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长根
面对新的形势,大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应该怎么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重组、加大技术创新、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等,这些当然都是大田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但是本文主要试图结合大田的特点,探讨大田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
一、大田工业化的现状分析
经过建国五十多年来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大田工业化进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步建立了包括建材、冶铸、机械、矿产品采选及加工、煤炭、电力、电子、轻纺服装、造纸、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门类众多的工业体系。2003年全县有工业企业1761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个,中型企业3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8.83亿元,其中县属工业完成总产值17.91亿元,增长11.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28亿元,增长16.1%,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37亿元,增长17.0%。那么,大田工业化进程究竟走到了哪一步?当前我们需要从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生产力水平、在全省全市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等方面对此做出科学的判断,这一判断直接关系到战略目标、战略措施的选择。 按照现在比较通行的理论观点,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依据主要有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两大类。根据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大致有以下几项指标:一是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照世界银行有关专家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200—2400美元,中期阶段为2400—4800美元,高级阶段为4800—9000美元。2003年大田人均GDP为6470元,按汇率换算为美元781美元,对照标准,说明大田还达不到工业化初期水平;二是按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主持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的研究,提出了划分工业化水平的一种方法,即根据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把工业化分为非工业化(20%以下)、正在工业化(20—40%)、半工业化(40—60%)、工业化阶段(60%以上)等四类。2003年大田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为20.2%,也属工业化初期;三是按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这两项指标是分别反映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指标,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衡量一国或地区是否完成工业化的指标。2003年大田这两项指标分别为37.6%和57.8%,比实现工业化要低于15%和20%的标准,分别高出22.6和37.8个百分点,说明大田工业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四是按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该项指标是反映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根据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的比重要占全部人口的60%以上。2003年大田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21.5%,比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60%以上的标准低38.5个百分点,说明大田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综上述几项指标评判,我们可以粗略得出大田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
二、大田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
1.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的“新”与“工业化”的含义,大田的当务之急是发展。工业化造就强国和富国,在世界所有国家中,谁能把自己国家的工业化推进得更为迅速,达到更高的水平,谁就可以走在世界前列。历史发展到今天,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了一个国家发达与不发达,强大与弱小,穷国和富国的基本标志,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大田的发展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无工不稳,无工不富”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从以上的分析看,大田的工业化水平是非常低下的,还属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因此发展是大田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工业现状和起点上走大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不能一味地去强调信息化,也不能一味地去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去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更不能机械地用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的“五句话”作为标准来衡量大田现阶段的工业发展项目,不符合“五句话”要求的就一律砍掉。如果这样就不符合大田的现状和实际。大田的当务之急是发展,只要不污染环境,不浪费资源,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都可以发展。要根据大田自身特点,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在发展的基础上、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融合进这“五句话”的要求,走一条具有大田山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主动对接全省“三条战略通道”,把握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对外开放、山海协作、对内连接。根据大田的地理位置和现状,以及京福、三泉等高速路网的建成和开工,主动对接“三条战略通道”,把大田定位为“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是符合大田实际的战略选择。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铺开,全国、全省统一市场的进一步形成,是大田发展的又一新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新一轮创业,必然带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不仅是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而且更必然地要求全国、全省统一市场的形成。正象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是国际分工一样,全国、全省统一市场的形成的客观基础也是经济分工。大田要主动接受沿海发达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幅射,积极参与经济分工和市场一体化进程,才能更好地运用比较优势和禀赋资源。因为参与经济分工和市场一体化进程,就是在更广阔的领域运用和交换比较优势的过程,就是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经济资源的过程。在这新的历史机遇期中,大田要注意把握利用禀赋资源和非自然禀赋两方面上创造比较优势,使自己溶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中。
其一,利用禀赋资源,创造比较优势。大田的禀赋资源主要有二方面,一是林木和矿产资源;二是传统的山区农业。林木和矿产资源虽有进行一定的加工利用但还是极其初级和低层次的,主要还是卖原木、原矿和初加工产品,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远未形成。农业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极低,农产品加工业还很落后,目前这两方面的禀赋资源都没有发挥出比较优势。要结合大田自身的资源和工业基础的特点,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集聚、产业整合、产业升级,培育发展建材水泥、冶铸及机械加工、轻纺服装三大产业集群,改造提升矿产品采选及加工、 能源业二个传统产业,扶持壮大陶瓷、电子、农产品加工三大新兴产业。在三大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上:建材水泥业要有选择地发展旋窑水泥,加快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通过改制、强强联合,以资本和技术为纽带,组建以岩城、石凤、新岩等为主的规模较大、品牌优、市场竞争力强的几个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水泥龙头企业。重点抓好新岩水泥公司日产2500吨和鑫城水泥公司日产1200吨旋窑水泥生产线建设,同时抓紧做好日产4000吨旋窑水泥项目的前期工作。冶铸及机械加工业要积极支持海和钢铁公司和恒泉直接还原铁公司两家重点企业的建设,使其成为我县冶铸龙头企业。扶持发展铸造及精密铸造业,在与县内机械加工企业配套的同时,加强与沿海水暖设备、纺织机械等生产企业合作,当好配角。巩固提高我县人造板机械和矿山选矿破碎机械等优势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大力发展机械加工业。轻纺服装业要坚持走纺纱——织造——印染——成衣一条龙发展模式,进一步做大做强南湖针织、宏泰织造、永裕服装、联盛服饰等纺织服装企业,大力承接沿海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要以岩城、华闽、弘惠、兴洲等造纸企业为基础,开发下游产品,大力发展纸品业。在二个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上:矿产品采选加工业要致力于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坚持科学合理开采,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要做好低品位褐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重点攻关低品位褐铁矿的小球烧结和球团烧结、石灰石的纳米钙深加工、石英石的结晶硅、单晶硅、活性石英粉深加工、硫铁矿的硫酸深加工等技术,逐步形成以矿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产品采选和加工体系。能源业要加大对煤炭生产企业的综合整治力度,加快乡镇煤矿联合改造步伐,大力开发工业型煤、精细煤化工产品等。抓好煤炭的能源转化,加快益源热电公司技改扩容,新上两台5万千瓦发电机组。要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水力资源,继续抓好农村水电开发建设,到“十一五”期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6.5万千瓦。在三个新兴产业的扶持壮大上:陶瓷业要借鉴德化县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以生产“高、精、特、优”产品为目标,向专业化、外向型、科技型方向发展。重点要做大德润、永大、宝通等现有的陶瓷企业,抓好新引进广东潮洲宝莲瓷业公司年产3000万件陶瓷生产线建设。在壮大陶瓷业的基础上,逐步延伸瓷泥精制、包装物、烤花纸等产业链。电子业要积极支持新茂电子增资扩股,开发生产中高档电子产品,扩大电子表芯、石英振荡器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同时要主动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的电子产业转移,努力提高电子产品的科技含量。在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方面:大田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6亩,在这样的人均耕地面积上不可能做到规模经营,农民种什么都富不了。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转移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当然是一条出路,但关键还是要发展大田的县域经济。如何利用禀赋资源,发挥比较优势,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找准县域工业的切入点,这就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统筹规划,按照建设“54321”优势产业群的要求,大力推进5万亩高山优质茶、4万亩反季节蔬菜、300万只肉兔、20万亩毛竹、10万亩木薯基地建设。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加强标准化建设,创品牌、抓培训、建基地、上规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更要积极规划覆盖全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方式,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真正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和第三产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目前要重点做好5万亩高山优质茶的种植和茶叶加工以及10万亩木薯的种植和聚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淀粉项目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利用禀赋资源、利用特色形成比较优势,走一条山区特色的县域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其二,主动对接沿海参与经济分工,在非自然禀赋上创造比较优势。我省民间资本外流、企业外移,虽然有发展软环境的因素,但深层次的还是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市场分额等因素使然。在这新的机遇中大田具备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基础条件:一是有良好的社会治安和稳定的环境,民风淳朴;二是随着高速路网的形成,益源热电扩容技改,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三是具有丰富的工资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因此,大田要把握机遇,下大气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主动对接“三条战略通道”,接受幅射,甘当配角,积极参与经济分工,真正使大田成为三明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对接沿海的“连接带”、海峡西岸经济区山海协作的闽中经济走廊。产业结构调整,接受幅射,甘当配角可能不可避免地接受了经济结构的低层次和产品的低技术层次,但是从国际上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成功说明推行有效的科学教育政策、研究开发政策以及对外经济政策,在非禀赋上创造出比较优势,最后赢得国际竞争力完全是可能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经验,大田在主动对接中,不能简单地移植沿海的产业和产品层次,要加大产、学、研联合,加强技术创新,自我创造条件,积极参与经济分工,注重创造比较优势,努力赶上全省全市的经济发展步伐。
3.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没有项目,增长就没有后劲,发展就没有依托。必须围绕项目抓突破,坚持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相结合,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形成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色产业链和产业群。要将项目作为高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传统产业与信息等高技术结合的载体,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大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要特别创新项目的生成机制,改变过去主要是自下而上报项目的单一项目生成方式,成立专门项目策划班子,采用以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高起点规划,产学研联合,各部门各企业各类专家共同参与的项目生成机制。同时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关键在于营造项目实施的软、硬环境。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是项目,发展后劲、新增长点的关键也是项目,而项目的主要载体是工业园区,从各地特别是许多发达地区的工业发展历程来看,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工业化的一条成功之路。因此,要针对我县山高地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的特点,重点规划建设菜坂洋轻纺工业园、铭溪重工业园、谷口工业园和华安工业园等,逐步形成以福田工业区为主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筑巢引凤,推进工业聚集,是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大田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选择。
(作者为中共大田县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林运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