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林
——清流县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农村新文化
建设农村先进文化,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清流县委从本县实际出发,瞄准传统文化资源,以传统文化的整合和利用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索并创新文化载体,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成功地注入了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摸索出一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之路。
一、主要做法
清流县是一个既不靠海,又不沿边的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同时,清流县又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客家县,客家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如庙会、祠堂、农谣等。这些客家传统文化根植于农村,流行在田间地头,传承于男女老少,生生不息,代代承继。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仅靠传统文化远远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由于受地理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县宣传文化阵地硬件建设相对滞后,文化工作长期处于“弱势”,仍是传统的吹拉弹唱等形式,农民参与率不高。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在对县情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清流县积极应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挑战,采取超常规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以求实求进的作风,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庙会新风——改出科技文化下乡新路子。传统“庙会”存在许多陋习,庙会期间家家户户宴亲友,一些地方还出现游菩萨、赌博、酒后斗殴等现象,既造成铺张浪费,又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针对这一情况,清流县东华乡南岐村首先对传统庙会进行改革,将“传统庙会”改革为文化科普聚会。一方面他们通过乡村干部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年协会成员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将四天会期改成一天,减轻农村群众庙会负担,引导农民积极投入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在庙会期间,邀请县、乡单位到村里开展“三下乡”活动,宣传科学文化法律等知识,逐步改变过去“游菩萨、宴亲友”的传统做法,变吃喝赌博的庙会为文化科普“聚会”。这项改革不仅每年为该村村民节省资金,而且使村民在浓郁的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宣传氛围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接受先进文化思想的教育。如今,南岐村“庙会改革”已在清流县许多乡村进行推广,传统庙会均变成了农民学习科技、交流文化的有效载体,农民学用科技成为新风,今年清流县计划通过庙会新风组织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4000余人次。
祠堂新貌——建起农村文化宣传新阵地。祠堂是农村祭祀祖宗、烧香拜神的活动场所。清流县注重农村祠堂改造,变祀祖场所为健康向上的文化阵地,使农村许多祠堂变成群众性健康文化活动场所。如田源乡田口村大兴文化新风、科技新风、婚育新风、美德新风、奉献新风、卫生新风,在宗祠里设立村级农函大教学点、老人活动室、计生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书画室等,添置了电视、阅览桌、锣鼓等设施和器乐,祠堂各室全天候开放,成为村民读书看报、学习科学文化、开展文化活动、自娱自乐的好去处。每月乡镇派技术人员或邀请市、县技术专家到祠堂授课、现场讲解,使村民形成学用科技、思进思富的浓厚氛围;在祠堂里张贴计生政策、平安建设、科学种烟等知识挂图,开展计生、平安、新农村建设宣传服务活动,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入组入户、入脑入心;广泛开展禁赌等,铲除陈规陋习,倡导尊老敬老等家庭美德。在县乡支持下,该村还成立了全县首支农民钢管乐队。长校镇长校村在祠堂办起了“农民俱乐部”,购买或制作了扬琴、二胡、笛子等乐器,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改造李氏宗祠,铺设了水泥操场,安装了电灯,添置了桌椅和秧歌队服装,组建了农民娱乐部。娱乐部选出文娱教导、顾问,编写曲目,制定活动计划,成员分组轮流开展活动。农民娱乐部根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在春节等重大节日,参加慰问军烈属等活动,上街开展花灯、十番锣鼓等踩街活动,为乡村群众义务服务。
农谣新唱——唱出农村文明新风尚。传统农谣有着朗朗上口、脍炙人口的特点,绝大部分农谣有积极向上意义的内容,但也有一些掺杂了不健康或与时代要求相悖的内容。近年来,清流县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中,积极挖掘整理农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内容健康的各类农谣,以新编农谣为载体,倡导农村新风尚。如田源乡廖武村编印“尊老敬老歌”、“尊老敬老‘十要’、‘十不准’”等民谣,带动全村上下尊老敬老蔚然成风,被省老龄委评为“尊老敬老模范村”。田源乡田口村等编写通俗易懂的“十劝诸君莫赌博”等诗联、歌谣,倡导勤劳致富新风。一些乡村汇编计划生育“三字经”等琅琅上口的宣传材料,宣讲计生政策法规,使婚育新观念入组入户入脑入心。如今,农村女儿家同样可登族谱。
喜事新办——办出农村文明和谐新氛围。目前,在一些农村还存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陋习,造成铺张浪费,增加了农民负担。对此,清流县在农村广泛开展“红白喜事简办”、集体祝寿、评选“好儿女、好媳妇”等活动,促进“喜事新办”。通过这些道德教育活动,铲除陈规陋习,倡导崇尚节俭、反对奢侈,家庭和睦、邻里相帮,遵纪守法、尊老敬老等良好风尚。如城关老年协会和嵩溪老年协会坚持每年重阳节组织“集体祝寿”活动,同时表彰“好儿女”、“五好家庭”,近年来已为1000多名老人举行集体祝寿,为农民节省资金近百万元。龙津书友联谊会积极倡导喜事新办,改革传统祝寿方式,在书友寿辰,组织会员前往举办书法笔会,交流书法技艺。在对农村传统资源的整合中,清流县走出一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子,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建星级文明户、文明村、信用户、信用村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动封建迷信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
二、主要成效
1、“四新”开辟了农村文化新景观。清流县在对“四新”载体的探索、挖掘和运作中,因势利导,让农民在农村文化活动中唱主角,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新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呈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亮点。嵩口镇的流动轻骑宣传队,赶墟天、下田头、进山场,向广大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文明、科技、信息等知识。田口村的农民乐队,常年活跃于田间地头,演出形式多样,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林畲乡解决农民读书看报难的问题,创办农民“合作书社”,广泛吸纳农民会员,开展“读书看报为我所用”评比活动,拓宽了农民的文化视野。长校村对联书画协会,把科普文化和淳朴乡风有机结合,融入对联书画作品中,依托对联书画室开展对联书画展活动,成为当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一大阵地。鲜水村全力打造“小桥、流水、人家”模式、具有周庄特色的民俗文化村,在农民住宅上彰显文化韵味,构建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2、“四新”培育了新型农民。清流县把“四新”文化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线,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林畲村村民巫炳林自觉扎身农民“合作书社”,不断更新科技文化知识,创新经营理念,从养鱼发家到办起集垂钓、游泳、住宿、餐饮、卡拉OK为一体的休闲农庄。沙芜乡创新出“协会+支部”的先进模式,在渔业协会中建立党支部,定期组织协会技术人员或邀请上级技术部门的科技人员深入各村、各养殖户免费举办技术培训班和提供现场技术咨询指导服务,同时各养殖户主动应对渔业产业规模经营、市场销售、持续发展等新问题,创新观念,转换角色,由渔民向渔业、渔商发展。此外,在“四新”文化的推动下,嵩口镇一些农民率先种植、经营起苗木,长校镇一些农民率先种植、经营起茶叶,里田乡一些农民率先种植、经营起花卉,塑造了一批“粮农-苗农-苗商”、“粮农-茶农-茶商”、“粮农-花农-花商”模式的“文化型、技术型、经营型”农民典型,从而推动全县传统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高科技型转变,产、供、销工农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3、“四新”构建了和谐新农村。清流县在“四新”载体的创建过程中,注重用先进的、充满时代内涵的活动形式去教育、激励、鼓舞群众,促进了新农村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现在,农民致力发展经济,主动投入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新风尚随处可见,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得到倡导,营造了“读书学习的多,打麻将赌博的少;尊敬老人的多,家庭不和睦的少;团结互助的多,酗酒闹事的少”和谐新氛围。如田口村在“老年节”前夕,每年都通过群众推荐、老年协会理事会投票表决等步骤评选表彰一次 “好儿子”、“好媳妇”。长校镇长校村好儿媳邹金英连续六载精心照顾家公,其孝心感动了乡亲,获得“全国孝亲敬老”奖,全镇尊老爱幼蔚然成风。李家、里田等一些乡镇农民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建立农业生态园、养殖园、采摘园、观赏园、民俗村,致力建设文明小康的新农村。
4、“四新”拓宽了农民致富新路子。“四新”文化促使广大农民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形成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创业的浓厚氛围,农村农业产业得到新的发展。“四新”把广大农村妇女从“三尺”的灶台解放出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她们白天上山下田从事农业生产,晚上刺绣串珠增加收入。目前,全县从事珠绣业的妇女达3200人,每年人平均刺绣收入在3400元以上。新文化、新农民、新农村、新环境、新民风,引来内外商竞相投资。两年来,全县新办三资企业15家,引进到位资金1348万美元;新上内联企业42家,引进县外资金3.6亿元。这些外引内联企业的兴办,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力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体会与启示
1、必须贴近实际,把握好服务与促进的关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作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服务服从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2、必须贴近群众,把握好主角与主导的关系。由于受地域环境、以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农民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更难。在开展文化活动中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因势利导,让农民在农村文化产业中唱主角,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引导群众的文化消费观念,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逐步形成农民自办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共同发展、交相辉映的局面,才能使农村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的需求。
3、必须贴近生活,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农村有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有的甚至就“活”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民间文化最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接触起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自己身边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或民族文化资源,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可以使他们在劳动之余不出村就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利用特色文化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保持其喜闻乐见风格的同时,充实其内容,创新其形式,赋予时代内涵,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四新”文化既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摹袭,更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而是紧密结合新的生活和新的时代的特点与要求,借助传统文化的载体,搭建起创新文化平台,赋予先进、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让老曲唱出新调,让老树抽出新芽、长出新叶、开出新花、结出新果,群众最容易接受,也最乐于参与。
(作者为中共清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林运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