整治等农田水利工程。加速南果梨产业发展,制定海城南果梨标准,建设100亩南果梨良种繁育基地和1500亩南果梨精品示范园,叫响海城南果梨品牌。推进设施蔬菜和养殖小区提档升级,建设10个标准化设施蔬菜示范园、10个生态养殖小区。推进优质米产业提优扶纯,塑造海城米业品牌。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100家,农业合作社5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业服务公司30家,加速现代农业发展。 三是做强农业发展龙头。加速农高区建设,扶持三星农业公司发展,打造省内观光农业知名品牌、北方花卉繁育和销售中心、国内最大的蔬菜育苗工厂和国际一流的蔬菜种子加工中心。推进省农科院海城分院和省海洋渔业厅观赏鱼种苗研究所落户,建成沈阳农大海城校区,打造海城农业科技研发基地。重点推进东汇南果梨深加工和盛利蛋品加工建成投产,全市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开复工60个以上,竣工达产15个以上,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92亿元。 (三)突出城乡统筹,释放地区发展潜力。 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集约推进新型城镇化,加速城镇化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一是完善城乡规划。围绕滨河商贸新城的城市定位,整合现有规划资源,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开发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多规合一”。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三条边界,合理确定城镇规模,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完成长大铁路桥到沈大高速公路桥之间沿河两岸11平方公里城市设计,加速城市产品向城市作品转变,推进市民买房子向买生活转变,提升城市建设档次。 二是统筹城乡建设。坚持城市化、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化“三化并举”,加速城乡统筹发展。在推进城市化上,围绕中心城区,重点实施广瑞路等10条城市主干路、雅圣二期等10个老旧小区、黎明路等10条道路绿化和亮化新建改造,特别是高标准改造28公里城市外环路,把其建设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建设玉皇山周边等12片回迁楼,开工110万平方米,竣工47万平方米,进户6100户。加速建设三江源和兴海滨河公园,建成三江源集中供热中心,筹建城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完善城市功能。加快高铁新区建设,开工站前广场,建成黑龙江路,启动周边商业开发。在推进城镇化上,围绕腾鳌新城、析木新城、牛庄新镇,重点抓好腾鳌寿安湖公园扩建、析木新城集中供水、牛庄古城路网水系等工程建设。实施黑大线、大盘线、南一环、农村险桥等路桥改造,完成鞍海路西侧、腾海大道绿化亮化,确保腾海大道建成通车。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化上,重点抓好牛庄、南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实施宜居乡村创建工程,打造美丽乡村。 三是规范城乡管理。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坚持向管理要形象,向法治要成效,加强城乡建设秩序、交通秩序、商贸秩序、市容秩序综合整治,特别是依法整治城市“牛皮癣”,深入开展村屯(社区)环境整治,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实施小区物业属地化管理试点,提升居民小区管理水平,树立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 (四)突出生态环保,增强地区发展魅力。 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在生态保护上,坚持新账坚决不欠,老账逐年要还,为海城老百姓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人的美丽家园。 一是推进青山工程。启动双龙山植物园建设,引种东北亚树种,建设热带植物馆,让海城人民身在海城就能尽享异域植物风情。推进矽砂矿生态治理等16个矿山复垦项目,绿化970亩。依法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行为,封山围栏120公里。完善白云山、九龙川和三岔河湿地生态保护,强化荒地造林和经济林建设,完成造林面积6500亩。 二是推进碧水工程。推进腾鳌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筹建南台、八里和牌楼污水处理厂,根本解决五道河、八里河水质污染问题。开展域内河流两岸生产生活垃圾治理,建设南台高速公路出口湿地公园,改善全市水系生态环境。树立全民节水意识,保护地下水资源。制定海城河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用法治理念和生存理念,保护海城河,努力恢复、保护海城河流域的植被;依法防止、控制、治理海城河流域的各种污染;特别是不惜重金把海城河城市段打造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和宜居城市名片,把海城的母亲河建设的更美更好。 三是推进蓝天工程。推广清洁能源,加速矿产品加工企业“煤改气”、“油改气”工程。强化热电、钢铁、水泥行业污染整治,完成万海能源、恒盛铸业、后英钢铁污染治理。完成全市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实现全市机动车尾气检测全覆盖。 四是推进净土工程。稳妥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全面规范养殖行为,加速推进远离村屯的集中规模养殖和覆盖镇村的动物无害化处理,完善农村规模养殖污染治理设施,鼓励农村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再利用,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五)突出民生幸福,凝聚地区发展合力。 坚持把人民企盼作为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深入践行群众路线,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和幸福。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准备,实行新生儿医疗保险“落地参保”,落实低保提标政策,免费为城乡居民办理健康卡,建立医院就诊“一卡通”,建成海西新城社会福利中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00万元,全年新增实名制就业7500人。 二是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育事业,异地新建海城九中,开工建设西柳中学,完成腾鳌高中和特教学校综合楼建设,实施教师轮岗交流,提高全市教育质量。推进卫生事业,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中心医院综合病房楼主体建设,建成综合服务楼,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坚持就近便民原则,利用三年时间,在海州、兴海、响堂各建设一个多功能室内居民健身中心,提高市民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同时,做好人民武装、妇女儿童、广播电视、民族宗教等工作,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三是繁荣社会文化。坚持继承、挖掘、弘扬、输出海城文化,把文化资源优势变成产业发展优势,让人们在得到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得到经济收益,把文化软实力变成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丰富文化设施,建成博物馆,完成澄州书院暨居民阅览中心主体建设,打造海城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地标。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海城文化知名度。加速高跷、喇叭戏、陶艺、书法、绘画、饮食等文化资源向牛庄集聚,打造海城文化产业基地,特别是筹建海城市美术馆,让海城人民在享受高水平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享受到高品质的精神文化大餐。办好海城群众文化艺术节、文博会和民间传统艺术展演展示活动,弘扬海城文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文化艺术创作,培育文化名人和优秀文化作品,打造文化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