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
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
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
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
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
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
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
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
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
、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
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
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
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
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
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
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
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社
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
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
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10)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
收入。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
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
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
工资性收入。
(11)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
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
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
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
于农业农村。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
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
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
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
题新途径。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
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
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12)改造提升制造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
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
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
技术装备政策,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合理引导企业兼并
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
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1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
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
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
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
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
(14)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
重点,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
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
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
游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
网络化经营。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15)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
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
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完善油气管网,扩大油气战
略储备。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
的综合运输体系。推进国家运输通道建设,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
路网,发展高速铁路,加强省际通道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积极发展水运,完
善港口和机场布局,改革空域管理体制。
(16)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
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
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电
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
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
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
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17)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
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
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
生态环境。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
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
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
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8)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
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
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
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
通运输枢纽地位。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
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
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
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
援。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更好发挥经
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加
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
民行动。
(19)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
,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
、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
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
开发。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体系,完善绩效
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20)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
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
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学规划城
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
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
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21)加强城镇化管理。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
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
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
问题。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
扩张。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
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预
防和治理“城市病”。
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符合国情
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
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
居民住房供给。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
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
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
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2)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
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
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
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
输等重点领域节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森林覆盖
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
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气候变化科
学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坚持共同但有
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
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
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
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
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24)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
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
开发,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完善土
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
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高度重视水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资源配
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鼓励海水淡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2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
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落实减排
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加快城
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市大
气、噪声污染,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
力。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
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
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26)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巩固天然林保护、
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好草原
和湿地。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防洪能力。加快建立地质
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大重点区
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物资保障水平。推行自然灾害
风险评估,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