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关于打造我老秘网市客家文化品牌的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范文中国 发表于 2012-3-28 16: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一、我老秘网市客家文化资源丰富

    我老秘网市客家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经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在三明境内现有的客家文化元素主要有:客家古建筑、古城、古镇、古村、古街巷,客家饮食、特产,客家公祠、祖祠、古墓、遗址,客家宗教场所、客家民俗风情,客家曲艺、山歌、游艺,客家民间传统工艺品、客家人物、客家服饰、客家礼仪、文物资源(书画、书籍、展览、宝扇、五代时期在宁化制造的铅钱复制品等)、意识、信仰文化,以及体现客家精神、文化意识的象征,与客家历史、文化有关的自然资源品牌等。
    目前,具有我老秘网市区域特色的客家文化主要有:客家祖地:如石壁客家祖地文化、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等;文物及古建筑:如宁化泉上延祥古村、清流赖坊古民居、三元区忠山十八寨、福建土堡、永安安贞堡、泰宁尚书第等;客家民俗戏曲:如宁化七仙傩游、泰宁梅林戏、永安大腔戏、沙县肩膀戏、大田板灯龙等;客家饮食、特产:如沙县小吃、客家娘酒、客家擂茶等;客家宗教场所:如清流县客家祖山定光佛、建宁县报国寺、泰宁县庆云寺、梅列区正顺庙、明溪县显应庙等;客家名人:如杨时、罗从彦、朱熹、黄慎、伊秉绶等;与客家历史相关连的自然资源:如宁化的天鹅洞、泰宁地质公园、永安桃源洞、将乐玉华洞等;客家民间传统工艺品:如宁化县木活字印刷技艺、将乐县的龙池砚、西山纸、明溪县微雕等。

    二、我老秘网市打造客家文化品牌的优势与不足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三、打造我老秘网市客家特色文化品牌的建议

    1、统一思想认识,全方位宣传推介客家特色文化。一要统一思想认识。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我老秘网市打造客家特色区域文化品牌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以2012年我老秘网市举办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为契机,坚持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充分发挥我老秘网市客家祖地这一区域特色文化优势,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集中全市力量共同打造好客家这一特色区域文化品牌,从而带动我老秘网市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二要拓展宣传广度。坚持政府牵头,通过举办以客家祖地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论坛、旅游节庆、摄影采风、书画笔会、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推介团队走出去广为宣传,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增强我老秘网市客家特色文化品牌的辐射效应和全社会的认同度。三要树立大客家意识。要跨区域联盟,打造自闽北的武夷山,沿福建西部到闽南,构成福建西部区域,海西客家文化圈。通过整合资源,联盟周边,打造以石壁客家祖地为核心的三明市区域和龙岩市、梅州市、赣州市区域,构成四市联盟,建造闽、粤、赣客家大本营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达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2、科学统筹规划,加大客家特色文化的整合力度。一是投入要加大。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客家文化产业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抓好本区域中长期客家文化特色品牌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工作,明确客家文化资源系统开发的内容、重点、目标和保护措施,并将客家生态文化保护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争取省上支持,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目标责任,制定奖惩机制,推进我老秘网市客家文化品牌带动战略的有效实施。二是站位要高远。要站在三明在客家民系中的历史地位的高度,以及在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上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围绕打响三明“客家祖地文化”这一特色品牌来定位,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老秘网市客家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整合要有力。要对三明丰富的客家人文历史、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重塑,全面提升其管理质量和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三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脉,从而提高三明的知名度,树立更具魅力的城市形象。要以客家文化品牌效应带动文化资源的整合,通过整合知名度不高的文化品牌或相近的文化资源,构建特色文化品牌体系,使之产生品牌的集中效应,提高品牌的含金量,促进我老秘网市客家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发挥祖地优势,着力打造客家特色文化品牌。一要打造客家祖地文化特色品牌。首先,在“精”字上下功夫。对石壁客家祖地进行重新定位,按照“龙头”精品进行一流的策划、包装和营销管理,提升石壁客家祖地的品位。改造、修复石壁古村,使之恢复宋时的石壁风貌,真正成为历史文化名村。如:设计有宋代风格的民居;重建葛藤凹村、恢复古村名如李家坪、杨家排等;恢复北宋末年宰相詹学传学馆等。其次,在“特”字上下功夫。借鉴各地的做法,象已有广泛影响的“汀州八大干”、“三明十大名片”品牌一样,通过广泛组织评选“三明十佳客家生态旅游景点”、“三明十佳客家特产、美食”、“三明十佳客家民俗”等活动,以及在三明市区建设“三明客家特产、美食一条街”等,来充分展现三明客家文化的特色。第三,在“活”字上下功夫。借鉴“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的做法,推出一批具有三明客家祖地特色的大型山水综艺节目,扩大三明客家祖地的凝聚力、影响力,全面提升三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客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三明的形象和市场感召力。二要打造客家民俗文化特色品牌。首先,通过举办全市民俗文化节活动等形式,定期进行集中交流展示,促进我老秘网市客家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其次,在市、县的重大节庆活动中让这些民俗活动充分参与,既可丰富重大节庆活动的内容,又使这些民俗文化品牌得到充分展示。第三,通过多种形式,在这些狭小、有限的祖地景点空间,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能与游客互动的民俗文化活动,让这些物化的凝固的客家祖地文化与生动形象的民俗文化相映成趣,使游客在互动过程中对客家祖地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三要打造客家历史名人文化特色品牌。首先,充分挖掘客家历史名人与客家文化之间的深刻内涵,通过举办客家历史名人研讨会等,充分展示他们在客家文化发展和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在与客家历史名人相关的县建设纪念馆,向人们充分展示这些名人与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第三,在三明市区、相关县(市)建设客家历史名人的主题公园,在市中心广场树立名人雕像,营造客家历史名人文化的浓厚氛围,扩大其影响力。

    4、加强交流合作,构筑海内外客家文化交流平台。一要构筑寻根文化交流平台。首先,打好“亲情牌”。宁化石壁是客家祖地,最重要的标志是80%以上客家人同宁化及石壁有血缘关系。各客家县(市、区)要将各姓氏每年分散祭祀客家姓氏一世祖的活动,引导到每年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这一时间段进行集中祭祀,并广邀海内外客家宗亲参加,形成集中集聚效应,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之逐渐成为海内外客家乡亲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其次,打好“渊源牌”。各地要注重客家族谱的收藏和挖掘,让这些印证各客家姓氏脉络源流的珍贵史料,通过走出去到海内外各客家地区举办客家族谱巡展,或举办海峡两岸客家族谱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延伸和拓展三明客家的影响。第三,打好“联谊牌”。宁化县每年组织举办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活动已成为三明联络海内外客家乡亲的一个知名品牌,要继续组织好这项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把它提升到国家级的祭祖文化活动,并把石壁祭祖日固定下来,使之成为中国民俗节日时间,深深印记在客家人的心目中,使石壁在客家人的心目中真正树立起祖地、圣地的“麦加”形象,不断提高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要构筑宗教和民间信仰文化交流平台。首先,充分挖掘三明客家的宗教和民间信仰,并加以保护、修复完善和传承。其次,发挥清流县客家祖山定光佛(佛教信仰文化生态园)、建宁县报国寺(慈航文化交流基地)、泰宁县庆云寺(峨嵋峰慈航文化主题园)、明溪县显应庙(惠利夫人庙)等寺庙的平台作用,使之不仅成为海峡两岸民众佛教信仰祭拜的重要场所,而且成为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第三,通过定期举办海峡两岸祭祀佛教大典或召开海峡两岸佛教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地交流交往。三要全面启动客家祖地文化生态、产业园建设和博物馆、纪念馆等场馆建设。客家祖地文化生态园是保护传承和交流客家文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要从全面抢救和保护客家祖地文化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高度,着力抓好以“宁化客家祖地文化生态园”、“清流县客家祖山佛教信仰文化生态园”、“明溪县客家文化广场(融入欧式建筑)”等为区域组团的三明客家祖地文化生态园建设,以及“中国(宁化)客家美食文化城”、“中国(沙县)小吃文化城”等文化产业园建设。加快建设三明客家文化博物馆,使该馆成为三明中心城市独具客家祖地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三明客家人文历史展览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加快推进以纯客住县(宁化、清流、明溪、将乐)为主的客家文化场馆建设,如宁化县黄慎、伊秉绶纪念馆、清流县博物馆、明溪县惠利夫人纪念园、将乐县杨时纪念馆、泰宁客家牌楼等。力求做到凡客家县(市、区)都应有客家文化标志性建筑,争取向省申报第二批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积极向省和国家申报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争取国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早日获批。通过这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使博大精深、积淀深厚的客家祖地文化再度焕发生机,更加光彩夺目。


    5、强化要素保障,实现客家文化品牌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一要强化品牌意识。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分割快速进行的今天,没有优势文化品牌,就意味着没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优势,在市场占有和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以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是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而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要进一步树立客家文化品牌意识,依托我老秘网市丰富独特的客家祖地文化资源,整合、重塑和发掘现有的文化品牌,从而做大做强我老秘网市客家特色文化产业。二要加大保护力度。要以申报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注意防止因盲目开发而导致文化资源的破坏,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改变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以牺牲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而换取短期市场利益等行为。建议加大我老秘网市各级政府以及民间的经费投入,发挥各县(市、区)文化部门、客联会和三明学院客家文化研究所等的作用,加强客家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完善和保护,并在人力、财力上对市、县(市、区)两级客联会等有关客家研究机构给予支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一些濒危的客家祖地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力度,实现我老秘网市客家文化品牌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三要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客家文化并非三明专有,梅州、龙岩、赣州等地同为客家聚居地,有些方面甚至更有优势,所以我老秘网市必须挖掘出自己的特性,避免同质化。还有,客家文化与红色(苏区)文化、朱子文化、抗战文化同为三明的文化品牌,不能平均用力、捆绑包装,必须单独策划、推广和发展,这样有利于形成最精练、最响亮、最激动人心的差异化品牌。

    6、深化改革创新,形成打造客家文化品牌的强大动力。一要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产业管理体制及机制的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我老秘网市特点的文化品牌创新的新路子。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为优秀传统文化品牌的培育壮大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成长环境。二要建立社会化运作机制。既发挥行政资源优势,又调动社会力量,创造一种产业社会化联盟模式,共同构建客家文化的大产业、大舞台、大市场,真正形成打造区域文化特色品牌的强大合力。要转变观念,降低门槛,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形式为多渠道、多种所有制形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方式,支持鼓励有实力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客家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三要深化客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要挖掘或编撰一些客家典故与旅游产品融合嫁接,赋予旅游产品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内涵,增强感召力和影响力,并将客家文化元素注入到与旅游相关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衍生品中,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招商的形式,使过去一直为经济担当“搭台”任务的文化活动,主动走上经济活动的“前台”,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角”,努力实现客家文化旅游产业自身所具有的社会经济价值。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小庞 发表于 2012-8-28 15: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客家人很牛,比如广西博白人,在广西仅次于壮人!
 
贾轩敏 发表于 2015-7-29 13: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发挥祖地优势,着力打造客家特色文化品牌。一要打造客家祖地文化特色品牌。首先,在“精”字上下功夫。对石壁客家祖地进行重新定位,按照“龙头”精品进行一流的策划、
 
古城小秘 发表于 2016-2-18 15: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以2012年我老秘网市举办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为契机,坚持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充分发挥我老秘网市客家祖地这一区域特色文化优势,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集中全市力量共同打造好客家这一特色区域文化品牌,从而带动我老秘网市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6粉丝

7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