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m8 a1 X9 k9 d+ ?
成语出处
f( o6 t5 j- f [) c2 z* }* [8 I9 q
《战国策魏策四》记载了一则寓言故事,说有个人要到南方的楚国去,却驾车往北走,自恃自己的马好、盘缠多、车夫高明,殊不知条件越好离楚国越远。后来就用“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做法同目的截然相反(南辕:车辕朝南;北辙:车辙朝北)。也作“北辕适楚”“北辕适越”。
7 m$ P- q. U3 }; u9 D9 Y
8 S# x# M+ P6 A7 [- U: {' L* O
正确使用的范例
! {. E0 p2 |( \! \8 w' }3 n5 |3 X6 w- c0 d1 ~4 F' _
例如,宋程颐《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以今选举之科,用今进任之法,而欲得天下之贤,兴天下之治,其犹北辕适越,不亦远乎?”
# i$ s* z# A" W5 Q o 例如,清秦力山《说革命》:“旧政府不去,而望新学术与新制度之有效力,诚南辕而北辙也。”2 Y& Y g9 w& _) X
例如,茅盾《杂谈文艺现象》:“如果一方面盼望有功于‘世道人心’的文艺,而同时又不许文艺作品带着强心和清泻的药品,这何异南辕北辙?”
7 S# u0 h4 B" S& l7 Z) H6 A4 j4 ` 上三例中,程颐所说的“目的”是得到人才,“做法”是科举取士;秦力山说的“目的”是希望新学术、新制度有效力,“做法”是不推翻旧政府;茅盾说的“目的”是希望文艺发挥作用,“做法”是对文艺横加干涉。做法同目的截然相反,自然不可能达到目的,这才叫“南辕北辙”。4 ?3 |3 Z3 N5 C* d8 z
) Q, f5 a4 E6 x8 k8 ]( {! Z* A
% \9 U- }6 p, Y* ~使用的错例分析* L1 Y4 x% F$ S% W8 n* j
' x- ~8 u5 D' {( M0 t/ M 现在有些人没有准确把握这条成语的意义,误以为只要彼此之间在立场、观点、意见、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就叫“南辕北辙”,从而把它的含义泛化了,把它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请看例子:4 b: F+ ^2 _ a( G7 K1 T7 X7 t) G% c
/ b3 U/ n3 ]! I6 D0 ]5 k3 ~1 O
⑴赵海生又一次发现两位主要领导,在重大问题上南辕北辙,细究缘由,隐约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之外,更多的似乎还是深藏于工作分歧背后的恩恩怨怨。(张贤华《欲海沉浮》,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 w& _" Y7 X/ c1 h* u ⑵他甚至把我和他的主业——小说和化学,两个南辕北辙的东西巧妙地连在一起。(人民网 2007年11月23日)
; W. j d5 b! U ⑶笔者撰写的有些文章被转载时,标题就改至南辕北辙、完全扭曲了本意的程度。(《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12月14日)
$ L& T( j. `7 ^, E- n! G ⑷〔中国代表团发言指出〕国际法并未禁止使用死刑,联大曾两次讨论该问题,但因各方面立场南辕北辙而无果而终。(《江南时报》2007年11月18日)6 @1 {7 ^$ Q- l; _2 V* I' o
; U* O8 D, ^- k
例(1)是说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和个人恩怨而在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例(2)是说写小说与研究化学风马牛不相及;例(3)是说标题被改得背离原意,面目全非;例(4)是说世界各国对死刑存废所持的立场分歧太大。这里既没有什么行动,也不存在什么目的,更谈不上行动同目的之间有何相反之处,显然都不能使用“南辕北辙”这条成语。: s4 ?8 f1 w# q, v
如此使用成语,而欲使文章增色,诚南辕而北辙也!5 a* K0 l# b2 N5 |
7 I, W% `' w; F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 本文原载于《新闻与写作》 赵丕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