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学发展] 县级经济评价体系视角下两地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复制链接]
老秘在线 发表于 2011-11-28 08: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在新近四川省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中,我区连续三年蝉联全省第七,在丘陵地区经济综合评价中位居第二位。与我区同属川南地域的泸州市江阳区位列经济综合评价第十四位,丘陵地区综合评价第三。因地缘靠近、排位接近、部分产业趋同,两者竞势发展的格局已日渐明朗。面对追兵日近的形势,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区自身的优劣势,增强忧患意识,巩固领跑川南的地位。有鉴于此,本文撷取两地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县级经济综合评价中牵涉指标为依据,辅以相关资料,对两地经济进行全景式扫描,以统计专业的触角透视区情、展示区力、剖析发展差异,希冀能起到抛砖引玉、激荡战略思考的目的,同时为我区固优补劣,“十二五”继续勇挑大梁、领跑川南有所启发。

一、两地经济概览

(一)江阳区经济现状。2010年江阳区步入全省现代农业20强县区行列,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强县”。其蔬菜种植面积达13.97万亩;新建桂圆基地2500亩,累计达5.57万亩;新建优质高粱基地1.2万亩,现有6.5万亩;全年出栏肉猪48.72万头,同比增长2.6%。蔬菜、桂圆、高粱、生猪四大特色农业已渐成规模。

该区工业板块2010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户,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比2009年增加13户。10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93.28亿元,同比增长29.8%。分工业集中区看,其主要依托泸州火电厂的规模和资源,规划建设“新型建材集中区”;依托旦沟预留集装箱码头和空港,规划建设“江南轻工业集中区”;依托“三长”重机产业,规划建设“机械制造业集中区”;依托泰安码头和泸煤的开发及泸州大化工产业,规划建设“精细化工集中区”;依托泸州老窖基地的开发,建设“白酒产业集中区”。2010年江阳区实施重点项目47个,其中市级重点项目7个、省级重点项目1个,完成投资44.48亿元。在部分亿元技改项目的带动下,该区实施的90个工业技改投资项目累计完成29.33亿元,同比增长61.9%。该区第三产业按照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商贸物流高地”的发展战略,形成以“一个中心,五大专业市场,五条特色街”为主体的商贸流通格局,其中水井沟白塔商圈一带是其核心商圈,其消费额占到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以上。2010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05亿元,同比增长20.3%。限上企业集中度较高,规模优势明显。

(二)两地共同点。区位特点类似:两地同属市区同城,在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上,无论是规划、土地还是资金、税收等均受制于现实的体制和格局,存在一些较难逾越的困境。部分产业趋同:机械铸造、食品酿造、包装印刷、建工建材是江阳区工业的四大支柱。今年一季度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2.77亿元,按行业构成,白酒产业25.73亿元、机械铸造业2.95亿元、包装印刷产业0.32亿元、建材产业0.82亿元、其他行业2.95亿元。我区上半年辖区工业增加值中逾七成由五粮液集团贡献,而区属企业机械铸造行业中的岷江实业、昌明机械,食品酿造行业中的叙府酒业,包装印刷企业中的思瑞印刷、思泉包装均是区属板块的重要增长力量。

综合来看,江阳区急速推进的项目建设步伐,与较为庞大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规模优势明显的限上商贸企业相互辉映,成为我区在川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对手。然而随着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启动,成都—遂宁—重庆高速公路、重庆—贵阳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江阳区原有的交通区位优势在逐渐削弱。但随着成渝经济区规划的出台、川南经济区规划加快编制以及“四个宜宾”建设的提出,毗邻临港经济开发区的翠屏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市发展我进步”的良好机遇。今后我区若能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建设,加强与川滇黔结合部区域的协作,充分利用临港经济开发区及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的优势,实施更为积极主动的口岸开放战略,那么在县域竞争中仍大有可为。

二、我区与江阳区的对比分析

(一)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上半年江阳区辖区GDP为114.26亿元,同比增长16.9%;我区辖区GDP为189.62亿元,同比增长11%。2010年该区GDP占我区61.27%,今年上半年下降至60.26%。我区依然具备存量优势,但增速相形之下有所落后。唯有强化市区一体、借势发展理念,才能对其继续保有GDP这一压倒性优势。

(二)财政收入。2010年江阳区财政总收入为18.48亿元,同比增长91.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67.0%。尽管增幅惊人,但江阳区财政收入绝对量还较小,仅为我区的19.66%,人均财政收入为我区的24.93%。我区应该能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一非对称优势。从江阳区2010年财政收入来源看,增收主力为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58.6%,其次为营业税和增值税,同比增幅分别为45.6%、30.7%。

(三)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区相对江阳区的软肋短板,是关系两地综合位次转圜、攻守易势的重要环节。近些年由于退城外迁,我区大型企业投资项目和投资资金大量外流,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受外界政策影响较大,工业投资一直较为薄弱。2007、2008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还高于江阳区,但出现负增长,从而在2009年被其演绎“弯道超车”的逆转。虽然我区经由近几年的恢复性增长,但与江阳区的差距已呈扩大势头。今年我区上下高度重视项目工作,但江阳区狠抓项目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遑多让。该区围绕构建“全域江阳”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今年实施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4个,其中由其主导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9个。全区重大建设项目10个,一般重点建设项目21个,总投资144.85亿元。1-6月重点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76.63亿元。其中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7.50亿元,一般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35亿元。我区差距有被进一步拉大之虞。

(四)规模以上工业。2011年一季度江阳区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2.77亿元, 同比增长25.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50亿元,同比增长59.6%;实现利税总额21.42亿元,同比增长41.5%。2011年上半年其酒业集中发展区完成总投资7.568亿元。南区入酒业集中发展区区属企业29家,占总入驻酒业集中发展区用地企业65.91%;入驻酒业集中发展区区属企业投资额度8.9亿元。今年一季度我区工业增加值61.76亿元(不含临港),增长12.86%。上半年三个产业园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4户,其中区属企业9户。从分布看,盐坪坝产业园区5户企业,象鼻产业园区4户企业,李庄产业园区尚无规上工业企业。惠美线业、长毅浆粕、岷江实业三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37亿元,占区属工业总产值的33.88%,占园区9户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8.24%。这三户企业不仅是全区区属工业的重要支撑点,更是园区区属工业的擎天柱,其余企业除贵友商品混凝土、力源电机稍具规模外,其余均单体较小。入园规上工业企业少,今年尚无新增入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虽然园区产值占区属总产值的比重大,但和江阳区相比,我区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和带动功能尚未有效凸显。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今年江阳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仅有48家,但一季度共完成零售额13.68亿元,同比增长4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3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零售额前10名企业完成12.24亿元,增幅44.7%,占限上零售总额的比重89.5%,限额以上比重达到65.0%。对比来看,我区今年共有127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0.06亿元,同比增长52.7%。我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亿元,同比增长17.26%,限额以上比重仅为34.12%。和江阳区相比,我区限上商贸企业可谓“家家冒火、处处生烟。繁星点点,缺乏明月”。数量规模虽然庞大,但缺乏龙头企业。多、小、散的现状依然存在。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相当程度上仍有赖于限下单位的支持。我区惯有的商贸优势正在被侵蚀。

(六)人均指标。人口是江阳区的一大优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江阳区常住人口为575233人,而我区常住人口达836383人。2010年江阳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与我区十分接近,不分伯仲,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正逐步缩小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则已被其超越。虽然多项总量指标我区位居前列,但我区相对较大的人口规模将摊薄体量优势,抵消我区经济发展的部分成果。随着我区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强力推进,这一压力还将长期存在。

再把目光放到全省,从2010年全省县级经济综合排位看,尽管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位居全省前列,但存量优势的背后是增量的缓慢。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前十强中垫底,再加上较大的人口规模,使得我区人均GDP相对偏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无论绝对量还是增速都相对较低,部分指标甚至在全省排位中都相对靠后。

今后我区工作重点应是扩大总量与结构调整、提升发展质量相结合。否则即使总量上去了,也是大而不强。例如针对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相对偏低的现状,就应以我区成功创建“中国金融生态区”、成立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为契机,着力打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信用环境、发展环境、行政环境,促进全区经济金融健康协调发展。对于其它人均指标,主要还应考虑通过“扩大分子,控制分母”的方式双轮驱动,从而有效缓解压力。只有始终把扩大总量与提升发展质量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在县域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固优补劣,加快翠屏区跨越发展的几点建议

按照冬生书记7月15日来我区调研时提出的:立足“全省2010年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名第七”的新起点,紧紧围绕“富民升位,加快发展”的目标,市区一体,跳起摸高,110%地圆满完成年度任务的要求,同时结合我区上半年经济运行中暴露的问题,特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硬抓、抓硬,着力培植支柱财源。在全省2010年县级经济考核评价的30个指标中,直接表现为“财政收入”(包括税收)的指标有6个,占据五分之一。其它24个指标虽然不直接表现为“财政收入”,但都或多或少与“财政收入”相关联。这是因为所有的企业、所有的行业、所有的项目都是财政的来源,又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所以,“财政收入”在县域经济诸指标中是“发酵”性指标。我区要采取过硬措施把“财政收入”作为区域经济的硬指标来抓,着力培植支柱财源,达到“发酵蒸馍”的目的。要在项目建设中重点选择税率高、税源大的纳税大户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二)要强抓、抓强,鼎力扩大投资规模。2007、2008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还在江阳区之上,但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与我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阳区固定资产投资近四年保持年均24%的增速,2009年更是达到53%。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该区还能独善其身,个中缘由还在于大项目支撑。以2010年为例,该区实施项目建设171个。其中5千万元以上项目5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7个;5千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82.73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81.9%;亿元以上项目3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0个,完成投资73.61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72.9%。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成效明显。从其后来居上的发展轨迹看,特别是大项目建设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突破口。以项目支撑全区经济发展,以项目扩大招商引资,以项目调优经济结构,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应成为锻造我区经济增长韧性的关键。

今后我区涉农部门针对第一产业投资尚未破零的现状,要加强项目意识,认真做好 “三农”投资项目统计工作,确定专人负责反映好本系统投资工作实绩。工业经济主管单位及相关责任部门应深入领会、贯彻区府[2011]32号文件(《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加快工业发展工作意见》)中关于工业项目建设的要求,增强工业企业跨越发展的造血机能和续航能力。我区需要把项目工作作为一项永不竣工、永不懈怠的战略工程来抓。政企共同营造投资洼地,突破瓶颈、锻造优势、重塑动力,加速构筑跨越增长的战略支点。

(三)要实抓、抓实,全力提升商贸量速。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体系中有七个指标与商贸领域有关。各级各部门需要树立限上企业发展是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导和支撑意识,高度重视限额以上企业的统计工作。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区成品油零售额比重过大,一旦市场出现变化而导致成品油价格和成交量产生波动,势必极大影响我区限上企业零售额增速。今后应横向联合,纵向协同,着重培育若干个“航母”级标杆型企业,以点促面,提升聚集度,避免将拉动增长的希望寄托于一两个企业的局面出现。继续重视限下抽样调查工作,缓解部分因限上单位增长乏力带来的发展压力。考虑到部分调查户在思想上存有戒备心理,乡镇街道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协力加强与限上商贸单位的沟通协调,强化企业经济发展的责任意识,打消企业顾虑。建议目标责任部门要多深入基层,指导其规范统计基础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减少瞒报现象。针对我区商贸统计对象复杂,统计数据收集难度大。商贸统计呈现出对象多、小、散、配合程度差的特点,同时今年新增企业多(占到所有报表单位的55%),统计人员对于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到位,甚至对上报统计数据的不配合是影响统计数据正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将加大对企业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夯实统计基础,做到应统尽统。

(四)要紧抓,抓紧,努力推动两个收入工作。从江阳区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具体措施看,2010年建成蔬菜基地乡镇6个,全年总产量达31.53万吨,同比增长4.2%,产值达到5.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蔬菜一项增收260元。各涉农乡镇街道应以区府办〔2011〕108号文件(《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抓好2011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导,积极寻找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新动力,改善农民增收环境,保障农村居民稳步增收。同时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我区调查户收入瞒报和支出漏报的问题很突出。针对因居民自我保护意识而产生的顾虑,各部门应努力做好解释工作,同时采取定期走访,倾听诉求,及时解决记账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促进交流,增进信任,取得调查户的理解和支持,提高记账质量。

(五)要巧抓、抓巧,协力强化统计能力。6月份泸州市统计局、市商务局、江阳区统计局、江阳区商务局曾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协商加强商贸统计工作。尽管近些年我区上下对统计工作日渐重视,但目标责任部门仍鲜有参与,或者即令参与,因缺乏部门协同意识,导致对上级统计部门的沟通协调效果打折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今后希望各部门能与区统计部门一起加强与上级统计系统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动态信息和政策趋向,争取外盘支持,将日常工作成绩切实转化为跨越发展的现实胜势。各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主动作为,增强态势感知和经济驾驭能力。以江阳区为例,今年该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调查工作明确目标责任部门为区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局,区统计局协助业务培训指导,各乡镇街道具体组织实施,层层落实责任,定期通报分析。该区人社局多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共同研判城镇住户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推进工作、提高记账质量提出解决办法。这种具体工作下移、多部门协同的运行模式,为规范报表程序,提高记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更能准确反映惠民、利民成效,值得我区学习借鉴。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leejery 发表于 2011-11-29 09: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先顶顶,等有心得了再来请教老大
 
哎哟我去玩 发表于 2016-3-30 13: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老贴子被我找到翻出来看看,也有有益之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3粉丝

22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