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助力XX“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建设

[复制链接]
见习秘书  发表于 2016-5-26 11:04:09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积极推动“十项工程”落地见效

助力宁德“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建设

 

近年来,驻宁部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宁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在推动省军区“十项工程”落地见效和“申融”工作有序展开中助力驻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得到了军地充分肯定。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主动投身“申融”工作。驻宁部队官兵自觉传承习主席在宁德工作期间倡导的“军民共建共同发展”理念,凝聚思想共识、增强情感认同、强化责任担当,自觉提升支持“试验区”建设政治站位。一是强化大局意识,确保思想上进入。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又是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是军地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担当。驻宁部队各级党委注重利用党委中心组带机关理论学习时机,组织官兵认真学习习主席关于军民融合发展重要论述及《宁德市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学深悟透中提升站位;扎实开展我军性质、宗旨和拥政爱民教育,讲述宁德军民共建的光荣传统和鱼水深情,组织参观驻地发展变化、聆听地方领导授课等活动,在教育引导中凝聚共识;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走寿宁县下党乡“党群连心路”,在情感交融中强化担当。二是强化战略意识,确保规划上纳入。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需求为牵引,搞好论证和项目对接。海军部队与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建设研讨会,会上收到论文102篇,提出意见建议300余条;军分区向39个驻宁军兵种部队征求军事需求,梳理汇总7个方面20个要点40个具体项目建设,为军民融合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海军4807工厂着眼军地互利双赢,在厂区划出387亩土地建设“军民融合白马船舶重工产业园区”,引领我老秘网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先行先试;宁德边检站深化“三三管控”机制,出台8项措施推进三都澳军民融合国际化大港建设,助推宁德口岸有效对接福建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布局,得到市委领导的批示肯定。三是强化有为意识,确保工作上融入。驻宁各部队自觉把“申融”工作纳入经常性工作范畴,以务实的举措助力“申融”工作开展。海军三都岸勤部与三都镇党委、政府成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领导小组,签订多项军民融合发展项目;宁德边防支队探索推行“六零警务”“流动警务”等军民融合“警务创新实践”模式,为驻地经济发展打造集“优质、高效、稳定、安全”为一体的服务发展软环境。军分区充分发挥军地纽带作用,协调保障25余批军地领导来宁考察调研,牵头驻宁部队召开“支持宁德创建‘军民整合深度发展试验区’建设任务部署会”,为助力申融工作积聚能量;围绕“共建共创、共管共育”的目标,与宁德师范学院共建民兵预备役训练中心及国防教育基地,搭建军民融合平台。

二、突出重点、倾注真情,全面落实“十项工程”。紧紧围绕省军区“十项工程”建设,驻军单位积极谋划抓统筹,有的放矢建台帐,逐一对表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有效落实。一是着力在精准扶贫这一民生之基上用心。以宁德6个省级贫困县为重点,每个团级单位挂钩帮扶1个行政村。市边防支队、三都岸勤部选派百余名优秀警官、士官挂职辖区行政村第一书记,驻村帮助群众制订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等,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军分区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四到位”活动,专门制定下发《关于军分区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参加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常态落实“部村共建”和“一连带一村”机制,全区共为11个挂钩帮扶村协调资金650余万元,建成基础设施项目5个,引进致富项目9个,经验做法被省军区政治部转发,并在全军政工网《宣传简报》上刊登报道。二是着力在教育事业这一民生之本上用情。各驻宁部队坚持把帮扶驻地教育事业发展当己任,广泛开展助学兴教活动。营以上单位均建立挂钩结对学校,定期为驻地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去年以来,驻军共为学校上国防教育课200余场,军训2万余人,捐赠教学设备价值50万余元。武警福安市中队与福安市民族中学成立福建省唯一的“武警春蕾班”,官兵每月捐出部分津贴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感人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武警报》等报刊广泛报道。军分区牵头组织开展“双百”活动(驻宁部队百名团级以上干部一对一助学结对子),筹措30万元用于设立“宁德军分区助学基金”,协调省军区出资10万元用于支持福安赛歧“八一”希望小学教学楼、办公楼修缮,组织所有团以上领导和分区机关干部至少落实1 名助学对象,每个团级单位资助3至5名贫困大学生,全区共捐助贫困学生87人10万余元,受到驻地群众广泛赞誉。三是着力在解难帮困这一民生之急上用力。广大官兵始终心系群众、情系群众,视群众为亲人,广泛开展扶贫帮困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三都海军与蕉城区共建“军融”自来水厂,长期困扰驻岛军民的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霞浦空军场站与高盘村19户贫困户开展挂钩帮扶工作,发动官兵为患病儿童捐款近3万元;442医院深入乡村义诊5000余人次,免费送医送药3万余元;福安房管分局利用部队闲置房产,以市场租金50%的价格为87户驻地群众提供近7000平米廉价租房,推动驻地群众就业;消防支队出台5项18条便民利民措施为重点项目的审计检验开辟绿色通道;边检站推广运用“网上报检室”,打造“预约办理- 送证上门”一站式亲情服务,为企业节约资金300余万元;古田县人武部协调资金188万元,推进杉洋镇利洋村新住宅小区、食用菌生产基地、苗木基地和美丽乡村等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周宁县人武部牵头协调县直机关17家单位,深入李墩镇阮洋中、纯池镇禾溪村2个扶贫帮困重点村,筹措资金180万余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军分区把机关幼儿园作为便民服务的窗口,建园35年来始终坚持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不仅为驻军官兵子女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每年为地方解决200多名幼儿的入园就学问题。四是着力在平安创建这一民生之盼上用劲。扎实推进“平安宁德”建设,建立完善和常态落实军地情报互通协作机制,加强敌情、社情监控,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反分裂、反渗透、反颠覆工作,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确保驻地安全稳定。福鼎沙埕海军与福鼎市公安、国安等12个单位联合签定“军警民联防工作协议”,为驻地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三都海军部队与三都派出所建立军警协作机制,建立军警民联防岗,深入海岛基层,帮助驻地群众排忧解难;宁德边防支队持续推广蕉城区三都镇海上110“三个跟进”、福安爱民固边党建“五位一体”等工作机制,探索军民协作、多方联动、共同维护社会稳定的模式。军分区、人武部建立训实11支民兵应急队伍,主动参与地方应急救援行动,较好地完成了防抗“苏迪罗”、“杜鹃”等台风任务。去年以来,驻军先后组织1.2万余人次参与防台抗台、森林灭火和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共转移群众130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近2亿元。

三、精心组织、固化机制,有效推动常态运行。支持宁德“试验区”建设、推动“十项工程”落实是一项政治性任务,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精心筹划、严密组织、科学推进。一是搞好顶层设计,合力攻坚。各驻宁部队注重加强组织领导,将支持“试验区”建设和推动“十项工程”落实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做到与军事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形成大事大抓势头;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驻地党委政府、挂钩村、共建学校,座谈调研、掌握实情,找准帮扶的“着力点”和融合的“切入点”,制定详实可行的方案计划,做到精准高效对接。市边防支队推出《践行宁德市“军民融合发展试验区”战略部署十项举措》,从建设三都“海上枫桥”、深化爱民固边模范村创建、服务闽台贸规范船舶管理、精神文明共建等方面创新举措,拓展职能空间,助力地方发展。二是完善运行机制,致力落实。军分区牵头驻军单位成立支持宁德“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2次召开协调会议,讲评工作、剖析问题、研究对策。同时,每季度派工作组深入部队帮扶点,对工作落实、项目进展、实施效益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指导帮带、督导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宁德边防支队出台《军民融合创先争优奖励规定》,把支持“试验区”工作列入单位年度工作考核项目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与评先创优相挂钩,收到良好效果。三是加强军地协作,聚力共建。驻宁部队主动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定期召开军地会议,及时对接驻地“需求”与部队“所能”,形成整体效益;霞浦空军场站充分发挥军地互补优势,与霞浦县多家单位建立协作共建机制,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互相征求意见建议,实现双赢目标;军分区积极协助地方举办首届“军民融合杯”篮球赛和象棋赛,联合市广电局组织“闽东抗日风云展”,协调组织“军地两用人才”座谈会,在军地共同合作中提升“申融”的影响力。

虽然驻军在支持“试验区”建设、推进“十项工程”落实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有的单位对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到位,计划不够科学;有的措施不够具体,经费投向投量不够明确,成效还不够明显;有的对支持“试验区”建设喊口号的多,实际推动落实的少,等等。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传承“摆脱贫困”思路,弘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四下基层”精神,进一步深化认识、拓宽渠道、加强合作,多管齐下,聚志攻关,在推动驻地经济社会发展上贡献力量、再立新功。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见习秘书  发表于 2016-5-26 11:05:48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徐振川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3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军民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国防科技工业承担着“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职责。而且国防科技工业是天然的军民融合载体,是军民融合最重要的领域。我省国防科技工业推进军民融合工作起步早、力度大,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动军工经济和我省地方经济融合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有力推动了我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目前,我省军民融合型企业达500多家,涉及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工电子和武器维修保障等7大领域,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2015年底,全省军民融合产业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13%。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拥有一批创新力量强的团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高新技术,开发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在电子信息、卫星测控、航测遥感、航空航天、船舶修造、汽车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促进了我省经济发展。

       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打造河北经济发展新引擎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大战略,推进这一战略实施,要切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为军民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以机制创新促融合发展。要强化大局意识,创新机制,破除利益藩篱,处理好军民、军政、军地关系。建立统一领导、军民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让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以政策规划促融合发展。加快出台《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等政策法规,加强军地协调和需求对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与我省各市区发展战略规划衔接,统筹谋划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定位,落地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形成具有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实现军工经济与区域经济有机融合。

       以加强合作促融合发展。要把加强合作作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强劲动力。近两年来,省政府与工信部、国家国防科工局以及中船重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6家军工央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省国防科工局也与中国资源卫星中心等多家军工、金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今后,要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充分借助京津军工人才、技术、产业等高端要素资源优势加快发展。

       以产业园区促融合发展。近几年,我省培育认定了21个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和509家军民融合型企业。“十三五”期间,要积极争取创建京津冀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将这些园区(基地)打造成我省军民融合特色产业集群、创新高地,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协同创新促融合发展。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军民科技相互支撑和转化。以打造50个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为载体,组建空间信息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创新联盟,构筑军工特色闭环研发创新体系;建立省级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交易中心,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

 
见习秘书  发表于 2016-5-26 11:08:46
 
老秘网虚拟稿费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5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会议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深化改革,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融合水平,加强基础、产业、科技、教育、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统筹,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把军民融合的理念和要求贯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过程,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军民融合(军民结合)问题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军转民工作自1983年在全国逐步展开,1998年国防科工委《关于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组织军工力量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服务的建议》(国办发〔1988〕75号)要求“统筹安排军品科研、民品开发和技术转移工作”,“把国防科技优势同沿海地区的资金、劳动力、开放政策和国际市场信息优势结合起来”。这主要是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因为国家安全和战略需要,有限的资金向国防科技工业倾斜,军工技术优于民用技术。随着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民对军的支持越发重要。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6〕6号)提出,开展面向行业的竞争前技术、前沿技术和军工配套、军民两用技术研究……促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立军用、民用自主创新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军用、民用技术研究开发需求的互通交流及创新成果的双向转移。

国防科工委2007年发布的《国防科工委关于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扩大社会投资领域,实行分类管理。在确保国防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社会对国防科技工业投资的领域。根据产品在类型、层次和科研生产阶段等方面的有关要求,在综合权衡国防安全和保密规定、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布局、社会公共利益、军民通用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将投资领域分为放开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其中放开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不限投资比例;限制类,允许社会资本进入,但重要领域须由国家控股;禁止类,实行国有独资。

2010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7号)设定“基本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的互通、互动、互补”,“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培育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武器装备发展的产业基础明显增强”等目标;提出“推动军工开放,引导社会资源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加快军转民步伐,增强武器装备发展的产业基础”,“推进军民互动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改革方向。

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统筹军民两方面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促进基础领域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军民融合的重要意义

寓军于民可以提高国防军工产业的生产效率。现代工业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规模化大生产。只有社会分工深化,每个企业才能形成各自的核心能力和专长,通过迂回生产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只有形成规模化,才能够获得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专业化可以促进规模化)。除**、弹药等单兵武器外,军品与民品相比产品生产规模较小,很难达到规模经济性,而较小的市场规模也限制了军品生产体系内部的分工和专业化。因此,如果采取封闭和独立的国防军工体系,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经济都难以实现。反之,如果能够与民品部门形成有效的分工关系,例如,军工企业负责武器装备的设计、专用性零部件的生产和总装集成,民品部门承担通用原材料、零部件和仪器设备的生产,那么国防军工产业虽然本身的规模小,但可以利用民品部门的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可以通过外部采购获得最先进的材料、零部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有限的军费约束下,军民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武器装备规模和水平。加州伯克利大学哈斯商学院的切萨布鲁夫教授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对于国防军工企业来说,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型更有必要。也正如社科院学部委员吕政研究员一直强调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也包括军工领域的重大创新项目“应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军转民有利于带动民品产业的升级提高、创造新动能。相对于民用产业更重视经济效益而言,国防军工产业由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防安全,因此更重视武器装备的尖端性,因此许多尖端科技都是最先应用于军工领域。特别是在冷战时期,美国、苏联两大超级大国的竞争比的就是尖端科技的竞争。现在尽管冷战结束,但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仍对能够用于军事领域的尖端技术对我国实施禁运,这也使得我国不得不在能够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尖端装备上自力更生。由于产量小、风险高的的原因,一般没有民品企业有能力有意愿承担,所以主要依赖军工企业进行开发。这些在军工部门形成的高精尖技术如果能够在民用领域转化,其中一些将会创造巨大市场需求和产业。美国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星球大战计划中的许多高精尖技术都转化成了民用并创造出巨大的产业,例如核能发电、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等,硅谷的发展也许美国国防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军工产品不计成本的特点虽然造成成本居高不下,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沿技术领域由于风险高、投入大而造成的民间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

军民如何融合?

目前《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发布的仅是新闻稿,具体的内容尚未发布。但我们可以从《“十三五”规划纲要》管窥一斑。《“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第七十八章是“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提出“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和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坚持军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共享、平战结合,促进经济领域和国防领域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加强军地在基础设施、产业、科技、教育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统筹发展。探索建立军民融合项目资金保障机制。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实施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改革国防科研生产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机制,加快军工体系开放竞争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加快军民通用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工程,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和举措,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

可以说,军民融合是大势所趋,符合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既是国防军工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是民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民融合的推进过程中,体制、机制和政策的改革是关键,行业主管部门、军工企业和民品企业等各方面需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军民融合管理体制、生产组织方式。军民融合也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那些拥有先进技术特别是向民用转化先进技术的军工企业、那些能够为军品生产提供配套的民品企业将从中获益。布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89粉丝

41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