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吃着沁州黄小米长大

[复制链接]
陈铭峰 发表于 2016-10-16 17: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Q) s+ l7 q. C( |, l' b 4 \% a: Z& @. D% p+ H, @2 G
国庆刚过,十月的金秋,天高气爽。我静静的站在山头,层层远山绵延而去,红黄相间的锦绣彩衣覆盖着大地。我看到,那金黄色的梯田一层层漫延开去,就像夕阳下闪着金光水波的荡漾。我知道那些梯田都是沁州黄谷子地,即或是玉米或是豆子,那也是因为沁州黄谷子种植必须三年轮作的需要。沁州黄谷子就这样漫山遍野的茁壮的生长着、成熟着,因为它们生长的这片土地古称沁州,这里就是沁州黄谷子的家乡。
$ ?! G% l; [( ]5 \. [2 f0 f. f# e% I& ]7 o6 `; ^3 b& N
我静静的看着这一片沁州黄谷地。这一穗谷子就静静的伫立在这里,像一位哲人,饱含着睿智,但却谦逊虚怀,他谦卑的低下头,和我静静的对视。
3 K& O, ?" [& T# v( v ! B; L$ c% V' f: V' I) S' _) |0 m
我从它的眼神里瞬间看到了一位老者,通体透明,微笑着向我缓缓走来。他抬起手臂,指一指绵延的山峦,叹息一声:好啊,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太行山和太岳山交臂相拥之地。他停下了探索的脚步,一只五彩的凤凰随着他的到来翩翩而来,将口中衔着的九穗禾抛向大地,老者望着翱翔远去的大鸟,额手而庆。弯腰将九穗禾拾起,双手相合,洒向大地,瞬间满山的谷子伫立在那里,老者向从四面走来的人们张开双臂,将那一片片的谷子赐予了人们,并叮嘱人们说:这是稷,也就是谷子,是五谷之长,你们要像敬奉我一样敬奉它,能保你们五谷丰登,天下太平。人们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农具大声呼喊,山谷中回音不绝:神农!神农!我握着那穗带着太阳神温暖的谷穗,也不由得大喊:神农,炎帝米。谷子也就从我脚下这一片土地扩散开去,成为古代黄河流域先民的主要种植作物,小米成为先民的主要食粮。此后历代帝王奉谷子为神,社稷成为国家的代名词。一个伟大的农业文明就此开端,小米孕育了中华文明五千年,哺育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灿烂辉煌。
7 q1 |" ]7 q7 g8 u, n4 h$ | & s' S3 ~7 c# O+ f' I- N
, V9 g9 X h- ~0 L/ |$ ?5 @4 A 9 D( Y/ u- m) v
我静静的看着这一片沁州黄谷地,这一穗谷子静静的伫立着,谦卑的低着头,和我静静的对视。
' X% v: @1 f* B- T& t5 ?; [) a! W5 B7 u O) r1 b
我从它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个昂着头,瘦骨嶙峋的人走来,后面还有一个人跟来,同样的消瘦,面黄肌瘦。他们时而弯腰在地上采点野菜放入篓中,甚而直接塞到嘴里,却又不时唱叹几句: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此时,周武王已经灭纣,建立了新的王朝,但他们俩——伯夷、叔齐,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他们是那样的不合时宜,他们是那样的逆潮流而为,但就是这种不吃,他们求仁得仁,以身殉道,成为一种高尚气节的代表,千古留名。
: c! }* T2 F1 \0 Z+ q8 S+ L' Y : N4 a8 ~: }, {2 T9 i. V
我静静地看着谷穗,谷穗带我回到了唐朝,此时已经是唐朝末世。年轻人李绅看着烈日下辛勤耕种的农民,昂头愤慨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却没有粮食吃,惨遭饿死。
3 Z' M5 x# b! _ % A) O5 ^$ b" t5 Y. {; K
古往今来,农民的问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尤其是在农业文明的古代,农民维系着整个国家的命脉。丰收的谷子是农民的一年辛苦的希望啊,但却仍然有吃不上,吃不饱而导致饿死,这是盛唐后世的悲哀。谷子啊,谷子,但你带给这个民族的永远是不绝的希望与未来。
" z: L8 g+ w' l, s( C" c6 X' V4 E2 n+ T3 i7 N! r
你以其耐旱、耐瘠、耐贮存等特性,培养出华夏子孙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你低下的是谦卑的谷穗,挺起的是民族的脊梁。粟文化深深烙印在了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永远深刻影响着中华子孙们的思维和人文情怀。
3 q' Q6 L1 h/ P9 w: N6 v" n+ ^: M1 G- c
诗人郭新民在《感恩小米》中慨叹:小米啊,太行山的精灵/这个在粮食家族中/并不起眼的高寒作物/以自己传奇的方式/化为精神和思想的光芒/化作巨大的热能和/无比的力量/为养育中国革命/作出母爱的奉献/小米的分量啊/像太行山一样凝重/小米的价值啊/比黄金和阳光还珍贵/小米和太行/以自己绝无仅有的姿态/活在历史和民族的苍穹/活在战士和英雄的梦魂/它曾和勇敢的步枪并肩作战/缔造了小米加步枪的神话/谱写出世界战争史上/一段不可思议的经典/小米的意义/非同寻常/小米的功绩/彪炳千秋
' \$ F/ X0 m6 D6 Y; e3 ^( Q2 @ + f& S' ]1 r8 S$ o; i
- y% F' A1 a8 h$ Z7 H! N# g8 Z! | / z# K g. v4 ?
公元1667年的秋天,从沁州月岭山走出去一名书生,官拜大学士,当朝一品,位列三公。这就是上党沁县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吴琠。
9 X0 s7 N- V4 x1 o: L! c 1 S0 Y' V, m- K1 K% j! ^; \6 @
吴琠志在辅政安民,他自幼从父进学,少年登科。确山令任上七年间除流寇,勤扶徕,劝农垦,宽赋税,将三潘之乱后的中原一隅治理得井然有序,物阜民丰。从此开始,左迁吏部稽勋司,之后每年都有晋升,先后任湖北巡抚、兵部侍郎、左右都御史、湖广总督、刑部尚书等职,为康熙朝股肱之臣。吴琠为官生涯三十九年,关心民间疾苦,悉心操理政务,从不结党营私,从不收礼索贿,无论身为七品芝麻官还是荣升封疆大吏,不论身居穷乡僻壤还是置身鱼米之乡,都始终如一,清正廉洁,甚至常常吃不起一顿肉,但对家乡的小米念念不忘。
8 B F1 a( a2 Y$ N% }* c6 H: y+ R6 J/ r/ l' P) \0 R2 k
有一年,中原大旱,数万难民流入沁州一带。吴琠上疏朝廷赈灾济民。放赈归来,吴琠复旨,皇帝谈起沁州农事,吴琠称:沁州生产一种叫做爬山糙的谷子,无论旱涝都有收成,人称保命米,当年曾把家乡小米种子带到河南确山、湖北武汉等地种植。原来沁州小米在明朝时就进贡宫廷,后宫嫔妃坐月子和老百姓一样喝小米粥,还美其名曰黄金汤。但身为满人的康熙却不知小米为何物。吴琠将带在身边的小米亲自熬粥以奉,康熙品尝后龙颜大喜,遂挥笔赐名沁州黄,以彰表吴琠爱民之心和沁州山川的瑞献。
0 Z# x5 c7 g" x, D 5 w- }: p% v, E' b& @' ]
沁州黄小米自康熙赐名以来,天下名州府官吏纷纷请旨将沁州黄栽种各地,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都没有在沁县种植出来的小米好吃,但沁州黄小米天下米王的美名却从此流传开来。
6 x; { i( X& T8 ~0 q* @ . B X2 K1 E! L" q/ N# M
' I5 K1 H9 U# t: w* g& G% d3 {9 p6 }9 c0 {+ M. O; m
小米粥素称代参汤,古时候小米已经从中国走向了世界,朝鲜把粟叫粟克,俄罗斯把粟叫粟籽,印度把粟叫棍谷。粟在梵语称“Cinaka”,即中国之意,和今天的“china”以瓷器代指中国一样。今天,沁州黄小米已经不再单单是过去北方女人们坐月子时或小孩子的滋养品,而是作为一项富民产业,以山西杂粮代表的身份,更以深加工产品小米米粉面世,跨黄河、越长江走向了全国,走向世界,必将再一次实现它的世界意义。
* x( ]. k1 X- z/ c+ @! m % v+ D* r1 b* Y0 a8 b# X( y
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沁州黄小米无论色、香、味与营养价值均高于普通小米。熬粥不挂锅,焖饭不就菜也越吃越香。在沁县这一片土地,坡上岭上,大大小小的地块漫山遍野都种植着沁州黄,很多人来沁县旅游,品尝沁州黄小米宴,游览山川,满山遍野的沁州黄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笑看万山谷浪涌,美名华夏沁州黄。
" Y# k( C5 l% n- Y* n, t0 M6 r/ G8 `* S
一碗黄澄澄的小米饭啊,香又香。我们都是吃着沁州黄小米长大的,小米营养滋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小米文化更是内涵丰富而广博,无论从耕作方式到栽培技术、从宗庙祭祀到民间风俗、还是从诗歌咏颂到其寓意,无不承载着中华文明长久发展的重要基因,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和世界意义。小米文化早已渗入我们的灵魂,渗入了我们的骨髓,必将继续带领我们走向灿烂与辉煌。
$ E5 R( s6 `/ o- o ) S$ G- T! Q5 Z/ f5 t0 i5 C* K. o1 o$ V
标签:沁州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1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