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镇的机构和人员问题
0 u1 Y+ e% W. t, R) Q: G) R+ n# F$ c- @0 V8 n" A# g
9 c' i. H5 ~/ W6 `
现在一说到乡镇问题,很多人便想到人员雍肿、机构林立。李昌平披露他所在地乡镇的一个财政所也有近200人,确实天下奇闻,当地当时的领导那种无序管理不知是何心理。但这并不能说明全国乡镇都是如此。我们这里的乡镇人口少的有2万多人,多的有近10万人,乡镇干部人数少的只有30多人,多的也不过110人左右。机构均按要求统一设置,四个中心(宣传文化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劳动保障中心),五个办、所(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物管理办公室、民政与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财政所),也有其它一些常设机构和临时机构,但均是按照上级要求设置在某个中心或者某个办公室内,人员实行兼职,没有另聘临时人员。
# q) ^ j! N. o- u1 I我们看看现在的乡镇除了自管的四个中心,五个办、所外,都还有哪些机构,属省以上垂直管理的有:国税、地税、工商、国土(县市级以上还有质监、药监等);属于市县垂直管理的有:规划、建设、环保、交通(海事)、林业、卫生、教育、畜牧、派出所、法庭、粮站等部门,所有这些省市县直管部门的人、财、物乡镇都无权管理。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部门实行垂直管理?有的人动辄就说一个乡镇供养几百甚至上千人,其实直管部门的那么多人不是乡镇供养的。现在乡镇政府没有机构设置权,没有人事调动权,并不是有些人想当然的认为乡镇要进人就是书记乡镇长一句话,实际上要进人全凭上级安排,因此即便出现人多机构多,责任不在下面,凭什么指责乡镇!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观点就是:一说到为了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就是要尽可能的撤并乡镇裁减机构和人员,直到没有更好。请问DDC之类人,那些和农民面对面的具体工作县市以上的官员们会亲自的长期的去做吗?想都别想。再请问,占有了大量人财物的管理县一级政府的地市一级政府你怎么不呼吁首先撤消?真正的具体工作还是基层乡镇干部在做,不是他们!机构和人员真正多是在地市一级。" I8 o& e: C+ N# o# U
* a6 S0 O; ^+ ?! I0 O/ a# m
$ o" M0 S+ W8 \( ^( Z5 l) o) Q( f
二、乡镇的权责问题
* g/ Z4 X. m& L q! {* U( j
% R: K6 H" v. t
7 E* ^0 P6 L; c/ c% ?目前很多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几乎每项工作又都要以下达任务或签责任书的形式责令乡镇完成。乡镇除了自身块块上的工作外,省市县直管部门的工作绝大多数与乡镇密切相关,上级都要求当地党委政府对各项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现在重要工作越来越多,收到上面直管的部门也越来越多,基层无权管理,工作来了,还是要安排基层来做,出了问题,便要按属地原则追究基层责任。现在市、地、州、县市一级政府均不是一个完全政府,更不用说乡镇。现在是一级一级往下推责任,乡镇已经成了一个承担无限责任的政府;权力在一级一级往上收,乡镇已基本没什么权力可言,权、责、利关系严重不对称。我们经常在说一分权力一分责任,乡镇什么权利也没有,凭什么要乡镇来承担那么多责任?这是一个什么体制?
# L* [/ H2 N, L7 Q" z( _我们看看现在安全生产中的车船管理问题。现在按上级文件要求,乡镇都设置了临时机构管船站,配备了管船员和农机管理员。管船员的职责是每天凌晨到晚上守在码头为来往停靠的船只和渡船清点人数,看有无超载或非法载客等违章行为,不得擅自离开。我们这里的管船员一天工作13个小时,一个月工资300元,不管风吹日晒雨淋的整天守在码头。农机管理员则会同乡镇安办其他人员,还要请上有执法资格的部门人员,一起不定期的到乡村道路车站检查,主要检查乡村客车、农用车、三轮车、摩托车等有无超载或违章载人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呢?这些农机管理员和管船员真的能管住车船吗?不能!那些车船老板们,从他们准备买车买船到最后投入营业,中间所办的各种手续,他们哪一个字是乡镇给他签的?哪一个证是乡镇给他办的?哪一分钱的费用交给了乡镇?即便营业以后,他们按月交纳的各种费用乡镇也收不到一分钱,都是那些为他们办证的海事(港监、航务等)、交通(渡管、运管、路政、稽征等)、交警、水利等部门收取,这些部门才是车船的法定管理机构,而它们都不属于乡镇。把个体船取名乡镇船舶纯粹是混淆视听,不了解的人便以为是乡镇的船舶,自然应归乡镇管,其实不是。乡镇的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车船有违章行为需要进行处罚时,都由那些直管部门的人处理,因为乡镇不是执法主体,也就没有处罚的权力。他们把罚款悉数收走,乡镇还得请客,否则,下次检查你的时候,便会说你这有问题那也不行。我们乡镇的管理人员若被查到不在岗位,便要处理,出了事,更是拿你问罪!这就是目前的现状。那些出了事的地方把乡镇人员判刑,法据何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收钱谁负责”,而在对车船的管理问题上,乡镇什么也不沾边,凭什么问罪乡镇?乡镇人员去管理车船全凭脸熟,人家知道你是政府的,给你个面子,依法来说,你根本无权,有的只是文件。现在天天在指责乡镇干部素质低下,不依法行政,而实际上真正不依法行政的恰恰是那些靠发文件向下面推卸责任的上级们!现在人人都怕出事,依法有职有权的部门不去严加管理,靠不断的下发文件,甚至以省部级(就成了法规)的名义,尽可能的把一切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向下推(利益是一毫也不推的),要依法什么也管不到的乡镇去管,乡镇不能再推村上,一旦出事,这些文件便成了处理基层的依据。这也就是为什么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又是一个什么体制
- a; h' P+ z+ X, Y) V- D顺便说说乡村公路问题。乡村公路是村民调剂土地投工投劳集资,乡镇政府补助资金修建(不排除有时还有一些上级的补助),产生的困惑是乡镇不能理喻的。不通公路村民要骂,公路通了要通什么车乡镇无权决定,由交通运管部门发牌发证收费。公路通了无人维护,村民不会出钱,车老板不会再出钱(他的钱已交给了运管、稽征等部门),乡镇政府没有钱,村公路不准收费,久之路坏,车老板要骂,村民更骂,实在要断路危及安全了,乡镇政府才想方设法哪怕负债也筹集资金维护,因为一旦翻车伤亡人员,便又是乡镇的责任。就是这么个怪现象:村民出地,乡镇出钱,部门收费,老板赚钱,出了事故,乡镇责任。乡村公路修得越多,乡镇出钱越多,跑的车越多,车祸就越多,乡镇承担的责任就越多,负债也越多。我为什么要去修那么多路?!河南省灵宝市川口乡政府修了公路欠民工几十万自订计划要100多年还清,不是当地领导无能,实是体制的悲哀!去年我们这里市县乡镇层层签定责任书,要求每个乡镇当年必须修通多少公里乡村公路,完不成受罚,完成了每公里补助2万元。乡村干部热情很高,私人垫资、到银行贷款,群众投工,完成了任务,也检查了,结果呢,上级到位了四分之一的资金便再无下文,至今半年多了,私人催帐,银行催贷。谁之过?
: f6 v* G) k9 B$ C7 g9 O4 z% U& D+ G现在常在说乡镇要转变职能,要切实为三农服务,问题是乡镇自己怎么转?没完没了的任务,不管你有无职权;迎不完的检查,你还要好生接待;担不完的责任,你是属地管理。$ n! p6 k5 G7 ^" r+ S" ]
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在专家学者和高高在上的领导以及媒体的宣传上有一个普遍的偏见共识,就是不相信乡镇干部管理社会事物的素质和能力,于是尽可能的把一切权力上收,不赋予乡镇的实质管理权,请问有哪一个法律的执法主体是乡镇?而实际工作又确实要乡镇来做,于是各部门随之便尽可能的把一切责任以文件形式推到乡镇。这就是所谓属地管理,其实不是管理,你没有执法主体资格你管什么?实质是属地承担责任,因为你是一级政府,你便要为你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所有事情担责,但现在这中西部地区的绝大多数乡镇政府还算什么政府,没有权力,只有责任和债务,如果《破产法》适用的话,早就破产了,它还有什么能力来承担什么责任。我们经常在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难道乡镇政府不是我们这个国家政权的基础吗?是不是让它都垮掉了,政权就牢固了?三农问题就消失了?" I9 B& Q7 M7 J/ s" |0 y1 m
Q' |) K7 |& W6 P) \9 |5 e; J
9 }# t& x1 B. {3 m( ~/ A
三、乡镇的财政问题/ O; w' b8 }0 Z4 p W# ?9 K9 x8 u
5 f' I" @6 V3 P! B% D8 P
# {8 x' s* F) H; m纯农业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税,在税费改革前的乡镇统筹不是财政收入范畴,当然不排除乡镇要调剂使用,但税费改革后已经取消。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省以下各级政府均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县市对乡镇普遍采取“基数包干,超收分成,一定几年”的模式,因此,农业税的征收对乡镇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二是保自己的正常运转。
: |; D" V5 [, F$ o& R9 [ 农业税的征收是困难的,一是有法定权力的税务人员几乎是从不会到农民家中去收税的,农民个人主动到税务机关缴税只能作新闻来报道。请问全国一年几百个亿的农业税中有几分钱是税务机关人员亲自到农民手中去收取的,有几分钱是农民主动缴纳的,几乎全是乡镇村社干部们逐村逐户去收起来(诚如DDC说的,他们不去收,工资从何而来),再集中交到税务机关(税费改革前,乡镇还须支付税务机关3%的手续费),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受伤”的总是乡镇村社基层干部的原因。为什么这一级政府要自己去收税来维持?二是农民拒缴农税的理由五花八门:家庭不和,邻里纠纷,因什么事对政府、村、社不满,对某干部个人不满,你收税时他心情不好(比如打牌输了),某人也没有交,或者什么理由也没有就是不交等等,天灾人祸没有钱缴更是天经地义的理由。现在国家正式公布了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少数农民便又产生了新的想法,不交税,以种种借口拖过年底就成了尾欠,而尾欠你乡镇干部是不敢来收的,你来收,我举报你,你便要受处理,我连拖五年(我们这里肯定用不着五年),我便一分钱也不用交了,你奈我何!《中国农民调查》以及王幸福的所谓“暴力征税”调查不过是用危言耸听的语言反映了农民以种种借口不想缴税而与基层干部发生冲突的一些事件的一面之词,有谁去复查过它们的真实性?我不相信那些乡镇干部就真那么无知那么地痞!为什么不写一本《中国乡镇调查》?DDC还说什么收费是工商部门的事,还要搞春征。工商部门什么时候要到农村向农民收费?什么时候搞过春征?无知之极!还说什么土地所有权收入是乡镇的口粮,更不知放的什么屁。
$ d6 l" I6 a2 W' Y1 t% n; t农业税是目前国家的法定税种,缴纳农业税是农民的法定义务,不是乡镇干部强加的,它和其他公民、法人依法纳税是同一个法定范畴。国家一方面把农业税作为维持乡镇运转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一方面又在变相鼓励农民不缴税,这次粮食直补不准抵扣农业税(哪怕这个农民以各种理由长期从来不缴税,你还要乖乖的把直补资金送到他手里去)便更加助长了部分农民不缴税的习气,你叫乡镇怎么办?税收具有时间性、强制性、无偿性,产生了的税必须无条件交纳,对其他公民、法人偷税漏税抗税的,可以采取冻结、查封、拍卖其财产等手段,直至抓人判刑,社会舆论均认为合理合法,拍手称快,为什么对农民就成了“暴力征税”?农民作为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底层的一大弱势群体,长期受到税赋不公平的对待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造成这个事实的是国家不合理的二元体制和法律的强制,而不是乡镇。现在要维护农民的利益,必须首先废除他们不合理的法定义务,调整某些体制,而不是靠一味的指责乡镇和制定一些理想化的既难以操作又与法制精神相悖的政策。否则,永远也别想靠指责基层就能解决三农问题!
, g q0 a7 f4 ]9 o/ \ }也许有人要问,应该给农民减免的税赋你乡镇做到了吗?按照税费改革后的政策规定,农民应缴的农业税因天灾人祸不能缴纳的,实行“即灾即减即免”。大家都会说这个政策好,但实际上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且看现在的实际工作程序:农民受灾后报告社,社查实后报告村,村查实后报告乡镇,乡镇查实后报告上级政府和税务机关,再逐级报到省上(现行政策规定,省级人民政府以下的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减免税收),最终减免下来的时候无一例外的要到年底,并且减免的数额与实际灾情从来不相符,乡镇如何减免到户?如何即灾即减即免?这就是理想主义的政策与现实的反差,“经”不是乡镇干部这些“歪嘴和尚”们念歪了的,为什么要指责乡镇!. ~0 C0 U1 l$ c5 |
纯农业乡镇如此,工商服务业发展较好的乡镇财政收入情况又如何呢?在“分灶吃饭”的体制下一级整一级。地方企业的主要税种是增值税,中央收75%,所得税中央收60%。中央把主要税种收了以后,我们省随后将其余的主要税种实行省级分成:增值税(地方分成25%部分)、营业税(金融保险除外)、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实行省级分成35%,耕地占用税省级分成40%,土地增值税省级分成50%,市县一级再根据乡镇的财政状况实行再分成。上级政府还可以发个文件凭空平调基层的非税收入,比如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就要按百分之几十上解,而工作是一点也不上解的。在如此的体制下,还有多少属于乡镇的收入?!现在在天天无休止的学习学习学习学习中有一句口号叫“干部长期受教育,群众经常得实惠”,如此一种财政体制叫我拿什么来实惠于你,我的群众?基层还有什么心思什么资金投入去搞好环境保护,搞好安全生产,搞好三农服务?
- {( x0 ^9 Q# |0 d# F! G3 d也许还有人要说到转移支付问题,说中央财政这些年转移支付增加了多少。不能否认,这是事实。但转移支付的最大受益者是市县一级,不是乡镇。县对乡镇仍然采取核定收支,收大于支,要上解,支大于收,则补助你一部分,而支出从来都是打得很紧的。转移支付后,县市一级财政稍有缓解,乡镇财政仍然是一个“讨口财政”。可以说,这些年来从来就没有人把乡镇作为需要一个实体财政的一级政府来对待,除非需要你承担责任的时候。
& c9 b: k F. g5 f" G+ ~5 g4 j: I3 r- t1 q, j/ B& Z$ K
2 q+ l9 Z+ {1 l. T四、乡镇的负债问题
9 I- d3 o6 b0 U8 `( x3 r2 o/ M, o( y7 E" C% X! J( f
K; h* e& L4 ? J& \
这也是乡镇一个经常受到舆论、上级领导及专家学者们谴责的话题,他们普遍认为目前乡镇的巨额负债绝大部分是乡镇干部自己造成的,你人多,收入少,入不敷出,靠借钱过日子;你为了政绩不顾财力大搞形象工程等等。不否认有些负债确实是乡镇自身造成的,比如原来大办乡镇企业。但我要说的是现在这一切的主要根源都在于这个财政体制,财权上收事权下放。上面安排的绝大多数项目都要求下面配套资金,而且主要由你配套资金开展前期工作,上面再根据你项目进展和工程质量情况逐步到位资金,如果真能这样也还算好的,实际上好多资金是很久都不能到位的,乡镇就只好去借钱支付工程款项。还有些项目上面根本就没有资金,只强行要你去做,最典型就是“两基”达标,而且从2000年以来每年都在回头看,再投入,我们这里每个乡镇为此分别背上了100—500万元的沉重债务。教育部有什么权力动用上百亿元国库资金去搞20来个什么“名校”工程,而对整个西部地区“两基”达标学校危房改造资金安排才只有几十亿元。还有就是该收的税不让你去收,而上面压下来的任务又必须完成,就只有贷款,这便又是负债。8 y1 j! O2 _0 g" V, I# Q/ N! y' ]
说到形象工程,这中西部地区有几个乡镇有条件搞,有几个乡镇的书记乡镇长愿意去搞那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他们终日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迎接上级的检查、为能给职工按时发放工资而奔波,即便有些所谓的形象工程,90%以上是按上级要求办的。比如我们省搞什么美好新村建设,每个乡镇都要选择一个村作为市或者县的重点建设村,要求倾全乡镇财力为这个村相对集中的几十户村民建园、建家、建池、建坝、改厨、改厕、改水、改路,目的是什么,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为了各级来参观,乡镇不愿意也得干。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为什么要用30多亿来建一个现在骑虎难下的什么国家大剧院(还要负债)?还有那些动辄投资几十亿一个的体育场馆,这也是在“大”的观念恶性膨胀下产生的形象工程。县乡镇搞形象工程的根源在于各种各样的创建什么模范化、示范化、正规化、美化、亮化、卫生、文明之类的什么单位的达标升级检查评比,评比的级次有县级、地市州级、省部级、中央级,省部级以上还有行业内部评比,一般每两年还要复查一次。比如我们这里正在要求的司法所正规化建设,补助你乡镇几万元,要求办公室10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等,资金不足部分自己解决。补助的几万元连办公用房都买不到,而我们这里的司法所一般只有2个人。还有创建“平安乡镇”要求居民楼院、办公场所、主要街道安装监控设备,大量聘请保安等想当然的投入。真正的劳民伤财啊。# P" S7 m* K0 E
还有报刊征订费用,两年前一个乡镇一年少的有10多万元,多的有近30万元,现在经过整顿普遍降到了5—15万元,但对乡镇而言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你无钱,则在县财政直接扣你乡镇。虽然三令五申说只有几报几刊,但那些权威要害部门发行的你敢不订吗?这么多报刊你不摊给职工、部门、学校、村、社区,又摊给谁啊。有些上级还假惺惺的说什么“不能强行要求下面订阅”。扯谈!还有那要基层出钱的没完没了的各种培训。
5 ] C" _' t5 p$ e4 m照目前的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乡村债务永远没有化解的可能。8 d- b# P% h/ Y( Q) f
: e7 G& ?8 j' @: z2 n
( ^, I# v: r2 q' [2 N) c$ X+ s五、关于乡镇干部
2 S% O' h5 _: ]4 a; o4 B& U$ x1 a' V' n6 q7 j6 b; I- l
7 S, {. K8 a1 h4 w9 m" T7 y
现在的乡镇干部大多数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农民出身,主要的构成是大中专毕业生,他们不是你们高高在上的领导、自以为是的专家学者记者以及对农村工作一无所知的社会各界一些人士想象中的素质低下的人,他们为贯彻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吃苦受累最多,却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们是整个国家公务员队伍中最大的弱势群体。我们这里的乡镇干部平均月工资只有700元左右,好多乡镇还不能按时发放,差旅费长期不能报销,因为他们除了工资以外的公业务费一年只有几百元;村干部月工资只有100—150元,基本上是一年一次或两次发放;社(生产队)长的月工资是10—50元,一年发一次。平时过节能够发几十元、100元200元就是很快乐的事情,春节若能发上千元那就是幸福。同处一地的那些要害部门,垂直管理部门,他们逢年过节可以几百几千甚至上万的发钱,从不担心不能按时领到工资,并且希望一年能再多发几个月的工资更好,反正过节时该发的钱一样照发。他们的办公条件更是乡镇不能比的。为什么要多发一个月工资?乡镇从哪里找钱来发?请问高高在上和自以为是的人们,你们作何感想?你们一年一个人的收入,还有公业务费是乡镇干部的多少倍?你们养尊处优,却处处对基层乡镇干部大加指责。在以人为本喊得震天响的今天,有谁说过要对乡镇干部以人为本?面对如此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还有数不清的指责,他凭什么要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有的媒体记者老是带着一种倾向性的观点来报道乡镇一切负面的东西,并且还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比如最近网上有报道说苏北某一乡镇配有50多个书记,这种天方夜谈般的故事记者也编得出来,结果是乡镇干部再次遭到百般辱骂。再请问高高在上和自以为是的人们,县市级以上直至中央机关的每一个人,不管你们对三农问题说得多么头头是道,不管你们对三农问题有多少解决的奇思妙想,不管你们对农民抱有多大的同情心,你们有哪一个愿意来当乡镇干部?并且不要说什么编制留在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在原单位保留不变,只是去锻炼一年两年之类的鬼话!事实上,县市以上的机关部门,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几乎没有谁愿意常年和农民打交道做工作,有,也只是三分钟热情,作秀,三天五天可以,三年五年你来试试。乡镇干部可能会为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而受到党纪政纪直至法律的惩罚,审计署披露的国务院部委机关有用不完的钱,一年有几百亿节余,而且还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随意挥霍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这要是发生在基层,那是必定要受到严惩的大罪,而对他们,就是自己整改。呜呼。财政部落马的高官把原因归咎于每个月3、4000元的薪水太低了,那我们乡镇干部怎么办?就只有跳楼啊。都说中国贫富悬殊,别只看着那些通过合法或非法手段富裕起来的人们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悬殊,还要看到公务员之间的贫富悬殊,同样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为什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3 G! m7 X3 ]0 y4 B5 W. x$ F5 t( ~审计署新的报告又出来了,30多个部门违规近100亿,我们能说什么呢?4 i5 E1 H0 K0 A
他们的钱用不完,基层在讨口,这下面的人只有“跑部钱进”。基层人员到上面去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完全是一个受难的历程,陪着笑脸陪着小心,说着恭维的话,还要表示,人家给你面子接受邀请出来吃饭,有的还要戏弄你一般叫你喝一杯酒他给你多少钱,于是你便满脸笑容的一杯杯的酒和着泪往肚里吞。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体制啊。1 y9 {9 A' i1 m& q) l
现在是个人挣钱个人花的年代,中央电视台建新大楼仅土建部分就可以花上46个亿,相当于我们这里全地区几年的财政收入,如果再加上装修和设备采购之类的费用,究竟要用多少钱,我们是无法想象的,但这个钱该他们花,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挣的,我们怎么能眼红呢。但现在又不是一个个人挣钱个人花的年代,上面要多用钱了,可以发个文件把某些税某些费作为共享收走就是,这不能叫“三乱”,因为上面的文件就是政策,政策就要执行。你基层就不行,不说你自己发个文件去收钱(肯定是“三乱”),即使依法应该收的,也必须温柔的收,不然群众不高兴了,你就等着挨处吧。你基层即便还有一点钱也不能随你自己花,因为想想还有多少群众得实惠的实事需要你去办啊。
1 M6 U' L4 y$ {- R最近中组部和我们省相继向社会公布了一个举报电话,举报各级在领导干部任用和各级干部中存在的各种违纪违法不廉洁的行为。结果呢,据有关资料披露,80%以上的举报电话是反映基层乡镇干部存在的问题,由此有人便得出结论:基层干部确实问题严重。这真是荒唐可笑。我不是说这个数据,而是这个结论。请问,这天下百姓有几个认识几个那些县处厅局省部级官员们和在这些部门工作的干部们?他们知道这些官员是怎么任命的吗?他们知道这些官员、干部去了些什么地方吃饭喝酒娱乐伸手吗?不知道,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他们举报什么啊。他们只认识只知道乡镇干部们在干什么,什么事没做好,哪句话没说对,又喝醉酒了,又有什么不廉洁的行为了,于是拿起电话就举报,于是乡镇干部就问题严重了。这难道不荒唐吗?当然,我不是说乡镇干部没有问题,但绝对没有那些草率下结论的人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乡镇干部没有那些条件。成都市出问题的那个镇党委书记(还是区委常委)所在乡镇已经不是真正的乡镇。有的机关把开门办公也视为树立了新的形象,而我们乡镇的任何一个办公室任何一个农民都可以自由进出,一口浓痰吐在你面前,端起你的茶杯就喝,可以拍你的桌子骂你,你还必须和颜悦色,否则,你又等着挨处吧。. N$ x$ c: a8 @6 X
有谁会把乡镇干部放在眼里?没有,谁也不会,乡镇干部见到谁都是汇报,县市以上任何一个机关的任何一个人下来都是指导,说的都是指示,对他都要恭敬,因为你的工作总有一项属于他考评,或者需要他的施舍。乡镇干部有什么差错,有什么不廉洁行为,任何一个领导都可以提出来给予处理,执法机关给予打击,新闻媒体给予暴光,于是乡镇干部便问题成堆,于是全国人民便共讨之。聂树斌、佘详林的冤案如果是乡镇干部造成的,这些干部立即将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还会象那些冤案的制造者们慢慢接受调查再处理吗?圆明园防渗工程如果是乡镇干部所为,恐怕早就会作为无知无识的典型遭到社会万般的讥讽和嘲弄。
9 M6 L7 Q' F; M, T+ W4 }《乡镇论坛》曾经发表过一篇北京市的乡镇干部声讨北京某报刊登载的一副侮辱乡镇干部的漫画的文章,这漫画画的是一个老农举着一件农具在奋力追打一条惊慌逃跑的狗,老农口中还在大骂:你以为你是乡镇干部,走到哪里都要叨一口。这就是乡镇干部,狗都不如。2 Y3 l0 K" z9 T/ c
同样是《乡镇论坛》上曾经有篇文章说过这样一段话:上面都是正确的,农民都是无辜的,基层干部永远都在犯错误。这是基层干部在述说心中的愤懑。但这也是高高在上和自以为是的人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定式。在他们眼中,上级的文件政策和领导的讲话指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救农民于水火的方舟,农民又是多么懂道理多么听党的话啊,而基层干部就是一群无知无识素质低下不讲政策不懂法律欺压百姓横征暴敛的地痞流氓恶棍。见你的鬼去吧! y: D! h5 \9 ~& w
在我们这个官本位的社会里,在基层乡镇干部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小人物的悲哀,对下你不能有干部的样子,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奔走在田间地头,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你要有超人一般的本领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群众的各种愿望,群众有意见了要指责你,骂你,甚至给你一巴掌,你也要笑脸相迎。对上你又要有干部的样子,要有无所不及的能力来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完成得好,首先要归功于上级领导的好,完成得不好,则是你能力差素质低,不处分你又处分谁啊。哪怕出了不是你所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也首先从你小人物身上找原因来处理你以平民愤。在仕途上这些小人物更是无望,绝大多数人干一辈子连个副主任科员都捞不上,你要是在市里省里或者再高一级的地方干上三年五载,怎么都要混个科级处级,那些地方有退休时还是科员的人吗?
5 d* Q7 R- B1 C, Z乡镇干部在忍气吞声,在苟且偷生,一种愤怒在蔓延滋生!6 B+ K" P6 K H, g. Q9 p
& b6 K% h2 X1 z0 R
) `3 a" o3 c! K* a+ c1 W
六、什么是农民负担* o9 A, Y. K3 H2 y8 c
O; q' M, L$ H' }# `
. [( G& |2 [+ z. H: p+ ~, b这些年来关于农民负担的所有指责基本上都集中到乡镇干部征收农税及“三提八统”之类的费上,李昌平披露其家乡农民人均一年此类负担达到6、700元似乎更加印证了这一点,好象三农问题的症结,农民苦难的根本,皆缘于此。我要大声的说:不是!李昌平家乡农民的税费负担只是极少数的个例,就全国普遍而言,农民这方面的负担根本没有这么高。我们这里的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在税费改革前最高的一年有130元左右,约占其当时纯收入的6-7%,税费改革后到2004年下降到了从几元到20多元不等,这已根本不能叫负担。那么农民负担重究竟重在哪里呢?重在教育和医疗,这才是农民真正的负担。
$ n, j8 |* L. ?; Z! \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说原来收费的常变性,按照现在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我们这里孩子读书一年需要交纳书、杂费用,小学约550元,初中约800元,分别占我们这里农民2004年人均纯收入的19.8%和28.9%,放在税费改革前,这一比例分别要达到25.9%和37.7%,这还不包括如果你的孩子是转学、择校、不到年龄、外地户口、购买校服和其它学习资料等等需要交纳的费用,加上这些,这一比例不知还要增加多少,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以上的孩子读书,可想而知其压力,这才是农民最重的负担。有资料显示,现在农民和普通市民家庭支出中占第一位的就是教育,一些地方农民返贫的第一因素也是教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免费才叫义务,《义务教育法》颁布近二十年来,我们这个教育体制究竟体现了多少“义务”?事实上的有偿教育已经成为普通百姓家庭的沉重负担,更不用说农民,更不用说非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大学那高得离谱的费用,有多少农民能够承受。现在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失学率呈增加的趋势,这种趋势仅仅靠号召,靠人们献出一点爱心就能解决吗?《义务教育法》不过是我们这个并非义务的教育体制的一块遮羞布。现行的以县乡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分税制、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叫县乡拿什么来投入?国家有限的教育资金又被教育部、教育厅(局)拿去搞什么“名校工程”、重点大学、重点高中(市重、省重、国重)这重点那重点(现在叫示范学校)之类的形象工程,而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尤其是对农村学校,除了把“重视”喊在嘴上,逼迫县乡负债搞“达标”之类的投入外,还有什么?我们现在的这个教育体制是个本末倒置的、极不公平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所谓乱收费,根本的责任不在学校。张大眼睛看看那些贫困人群让人动容的生活状况吧,感受一下他们让孩子退学时那欲哭无泪的无奈心情吧。0 ~$ X: Z7 [0 \% }4 }1 [
精英教育理念何时休?重城轻农的做法何时改?教育的投入体制何时顺?0 t# c! S4 p& m+ C+ o7 F+ A( K
医疗:医疗开支更是一个无底洞,农民有病不敢轻易上医院,小病拖,非万不得已不住院,一旦住院恐怕把家里的钱用完,甚至倒负债,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甚至非法行医者在农村在城市的打工人群中得以存在还有发展的原因。关于医疗及药品收费价高的问题已经披露得很多了,我不想多说。一句话,这也是农民最重的负担之一,因为病也不是经常都得的。
% z7 n& b" E' j% y
$ D7 C2 J# `) }0 c
, x+ s- ?! @) ^3 Z8 y七、关于上访; C- A, y* c9 |2 F3 G: r8 r8 Z
. C7 M0 H6 N% n2 j1 N5 h
0 ^3 U6 N: \# H/ Z4 s我本没有什么需要上访的,但前段时间接触一个从北京回来的上访者后,我也想上访了,因为说起上访的日子很舒服,住在地方政府的办事处,有空调彩电,有专人侍侯吃饭,全免费,吃饱喝足了就到领导机关门前去站站坐坐,民警来了,请上车到派出所,登记,放人,回办事处吃饭,休息,再去机关,如此循环。一个电话从北京打来,叫基层去接人,于是基层便带上现金带上专车,小心翼翼将其接回,其在北京的一切开销由基层买单。你们说这种上访的日子如何?想不想去上访?此人几次进京,买单的费用已有好几万元,而其反映的问题经过基层的上级详细调查,纯属无理取闹,但此人仍乐此不疲,现在公开扬言给其10万元便不再上访了。" X2 b2 I1 ^% E* U- J8 w
现在群众因为各种原因上访、越级上访事件迅速增加,各级疲于应对。而上级们一面在高喊要畅通信访渠道,一面又在要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这基层怎么来适从?“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接人制度”是加在基层干部头上的两根紧箍咒。基层干部有多少条件和能耐能够把什么问题都解决?况且找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情况要求解决问题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力,为什么不管他们反映的情况究竟是否真实不管天远地远都要求上访者原籍政府或单位派人去接他们回来?新的《信访条例》加大了信访部门的权威,让上访者相信上访是他们解决问题的主要渠道,再加上基层买单的接人制度,上访的人流只会有增无减。上级们,就等着接招吧。0 V3 {1 k, }7 P
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法制社会,一切社会矛盾主要应该由法律来调整解决,不应该是信访,但事实上在走这条路。信访解决问题不是靠法律,而是靠权威。权威是什么,权威就是人治。上访者们拿着领导的批示便以为得了尚方宝剑,逼迫基层给他解决,基层看到真有领导批示,也就不管他反映的问题有多少真实性,是否符合有关政策、法律,怎么都要给他作一定程度的解决。事实上,基层对“四零”(零进京、零上访、零聚集、零插播)问题都非常敏感,一旦反映有人上访了,去北京了,便心中惶恐,知道上级很快就要怪罪下来,于是赶紧了解情况,提出解决办法。问题在于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群众的利益诉求无所不包,要求之多之高超出常规,知道农民要领空费的吗?知道折断树枝密密的插到地里便索要高额征地赔偿的吗?知道在地边竖一根电杆要几千上万的吗?知道给还在读小学的孩子单独办一个户口簿来索要一套住房赔偿的吗?知道……我们这里从国家重点工程到乡镇实施的项目无一不被农民有理无理的阻工,一旦有征地有拆迁的地方,突击修建违章建筑索要高额赔偿的现象比比皆是。去以人为本吧,靠现在基层的财力有解决的可能吗?不能。当然,我承认确实有受冤屈的群众,在涉及征地拆迁等方面对农民的赔偿确有偏低的问题,但赔偿标准政策不是基层制定的,只是具体的赔偿工作要基层来做,而政策与农民的要求之间有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于是农民便把这种差距的矛头指向基层,不明真相的人便又认为是基层在损害农民的利益了。我不知道上级们除了固有的认为农民勤劳善良本分老实外究竟还知道现在的农民多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知道他们都有些什么要求吗?市场经济、贫富差距、对农民的歧视、腐败等等已经使农民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管你们对三农问题如何忧心忡忡,不管你们多么同情农民,不管你们承认不承认,现在的农民就是私字当头,只讲权利不讲义务,法不责众的思想深入农心。有吃有穿不求你,收税收费不理你,计划生育躲着你,有了事情就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这就是现在农民的真实写照。看看山东那个富豪回乡无偿为农民建房遇到的难题吧,看看南京那个大学教授退休回家竞选村委会主任后遇到的困惑吧,再看看专家们为湖北沙洋县高阳镇设计的那个理想的股份制泵站面临瘫痪的现实吧…那就是农民。(均报道于《南方周末》)。
0 j1 F9 f! F1 Q L9 l* n我们应该树立法律的权威,引导群众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问题,理性的面对上访,不应在上访者一面之词的诉求中便拍案而起,签字批示处理。我们基层面对着这样一个不等式:领导的指示批示〉文件政策〉法律法规。况且现在的农民群众已经有感于基层干部惧怕上级的权威,任何事情有理无理都可以找你闹一通,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农民…”,潜台词就是“我怕谁”,动辄就要去上访,而接待越级上访者又是领导们恼火的事情,恼火之下一动权威,基层就苦了。
8 M7 J6 Y& S) Y% k有人会说那么多群众上访就是基层干部不依法行政造成的,只要依法行政了,群众就不会上访。要求各级行政人员和执法人员规范各自的行政行为,严格依法办事,无疑是正确的。那我们看看现在基层干部怎样行政。举例说:某人违法生育了,依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必须根据其属于违法生育一胎二胎或三胎按照当地人均收入的1至16倍对其征收社会抚养费,并还要采取某种避孕措施,而现在普遍的现象就是违法生育者尽量躲你,不交费,不做手术,你怎样行政?过去就采取强硬的手段动她的财产,抓她来做手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少生了几亿人其实就是这样压下来的)。现在则不行了,因为有“七不准”、“十禁止”,申请法院执行又几乎不受理,叫你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可笑。要是你采取强硬点的措施去处理,一旦引发这个人到上面去告你,大家都知道惹起农民问题是什么下场。而上级知道你这里有超生的了,还收不到费,便指责你,严重了给你一票否决撤你的职。现在在乡镇农村,农民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法》、《规划法》、《公路法》等的现象太多了,我们基层干部究竟该执行法律还是执行那些规定?领导们当然会说两者都要执行,而那些规定实际上是在保护违法者,两者都执行就成了都不执行。这就是基层的依法行政。河北栾城5名少女之死政府该不该介入?好与歹都是专家在说。
, C& l( ]; U7 ?( R. |现在是严厉的政策和责任带着铺天盖地的任务犹如一支支射来的利箭,乡镇干部躲也无处躲;群众在各种以人为本的讲话、批示、文件、政策和媒体的支持下仿佛是一把把钢刀,乡镇干部便在钢刀上舞蹈,经常伤了自己。
9 _. q* p0 R' T上级的压力、政策的约束、群众的要求、财力的贫乏、法律的无奈,这就是基层的现实。
8 a% K- v0 Y& j) d' z领导们,学学古代微服私访吧,不要带着倾向性的观点来听听基层的声音,不要听有些无良的记者乱吹,也不要认为有些所谓三农问题的专家学者有多少高招,我有时看到一些资料上某某专家学者对三农问题发表的高见常常想笑,多么理想主义。他们从根本上来说不了解三农,他们发表高见的依据基本上都是来源于乱吹的记者和某些机构的调查,就象DDC的无知,陆建华的神侃,李昌平那根本不可能实施的成立农民土地银行之类的怪招,都是他们坐在办公室里空想出来的,不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来认识一下真实的农民和乡镇干部吧。你们应该转变两种认识:一是不要过高的估计了农民群众的素质,不要认为他们都是有理有节凡事都是受了冤屈的人;二是不要过低的估计了基层乡镇干部的素质,不要认为他们都是无知无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我说一句狠话:任何一个人,不管他(她)对三农问题和乡镇干部的认识有多么偏激,只要他(她)愿意把一切关系转来乡镇,到这乡镇来担任一年以上的乡镇长或书记,他(她)要是不转变对农民和乡镇干部的认识,我提头见他(她)!
2 V0 L5 n/ I! x. T, y9 [现在最时髦的口号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对的,确实是一个社会追求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具体工作要从基层抓起,而依我们现行的行政、财政、教育、医疗等不合理的体制和我上述所说基层面临的无奈,一方面高高的权威在上,一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无限,在合理成分以外拿一些与他不相干的利益来和自己比较再重重的提出来,而再一方面是基层两手空空,无权又无钱,它从何去做到以人为本来满足群众的愿望?很多人一直在指责基层滥用行政权利,现在则是群众的权利和利益要求在迅速向滥用倾斜,而执法机关内部明确要求其下级不得受理针对涉及农民群众利益的案件,基层政府更是不敢动弹,有人把房子修到了街上,经法院判决属于违法建筑也无人敢去拆除,这就是群众利益。应该改革现行的一些体制,调整一些不切合基层实际的政策,给基层以开展工作的实际空间,否则,哪怕口号喊得再响,也只不过是香香自己的嘴巴而已。
( Q1 v- X( k1 V5 l* u& {一定的经济基础,法制社会的建立,普遍人的素质的提高,合理的社会管理体制,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我们现在怎样?我们也在努力构建法制社会,但现在人们怕什么?怕领导发话,不怕法律。
% I2 O( j6 U$ c3 B& ]& ^/ I# d2 p \7 i
, q! _; ]5 S- D
: d* {. Q) |, t& n6 H: m怎样解决三农问题
$ w D2 E: j3 k6 f8 E# p$ m5 {/ [$ @6 m- F2 U2 _0 \
2 O9 S H- s6 m% R) r0 c: D我看了很多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资料,其中不乏确有一些真知灼见者,但所有这些资料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某个领导怎么说,某个专家学者怎么说,某个教授怎么说,从没看到基层怎么说。为什么不听听乡镇干部怎么说? J# o- s% }! ]" {5 x( M
9 K# |8 u0 V9 [$ s2 o. o% d: s
% d! X- S; h9 V* H一、机构改革不要单纯的为精简而精简,以为减了机构减了人就达到了目的,也不要只减人不减事,更不要听DDC们胡说什么乡镇是坑农民混日子的祸害。党和国家在农村的一切工作都需要基层干部来做,他们不是无事可干。乡镇说到底还是为三农服务的,因此,服务职能应该加强,其它职能应该精简:农业服务中心应该加强,包括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农工作这么重要,而现在中心这批人却几乎没有工作经费,甚至工资都要自找一部分,两手空空,还时常提心吊胆被精简,你叫他们怎样去服务;社会事物管理工作要加强,包括民政、优抚、救灾救济、扶贫、低保、卫生、乡镇社区管理、民事纠纷调解等等,事物繁杂,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而现在一般只有几个人在从事这项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如果还要长期坚持,就必须加强,这项工作不是DDC们想象的那么美妙,严重束缚基层的有些政策应作适当调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执行。除此以外其它的机构和职能都可以精简。当然,这样机构改革的前提必须是建立在理顺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完全撤消乡镇一级政府,整个农村工作必将走向混乱。
* A4 }* h; J2 K+ W7 {
g0 I# r* w5 X2 G+ m$ k$ U1 W* b4 }' U, H! K' i6 A8 S( {
二、减少垂直管理部门。既然市地州县乡镇是一级政府,又要它对其区域内的各项事物负责,就要赋予它实际管理的权利,可是现在却把那些关键部门纷纷收到省一级管理,并且还在酝酿扩大直管部门,不受当地约束,有哪一个直管部门的人在心理上他不是凌驾于当地党委政府之上?有利益的时候他们都是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要追究责任的时候他们都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应该充分相信和尊重下级政府管理社会事物的责任心和能力,否则,你凭什么要它承担那么多责任!只有纪检监察部门可以直管,赋予它“廉正公署”一般的权力,其它都应该下放。
0 Z$ A5 W F& w) N# V
h b% p0 C7 C# i. e) |$ O0 E" E' e( Y1 ^- x/ M# F
三、采取强县弱市政策,逐步到省直管县,撤消地级市一级政府。, w: F4 u: G2 z3 S
8 }, W/ f1 A7 n# [$ v& F9 B6 F& T$ C8 C! ^
四、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百姓的孩子如果读小学初中什么费也不交了,就如农民不交几千年来习惯的皇粮国税一样获得了又一次解放,也才卸掉了真正的负担。如不及时扭转现行的教育体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后代沦为无知无识的打工者,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三农问题将永难破解。还要彻底扭转愈演愈烈地应试教育和创建什么重点(示范)学校的风气。要加大农村卫生医疗站的投入,让农民看病不再难。要适时推进农民医疗保险。
' o) m6 Q8 J4 j* H) N6 h' [ j6 \8 q1 U, v" V- K
& N$ I4 Z; ?. l; T5 M. P) ?
五、粮食直补资金的使用作适当调整。不要听有些记者们写的什么粮食直补如何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拿到直补资金又买了多少生产生活资料等等,这都是夸大之词。几千年来的皇粮国税不交了还倒进钱,这只是一个观念上的冲击,人均几元钱的补贴基本上起不了调动作用,更买不了什么生产生活资料,倒是各级政府各部门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真正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是粮食价格增长和取消农税、提留等收费。为什么要调整直补资金的使用呢?因为取消农税,再分户发放直补资金已经带来一个极大的问题:过去农村的学校、公路等公益设施占地靠农民调剂土地来解决,出了土地的农户享受减免农税提留,现在大家都没有农税提留了,但有地种的农户能拿到直补资金,出了土地的农户反而什么也没有了。现在这些农户已纷纷要求得到出了土地的合理补偿,否则就要求学校还地,要挖公路等公益设施种地。这个补偿资金从何而来(不要又规定什么分级负责)?这个问题如果不较快的加以解决,随着农税的全部取消将迅速波及全国。为什么不可以将直补资金以及为此而耗费的大量财力物力集中使用来解决这类问题呢? I4 l9 y% `% `9 n8 G( P4 I; X
六、政府投入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主要是乡村公路和水利设施。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也就在于此,不通公路他发展什么都没有积极性。为什么城市的这类设施就由政府包办,农村的就要由农民一事一议集资来解决?一事一议根本上是无奈之举(它在农村95%以上的地方办不成事),也是二元体制思想作怪的结果。要改变农村面貌,只要把城市面貌缓变一年,将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到广大农村,农村就将前进5—10年。我赞成这样一个观点:只要把农民的事情当作市民的事情来办,解决三农问题就为期不远了。要破除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就由此开始吧,所谓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也就真正开始了!
/ U2 X4 a" p; O% v% }8 q( f7 j" X |% x! s& u3 g
5 b; t8 A; Q) N5 U后记
1 i$ B/ H) f3 l. P9 a
' q! t' S' @+ {6 _1 K 2 f# `8 W* s+ q u2 F. V" q
我写这篇文章的想法是在我来乡镇工作一年以后就有了,憋气的工作常使我愤懑。但一直没动笔,因为我知道一个人是不能改变这一格局的。是DDC这篇文章让我愤怒开写,但其间又停过多次,常有放弃的念头,可还是坚持写完了,因为我想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普通党员依《党章》赋予的权利反映情况吧。这一年的时间里农村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农税从降低税率到取消,粮食直补,逐步对农村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对独生子女家庭户实行奖励等等,都是好政策,但乡镇困局没有大的改变。现在领导们都在苦恼不能听到真话,不能和群众面对面交谈,他们能吗?我们这里来了个领导,安排了多少人来保卫他的安全,对可能的上访者严加看管。他能见到什么群众?乡镇干部扮成农民难道是乡镇干部主动的?他又能听到什么真话?何况现在有几个人能够讲真话?人人都会把自己的一方疆土说成是一个和谐社会,即便有问题也是发展中的问题,都能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云云。实际上县乡基层的问题很多是积重如山,重压之下是战战兢兢处心积虑也难破解之。这是体制之痛!
: A# F& u) ^! N- i+ n! YDDC文中还有一些想象之说无稽之谈,我不想一一评述。
4 H& i) w" w; L: b3 \( j, z0 |假如我这篇文章得以发表,我知道有些人也许会动怒的,有些人也许会改变对基层乡镇干部的一些看法。只要能够改变一些人的看法,对乡镇困局有所触动,就达到了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4 L4 W7 N% x* a
谨以此文首先献给在乡镇工作的难兄难弟们!
! x- s( V( Q% g& x$ _; Q9 `其次献给那些对乡镇工作一窍不通,对三农问题一知半解,对乡镇干部无知妄说如DDC之类的所谓专家学者和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人们!7 H0 B9 J5 p" [) c
S! [+ }3 f9 d6 D
(二零零五年七月一日)
" a( C! B# c9 B/ m! @7 |5 d"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