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x区围绕“文化强区”和“文旅兴区”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文化民、以文利民、以文聚民、以文惠民的发展理念,各项文化事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助推经济社会特别是文化脱贫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以文化民,在做“靓”上作文章
(一)做靓文化队伍。优化管理队伍。按照老中青结合、专兼结合、区内区外结合的总体思路,进一步配齐配强了各级各部门文化干部,并采取上挂锻炼、专家授课、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整体素质,逐步建立了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文化管理队伍。优化演艺队伍。充分发挥区老协、音协、舞协等协会及蜀道艺术团的龙头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扶持壮大民间演艺队伍,严格实行规范化管理。优化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健全文化志愿服务人才库,强化引导和管理,倡导深入田间地角指导、培训广大群众,以点带面逐步推动文化活动深入开展。
(二)做靓文化品质。加大精品创作力度。充分挖掘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汇集文联、音协、书协等社团和部门的力量,精心创作涉及音乐、舞蹈、曲艺等门类的文艺精品,连续3年在全市舞蹈大赛、广场舞大赛成绩位居全市县区第1,近三年来荣获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奖项6个,市级奖项12个。加大文化种植力度。按照“种送结合、以种为主”和“摒弃人找文、提倡文找人”的观念,千方百计培育一批专业的文化强人、业余的文化能人和喜爱的文化明白人,以此带动和丰富广大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摆宴坝西周城址被誉为继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之后全省第三重大考古发现,射箭提阳戏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荣获第五届国际非遗节表演金奖和组织工作金奖。
(三)做靓文化品牌。着力提炼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昭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文化,提炼能凝聚人心、激励创业的昭化精神,形成了“昭德崇文、化新图强”的昭化精神。着力打造文化产品。结合昭化深厚的人文资源、独特的自然资源等优势,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开发、包装一批既有文化品味又有广阔市场的“六特”本土产品。着力文化宣传营销。采取政府引领、企业主体、百姓参与的多元方式,通过网络媒体、电视媒介、报刊杂志等途径,建立健全宣传营销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昭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坚持以文利民,在做“实”上作文章
(一)突出标准化。强化布局的合理性。着力打造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五公里文化圈”,建成了“区级公共文化设施为枢纽、乡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村级公共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的标准化。强化设施的完整性。按照国家公共文化设施保障建设规范,多元争取和整合各类文化资金,建立健全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类文化场所,逐步实现阵地建设的标准化。强化功能的配套性。切实整合现有各类文化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逐步配齐、配优各类文化设备、文化人员、文化制度、文化阵地,逐步实现文化功能的标准化。
(二)突出均等化。注重城乡一体。坚持城市、农村文化“同等对待、梯次推进”的发展理念,重点将项目、资金、人才、设施、服务等向边远农村倾斜,逐步实现城乡均等化。注重片区共融。切实进行区内乡镇文化分区划片,以片区为单元集中实施一批广电网络建设、文化服务、乡土人才培养和特殊群体文化帮扶等重点文化项目,逐步实现各片区间的均等化。注重群体对等。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等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通过发放文化惠民卡、点对点上门服务、文化帮扶等方式感受和体验文化带来的快乐,逐步实现不同群体间的均等化。
(三)突出实用化。注重切实整合。坚持资源重组、多元结合的方式,对现有各级办公场所、各项文化设施、各类文化人才等资源进行盘点,切实整合并建成了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居)综合文化室。注重优化提升。充分结合新村建设、库区发展、城市改造、文旅融合等,对现有的文化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打造了一批综合文化示范站、点。注重功能变性。在充分整合、改造、提升的基础上,积极清退灾后重建中被挤占、挪用的文化阵地、设施,切实还原其本来面目和应有功能,切实激活启用了一批新的综合文化站、点。
三、坚持以文聚民,在做“优”上作文章
(一)注重文“旅”融合。抓好文物保护。认真抓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建立区文物信息数据库,健全区乡村三级分工负责、文化公安多部门联动、重点文物专人看管的“三位一体”文物保护体系。抓好景区演艺。持续坚持景区演艺“常态化、小型化、特色化、市场化”的路子,蜀道艺术团“车车登”组合三次登上央视大舞台并进入《黄金100秒》“黄金盛典”年度总决赛前3名,正借助中青城投探索和引进国内知名文化企业开展大型实景演艺。抓好文化项目。牢固树立大项目促大发展的理念,成功争取建市以来全市文化系统投资最大的剑门蜀道遗址(昭化古城)文物消防安全项目,昭化三国文化产业园区成功入选文化部《2016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手册》,农村应急广播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
(二)注重文“城”融合。规划上重视文化。坚持规划中深度融入文化,将文化刚性纳入城镇改造、新农村建设和库区发展等规划内容,切实做到相融相生。建设中体现文化。坚持“建设为体、文化为魂”的理念,因地制宜建设文化庭院、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文化雕塑、文化标志等,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文化品味。生活里融入文化。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培育自建、自办、自管、自养的100余家群众文化团体,阶段性开展有品味的文化演出,常态开展大众参与的广场舞,适时开展群众文艺比赛活动。
(三)注重文“业”融合。切实丰富文化业态。切实将文化元素融入业态的打造、丰富和提升之中,逐步形成文化品味浓、文化档次高的“昭化品牌”。注重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出台优化文化产业政策,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积极培育影视制作、广告印刷、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逐步实现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树立大文化理念。通过建设计生文化广场、廉政文化墙、党建文化长廊,发展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方式,切实推动文化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四、坚持以文惠民,在做“活”上作文章
(一)创新文化发展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坚持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进一步健全区委政府领导、宣传文化部门主抓、乡镇和部门协同抓、工青妇残联老协配合抓的大文化工作格局,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乡、村三级文化监管网络。创新培育机制。坚持引进与培养结合,聘请知名专业教师为各类文艺团体定期授课,邀请专家学者为射箭提阳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把脉,选派本土人才赴专业院团学习观摩,同时先后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等3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创新投入体制。采用抓住灾后重建机遇新建一批、新农村建设整合资金打造一批、使用闲置学校操场规范一批、城市拓展规划建成一批、库区移民搬迁集中建设一批、因陋就简利用一批的“六个一批”方式,切实保障基层文化阵地、文化设施的标准化、规范化。
(二)创新文化发展手段。管理手段活。切实建全绩效考核评估、人才引进培育、资金投入保障、产业发展奖惩等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传播手段活。大力推进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读书之星、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电视节目创优工作连续3年位居全市县区第1名,真正实现传播手段的提档升级。服务手段活。健全公共文化需求表达与共商机制,对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项目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并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引进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文化,着力实现城乡文体活动分散化、小型化、常态化、生活化。
(三)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坚持政府搭台。按照政府主导的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管理系统向管理社会转变。坚持百姓唱戏。充分调动全民的自主性,切实开展“民间文艺人才”、全民阅读之星等评选活动,真正让老百姓广泛参与、自娱自乐,促进城乡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坚持社会参与。积极鼓励社会企业、各界人士投资兴建乡村文化阵地,经营文化娱乐场所,赞助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活动,真正实现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万家,让广大老百姓切身感受文化惠民带来的快乐、健康、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