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杂志社组织的“教海探航”论文评选活动经历了几十个年头。据说,“教海探航”论文评选的过程是非常规范的,每年8月份,杂志社总要邀请全省各个方面的专家集中在一个地方,认认真真地进行评定,特别是一、二等奖的含金量的确比较高。研究这几年“教海探航”获一、二等奖的论文,有四“度”需要我们关注。% }0 _, b. I! p
* D1 w# ]- F9 z# h 第一,角度。鲜为人知的话题容易进入评委的视野。前几年韩玉宇老师写了一篇关于“问题连续体理论本土化实践”的文章,虽然那篇文章写得并不太理想,但我还是认为可能获得二等奖,如果修改以后可能获得一等奖。由于已经到了截稿期,没有修改的可能性,结果还是获得了二等奖。这是因为评委对问题连续体的相关问题不知道,或者知道得很少,没有能力找出文章的问题。解决难点问题的文章容易引起评委的注意。譬如当前肩负增效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要点,也是实践中很不容易破解的难题,如果有招数,哪怕是不很成熟的招数,就会得到较好的评价。这是因为在评委眼里不太容易的事情,肯定容易得到价值的认可。陈旧的话题只要赋予创新的思考与实践,也能得到较好的评价。总之不能老生常谈,创新是文章的生命力。把握角度,就是要把握好文章新意在哪里。9 u- L. h& M" c5 \0 ~
! z$ k3 N2 K! \/ B+ ?% u; I% f" E
' F! W7 D* G; u! c, I, c8 n
0 ~2 v8 S; B. G2 g 第四,厚度。一点一滴的实践不具有厚度。一个观点同样不具有厚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大多数不能成为一、二等奖的论文。杂志上的文稿,很多要受到篇幅的限制。杂志社用稿的一般考虑是让更多的观点得到交流,使得一本杂志信息量更大。因此,杂志社用稿是除了少数特约文章、重要文章外,一般不会让作者写得很长。“教海探航”获得大奖的文章不同,没有丰富的实践,没有详尽的有说服力的自圆其说,评委是不大可能给予较高评价的。所谓“厚度”,可能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文章要有详尽的实践叙述。很多问题寥寥数语,看不到实践的精彩,评委不是觉得不过瘾,就是觉得没感觉。只有说清楚才能让评委感觉到实践的精彩度。当然,累赘的表达会适得其反。第二,还是要说清楚道理。很多文章,到了关键处,就没有了文字。可能是作者不具备说清楚的能力。第三,文章要讲究结构美。每一个文章板块之间的逻辑联系要得当,每一个具体要点表达的文字数量也要得当。有些文章中的某些要点只有几句话,这样的段落让人感到非常难受。第四,语言要流畅、简明。很多人写文章,会用很多人读不懂的语言表达。这不仅影响评委对文章的理解,也会让评委反感。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文章是最有价值的。□ 庞荣瑞 |