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己出 作者:游宇明 来源:学习时报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过这样一句话:文人是要文必己出,史家却要文不己出。这句话初听起来觉得莫名其妙,仔细想想,颇有道理。说文人要文必己出,大家都是点赞的。创新是文学的第一生命,只有提供他人没有的东西,给读者以陌生感,读者才有走近的热情。没有创新,你写的东西跟别人写的面孔、眼睛、灵魂都相似,谁还会浪费时间来阅读你的所谓“作品”?说史家要文不己出,争论就出来了,有人认为章学诚提倡做文抄公。其实这是冤枉了他老人家。章氏一生所写史学著作多矣,他的《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方志略例》都是一等一的史学名著,无一本涉嫌抄袭。自己都不抄袭,怎么可能建议别人去抄袭?
u4 B! a2 D& [# ]8 W7 A 其实,章氏的所谓“史家”要“文不己出”,不是指史家必须陈袭他人的著作、言论,不要有个人创见,而是指史家评事论人必须有史料上的依据,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 C0 F1 p; z5 e6 T, k, t7 \ 章氏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我不清楚,但我可以肯定他的这个见解到今天依然没有过时。最近看到一本写唐朝的书,作者据说有“幽默讲史新掌门”之称,出版商在封面上做了如此提示语:“易中天没这么幽默,当年明月没这么犀利,袁腾飞没这么有味。”可是读了前面40页,我就再也没有心思读下去。不是作者的文采不好,也不是书的故事不够吸引人,而是因为虚造得太厉害。* G3 ~. ^& G8 {
为了引用的“原生态”,我姑且做一回文抄公。该书第三章《高宗李治:如何征服男人》开头这样写道:“史书上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时候,有一次正坐在龙椅上享受悠然人生,突然之间他泪流满面,跳将起来,冲到墙壁前,拿自己脑壳照墙壁上哐哐哐地撞过去。当时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老臣子吓得呆了,急忙上前拦住:陛下,别撞了,歇一歇吧,万一你把这墙壁撞出个窟窿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建筑工程费用开支……只见李世民大哭道:哥儿几个,你说哥们儿我咋就这么倒霉呢,我费了牛劲,杀了哥哥,宰了弟弟,还差点干掉老爹,这才抢了个皇帝来干干,可是你看看我家里的那几个儿子,都他娘的有家族遗传性精神疾病……这可咋整啊?”& H2 c8 [( K: G( ?. q
也许唐太宗曾经为了儿女的不成器,确实有过以头撞墙的冲动,一向以“从谏如流”著称的唐太宗也许会跟臣子诉说自己的心事,但大家不会相信臣子在皇帝以头撞墙时会说出这样轻佻的话,更不相信皇帝会对臣子说“老百姓都传说唐三藏的三个徒弟没一个好玩艺儿,不是猴子就是猪,要不就是深海鱼类,叫什么沙和尚”之类的话。道理很简单,说唐太宗知道有关《西游记》的传说,晓得传说中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实在荒唐。* X$ } x6 t6 C; j/ n5 w
历史不是泥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它像木石,每一次雕刻都会留下痕迹,对它保持敬畏之心,是史家的道德底线。我们可以用一定的现代术语解释过去的事情,也可以用语体文翻译古代的一些对话。但这种解释与翻译,不能加油添醋,更不能无中生有,否则就不是写历史,而是编故事了。8 k! ]* j B' X) m) I d& }5 J# k
仔细想来,某些写史者之所以做不到“文不己出”,其实是源于内心的驱利冲动。幽默讲史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做成书也就有了销路。写书有销路,作者就可以拿到版税,销得越多,版税也越多。只是读者知道自己所读的历史都是“幽默讲史”者心血来潮的编造之后,他们会怎么想呢?他们以后还会像现在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掏自己原本不丰厚的腰包吗?0 l. q0 ?. I5 ^9 e0 g9 e$ q
“文不己出”,是历史写作的基本做法,标示着史家的真诚与良知。
# O5 i, b# f8 f$ M- w, ? V: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